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西南宁市普通高中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适应性测试理综全真演练物理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届广西南宁市普通高中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适应性测试理综全真演练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共8题)
第(1)题
碘125衰变时产生射线,医学上利用此特性可治疗某些疾病。
碘125的半衰期为60天,若将一定质量的碘125植入患者病灶组织,经过180天剩余碘125的质量为刚植入时的( )
A
.B.C.D.
第(2)题
如图所示的变压器,输入电压为,可输出、、电压,匝数为的原线圈中电压随时间变化为
.单匝线圈绕过铁芯连接交流电压表,电压表的示数为。
将阻值为的电阻R接在两端时,功率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 1为1100匝,为
B.间线圈匝数为120匝,流过R的电流为
C.若将R接在两端,R两端的电压为,频率为
D.若将R接在两端,流过R的电流为,周期为
第(3)题
空间存在着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磁场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平面)向里,电场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
一带正电的粒子在电场和磁场的作用下,从坐标原点O由静止开始运动。
下列四幅图中,可能正确描述该粒子运动轨迹的是( )
A.B.
C.D.
第(4)题
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图,现有大量氢原子处于能级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原子所处能级越高,越稳定
B.氢原子在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能量增加
C.这些原子跃迁过程中最多可辐射出2种频率的光子
D.从能级跃迁到能级时辐射出的光子频率最大
第(5)题
北京2022年冬奥会首钢滑雪大跳台局部示意图如图所示。
运动员从a处由静止自由滑下,到b处起跳,c点为a、b之间的最低点,a、c两处的高度差为h。
要求运动员经过c点时对滑雪板的压力不大于自身所受重力的k倍,运动过程中将运动员视为质点并忽略所有阻力,则c点处这一段圆弧雪道的半径不应小于()
A
.B.C.D.
第(6)题
如图(a),一点电荷P(未画出)所在的水平直线上有M、N两点。
在M、N两点分别放置试探电荷,其受到的静电力与试探电荷的电荷量的关系分别如图(b)中直线Ⅰ、Ⅱ所示。
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 )
A.P带正电B.P在M点左侧
C.M点电势比N点的低D.M点电场强度比N点的小
第(7)题
如图,一根绝缘的光滑水平横杆上套有质量均为m的A、B两个小环,两环上都带有正电荷,系在两环上的等长细绳拴住质量为M的物块处于静止状态,某时刻开始环上电荷量缓慢减少,则( )
A.单根细绳对物块的拉力始终不变
B.两细绳对物块的合力变大
C.杆对A环的作用力保持不变
D.两环间距等于绳长时,单根细绳拉力大小等于Mg
第(8)题
核能是蕴藏在原子核内部的能量。
核能的发现是人们探索微观物质结构的一个重大成果,关于人类对原子核的认识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枣糕模型”
B.原子核衰变过程中,电荷数和质量数都守恒
C.已知的半衰期是87.7年,1000个经过87.7年后一定还剩余500个
D.原子核的结合能越大,表示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就越稳定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答案中有多个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共4题)
第(1)题
位于的波源p从时刻开始振动,形成沿x轴正、负方向传播的两列波,在时波源停止振动,时的波形
如图所示,其中质点a的平衡位置,质点b的平衡位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沿x轴正、负方向传播的这两列波频率相同会发生干涉现象
B
.时,波源的位移为7.5cm
C.时,质点a的位移为0
D.在0到4s内,质点b运动总路程是60cm
第(2)题
观察和思考是科学发现的基础,众多科学家经常能从简单的现象中受到启发,经过深思熟虑后得到具有重要意义的结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场会产生同样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磁场
B.抖动绳子形成的绳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是纵波
C.当驱动力的频率等于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时,会产生共振现象
D.超声波被血管中的血流反射后,探测器接收到的超声波频率发生变化
E.真空中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不相同的
第(3)题
如图所示,现将一长为L、质量为m且分布均匀的金属链条通过装有传送带的斜面输送到高处。
斜面与传送带靠在一起连成一直线,与水平方向夹角为,斜面光滑,链条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常数。
传送带以较大的恒定速率顺时针转动。
已知
链条处在斜面或者传送带上任意位置时,支持力都均匀作用在接触面上。
将链条放在传送带和斜面上,当位于传送带部分的长
度时,链条恰能保持静止。
现将链条从位于传送带部分的长度的位置由静止释放,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释放瞬间链条的加速度为
B
.链条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C
.链条始终在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下,从的位置静止释放,到完全进入传送带的瞬间,速度大小
D.若链条的机械能增加量为,传送带消耗的电能为,不计电路中产生的电热,等于
第(4)题
一烟花弹在上升到离地高度h时减速为零,此时烟花弹炸裂为A、B两部分(可视为质点),质量分别为、,A竖直向上运
动,B竖直向下运动,A继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从爆炸后瞬间开始计时,A、B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分别为和。
不计空气
阻力,已知A、B落地时速度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B.C.D.
