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瓯海区高中地理《第四章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案 湘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瓯海区三溪中学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
调发展》教案湘教版必修2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一.自主学习
1.概念: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并对人类及其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成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类型:成因分类--原生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

性质分类--环境污染问题、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生态破坏问题、自然资源衰减问题。

主要环境问题: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

大面积的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二.师生互学
活动1.
(1)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并对人类及其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成因分类--原生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

性质分类--环境污染问题、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生态破坏问题、自然资源衰减问题。

环境要素分类、生产类型分类、地理空间分类等。

(2)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供给能力,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使环境受到破坏,从而出现环境问题。

(3)略。

活动2.
(1)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生态破坏,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减少。

人口增长快,人口压力过大,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加剧环境污染。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防治环境污染。

(2)画图略。

活动3.
(1)是指由于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引起环境质量下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生物正常生存发展的现象。

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辐射污染等。

破坏人类生存环境,危害人体健康,严重时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2)
问题
材料,影响气候,降
地表水污染、地下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