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分享】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11.《葡萄沟》说课稿-精编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以第一人称,详细描述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的教案内容如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十一个课文《葡萄沟》。
这篇课文描绘了葡萄沟美丽的风光和那里人们的生活。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将了解葡萄沟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以及当地的葡萄种植和酿酒工艺。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认“葡萄、沟”等9个生字,会写“结、葡”等13个生字。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葡萄沟的风光美和人们的生活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了解葡萄沟的美丽风光和风土人情,激发对祖国美好风光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五光十色”和“飘香”等词语的意思。
2. 教学重点:会认“葡萄、沟”等9个生字,会写“结、葡”等13个生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字词卡片。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2. 生字教学(10分钟)(1)自读课文,学生圈出生字,并组内交流。
(2)教师出示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
(3)教师挑选重点生字,讲解字义并组词。
3. 课文朗读(10分钟)(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
4. 理解课文(10分钟)(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5. 书写练习(10分钟)(1)教师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观察笔顺、结构。
(2)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生字,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展示书写成果,教师评价。
六、板书设计葡萄沟美丽风光人们生活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画一画葡萄沟的美景。
3.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地方,写一写那里的美景和风土人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展示葡萄沟的美丽风光,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美好风光的热爱之情。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说课(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说课(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说课第【1】篇〗说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理解"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准,最,吃个够"等词语和"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个句子.认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增强学生的爱国之情,陶冶美的情操.说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第二段的四句话,体会葡萄的"多,美,甜".难点: 1,理解概括全文第四段的那句话,懂得"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2,理解"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等词语.说教学过程复习导入新课检测生字.认读组词说话.上节课我们还学习了第一自然段.请大家齐读.(板书葡萄沟)学了这一段,你对葡萄沟有什么了解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1,葡萄沟带给了你们这么深的感受,让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介绍它的.请大家打开书到第43页,大声地,自由地读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准备好了就开始吧!2,你觉得课文中的葡萄沟怎么样用书上的一句话来回答这一问题.3,出示: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4,一起来读读这句话.精读课文,感受好地方第二自然段1,通过刚才的了解,我们知道葡萄沟出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九十月份还有人们最喜爱吃的葡萄.既然葡萄沟有这么多水果,为什么不叫水果沟,而叫葡萄沟呢既然人们最喜爱吃葡萄,那么老师就带你们去葡萄园看一看好不好说去就去,快把书打开.2,葡萄沟到了.快看看葡萄种在哪儿(学生读文后,画图理解"山坡,梯田".)3,赶快登上山坡,用你们的慧眼仔细瞧瞧这里的葡萄生长的怎样(学生可能会说枝叶,也可能会说葡萄,可以按顺序学习)(1)让大家一起画图理解"茂密".(2)这山坡上茂密的葡萄架就像什么教师用手势表演让大家感悟出是"凉棚")老师这里有一个凉棚,难道只有这一个棚吗(让学生发现句中的"一个个",并说说自己的理解)这里有一个,这里也有.啊!一个个凉棚.赶快钻进去感觉怎么样(引导学生创造"凉快","凉爽","舒服"等词语或句子引导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4,快抬头看,在茂密的枝叶下你发现了什么(引导读书上的句子,看看葡萄沟的葡萄有什么特点)(1) 这句话你还能感受到什么(颜色多)是呀!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真是(五光十色)美丽极了.红的像——白的像什么——紫的像什么——板书:美这么多的颜色还可以用什么词来说(五颜六色) 那书上为什么用五光十色而不用五颜六色呢看了下面这幅图,你就明白了.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在阳光的照射下怎么样现在谁说说你的看法.(五光十色不仅讲了葡萄的颜色,还讲了葡萄的光泽,所以在这里用它更合适.)(2)实物演示"一大串",同时悟出"一大串一大串"之意.(出示第三句一大串一大串变红读读)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是什么样(贴一串葡萄,贴一大串葡萄,贴两大串葡萄)这葡萄串儿这么大,数量这么多,颜色这么多,种类这么多,而且水灵灵的,像一个个玛瑙,晶莹剔透,真是美丽极了!让我们美美的读一读.(板书:五光十色,让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指名读,男女生读.背诵,填空.(出示:填空)(3)过渡:葡萄成熟的季节,我们来到葡萄沟随着维吾尔族的小朋友坐在庭院里,向山坡望去(茂密……凉棚),抬头看(葡萄一大串……美丽极了).(4)你猜维吾尔族的老乡们会怎么做(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5)那个句子在哪你能给大家读读吗(准,最,吃个够,从这些词语你读懂了什么) 要是这时候姚老师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你会怎么做(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我还没吃够,这位维吾尔族老乡,你会怎么做今天咱们这来了这么多的客人,如果你就是维吾尔族的老乡,你会怎么做怎么说其他小朋友请听听他们怎么说的.看看他们怎么做的.(6)(送葡萄)那就赶快从黑板上摘一串葡萄送给他们吧!你们真是热情好客.板书:热情好客.客人们吃着香甜的葡萄,就请你们再介绍一下葡萄沟的葡萄吧,齐读第二自然段.这么多的葡萄,这么热情的老乡,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5,第三自然段过渡:来到葡萄沟, 这么多可口的葡萄.我多想带回家让家人也尝尝啊!可是又怕路上坏掉.怎么办呢学生说.是啊!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告诉我们,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里,有的运到阴房里制成葡萄干.方便游客带回去品尝.这么甜的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课文哪一段介绍了 (第三自然段)请你们齐读一遍.这一段里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大胆地提出来.老师的朋友正好也拍摄下了葡萄干的制作过程,我们看了就可以解除疑惑了.我们来到了阴房里,这位老乡,请你来来说说葡萄干的制作过程.