三、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 (共4题)
第(1)题
气体、液体、固体的的性质
固体、液体、气体有各自的基本性质。
固体分为晶体与非晶体;液体有浸润现象、不浸润现象、毛细现象;理想气体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大多数实际气体都可近似看成理想气体,气体状态变化遵循气体实验定律、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是非晶体
B.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的方向上有不同的光学性质
C.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
D.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变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变为晶体
2.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估测油酸分子直径时,可把油酸分子简化为球形处理
B.乙图中,显微镜下看到的三颗微粒运动位置的连线是它们做布朗运动的轨迹
C.热针尖接触涂有蜂蜡的云母片背面,蜂蜡熔化区域的形状如图丙,说明蜂蜡具有各向异性
D.丁图中分子间距离为时,分子间作用力F最小,分子势能最大
3.封闭在气缸内一定质量的气体,保持气体体积不变,温度升高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的密度增大B.气体的压强增大
C.所有气体分子的速度都增大D.每秒撞击单位面积器壁的气体分子数不变
4.小明为研究封闭气体的性质,他取来两根粗细均匀且两端开口的长玻璃管,
(1)他首先将较细的一根插入水中,发现管内外的液面不相平,即管内液面比管外水槽液面____(选涂:A.高B.低),这种现象称作__________现象。
(2)然后他将较粗的长直玻璃管竖直插入大水槽中,管内横截面积为,管中有一个质量为的密闭活塞,封闭一段长度为的气体,气体温度,如图所示。
开始时,活塞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活塞与管壁间的摩
擦。
外界大气压强,水的密度。
()则开始时封闭气体的压强为_____________Pa。
(3)现保持管内封闭气体温度不变,用竖直向上的力F缓慢地拉动活塞。
当活塞上升到某一位置时停止移动,此时,则这时管内外水面高度差为多少_____?管内气柱长度多大_____?
第(2)题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光滑绝缘直杆AC与半径为R的圆周交于B、C两点,在圆心处有一固定的正点电荷,B点为AC的中点,C点位于圆周最低点。
现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套在杆上的带负电小球(可视为质点)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杆下滑。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A点距过C点的水平面的竖直高度为3R,小球滑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求:
(1)A、B两点间的电势差;
(2)小球滑至C点时的速度的大小;
(3)若以C点做为零电势点,试确定A点的电势。
第(3)题
一潜水员携带着点光源在水下30m深处作业,已知水对光的折射率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求:
(1)点光源照亮水面的面积(结果保留整数);
(2)若潜水员继续下潜19m,能够透射出水面的光在水中传播的最长时间(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第(4)题
如图所示,以点为坐标原点在竖直面内建立坐标系,、是两个线状粒子放射源,长度均为,放出同种带正电的粒
子,粒子电荷量为,粒子的质量为,其中发出的所有粒子初速度为零,发出的所有粒子初速度均为,方向水平向右,带电粒子的重力以及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均可忽略。
曲线的方程为,在曲线
与放射源之间存在竖直向上、场强大小为的匀强电场;第一象限内、虚线的上方有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
强度为的匀强磁场I;第二象限内以为圆心、长为半径的四分之一圆形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的匀强磁
场Ⅱ。
图中的、、、、的长度均为。
观察发现:发出的所有粒子均从同一点离开匀强磁场I,发出的所有粒子
在匀强磁场Ⅱ的作用下也汇聚于同一点,即该点可接收到两个粒子源发出的所有粒子。
在所有粒子到达汇聚点的过程中,求:(1)匀强磁场I、II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2)从放射源中点发出的粒子在磁场Ⅱ中的运动时间;
(3)从放射源中点发出的粒子到达汇聚点的时间。
四、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20分 (共2题)
第(1)题
受天空课堂中测量质量实验的启发,某小组在实验室设计类似测物体质量的实验。
安装好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调节气垫导轨上的旋钮P、Q使气垫导轨水平,滑块在O处时弹簧处于原长。
力传感器能采集弹簧的弹力F,固定在滑块上的加速度传感器能采集滑块的加速度a,得到a-F关系图像如图乙中斜实线所示。
(1)由图乙实线可知,滑块与加速度传感器的总质量为_________kg。
(2)当加速度为1.5m/s2时弹簧形变量为6cm,则弹簧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
(3)调整旋钮Q,使PQ间距为l、高度差为h得到图乙中斜虚线,由此可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_________。
第(2)题
某实验小组用多用电表测量一个二极管的正向电阻,分别利用“×10”欧姆挡和“×100”欧姆挡进行正确操作,发现测得的阻值有很大差距。
分析原因时,有同学提出,在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时,多用电表的内部电路可以等效为一个直流电源,可能因为多用电表两个倍率欧姆挡所用电源电动势不同而造成二极管的工作点不同,为分析具体原因,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多用电表调到“×100”欧姆挡,红表笔和黑表笔短接,进行欧姆调零;将电阻箱的阻值调到最大;把多用电表、电流表(量程为,内阻约为)、电阻箱(阻值范围为)和开关串联成闭合回路。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甲
中的实物连线图。
___________
(2)闭合开关,调整电阻箱的阻值,该多用电表的表盘指针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___________,电流表的表盘指针如图丙所示,其示数为___________。
已知多用电表表盘正中央的刻度值为15,可知多用电表内部电源的电动势为___________V(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再换用“×10”欧姆挡,重复上述操作,测得内部电源电动势与“×100”欧姆挡相同。
(3)该型号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丁所示,请在图丁中作图确定分别用多用电表“×10”欧姆挡和“×100”欧姆挡测定二极管的正向电阻时的工作点。
___________可知用“×10”欧姆挡测得的阻值明显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用“×100”欧姆挡测得
的阻值。
其原因并非是多用电表内部电源的电动势不同,而是不同电阻挡的多用电表的___________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