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新高考】(广东专用)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检测(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方新高考】(广东专用)201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检测
(三)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a-40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共24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温度下,反应MgCl2(l)===Mg(l)+Cl2(g)的ΔH>0
B.SO2通入碘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I2+2H2O===SO2-3+2I-+4H+
C.25 ℃时NH4Cl溶液的K W大于100 ℃时NaCl溶液的K W
D.100 ℃ 时,将pH=2的硫酸溶液与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显中性
2.下列各组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pH=0的溶液中:Fe3+、Mg2+、Cl-、SO2-4
B.水电离出的c(H+)=1×10-13mol·L-1的溶液中:K+、HCO-3、Cl-、S2-
C.使pH试纸显蓝色的溶液中:Cu2+、Fe3+、NO-3、SO2-4
D.在AlCl3溶液中:Na+、AlO-2、SO2-4、NO-3
3.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条件改变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生成物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加;②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一定增加;③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④平衡时反应物的浓度一定降低;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⑥一定使用了催化剂。

A.①②⑤ B.④⑥ C.②⑤ D.③④⑤
4.综合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Ⅰ和装置Ⅱ中负极反应均是:Fe-2e-===Fe2+
B.装置Ⅰ和装置Ⅱ中正极反应均是:O2+2H2O+4e-===4OH-
C.装置Ⅰ和装置Ⅱ中盐桥中的阳离子均向右侧烧杯移动
D.放电过程中,装置Ⅰ左侧烧杯和装置Ⅱ右侧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
5.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Y是金属元素,X的焰色呈黄色。

W、Z最外层电子数相同,Z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

工业上一般通过电解氧化物的方法获得Y的单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W、X、Y形成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数相同
B.Z和W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2和1∶3的共价化合物
C.Y和Z形成的化合物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得
D.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两两反应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100 ℃、101 kPa条件下,液态水的气化热为40.69 kJ·mol-1,则H2O(g)H2O(l)的ΔH=40.69 kJ·mol-1
B.已知MgCO3的K sp=6.82 × 10-6,则所有含有固体MgCO3的溶液中,都有c(Mg2+)=c(CO2-3),且c(Mg2+)· c(CO2-3)=6.82 × 10-6
C.已知:
则可以计算出反应(g)+3H2(g)―→的ΔH为-384 kJ·mol-1
D.常温下,在0.10 mol·L-1的NH3·H2O溶液中加入少量NH4Cl晶体,能使NH3·H2O 的电离度降低,溶液的pH减小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两个正确选项,每小题6分,共12分。

全部正确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得3分,有错误则不得分)
7.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SO2(g)+O2(g)2SO3(g) ΔH=-Q kJ·mol-1(Q>0)。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 mol SO2(g)和1 mol O2(g)所具有的能量小于2 mol SO3(g)所具有的能量
B.将2 mol SO2(g)和1 mol O2(g)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a kJ的热量,若将
2 mol SO3(g)置于同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吸收b kJ的热量,则a+b=Q
C.加压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的Q值不变
D.如将一定量SO2(g)和O2(g)置于某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热Q kJ,则此过程中有1 mol SO2(g)被氧化
8.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质量减小,正极质量增加
B.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C.一定条件下,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并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D.相同条件下,溶液中Fe3+、Cu2+、Zn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4分)
9.(16分)(1)已知25 ℃时K sp[Mg(OH)2]=1.8×10-11,K sp[Cu(OH)2]=2.2×10-20。

在25 ℃下,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MgCl2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________沉淀(填化学式),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25 ℃下,将a mol·L-1的氨水与0.01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NH+4)=c(Cl-),则溶液显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此时NH3·H2O的电离程度=________。

10.(20分)甲醇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工业上通过下列反应①和②,用CH4和H2O 为原料来制备甲醇。

图J3­1
①CH4(g)+H2O(g)CO(g)+3H2(g) ΔH1
②CO(g)+2H2(g)CH3OH(g) ΔH2
将0.20 mol CH4(g)和0.30 mol H2O(g)通入容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①,达到平衡时,CH4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J3­1。

(1)温度不变,缩小体积,增大压强,反应①的反应速率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平衡向________移动。

(2)反应①的ΔH1________0(填“<”“=”或“>”),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100 ℃时的平衡常数值是____________。

11.(28分)二甲醚(CH3OCH3)是无色气体,可作为一种新型能源,由合成气(组成为H2、CO和少量CO2)直接制备二甲醚,其中主要过程包括以下四个反应:
甲醇合成反应:
①CO(g)+2H2(g)===CH3OH(g) ΔH1=-90.1 kJ·mol-1
②CO2(g)+3H2(g) ===CH3OH(g)+H2O(g) ΔH2=-49.0 kJ·mol-1
水煤气变换反应:
③CO(g)+H2O (g) ===CO2(g)+H2(g) ΔH3=-41.1 kJ·mol-1
二甲醚合成反应:
④2CH3OH(g) ===CH3OCH3(g)+H2O(g) ΔH4=-24.5 kJ·mol-1
(1)Al2O3是合成气直接制备二甲醚反应催化剂的主要成分之一。

工业上从铝土矿制备较高纯度Al2O3的主要工艺流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化学方程式表示)。

(2)分析二甲醚合成反应④对于CO转化率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H2和CO直接制备二甲醚(另一产物为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研究者在催化剂(含Cu—Zn—Al—O和Al2O3),压强为5.0 MPa的条件下由H2和CO直接制备二甲醚,结果如下图J3­2所示。