这儿就有从葡萄沟带回来的葡萄干,谁坐得好,老师就请他看一看,尝一尝,并说一说.指名朗读6,第四自然段我们对葡萄沟有了这么多的了解,到了葡萄沟,品尝了葡糖干,你觉得葡萄沟怎么样出示中心句,这句话是谁说的(老师从你们的朗读声中听出了赞叹的语气.)说话训练:游客——夸奖地说——,主人——自豪地说——,外国人说:——......这么多人都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他好在哪里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四,广告宣传,总结内容葡萄沟这么好,给我们留下了这么深的印象,你们想不想向全世界宣传它我听说葡萄沟的人们正在组织一支宣传小分队,刚好我们又从这篇课文里学到了这么多好词好句,不如就由我们来当队员向大家介绍葡萄沟这个好地方吧!让我们再一次用朗读的方式夸夸葡萄沟这个好地方吧.齐读全文.小结:新疆的葡萄沟闻名海内外,它的确是一个好地方,一个令人喜爱的地方,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老师相信,我们一定会有机会到葡萄沟去,亲眼看一看那里的美景,亲口尝一尝出产的水果,亲自感受维吾尔老乡的热情好客.像葡萄沟这样的人间仙境祖国各地还有很多很多,他们正等待着你们去称赞它,宣传它呢!今天的葡萄沟之旅到此结束,我们下次再见.〖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说课第【2】篇〗说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及全班交流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说课稿第1篇】我认为这篇课文语言美、意境美、是一篇指导朗读的好教材;二是因为这篇课文在教法上有多种选择,值得研究,值得一学;三是为了讨好听课老师们。
这篇课文很生动,赏文听课就是旅游,我们看课的老师也会情趣盎然,不致于在课堂听催眠曲。
《葡萄沟》是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水果之乡――葡萄沟。
课文通过描写葡萄沟盛产水果、葡萄又多又好、葡萄园"美丽极了","热情好客"、葡萄干"色鲜味甜"四个方面来说明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如何让孩子深深体会到这点呢?结合新课程标准,我设计力图体现:以学生的思维为中心,从课文的整体入手,扣住"好地方"三个字,以"游"为主线,以"读"为主轴,以"文"为载体,以多媒体和网上图片、声像资源为手段,通过赏景、品词读句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去体验、去感悟。
1、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读可以显形、读可以激趣,读可以动情,读可以育人启智。
"《葡萄沟》这篇文章语言优美生动、词汇丰富,是训练朗读的好教材。
因此我在本课的教学中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读(如:自由读、比赛读、齐读等)和阶梯式的朗读(即:诱读——初读——细读——品读——诵读),层层深入、次次递进,步步为营,让学生通过诵读课文的优美词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中感悟"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利用声响和图片资源,创设情境。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对于小学生来说还要加一句就是"体验为实".如何让书上的间接体验变成学生直接情感收获呢?在这节课上,我致力创设一种良好的氛围,通过导游的形式,用多媒体手段带学生走进教材,走进葡萄沟,走进葡萄园,走进老乡家,品尝葡萄干。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学目标:1、会读本课11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写四个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学习第一,第二自然段。
3、认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增强学生的爱国之情,陶冶美的情操。
二、说教学重点:识字,体会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三、说教学难点:感悟句子所包含的感情。
四、课前准备:生字卡片五、说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1、猜谜:弯弯树,弯弯藤,藤上挂着水晶铃,水晶铃,密层层,有的紫来有的青。
2、出示中国地图:在我国的新疆吐鲁番有一个地方叫葡萄沟,那里被称作水果之乡,同学们想不想到那里游览一下?今天,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去游览这个美丽的地方——葡萄沟。
(板书10.葡萄沟)3、通过地图,指出吐鲁番的位置。
二、初读识字、词1、地图告诉了我们葡萄沟的地理位置,同学们很想了解葡萄沟的更多情况。
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读准每个字音,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
2、同学们,葡萄沟的老乡听说咱们要去那里,是非常地欢迎我们。
先要闯一道字词关,只有顺利过关,才能去那里游玩,大家有信心吗?检查字、词掌握情况(指名领读开火车读)(注:先出示11个生字,再出示词语:葡萄沟、新疆、吐鲁番、蜜桃、梯田、维吾尔族、不够、碉堡、杏子、秋季、山坡、钉子、茂密、摘下、留着、搭起)三、学习第一小节1、我们轻松过关,开始出发了。
同学们,据老师了解,葡萄沟除了生产葡萄之外,还生产其他很多水果呢?不信,你赶紧读一读第一小节吧?2、交流:读了这一小节,你知道了什么?3、指导朗读,感受对葡萄的喜爱之情及葡萄沟的瓜果飘香。
那里出产这么多的水果,人们心里一定非常高兴,能不能读出人们的高兴心情。
引导学生说说体会到葡萄的多。
4、师引读:五月有……七八月份有……到了九十月份……5、齐读第一小节。
既然新疆的人们最喜爱的是葡萄园,那我们也赶紧进入葡萄园去看看吧!四、学习第二小节过渡:这么多的水果逗人喜爱,但人们最喜欢还是那里的葡萄。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案与反思第【1】篇〗《葡萄沟》教案一、教学要求:1、知识点教授: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会用“五光十色、热情、有名”造句,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及好在什么地方。
2、技能运用:利用多媒体教具进行优化教学,使学生主动、快乐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学生听、想、说、写的综合能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二段。
3、激发情感:通过讲读、理解课文,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增强学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
三、教学用具:教学录像带、电教用器。
四、教学时间:3课时。
五、教学过程:[目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大意,掌握课文生字词]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日月潭》这篇课文了,那大家喜欢“日月潭”这个地方吗?为什么?(生述。
)现在,老师要再带领大家一起去参观一个与日月潭一样美丽的地方,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看图生述)2、播放课文教学录像带,激发学生情感。
3、过渡语设计:葡萄沟这个地方可真美呀!大家喜欢“葡萄沟”吗?(生述)师揭示并板书课题:18、葡萄沟二、设疑点、齐读课文解疑。
1、提问:那你们知道这个地方为什么要叫“葡萄沟”吗?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齐读一遍课文。
(纠正部分字读音)2、师诱:课文中告诉了我们葡萄沟是一个出产什么的地方?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九十月有葡萄。
但我们“葡萄沟“这个地名,却只提到什么水果呢?(葡萄)“葡萄沟”出产了那么多水果,照理应叫“水果沟”,为什么要叫“葡萄沟”呢?等我们学完了这篇课文大家就知道原因了。
三、初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画出各自然段及带有生字的词,生词多读几遍。
2、全文总共有几个自然段呢?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地方的什么东西呢?(生:葡萄沟的葡萄。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优秀教案第【1】篇〗一、教学内容: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以及好在哪些方面。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用“五光十色”、“热情”、“有名”等词语口头说话。
4.能对课文优美的句子进行摘抄。
5.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
6.能说出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二、教学目标:1.理解葡萄沟美在哪里。
