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中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小衔接中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新的环境、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师、新的同学,都会使处在这个特
殊阶段的学生感到不安,甚至适应不良。
家长应该协助学生尽快解决这些困惑,
让处在幼小衔接阶段的学生能够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小学的学习和生活中获得集
体感、信任感,顺利渡过这个特殊的阶段。
关键词:幼小衔接;家庭教育
1. 幼小衔接中家庭教育的对策
(1)正确认识幼儿的发展特点
对幼儿来讲,他们的身心发展属于阶段性、连续性,并有循序渐进特征的过程。
当家长全面了解这个阶段幼儿的实际身心发展特点后,才能将幼小衔接的教
育做好,避免对幼儿进入小学后存在过高要求使其自信受挫,出现厌学等情绪。
要教育好孩子,家长自身先要学习,家长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特点的全面了解,是在幼儿幼小衔接这个特殊时期做好家庭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2)正确认识小学和幼儿园
对家长来讲,应该对小学、幼儿园进行正确区别,对小学和幼儿园中改变的
学习环境、作息时间、学习方式等方面有所了解,对幼儿前往小学之后有可能遇
到的问题提前考虑,然后给孩子创造学习和适应的良好条件,尝试针对性地做好
衔接,如小学课堂上往往需要幼儿在40分钟内较好地遵守课堂纪律,保持较为
集中的注意力,幼儿不能再像在幼儿园中一般自由自在。
为此在家庭教育中,家
长也可以尝试在孩子的学习、休息等方面,带领孩子制定和小学生活相似的规定,并为其解释各项规定制定的原因和作用,让孩子在逐步遵守规则的过程中,对未
来的小学生活有提前的认识。
又如,在小学阶段,幼儿的学科学习会有家庭作业,家长可以陪伴孩子每天抽出一个固定的时间在家庭中自主学习或进行亲子阅读,
陪伴孩子一起对当天所掌握的幼儿园知识、技能进行复习实践,并帮其养成喜爱
阅读的习惯,等等。
(3)为幼儿创设幼小衔接的平台和环境
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家长还需要有意识地为孩子创设良好的过渡平台及环境,让幼儿得到和外界交流的更多机会,促使幼儿提高自身交往能力。
对个人发展来讲,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良好的沟通能力都十分关键,会对个人人际交往等的
能力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若幼儿在进入小学后,不能积极地参与班级活动,认
为自己不被班集体所接受及喜欢。
因此,家长应该对孩子做好正确的引导,带领
他们多参与社区内、社会中的公益等活动,让他们能在参与集体活动的过程中感
受到愉快的活动氛围,可以和他人主动积极地交流,促进互助关系的良好建立。
比如,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可以定期带领孩子前往图书馆、科技馆等地方,让其
自主选择想要阅读的书籍,请教馆内人员一些知识问题,使其大方地和人进行交往,为孩子未来的小学生活打好基础。
(4)协助幼儿适应不同的环境
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家长应该尽快引导幼儿,使其对小学的学习环境、生活
进行适应,让孩子培养乐观得性格,提高自信心,让他们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判断。
家长可以尝试鼓励孩子进行艺术技能学习,鼓励幼儿在学会某项技能后在班
级内进行表演,并让孩子经过自身努力学会弹一首曲子、会画一幅画等,逐步提
高其荣誉感和自信心,让其可以从内心深处得到喜悦的感觉。
在家长的协助下,
最终幼儿便能主动适应小学的学习及生活。
比如,在幼儿即将升入小学的时候,
家长可以带领孩子前往小学附近进行观察,观察小学的校园、教师和学生,大概
了解小学的教学时间等内容。
若孩子有一些正在上小学的表姐表哥,家长也可以
带领孩子去和这些学生交往交流,让他更深入地接触小学生的生活,从小学生的
口中了解到小学的特点,从而让幼儿能从心理上做好准备,对小学生活更为向往。
(5)以身作则成为幼儿的榜样
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家长是对孩子最了解的人,也必然是孩子模仿学习的重
要榜样。
因此家长需要以身作则,发挥自身示范性的重要作用,对孩子的兴趣进
行积极挖掘,让孩子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和融入。
家长也应该积极地培养孩子的
学习兴趣,让幼儿能以积极的热情探索知识的海洋并进行实践。
在小学阶段对知
识技能的学习显得非常重要,小学的学习任务也明显会比幼儿园更重。
为让孩子
对小学生活更为适应,家长要在生活、学习等方面为幼儿做好榜样。
比如,小学
要求幼儿可以大量阅读,并尝试做好阅读笔记,那么在家庭中,家长便可以带领
孩子进行阅读,鼓励孩子和自己一样做阅读笔记,让他用简单的文字和图画来完
成笔记。
此外,小学生活要求幼儿早起不赖床,在不生病等前提下应该每天都前
往幼儿园上学。
家长便可以在作息时间等方面为孩子做出榜样,让孩子也能改正
不想上学等错误观念,让他们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最后,小学要求幼儿可以实现
知识技能、身体素质的同步发展,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也要带领孩子培养热
爱运动的好习惯,让孩子每日或每周定期地进行跳绳、打球、踢毽子等的运动,
使其拥有更好的身体素质,以便更好地适应小学的体育课。
(6)家长要关注幼儿的各项表现
幼小衔接阶段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家长要对幼小衔接中孩子的表现
多加关怀及关注。
首先,家长要对孩子的实际身心状态及时关注,对其情绪进行
观察,针对性地尝试协助孩子处理内心的困惑。
比如,在幼小衔接的阶段中,一
些幼儿会因对小学生活的不了解而出现分离焦虑和恐惧,他们可能会出现不想离
开幼儿园,哭闹着不愿意去上学的状况。
家长便要及时了解孩子的情绪,加以疏导,尽快帮助孩子克服分离的恐惧。
其次,家长要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进行关注,
如果发现孩子行为习惯方面的问题,要尽快帮助孩子纠正,让孩子可以顺利地实
现过渡,为其小学的生活及学习打好基础。
比如,有些孩子在刚进入小学的时候
做作业不专心,喜欢一边玩玩具一边做作业,家长就要在其形成习惯前加以纠正,帮助其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2. 结语
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家庭教育会对幼儿产生很大的影响,需要家长对此充
分关注。
在现阶段,幼小衔接阶段内的家庭教育效果不佳,家长存在不能对小学、幼儿园的差异进行正确区分,也不能正确认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等不足。
为改
变此类状况,家长应改变观念,积极学习幼小衔接中和家庭教育相关的知识内容,
而幼儿园和小学教师也需要对家长做好指导,以家校合作为本,让家庭教育更好地开展起来,让幼儿更顺利地度过幼小衔接时期。
参考文献
[1] 高小淼,边玉洁.幼小衔接中家庭教育准备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11).
[2] 刘小霞.幼小衔接中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四川教育,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