其中CO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图J3­2
(5)二甲醚直接燃料电池具有启动快、效率高等优点,其能量密度高于甲醇直接燃烧燃料电池(5.93 kW·h·kg-1),若电解质为酸性,二甲醚直接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一个二甲醚分子经过电化学氧化,可以产生_______个电子的电量;该电池理论输出电压1.20 V,能量密度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式计算,能量密度=电池输出电能/燃料质量,1 kW·h=3.6×106 J )。

单元检测(三)
1.A 解析:B 项SO 2应被氧化为硫酸,错误;水的离子积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
项错误;100 ℃ pH=2的硫酸溶液c (H +)=10-2mol·L -1,pH =12的NaOH 溶液c (OH -)=1
mol·L -1,故二者等体积混合,溶液呈碱性,D 项错误。

2.A 解析:B 项溶液的pH 为1或13,HCO -3在两种情况下均不能共存;C 项溶液呈碱
性,Cu 2+、Fe 2+不能存在;D 项Al 3+和AlO -2不能共存。

3.C 解析:反应产物若是固体,①说法不正确;当反应物为气体时,增加其中一种反应物的浓度,③不正确;通过增大压强使平衡正向移动移动,反应物的浓度增大,④错误;⑥催化剂不影响化学平衡。

4.D 解析:装置Ⅰ中,由于Zn 比Fe 活泼,所以Zn 作原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 -2e -===Zn 2+,Fe 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 2+2H 2O +4e -===4OH -,由于正极有OH -生成,
因此溶液的pH 增大;装置Ⅱ中,Fe 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 -2e -===Fe 2+,Cu 作正极,
电极反应式为:2H ++2e -===H 2↑,正极由于不断消耗H +,所以溶液的pH 逐渐增大。

据此可
知A 、B 皆错,D 正确。

在原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正极,所以C 错误。

5.C 解析:焰色反应为黄色,则确定X 为钠元素,短周期元素中同一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为2倍关系的元素为氧元素和硫元素,则W 为氧元素,Z 为硫元素。

Y 为金属元素,结合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推测可能为镁元素或铝元素,工业上制取镁的方法为电解熔融的氯化镁,
而制取铝则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所以Y 为铝元素。

O 2-、Na +、Al 3+核外均为10个电
子,A 项正确;SO 2和SO 3均为共价化合物,B 项正确;由于Al 3+和S 2-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
存,因此不能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得Al 2S 3,C 项错误;NaOH 、Al(OH)3、H 2SO 4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反应,D 项正确。

6.D 解析:A 选项中,H 2O(g)→H 2O(l)是放出热量,则H 2O(g)H 2O(l) 的ΔH =-
40.69 kJ·m ol -1,A 错;B 选项中在一定温度下,MgCO 3达到溶解平衡状态时,是c (Mg 2+)和
c (CO 2-3)保持不变,不是相等,此时,K sp (
MgCO 3)=c (Mg 2+)×c (CO 2-3),25 ℃时K sp =6.82 × 10-6,B 错; C 选项中,苯环上碳原子间的键是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键,该反应的焓变不能用C -C 和C =C 的键能来计算,C 错;D 选项,常温下,NH 3·H 2O 溶液中存在
着下列电离平衡:NH 3·H 2O NH +4+OH -,加入少量NH 4Cl 晶体,由于同离子效应,使平衡
向左(逆向)移动,抑制了NH 3·H 2O 的电离,溶液的pH 减小,D 正确。

7.BC 解析: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2 mol SO 2(g)和1 mol O 2(g)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2 mol SO 3(g)所具有的能量,A 项错误;B 项两种措施到达的平衡完全相同,从正逆两个方向反应的热量之和为Q kJ ,B 项正确;加压后平衡尽管移动,但Q 值是完全反应时放出的热量,因此Q 不改变,C 项正确;D 项中有2 mol SO 2(g)被氧化。

8.AC 解析:A 项,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反应为Pb(s)+SO 2-4-2e -===PbSO 4(s),
其质量增加;B 项,该反应是典型的吸热反应,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C 项,催化剂能改
变反应速率,不一定是加快,同时它不能改变平衡转化率;D 项,Cu +2Fe 3+===Cu 2++2Fe 2+,
可知Fe 3+的氧化性大于Cu 2+,Zn 能置换Cu ,可知Cu 2+氧化性大于Zn 2+。

9.(1)Cu(OH)2
Cu 2++2NH 3·H 2O===Cu(OH)2↓+2NH +4
(2)中 0.01/a
10.(1)增大逆反应方向(或左)
(2)> c c 32c 4c 2 1.35×10-3
解析:(1)减小体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均增大,反应速率增大,同时增大压强,平衡向体积减小(即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

(2)由图可以看出,当压强相同时,升高温度,CH 4的转化率增大,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11.(1)Al 2O 3(铝土矿)+2NaOH +3H 2O===2NaAl(OH)4;NaAlO 2+CO 2+2H 2O===NaHCO 3+
Al(OH)3↓;2Al(OH)3=====△Al 2O 3+3H 2O
(2)消耗甲醇,促进甲醇合成反应①平衡向右移,CO 转化率增大;生成的H 2O ,通过水煤气变换反应③消耗部分CO
(3)2CO(g)+4H 2(g)===CH 3OCH 3(g)+H 2O(g) ΔH =-204.7 kJ·mol -1
(4)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平衡左移
(5)CH3OCH3-12e-+3H2O===2CO2+12H+12
1.2 V×1000 g
46 g·mol-1
×12×96 500 C·mol-1
1 kg
3.6×106J·kW-1·h-1
=8.39 kW·h·kg-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