2. 自己动手感悟颜色的差异性,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 知道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葡萄的特点及葡萄干的制作方法,读好长句。
四、教、学具:音响设备、纸做的葡萄、水彩笔、搭满葡萄架的挂图、各种颜色的真葡萄、新疆产的葡萄干、课件等五、教法:启发式、讨论式、表演式、游戏式、自学式六、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
1.播放音乐《咱们新疆好地方》。
我知道同学们都十分喜爱音乐,今天就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仔细听音乐,想一想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
2.师: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新疆)想不想到新疆旅游?3.师:让我们随着刚才轻盈、欢快的歌曲走进新疆的葡萄沟,出示课题:葡萄沟。
齐读课题。
4.出示课题:《葡萄沟》师:小手准备,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让我们来齐读一次吧!(生齐读)师:同学们读得可真好,让老师想起那又大又圆的葡萄。
(出示葡萄)忍不住想吃上一口。
(做个夸张“吃”的动作)生字词检测师:课文里有一句话是夸葡萄沟的,我们边听录音边用“——”把它找出来。
(播放录音)师:谁来说说这句话是什么?(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师板书)找得可真准,让我们来读一读。
(生读)二、新课。
(一)教学第一段。
1.师: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我想知道它好在什么地方吗?(想)下面我请一个同学来读第一段。
(抽生读)2.师:读得真不错!边听边思考:葡萄沟在什么地方?葡萄沟出产哪些什么水果?(如读得不好,可再读一遍)你最喜爱的水果是什么?(葡萄)哪位小朋友来读出喜爱之情?(抽学生巩固读一、两次)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读一读吧!4.师:引读第一段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那里出产——五月有——七八月有——到了九十月份——让我们来夸一夸葡萄沟吧!(指黑板提示)——因为葡萄沟盛产水果,所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葡萄沟》教案(通用14篇)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葡萄沟》教案(通用14篇)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葡萄沟》篇1【课文特点】这篇课文介绍俺这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那里盛产葡萄,表达了作者热情赞美葡萄沟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使同学知道俺国新疆吐鲁番怎样的好地方,激发他们的思想感情。
2、学习理解自然段,抓住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训练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第二自然段,在理解各句的基础上,抓住全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第三自然段,协助同学在理解句子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抓住全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俺国新疆有一个好地方,这个地方出产水果,被称为瓜果之乡,你们想知道是哪个地方吗?今天,俺们就到这个地方游览一番。
二、配乐范读课文边听边考虑:你喜欢这个地方吗?为什么?读后提示不懂的问题。
三、通过同学的质疑引出目标带着这些问题俺们来深入学习课文,同时俺们还要学习分清主次,找出段的主要内容,比一比谁朗读得,谁背的最快。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1、默读第一自然段:考虑:你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2、看图或投影:突出人们对葡萄的喜爱。
3、怎样读才干读出这种喜爱呢?(练读──指读──齐读)过渡:葡萄沟出产那么多的水果,其中葡萄中外,为人们所喜爱,人们为什么喜爱葡萄呢?五学习第二自然段1、默读第二自然段:考虑:第二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的是什么?同学讨论明确:(投影)第一句:葡萄种在山坡上的梯田里。
第二句:葡萄的枝叶茂密。
第三句:到了秋季,葡萄结和又多又好。
第四句:维尔吾尔族才乡拿葡萄热情待客。
2、比较句意,用取主舍次法找出段的主要内容:⑴ 让俺们来看看这4句话讲了几个意思?(几句话算一个意思)⑵ 同学讨论明确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葡萄种在山坡上的梯田里。
第二个意思:葡萄枝繁叶茂且又多又好。
讨论过程中引导同学重点理解3、4句:⑶ 这两个意思中,哪是主要的呢?⑷ 俺们的归纳段的主要内容时要注意:在一个自然段当中会有几个意思,对理解课文内容作用大的就是主要的,仅仅是次要的,留下主要的,舍掉次的就是取主舍次,所以有主舍次的方法很容易概括出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⑸ 谁能用取主舍次法概括出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3、抓词语,谈理解:你人哪些词语,句子中感到葡萄长得特别好呢?先谈枝繁叶茂:像……绿色的凉棚。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说课稿(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说课稿(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说课稿第1篇】葡萄沟说课稿非常荣幸有这样的机会向专家们请教,与诸位同仁交流。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十课《葡萄沟》。
本次说课我设计了教材分析等十个方面的内容,下面我分别予以介绍:一、教材分析《葡萄沟》是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四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本篇课文介绍了位于我国新疆吐鲁番的水果之乡——葡萄沟,那里出产水果,其中葡萄最惹人喜爱。
葡萄的品种多、颜色鲜、味道甜、产量高,制成的葡萄干非常有名。
通过学习,让学生认清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增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陶冶情操。
二、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能力: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过程与方法:运用多种方法感悟重点词句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认清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增强学生的爱国之情,陶冶情操。
三、教学重难点“梯田”“茂密”“五光十色”等词语及句子的理解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在情感的世界里让孩子深深感受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并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葡萄的特点及葡萄干的制作方法,读好长句子,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学生情况分析二年级学生年龄比较小,虽然经过学习,已具备一些初步的识字能力和阅读水平,但自主感悟的能力较差,体会语言的表达技巧和体会文章的意境美是学生的一个薄弱环节。
因此,在学习中需要直观、形象的图画幻化成生动的文字来帮助其理解感悟。
另外他们的有意注意还未成熟,因而形象的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形式十分必要。
五、教法、学法依据新课标理念和本篇课文的特点,针对学生的情况,我采用体验教学法,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系统来缩短时空距离,形象地再现情境,使学生不仅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茂密”等,而且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新疆葡萄多、美,此时的朗读水到渠成,并在教学中大胆创设情境,与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使学生的听说读写得到统一结合。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说课稿第【1】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0课《葡萄沟》教学要求:1、知识点教授: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书写12个生字。
