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
摘要:此文简单阐述了目前环境监测工作中具有的问题,详细分析了出现这些
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希望能够给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发展对策
引言
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我国经济水平逐步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愈来愈受到人们广泛关注。

近些年尽管我国整体经济有了质的提升,但同时对环境也带来了巨大影响。

为此,相关人员
理应提高对于环境质量监测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通过应用合理的方式,把握环境变化的具
体情况,提升监测管理的实际效果。

1当前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环境监测的管理制度不完善
当前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缺乏明确的制度管理,环境监测机制不健全,使得监测工作的
效率和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国家没有对环境监测工作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用以对环境监测
人员的工作标准进行规范。

环境监测的管理缺乏制度依据,使得环保部门在进行工作时没有
严格的流程和标准参考,环境监测的效果无法充分发挥,且容易造成乱收费、准入门槛过低、质量把控松散等行业问题,对于环境监测的发展起到不利影响。

我国还缺乏严格的环境管理
机制,环境监测工作不仅缺乏制度上的保障,行业标准也有所模糊,对于环境监测工作的开
展造成了阻碍。

首先国家缺乏明确的职能划分,环境监测人员的专业性也因此无法得到保障;且环境监测工作的技术发展落后于对环境监测的技术要求,使得环境监测面临标准使用上的
问题[1]。

1.2环境监测的技术良莠不齐,监测不全面
如前文所说,由于缺乏完善的环境监测机制,环境监测的发展受到影响,基站建设、人
员素养、技术水平都受到明显的制约,环境监测的效率和质量受到明显的限制。

首先对于检
测基站来说,当前大多数基站的资金投入和人员配备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发展要求,环境监
测的技术落后导致其作用无法充分发挥,例如对雾霾的监测需要监测可吸入颗粒物,但是在
一开始环境监测的标准依旧是有害气体,这种技术上的落后是环境监测的结果不全面。

其次
当前的环境监测工作缺乏专业性的人才,工作者的专业素养有限对于环境监测技术的保障也
起到了制约。

环境监测的专业开设有限,使得环境监测专业的人才相对缺乏,而有限的专业
人才也难以投身到基层工作中,使得在基层的环境监测工作专业程度低,监测结果的有效性
大打折扣[2]。

2环境管理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2.1人员方面的原因
从当前情况来看,我国整体经济以及科技水平都朝着多元化的层次发展,相关技术水平
也在持续提高,如此自然对于监测人员自身的综合水平有着非常高的要求。

然而人目前我国
许多检测人员的综合水平并不达标,文化程度有限,在面对一些新型技术的时候,接受速度
相对较慢。

而对于环境监测机构来说,由于对于相关工作的重视度不够,因此并没有对员工
们展开想要的培训和指导,使得最新技术的普及受到了巨大影响。

不仅如此,一些监测人员
自身的水平不够,素质较差,意识较为淡薄,在工作的过程中,仅仅只懂得使用早期的仪器
以及陈旧的技术,而对于和社会的同步发展没有太多追求。

如此便造成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
进行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3]。

2.2环境监测方面的原因
很多企业在进行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的时候,通常会将自身注意力全部都放在内部治理管
理和控制方面,而对于监测实践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

如此便造成很多人员出现了钻空子的
情况,缺少足够的责任感,在工作过程中十分懈怠,积极性不高。

尽管应用了新型设备以及
新技术,但却无法将其原有的优势全部都发挥出来。

如此一来,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便受到
了巨大的影响。

2.3设备方面的原因
从目前情况来说,整个检测市场基本上已经被中型企业以及小型企业所占据,虽然这些
企业的设备监测水平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比如:放射性检测仪以及烟尘采样器等,同样
能够在环境监测过程中顺利达标。

但如果从整体角度来看,我国环境监测的实际水平仍然处
在相对偏低的层次。

造成这种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便是国内绝大多数企业对于设备研发方面
缺乏应有的重视,很难确保监测工作的有效性达到预期目标[4]。

3解决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问题的具体途径
3.1加强环境监测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检测技术
要加强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保障,首先就要提升环境监测人才队伍的建设,实现人员
专业素养的提升,并且对监测技术进行及时的更新,使其一直能够紧跟当前的环境监测要求。

加强人员专业性的建设,可以在高等教育领域培养更多的环境监测专业人才,保障环境监测
人员的数量;其次可以对已经工作的环境监测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工作人员对专业知识的了解,从而提升人才队伍的专业程度。

其次还需要对监测技术进行及时的更新,根据环境发展
要求实现对技术的调整,使其能够尽量满足当前的监测需求。

监测者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和大数据技术,对可能产生的污染进行提前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更换技术,使环境监测能够
充分发挥其作用,为环境的保护提供帮助[5]。

3.2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制度和机制
政府还应当建立起完善的监测法规和监测制度,从制度源头对环境监测行为进行规范,
从而提升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

建立完善的监测机制,对环境监测的标准和工作流程进行规范,使环境监测能够在机制的规范下保证质量和效率。

环境监测工作还要制定明确的法律法规,使得环境监测能够有法可依,体现了环境监测的合法性,能够对污染环境的行为进行及
时的制止。

环境监测法规还可以对工作的内容进行监督,使环境监测工作能够依法行事,避
免行业乱象的产生。

3.3应用新生技术设备
在开展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的时候,为了保证管理效果得到增强,理应配备最新的设备,
并应用全新的技术,以此保证实际得到数据具有很高的精确性,为之后的实时监测奠定良好
的基础。

一般情况下,在进行环境监测的时候,具体对象主要包括五类,分别是水资源、大气、热污染、土壤以及固体废弃物。

通过对于这些内容指标展开实时监测,可以有效明确防
治工作开展的实际目标。

对于监测对象来说,本身有着很强的多样性特点。

在对于其中任意
一类污染物进行监测的时候,通常需要使用多种不同的设备和技术模式。

在监测的过程之中,无论是设备本身的精确程度还是监测技术的整体水平,都会对最终的监测结果带来巨大影响。

由此也能说明,为了能够达到预期的监测目标,必须应用最新的技术和设备,以此确保监测
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并使得管理质量有所提高[6]。

总结
综上所述,环境监测机制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有关部门应当给予
其足够的重视,正视其中的行业乱象,通过完善制度机制,提升人员素养,保证技术先进等
举措,实现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提升,从而为环境监测的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杨淑萍,胡桂荣.浅析基层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宁夏农林科技,2018,59(12):76+82.
[2]黄晓辉.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探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09):50.
[3]由希华,周成.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水平的途径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03):85+88.
[4]冯胜.浅谈县级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现状及对策[J].环境监控与预警,2018,10(01):64-67.
[5]李洪涛.研究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创新要点[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7(06):85+88.
[6]王晓玉,夏文前.关于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6):234-2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