昭通市盐津县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联考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昭通市盐津县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联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32分) (共16题;共32分)
1. (2分)(2017·微山模拟) 声音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
B . 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
C . 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
D .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2. (2分) (2017八上·鞍山期中) 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动能量
B . 不能听到真空罩中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C . 发声的音叉将兵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D . 8个相同的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3. (2分) (2016八上·高密期中)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超声波是传播速度大于340m/s的声波
B . “闻其声知其人”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C . 深夜,优美的歌声不是噪声
D . 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
4. (2分) (2016九下·潍坊开学考) 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
A . 音色
B . 音调
C . 响度
D . 频率
5. (2分)关于如图所示四幅图片的实验,属于研究“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的一项是()
A . 图片a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挂在线上的小球,观察小球的情况
B . 图片b用牙齿咬住音叉来感知声音
C . 图片c让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掉到鼓面上,听声音的不同
D . 图片d吹哨子,把活塞向下慢慢拉动,听声音的变化
6. (2分)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慢
B . 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阻断噪声的传播
C . 我们可以根据音色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
D . 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7. (2分) (2016八上·安庆期中) 如图所示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乙、丙三者的音色不同
B . 甲、乙、丙三者的响度不同
C . 甲、乙、丙三者的音调不同
D . 甲、乙、丙三者的音调、响度、音色都不同
8. (2分) (2017八上·沅陵期中) 下列有关声音的情境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B . 两名航天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 . 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D . 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的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
9. (2分) (2016八上·锦屏期中) 福州地铁正在建设中,为解决噪声扰民的问题,地铁公司对部分设备安装了消声装置,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
A . 声源处
B . 传播过程中
C . 人耳处
D . 声源和人耳处
10. (2分)(2017·泰兴模拟) 小利参加体育测试时对一些物理量做了估测,与实际相符的是()
A . 一双运动鞋的质量是10g
B . 同桌同学跑完800米所需时间是20s
C . 他跑步时的步幅约为1m
D . 加试时当地平均气温约为60℃
11. (2分) (2017八上·福建月考) 某同学用刻度尺先后三次测量一物体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分别为45.30厘米,45.28厘米,45.31厘米,那么更接近真实值的数据的是()
A . 45.29厘米
B . 45.297厘米
C . 45.30厘米
D . 45.3 厘米
12. (2分) (2017八上·深圳期中) 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原因()
A . 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
B . 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
C . 读数时,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
D . 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贴课本
13. (2分) (2016八上·井陉开学考)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使用精确的测量工具可以避免误差
B . 认真细致地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C . 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难以避免
D . 误差是不遵守测量操作规则所引起的
14. (2分)“十一”国庆假期,小明一家去游黄山,坐在越升越高的缆车上,小明看见地上参天的树木慢慢在脚下变小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
B . 以地面为参照物,缆车是静止的
C . 以小明为参照物,缆车是静止的
D . 以缆车为参照物,地面是向上运动的
15. (2分)下列各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 . 行驶的火车
B . 流动的河水
C . 一杯开水变凉
D . 地球绕太阳转动
16. (2分)如图所示,是班上几个同学送小明乘火车回家时的情景示意图.当火车徐徐开动时,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几个同学渐渐向后退去.小明不可能选择的参照物是()
A . 火车
B . 同学
C . 小明
D . 火车内其他乘客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共8题;共20分)
17. (2分) (2017八上·新余期中) 小明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如图所示,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
18. (2分) (2019八上·巴彦淖尔期中)
(1)纸带AD的宽度是________cm;
(2)汽车运动的速度是________;
(3)体温计的读数是________;
19. (2分)声音可分为乐音和________ ,其中乐音的三要素是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
有个同学在教室外讲话我们能听出是谁是根据________ ,女同学说话“尖细”,其中“尖”是指________ ,“细”是指________ 。
20. (2分)如图是某住宅小区内的场景.
(1)图中A是禁鸣标志,禁鸣是在________处控制噪声.
(2)图中B是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按规定,汽车在小区内行驶100m至少需要________s,行驶过程中,以汽车为参照物,标志牌是________.
(3)图中C是摄像头,它的内部有光学元件,其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小区内的景物通过它所成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____的________像.