2、技能运用:利用多媒体教具进行优化教学,使学生主动、快乐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学生听、想、说、写的综合能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二段。
3、激发情感: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及好在什么地方。
增强学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说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教具学具:葡萄沟图或相关的视频资料。
教学时数:2课时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自主设疑。
1、同学们,说起旅游,你们一定高兴。
有首农谚将给我们带路,带到我国遥远的西北部新疆,那里的水果可多了。
你听:“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lè)的香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
”现在我们先到吐鲁番附近的什么地方?(板书课题:葡萄沟)认识比较“沟”(勾画、结构、购买、够吃)书写“沟”。
你发现这个地名有什么有趣之处吗?2、是啊,课文会告诉你那里的风土人情呢!听录音范读,再让学生自读课文。
3、学习要求:(1)读准字词,读好难句、长句。
(2)边读边记,葡萄沟好在哪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读完课文,同学们一定对葡萄沟有了一些印象)1、(读课文,找一找:)比如,课文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葡萄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你找到这句话了吗?(指名答)(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读后学生自由汇报:)葡萄沟到底好在哪里?先看看下面的句子。
3、检查学生了解课文的情况。
(1)葡萄沟在()。
认识“疆”、“吐鲁番”。
比较识字:边疆,冻僵。
咕噜,粗鲁。
翻身,吐鲁番等。
(2)葡萄种在山坡的()。
认识“梯田”的“梯”。
(字谜:弟弟站在木头边。
词语:如电梯、木梯、阶梯等。
)什么是梯田呢?一起来看。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学设计【第1篇】《葡萄沟》教案第一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以及好在哪方面。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二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并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并读准字音。
2、分自然段读课文,并思考本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细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
自由读课文,并思考:(1)葡萄沟在哪里?那里出产什么水果?(2)这个地方为什么叫葡萄沟?2、学习第二段。
指名读课文并思考:(1)本段共有几句话?哪几句主要讲了葡萄?(2)文中主要介绍了葡萄的什么?(3)文中作者由葡萄联想到了什么?3、学习第三段。
(1)本段共有几句话?(2)葡萄干是在什么地方制作的?(3)葡萄是怎样制成葡萄干的?(4)这里出产的葡萄干有什么特点?四、总结课文。
葡萄沟好在哪些方面?五、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第二段。
六、分析字形,指导学生书写。
七、课堂作业。
(略)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生字。
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看看小朋友学得怎么样?(开火车读)葡萄新疆茂盛维吾尔族吐鲁番吃个够上一节课我们还学习了课文第一自然段,知道了葡萄沟盛产水果。
特别是葡萄,非常有名。
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去葡萄沟看一看葡萄是怎么样子的。
二、学习新课(一)看录像,自学第2自然段。
1、看录像2、自学第2小节,出示要求:(每人发一张)自学要求:(1)先读第2段,数数这段共几句话。
(2)说一说从第2句到第4句,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请你用"——"划出来。
3、检查自学(1)数好了吗?第2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啊?(2)请你读一读第一句,告诉大家你知道了什么?想看看梯田到底什么样吗?图片出示,这就是梯田。
(3)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这里和我们第一段是一样的,也是按时间的顺序写的。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说课稿第1篇】(一)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
(二)教学背景1、教材分析课文围绕“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用生动形象的语句描写了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产量高、颜色鲜、味道甜,制成的葡萄干非常有名。
2、教学目标我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后,为《葡萄沟》第二课时设定了三个教学目标: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读悟结合,体会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③情境中激发学生对葡萄沟的喜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教学重、难点本课的重点是理解葡萄沟好在哪,难点是了解葡萄干的制作方法。
(三)教学流程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呢?我紧扣“读”、“悟”二字,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读,在读中发生感悟,启发学生由浅入深地悟,并巧用多媒体VCD助学生进入良好的意境,让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轻松、愉快的对话,获得审美体验。
1、巧用多媒体VCD激趣,初读感悟。
“兴趣是求知获艺的先导。
”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课的开头,我用多媒体VCD播放歌曲《新疆好》,学生边欣赏边手舞足蹈。
孩子们都问:“新疆是什么样的?”于是我再播放“吐鲁番简介”,生动精彩的画面深深吸引了学生,他们情不自禁地说:“这个地方真好。
”我因势利导让学生自读课文,并让他们在喜欢的句子或不懂的地方分别作上记号,他们以高涨的热情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2、巧用多媒体VCD导学,细读领悟。
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但文章是*语言文字塑造形象抒发感情的,而要使小学生通过文字来体会文中的情境,先得尽量让学生把书中描绘的画面与具体形象挂起钩来,增强文字的形象性学生才会想读。
我借助多媒体VCD给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能动能静的教学环境,再采用双读、小组读、议读、品读等形式,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形象,悟出葡萄沟好之所在。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盛产葡萄的好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文分为4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列举了葡萄沟盛产的水果。
第2自然段,介绍了种在梯田里的葡萄成熟前后的迷人景象。
第3自然段,介绍未运到城市的葡萄被制成葡萄干,非常有名。
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
课文第2自然段是本课语言训练的重点。
第1自然段亦可作为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的例子。
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15个新词。
2、理解并能听写课文中描写葡萄的句子。
3、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话。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
5、知道我国新疆吐鲁番葡萄沟是盛产水果的好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活。
教学难点:背诵第2自然段。
四、教学准备中国地图,课文录音、梯田图片。
