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教授:丘成桐“中国学生基础好,这是自我麻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佛教授:丘成桐“中国学生基础好,这是自我麻醉”
丘成桐:1949年生,美籍华人,原籍广东省梅州,生于汕头,长于香港。

哈佛大学数学教授。

他被公认为是近1/4世纪里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他在29岁时就攻克几何学上的难题“卡比拉猜想”,在1982年获得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他是迄今惟一获得该奖的华人。

丘成桐几次来到中国,对中国教育、美国教育发表演讲。

他的有些观点还是蛮激烈的。

比如,很多人认为中国学生的数理化成绩要比同龄的美国孩子好,中国学生基础知识要扎实得多,只是创新能力差一些。

而丘成桐对这种观点毫不客气地泼冷水:“这都是多少年来可怕的自我麻醉!我不认为中国学生的基础知识学得有多好!”
他说:“美国最好的学生真是好得不得了。

应该这样比较,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能进哈佛大学的学生都应该是这两个国家最好的学生。

而两类最优秀的人相比,美国学生的基础知识绝对不会逊色于中国学生,相反是要强很多”
教育界和社会上还有这种说法,认为中国的中小学生要比美国的学生数理化知识学得多,比如,在某个年龄段,中国孩子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已经学得滚瓜烂熟,但美国孩子加减法还做得磕磕绊绊。

丘认为:“这也是错的,在美国比较好的中小学校里,中国学生念的功课,他们也都是要学的,而且学得很灵活,绝对不是像中国那样填鸭式地教。

一些好的学校,十一、十二年级学生的微积分已经做得非常漂亮,但听说国内不是所有的高中生都学微积分。


丘成桐还在一些演讲里反复强调: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语言、数学、写作是三门最重要的功课。

他说:
西方的教育,从小学开始就训练小孩子的表达能力,无论语言和文字的技巧都得到良好的训练。

一般来讲,受过这种训练的孩子都能够毫无困难地在集会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科研的成果,因此他们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发挥自己的意见而得到老师跟同学的重视。

我们常常讲,中国的学生为什么到了美国念研究院,讨论的时候比不上国外的学生,我想这是他们从小训练出来的一个结果。

除了语言以外,推理是西方教育很重要的一环,因此数学是中学和大学最受重视的一门学科。

欧氏几何定理不见得对社会有直接贡献,可是它的推理方式却是最有效的逻辑训练。

以前,美国主要的大学非常看重两门学科,一个是语言,一个是数学。

语言和数学不能够得到高分的话,他们基本上不会考虑接受你做他的大学生。

最近还加了一个写作的能力,三门,语言、数学和写作,这三点是美国所有名校最重视的训练。

很多美国中小学还加上基础的法律训练。

懂得法律和遵守法律是现代国民应有的知识和操守。

丘成桐还认为,美国小孩的用功并不比中国学生差:
一般来讲,美国中小学鼓励学生交流。

初中二年级以前,美国的中小学都比较鼓励小孩子发挥所长,让他尽量去博物馆走走,去运动场上玩玩。

我们中国有的教育家因此以为,美国的中小学生不行,比不上中国。

事实上,到了初三、高一以后,美国小孩的用功并不比中国的学生差。

他们不用考试来训练学生,也很注重他们的基本能力。

我们看到很多好的美国小孩,他们到了高中一年级或二年级才开始发挥热情,拼命去念书。

到了大学以后,他们不会觉得学问是枯燥的。

美国的名校我去过好几个,在念理科重要的学科的时候,他们很用功,花的功夫绝对不会少,往往是念书念到两三点钟才睡觉。

而中国很多小孩经过小学和中学沉重的考试冲击以后,丧失了追求学问的兴趣和热情,这是很可惜的。

光批评自然不够,丘教授还是在一些场合,给了中国学生不少中肯的建议。

丘成桐曾经在北京著名的北师大附中发表过一次演讲,比较详细地和中学生们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治学思想,以及对数学的看法:
(1)博览群书很重要天才不一定能成才
一位学生首先受到的教育是家庭教育,所以我结合个人的成长经验先谈谈家庭教育。

(2)平面几何提供了中学期间唯一的逻辑训练
在中学二年级学习平面几何,第一次接触到简洁优雅的几何定理。

平面几何所提供的不单是漂亮而重要的几何定理,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在中学期间唯一的逻辑训练,是每一个年轻人所必需的知识。

平面几何也提供了欣赏数学美的机会。

(3)音乐、美术、体能对学问和人格训练至关重要
体育、音乐、美术以及这些课程与数学的关系。

柏拉图于《理想国》中以体育和音乐为教育之基,体能的训练让我们能够集中精神,音乐和美术则能陶冶性情。

古代希腊人和儒家教育都注重这两方面的训练,它们对学问和人格训练至为重要。

从表面上看,音乐的美是用耳朵来感受的,美术的美是用眼睛来感觉的,但是对美的感觉都是一种身心感受,数学本身就是追求美的过程。

20世纪伟大的法国几何学家E.cartan也说:“在听数学大师演说数学时,我感觉到一片的平静和有着纯真的喜悦。

这种感觉大概就如贝多芬(Beethoven)在作曲时让音乐在他灵魂深处表现出来一样。


(4)学习过程不见得都是渐进,也容许突进
现在有很多教育家反对学生记熟一些公式,凡事都需由基本原理来推导,我想这是一个很错误的想法。

有些事情推导比结论更重要,但是有些时候是不可能这样做的。

做学问往往在前人的基础上向前发展。

我们不可能什么都懂,必须基于前人做过的学问来向前发展,通过反复思考前人的学问才能理解整个学问的宏观看法。

跳着向前发展,再反思前人的成果。

当年我们都背乘数表,而事实上任何一个科学家都懂得如何去推导乘数表,物理学家或工程学家大量利用数学家推导的数学公式而不发生疑问,然而科学还是不停地进步。

可见学习的过程不见得都是渐进,有时也容许突进。

我讲这个例子不是让大家偷懒,不会就算了,而是希望大家不要因为有些不懂就放弃,就停滞不前。

(5)美国中学重视通识教育
物理学的基本定律说物体总是寻找最低能量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才是最稳定的。

你们的学习态度包括我自己基本也有同样的状况。

人总是希望找到各种理由,使得有时间去做他喜欢的事。

就如电子在一定轨道上运行,因为这是它的能量所容许的,但有其他能量激发这些电子后,它可以跳跃。

对孩子的学习,我们也需要有新的能量激发使它跳跃。

(6)中小学要特别重视独立人格培养
假如学生在学校里不能学习与人相处,并享受到它的好处,就不如在家里请一位家庭教师来教导。

但现代社会乃是一个合群的社会,学生必须学习与同学相处,并尊重有能力有学问的老师和同学。

学生必须懂得如何尊重同学的长处,帮助有需要的同学。

学生要培养与他人沟通合作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团队协作的精神,对周围人和对社会的责任感,等等,并在这种环境中去训练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