21. (3分) (2016八·邵阳月考) 某同学的测量记录中忘了写单位,请替他补上:
某一同学的身高为1.63________
教室的长为90________
窗户的高为1.1________
课本的宽度为13.84________
一枚硬币的厚度为2.4________
正常运行的客车速度是100________
骑自行车的一般速度是5________
22. (3分)(2016·河南) 手机是现代最常用的通信工具,手机之间是利用________传递信息的.人们在不同场合需要选择不同的音量,改变的是手机声音的________.接听电话时能辨别不同的人,是因为不同人说话时声音的________不同.
23. (3分)你知道超音速飞机吗?________按常温下声音的传播速度计算,超音速飞机的速度至少应大于________ km/h.
24. (3分)“五一”假日,爸爸驾车带小辉全家外出旅游,如果汽车以72km/h合 ________ 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2h,则汽车行驶了 ________ km,行驶途中小辉看到路两旁的树木都向后退,这是因为他选择了 ________为参照物.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20分) (共4题;共20分)
25. (2分)(2016·锦州模拟) 小刚在艺术节上用吉他弹奏优美的乐曲,吉他发出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入人耳的;变换手指按压的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________;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提高声音的________.
26. (5.0分) (2017八上·深圳期中) 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
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载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 9 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1)
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
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
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4)
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还需进行操作是________。
27. (5.0分) (2016九上·卢龙期中) 为了探究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4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请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分析概括有关实验结论.
烧杯号液体质量/m初温/℃末温/℃加热时间/min
1水300203012.3
2水1502030 6.2
3煤油3002030 6.1
4煤油3002025 3.1
(1)比较1号烧杯和3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
(2)比较1号烧杯和2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
(3)比较3号烧杯和4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
(4)根据以上三条初步结论进行概括,可以形成总的结论是:________.
28. (8.0分) (2017九下·滨海开学考) 小明同学在研究电热器的性能时,取了两只相同的杯子,装入质量相等的同种液体,将两只待研究的电热器A、B接入家庭电路,分别给两只杯子中的液体加热,如图甲所示.用温度计测出被加热的液体在不同时刻的温度,画出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1)由题意可知,小明同学研究该问题所建立的理想模型是:
①电流通过电热器产生的电热全部转化为________.
②加热过程中,液体没有对外________.
(2)实验中杯子中的液体常用的是煤油而不是水,原因是________.
(3)分析图像可知,电功率较大的电热器是________,电阻值较大的电热器是________.
四、计算应用题(共28分,其中第29题8分,第30题10分,第3 (共3题;共28分)
29. (8分) (2019八上·广饶期中) 一列长150米的火车正在匀速行驶,一名观察者站在路基旁的一个安全位置测量出整列火车通过他共用时7.5秒求:
(1)这列火车的速度为多少米/秒;多少千米/时?
(2)如果火车以这个速度完全通过一条长为1000米的桥,则需要多少时间?
30. (10分) (2019八上·莘县月考) 如图所示是2018年10月23日刚刚通车的港珠澳大桥,它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总长约55公里,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
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1)一辆汽车通过大桥的时间约为0.5h,则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若汽车以25m/s的速度行驶,则通过大桥的时间要用多少分钟?
31. (10.0分) (2019八上·阳泉月考) 小明和小江同学到湖南长沙游学,跟随革命先辈的足迹,进一步了解了革命英雄事迹。
游学结束,两人乘坐G696次列车返回太原,下表是G696次列车的部分运行时刻表。
G696次列车途中以18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完全穿过一条长为2.4km的隧道用时1min。
求
车站到达时间发车时间里程/km
贵阳北始发站06:160
长沙南09:2009:23541
信阳东12:1712:191142
郑州东14:0514:121439
太原南17:53终点站2083
(1) G696次列车从长沙南到太原南运行的平均速度;(结果保留整数)
(2)列车的长度。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32分) (共16题;共32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共8题;共20分)
17-1、
18-1、
18-2、
18-3、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20分) (共4题;共20分) 25-1、
26-1、
26-2、
26-3、
26-4、
27-1、
27-2、
27-3、
27-4、
28-1、
28-2、
28-3、
四、计算应用题(共28分,其中第29题8分,第30题10分,第3 (共3题;共28分) 29-1、
29-2、
30-1、
30-2、
31-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