五、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
2、学习课文第1段,知道作者是按时间顺序列举葡萄沟生产水果的。
3、正确的朗读课文。
初步感受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二)教学过程1、出示课题,读题。
提出预习要求:(1)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葡萄沟在什么地方?那里产哪些水果?(2)自学生字新词,不理解的词语划出来。
(3)把课文读正确。
2、检查与学习。
(1)葡萄沟在什么地方?①读准三个带点的生字:新疆吐鲁番②出示"吐鲁番"、"葡萄沟"、"新疆"3个词,请同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③出示中国地图,教师指出吐鲁番的位置。
(2)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吗?为什么?①仔细读第1自然段,说说自己的收获。
②交流讨论。
要点:a、葡萄沟不但出产,而且盛产。
b、课文是按时间的顺序介绍葡萄沟盛产的水果的。
c、联系上下文理解:盛产。
d、有一个顿号。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说课稿第【1】篇〗葡萄沟优秀说课稿一、教学分析《葡萄沟》是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四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本篇课文介绍了位于我国新疆吐鲁番的水果之乡——葡萄沟。
课文围绕总结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展开了四个内容:1、葡萄沟盛产水果。
2、葡萄沟景色美丽、独特。
3、维吾尔族老乡非常热情好客。
4、葡萄沟生产的葡萄干色鲜、粒大、味甜,非常有名。
本班学生经过学习,已具备一些初步的识字能力和阅读水平,但自主感悟的能力较差,体会语言的表达技巧和体会文章的意境美是学生的一个薄弱环节。
另外他们的有意注意还未成熟,因而形象的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形式十分必要。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11个生字的读音,会写“密、摘、够、留”四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欣赏图片、品读优美句子,领略葡萄沟的风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本课生字、新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明确新疆吐鲁番的地理位置。
2、了解新疆的风土人情。
(二)游戏激趣,巩固识字。
课上通过摘苹果、开火车等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巩固了生字词。
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活跃课堂气氛。
(三)自主学习体验,合作交流探究。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品读想象,交流感受。
(四)反馈学习成果,相互辩论诱导。
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所以我会跟着学生的跳跃性思维随时调整引导思路,并在交流过程中,穿插落实课时目标,还适时组织讨论补充、评议深化、相机诱导。
(五)分层设计,巩固提高。
学生在学习上是有所差异的,所以在作业环节上也应有所区别。
力求做到让各类学生都有所提高。
1、把你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
2、画一画你心中的葡萄沟。
3、搜集有关新疆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11.《葡萄沟》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名师公开课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设计及说课稿11葡萄沟(精读课文)【教学目标】1.认识“沟、产”等 15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好、干、分”,会写“份、坡”等 10个字,会写“水果、月份”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
3.联系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等词语的意思。
4.能了解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和葡萄干是怎么制作的。
【教学重点】能了解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和葡萄干是怎么制作的,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
体会作者喜爱葡萄沟,喜爱维吾尔族人民的感情【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等词语,品味文中佳句。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背诵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重点)【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类型:出示图片,猜一猜这是哪里?(葡萄沟)教师口述:火焰山是新疆吐鲁番最出名的景点,在它西侧有一处峡谷,因为盛产葡萄而称为葡萄沟。
现在我们就走进课本去葡萄沟做客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11葡萄沟)【设计意图:出示图片猜地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引导到课文的学习中来。
】二、初读感知1.听范读。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
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1)认读生字练读生字,识记。
①注意读准翘舌音“产”,前鼻音“淡干分”,后鼻音“钉”等。
②识记①利用形声字特点识字:如“梨一利、枝一支、城一成、钉一顶”。
②联系生活识字。
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词汇,识记积累。
比如,“香梨、鸭梨、树枝、收衣服、城市、留下、口味”。
③音近字、形近字的辨析。
区别“分(fèn)”与“份”两个字的意思不同,“分(fèn)”表示成分,如“水分、养分、成分”;“份”表示划分的单位,如“分成三份、年份、月份、省份”。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分析《葡萄沟》是一篇写景的记叙文。
文章主要介绍葡萄沟出产的水果很多,尤以葡萄出名,并且那儿的老乡热情好客。
作者通过介绍葡萄沟这个好地方,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文章语言优美,适合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
教学时,首先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这些词语反复品读,体会语句所蕴涵的情感,并鼓励学生自主地背过,丰富语言的积累。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了《日月潭》、《北京》等类属写景的记叙文,初步掌握了抓住重点词语读懂句子的方法。
本节课要继续引导学生运用此法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从而多角度、多方位地了解我们美丽的祖国。
另外,由于学生对新疆吐鲁番的地域环境、风土人情知之甚少,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引导学生反复读等形式,努力拉近文章与学生的时空距离。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正确认读生字,理解生词的意思。
知道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扎扎实实培养学生的语感。
3、采用小组合作等形式组织教学,激发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1、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2、引导学生在理解生词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语读懂句子,并读出感情,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认识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是本节课的重点,如何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去体会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则是教学的难点。
五、说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录相带五、探究过程(一)、质疑导课,初读感知1、教师板书课题,请学生想一想,学生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2、学生轻声读课文。
读前先想一想,你打算怎样读?(画出生字,读准字音;在自然段的前面表上序号。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词卡片,采用多种形式的读,正音。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说课稿第【1】篇〗说教材课文主要介绍了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那里出产水果,其中葡萄最惹人喜爱。
葡萄的品种多、颜*鲜、味道甜、产量高,制成的葡萄干非常有名。
增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说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以及好在哪些方面。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用"五光十*"、"热情"、"有名"等词语口头说话。
4、能对课文优美的句子进行摘抄。
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说教法、学法:根据课文特点,设计边朗读、边理解、边体会的教学手段,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
说教学过程:〖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一、初读课文内容,导学习目标1、自读课文,提问:课文是怎样夸葡萄沟的?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的?二、精读课文,理解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在学生明确目标,初读课文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在读中逐步悟疑,并提出学生的创新意识。
1、优化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中,学生总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知识,练就技能的。
教师引导得法,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就高,教学效果就会好。
选择教学方法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
二年级的孩子年龄小,所以一节课上应选用多种教学方法,让他们运用多种器官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来。
如:在写葡萄沟的葡萄颜*多,这一段文字语言通俗易懂,于是,让学生动笔画一画,从而体会葡萄沟的葡萄很美。
再如:理解葡萄沟的老乡热情好客,让学生亲自扮演一下。
这些方法,完全由学生自己动手,也让他们感到了一份新奇。
如:葡萄沟的老乡非常好客。
⑴大家把这句话找出来,我们请一个同学来读。
⑵假如你是一位游客,同学们猜想一下,热情的老乡会对你怎么说?看看课文的*图,闭上眼睛想一想。
2、以读代讲,轻松学习学生的朗读从正确到流利,直至有感情,这正是对文章内容理解的体现,所以,课堂上应给学生较多时间的读书机会。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说课稿(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说课稿(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说课稿第【1】篇〗第二课时说教材分析《葡萄沟》是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4篇课文。
课文从葡萄沟出产水果品种多,葡萄又多又美,维吾尔族老乡热情好客,葡萄干色鲜味甜这几个方面写出了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课文层次清晰,语言优美,用词准确。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的意思”和“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
说教学目标1. 巩固生字词语和多音字,能把词语读准确。
2. 有感情地朗读描写葡萄的语句,边读边想象,联系上下文了解“茂密”、“五光十色”及“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等词句的意思,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
3. 学习先具体后概括的句式,并尝试运用。
说教学重点1. 有感情地朗读描写葡萄的语句,边读边想象,联系上下文了解“茂密”、“五光十色”及“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等词句的意思,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
2. 学习先具体后概括的句式,并尝试运用。
说教学难点学习先具体后概括的句式,并尝试运用。
说教学过程一、读题引入,复习词语(一)读题引入(二)复习词语1.组织学生开火车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组织学生开火车读含有多音字的词语。
(三)回顾课文第一自然段。
1.引导学生回顾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贴板条:水果品种多样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3、师小结:任何时候来到葡萄沟都有水果吃,难怪人们会称赞: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齐读)过渡:葡萄沟这么美,你们想去看看吗?走!坐上汽车,准备出发!二、朗读想象,理解词句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自己喜欢葡萄沟的理由,画出相关的语句。
2. 全班交流,说说自己喜欢葡萄沟的理由。
(教师随着同学们的汇报板书)预设:句子1: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
出示课件图理解“梯田”,指导读。
句子2:茂密的枝叶像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引导理解:茂密指导读出凉快的感觉。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学设计第【1】篇〗内容解读《葡萄沟》是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第四单元中的第四篇课文。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
课文主要介绍了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好地方,那里出产水果、葡萄又好有多、老乡热情好客、葡萄干非常有名,抒发了作者对葡萄沟的赞美之情。
课文第2自然段是重点学习段落。
助学提示明确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是学生要重点学习的方法。
课后习题第3题旨在引导学生仿写,提供了两种仿写思路,一种是用“有……”的句式列举事物,将特点写具体,一种是用归纳的方式,总结事物特点。
学习目标1.认识“沟、产”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好、干、分”,会写“份、枝、收、坡、城、利”等6个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葡萄沟的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
3. 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做动作、结合图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学习重点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做动作、结合图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学习难点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学习过程一、课题导入(2分钟)1.回顾单元内学过的课文,激发进一步欣赏壮美河山的兴趣。
2.出示课题,学生读题。
教师: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的名字很特别,叫做——葡萄沟。
(板书:葡萄沟)3.猜想葡萄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教师:看到这样一个名字,猜一猜,葡萄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设计意图:从课题入手,引发学生对于葡萄沟这个地方的猜想,激发阅读期待。
】二、初读感知(11分钟)过渡:在这个主题单元中,就有一篇介绍葡萄沟的文章。
也许你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巴不得现在就到葡萄沟去呢!葡萄沟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快翻开课本读读这篇文章吧。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练读含多音字的三个句子。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葡萄沟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葡萄沟是盛产水果的好地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葡萄沟的美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看图、学文,了解葡萄沟的葡萄色鲜味甜的原因。
课前准备:课件、录音设计意图:《葡萄沟》这篇课文向学生展示了新疆吐鲁番葡萄沟的特点,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时,以读为主,让学生读中悟,悟中读。
在反复的朗读、品读中感受葡萄沟葡萄的特点。
葡萄沟不仅葡萄好,其他水果也非常好,主要通过学生自己朗读,找句子体会“葡萄沟盛产水果。
”这样,让琅琅的读书声代替烦琐的讲解,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谈话同学们,你们爱吃葡萄吗?吃时感觉味道怎么样?对,我和同学们有一样的感觉,葡萄酸中带甜,非常好吃。
那么,你们知道我们国家,哪儿生产的葡萄又多又好吗?(设计意图:谈话式的.导入使学生对葡萄产生了兴趣。
)2、揭题、读题葡萄沟3、了解葡萄沟的地理位置课件显示:看,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在她的西北部有一块神奇而美丽的地方,那就是新疆,葡萄沟就在新疆的吐鲁番盆地,今天,我们就到葡萄沟去走一走,看一看。
让我们响亮地再把课题读一遍好吗?二、初读感知1、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呢?(设计意图:总体感知课文内容。
)自由朗读课文,读后说说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
2、在我们的课本上,有一句话直接告诉我们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了,你找到了吗?快速默读课文,在文中用曲线划出来。
3、指读、齐读中心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4、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觉得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学生各抒己见在你们刚才所说的中间,你觉得什么最好,最诱人?引出葡萄三、精读感悟1、我也觉得葡萄沟的葡萄最吸引人,文中哪一句话直接为我们介绍了葡萄沟的葡萄呢?迅速浏览课文,把这句话用横线划出来好吗?(设计意图:直奔中心,了解葡萄沟葡萄的特点。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公开课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公开课教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公开课教案第【1】篇〗《葡萄沟》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及全班交流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学生在情感世界里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自主感悟葡萄的特点和人们的热情好客,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一、欣赏(歌曲)导入:1、师:同学们,欣赏了葡萄沟的美丽景色,你一定有很多感触吧!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葡萄沟,课题中有一个本课中要学习的生字,你们找到了吗生:沟师:谁来教大家写一写“沟”这个字写的时候要注意左窄右宽“氵”要写得有弧度,右部的“撇折点”不要写得太小,略外移。
师:读课题是还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葡萄”的“萄”轻声师: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课题2、师:课前同学们都对课文进行了预习,你有什么感受呢二、小组合作学习三、全班交流师:同学们的感受很深,下面我们就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1、小组汇报第一自然段:疆、鲁、番、蜜(密)、杏师:蜜、密:第一笔“点”起笔要高,写在竖中线上;中间的“必”字尽量写扁,一撇不能漏掉。
师:同学们,在地图上你找到新疆了吗(疆:古代用弓来丈量土地。
用三横、两田表示田之间的界限。
)找到吐鲁番了吗这里白天非常炎热,日照时间长,白天吸收了很多养分,夜里气温下降养分流失的少,所以那里的水果特别甜。
师:看,这就是黄黄的杏子、粉粉的桃子、绿绿的香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师:读到这里你想说点什么呢师指导朗读:有这么多种水果,可人们最喜欢的是葡萄,谁来读读这句话(有点喜爱,很喜爱,你最喜爱)生:最要读得重一点,要读出喜爱的语气。
师: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师: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有这么多水果,你还都知道了吗那老师来考考你!师:这里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水果,犹其有人们最喜爱的葡萄,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2、小组汇报第二自然段:坡、好(hào)客、密、搭、季、维、吾、够茂密的枝叶、绿色的凉棚、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最甜的葡萄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生:通过学习本段,我知道了葡萄种在梯田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葡萄沟》说课稿一、说教材《葡萄沟》介绍了位于我国新疆吐鲁番的水果之乡——葡萄沟。
课文围绕总结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展开了四个内容:一、葡萄沟盛产水果(第一自然段)。
二、葡萄沟景色美丽、独特。
夏季,种在梯田里的葡萄长出了茂密的枝叶,山坡上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秋天,葡萄成熟了,五光十色的葡萄一串串地挂在绿叶底下,十分美丽(第二自然段)。
三、维吾尔族老乡非常热情好客,(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四、葡萄沟生产的葡萄干色鲜、粒大、味甜,非常有名(第三自然段)。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因此对于本教材,我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的思维为中心,从课文的整体入手,品词赏句来体会文章蕴涵的情感。
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我把本课分为两课时进行教学,并将第一课时的学习目标设计如下:1、学会本课17个生字,理解“盛产、茂密、凉棚、五光十色、展开”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并掌握句子跟句子之间的连接方法——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并能自我体会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2节。
二、说教学重难点1、理解并掌握句子跟句子之间的连接方法——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
2、准确领会第二自然段的词句,并体会其中蕴涵的情感: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这两点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即文章的第二节。
三、说教法:以读为本,读中感悟阅读教学以读为本,是由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所决定的。
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完成上述基本任务的基本途径是学生自己的读书实践。
读可以显形,读可以激趣,可以动情,可以启智,可以育人。
因此在本课时的阅读教学中我设计了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益知、怡情,发展语言和能力。
四、说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新课程导引的新课堂,其本质特征在于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实践主体、认识主体,又是道德主体、审美主体。
一句话,他们应当是自主发展、自我构建的主体。
而活动是主体存在和发展的方式。
离开了自主的、具体的、感性的学习活动,学生是无法获得主体地位,也不能发挥主体作用的。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尽可能地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朗读方式,自主选择作业方式,自读自悟,自己观察发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说教学流程一、教学第一板块:在导入新课中走近葡萄沟1、教师首先板书“葡萄”一词,指导学生认清字形读准这个轻声词后,完整课题板书“沟”,葡萄是一种水果,葡萄沟呢?聪明的学生理解葡萄沟是一个地名,因为课题中的“沟”,我们常说“山沟沟”“水沟”就表示地名。
2、葡萄沟在哪里呢?课件出示语句: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
学生一:(葡萄沟在新疆。
)学生二:(葡萄沟在吐鲁番。
)学生三:(葡萄沟在新疆吐鲁番。
)说的都没错,哪位同学说的让大家听了更明白?3、(教师边说边课件出示中国地图)是呀,第三位同学讲的更明白,中国有个省份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个地方叫--(吐鲁番),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你能在地图上帮我们找找葡萄沟吗?指名学生找,可是根本找不到。
4、教师乘机设疑:那么一个小小的地方,在地图上连名儿也找不到,是什么值得一写呢?(从读“葡萄”的音到猜“葡萄沟”是个地名再到说“葡萄沟”在新疆吐鲁番最后到地图上找“葡萄沟”设计紧凑有实效,学生渐渐走近了葡萄沟。
最后教师的乘机设疑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第二板块:在初读课文中走进葡萄沟1、快把书打开,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去认认真真读课文吧。
(学生带着“那么一个小小的地方,在地图上连名儿也找不到,是什么值得一写呢?”这个问题走进文本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又通过检查生字新词、选自己想读的小节朗读,学生从一开始的“走近葡萄沟”到了“走进了葡萄沟”。
)2、大家读过课文了,谁能告诉大家,那么一个小小的地方,为什么值得一写呢?3、过渡:是呀,那里的葡萄太棒了,那里的人们太好客了,现在你们最想读哪一节?(第二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喜欢去读的是学生感兴趣的,也是学生最会全身心投入的。
)三、教学第三板块:在细读课文中欣赏葡萄园1、那好,自己赶快去读第二节吧,想想你能读懂些什么。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畅谈)(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1)你知道这个小节有几句话吗?有哪几个表示时间的词语?看看哪几句是写夏天的?哪几句是写秋天的景色的呢?(夏天和秋天、这时候)这时候指什么时候啊?自己读一读。
(秋季)(2)看看葡萄种在哪儿?学生读文后,看图理解“山坡、梯田”。
(梯田是沿着山坡开辟的一级一级的农田。
)2、葡萄沟的夏季和秋季,你更喜欢哪个季节?再读一读第二小节,自己选择喜欢的季节,多读几遍,边读边想直到眼前出现了一幅幅图画、电影再停下来,好吗?(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是自主发展、自我构建的主体。
但这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教师的显性(定形的)教学设计与学生主体学习、自主发展的冲突和矛盾。
因此,在此我设计了隐性设计,学生喜欢夏季则先学第二句,若学生喜欢先学秋季的,则先学第三四句,以此作为课堂调节手段去调适和引导学生的主体行为。
)你最喜欢什么时候的景色?A夏季(你看见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理解“茂密、一个个”(学生可能会说枝叶,也可能会说葡萄可以按顺序学习)(1)怎么样才算茂密呢?(老师贴几片叶子,再由学生上前继续)对,这样层层叠叠向四面展开的样子就是茂密。
再看图,理解“茂密”。
你能做一个枝叶向四面展开的样子吗?(只有把文字所描述的场景还原、再现,把教师、教材和学生的心灵之间组在一种相似的和谐振动,才能使学生与所学知识产生共鸣。
让学生自己来贴一贴叶子,用手做一做向四面展开的样子,将“茂密”二字还原成具体的画面,形象地理解“茂密”即是表示枝叶层层叠叠,密密麻麻。
)(2)(看到了许许多多的绿叶,像凉棚)看到了多少凉棚,一个两个还是……看到了几个凉棚?(一个个)想象:老师查过资料,夏天那里天气太热,最高温度达到了49度。
闷热的夏天,新疆的小朋友可在“凉棚”下干什么?老人们呢?(3)朗读指导。
闭上眼睛,让我们大家赶快钻进凉棚去,怎么样?(好!)感觉如何?(引导学生创造“凉快”、“凉爽”、“舒服”等词语或句子引导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
)指名读一个个凉棚拦住了阳光,给你什么感觉?能读出凉爽的感觉吗?同桌准备——指名读站在这茂密的树下,你想到了什么?那茂密的预示着什么吗?现在树叶茂密,以后呢?是啊,秋季的葡萄一定会大丰收的。
那么这一个个凉棚呢?这叶子、这凉棚,带着一种希望,有着希望之美,你能读出来吗?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怎么才能让学生理解课文呢?依照教师的讲,即逐段地作烦琐的内容分析,还是让学生多读熟读,以读代讲,读中感悟?听懂和读懂的意义是不大一样的。
我国古代著名的文论家刘勰说得好: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让学后反复地读,在多读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逐步了解葡萄枝叶的茂密,感受葡萄沟夏季景色的美丽,更在读中感悟到秋季葡萄丰收的期待、希望。
)B、到了秋季,葡萄果然丰收了!老师为什么要用果然?快抬头看看葡萄架透过茂密的枝叶你从哪儿发现葡萄成熟了!(若学生先说秋季,则如此引导:为什么喜欢秋季啊?)(1)唉呀,有几种颜色啊?这么多颜色的葡萄你都见过吗?认识哪种颜色的葡萄?(课件出示)让孩子认识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葡萄,悟出葡萄颜色的不同。
(读)读时要引导学生注意这里一连4个顿号的作用。
(许多葡萄的品种是我们这些学生所没有见过的。
通过课件,穿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阻隔,亲眼目睹大家所陌生的甚至是从没见过的白葡萄、紫葡萄等。
)(2)这么多颜色,可以同什么词来形容呢?“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可以换吗?看图,出示“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在比较中悟出有什么不同(教师引导学生在词语中的“光”中发现)(读)(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通过两幅直观的图片,浅显易懂地理解了“五光十色”与“五颜六色”的区别,让语言文字训练不露痕迹。
)(3)“一大串一大串”,一大串一大串是不是只有两串啊?(读)比较:{葡萄一串一串挂在绿叶底下}{葡萄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这葡萄串儿这么大,数量这么多,颜色这么多,种类这么多,而且水灵灵的,再看看,像什么呀?(一个个玛瑙)(一颗颗宝石)(一颗颗珍珠)(一颗颗明珠)……晶莹剔透,真是美丽极了!让我们美美的读一读。
(板书:五光十色,让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3、往下读,你还能读懂什么?(老乡的热情)哪里看出老乡的热情呀?(准:一定;最甜;吃个够)想象:他会对我们说些什么呢?(老师扮演游客,学生扮演老乡,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孩子喜欢表演,也喜欢看别人表演。
这不仅是因为那富有情趣的角色形象特别接近儿童生活的戏剧形式,而且有角色效应的作用。
当了角色,孩子就由“本角色”我——一个小学生为“他角色”——维吾尔族老乡,那种新异、好奇心,使孩子激动不已。
)4、朗读多么热情好客的老乡,赶快夸夸老乡吧(带着感受读课文)四、教学第四板块:在朗读中赞美葡萄沟同时理解构段方式1、葡萄沟盛产水果,景色美丽,老乡热情好客,千言万语化做一句话: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捧起书来,老师和大家分句子读第两节,再一次赞美那里的葡萄,那里的老乡,怎么样?2、读后理解第二节的构段方式:按时间顺序构段(1)分句读。
第一句老师读,第二句男生读,第三、四句女生读。
(2)大家发现没有,你们读的这些句子里面都有一个表示时间的词语,能找出来吗?(3)小结:课文第二节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过渡:同学们,课文中第一节有个句子也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哪一句?3、学习第一节(1)找到的读一读。
指名读,问:你为什么把“最”读的很突出?再指名读。
(2)朗读第一节。
五、教学第五板块:在迁移训练中模仿葡萄沟的写法。
趁热打铁,围绕本课教学重点,我设计既有准对性又有开放性迁移模仿作业,并让学生自主选择一题来先说后写,这样做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锻炼了学习能力。
1、我们家乡—象山出产的水果可多了,五月有____________,六月有____________,七八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____________成熟了。
2、家乡的桔子种在山坡上、田野里。
阳春三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夏天,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秋高气爽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