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检测卷(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武传》检测卷(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
修中册
10.《苏武传》检测卷
一、选择类
1.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单于愈益欲降之B.反欲斗两主
C.单于壮其节D.逸豫可以亡身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胜闻之,恐前语发发:暴露,泄露。

B.见犯乃死,重负国重:非常。

C.自分已死久矣分:料想,断定。

D.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让:责备。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当:应当
B.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论:判罪
C.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候:拜访
D.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女弟:妹妹
4.下列语句中加横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②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B.①单于子弟发兵与战②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C.①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②武以强壮出
D.①乃幽武置大窖中②见犯乃死,重负国
5.下列画横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财物)
B.武帝嘉其义(嘉奖)
C.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抵偿)
D.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兼任)6.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A.如惠语以让单于如:像。

皆为陛下所成就成就:栽培。

复举剑拟之,武不动拟,比画。

B.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候:拜访。

畔主背亲畔:
同“判"。

前以降及物故,以:带领物故:死亡。

C.而收系张胜收:逮捕。

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女弟:妹妹和弟弟。

与武决去决,同“诀”,告别。

D.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以:从。

别其官属常惠等别:离析。

扶辇下除除,门与屏之间的通道。

7.下列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收系张胜"与“加以老母系保宫”中的“系"意思相同。

B.“虞常果引张胜”与“引佩刀自刺"中的“引”意思不同。

C.“方欲发使送武等"与“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中的“发"意思相同。

D.“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与“幸蒙大恩,赐号称王"中的“幸”意思不同。

8.文中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于是李陵置酒贺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
A.于是李陵置酒贺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
B.于是李陵置酒/贺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
C.于是李陵置酒贺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
D.于是李陵置酒/贺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
9.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虞常果引张胜引:牵扯
B.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候:拜访
C.而收系张胜收:逮捕
D.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阴:阴谋
10.下列对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①单于壮其节②羝乳乃得归③得夜见汉使④反欲斗两主
⑤诚甘乐之⑥空以身膏草野
⑦杖汉节牧羊⑧何久自苦如此⑨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⑩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A.①⑧/②⑥⑦/③/④⑩/⑤⑨B.①⑤/②⑥⑦/③⑨/④⑩/⑧
C.①⑤/②⑦/③⑥/④⑧/⑨⑩D.①⑤/②⑥/③④/⑦⑨/⑧⑩
1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栽培,提拔;今义,业绩。


B.我丈人行也(古义,对长辈的尊称;今义,岳父。


C.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相抵;今义,副词,表示程度高。

)D.兄弟亲近(古义,友爱;今义,双方亲密,一方对另一方亲密地接近。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苏武传》和《屈原列传》,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

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

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

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

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

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

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

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

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

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

”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

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臣事君,犹子事父也。

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
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
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

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

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

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
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节选自班固《苏武传》)
文本二:
屈原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节选自司马迁《屈原列传》)
1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争宠而心害其能害:妨害
B.孺卿从祠河东后土祠:祭祀
C.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 谢:致歉
D.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伐:自夸,夸耀
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赐钱二百万以葬___举贤以自佐
B.惶恐饮药而死___ 人而不仁,如乐何
C.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为之于未有
D.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1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B.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C.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D.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15.下列句子全都表现苏武“忠心事汉,不辱使命”的一组是()
①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②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③臣事君,犹子事父也。

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
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
⑤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⑥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A.①③⑥B.②④⑥C.②③⑤D.③④⑤
16.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李陵以老朋友、老同事的身份,在饮酒叙谈之中劝降苏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B.面对李陵的软硬兼施、威逼利诱,苏武全然不为所动,在恭敬中现冷峻,表现出立场坚定、大义凛然的品格。

C.李陵劝降最后反被苏武的正义所感,羞愧难当,更衬托了苏武高大的忠义形象。

D.选文通过李陵与苏武的对比,及李陵劝降前后表现的对比,使人物形象鲜明丰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

单于募降者赦罪。

"举剑欲击之,胜请降。

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

”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

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

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若知
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单于乃幽武置大窖中,武绝不饮食,数日不死。

匈奴以为神。

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

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

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

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常愿肝脑涂地。

"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

”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
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

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

使者如惠语以让单于。

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诏武奉一太牢谒武帝园庙,拜为典属国,秩中二千石。

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余财。

皇后父平恩候、帝舅平昌侯、车骑将军韩增,皆敬重武。

数年,昭帝崩卫将军张安世荐武明习故事奉使不辱命先帝以为遗言。

宣帝以武著节老臣,命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

武年八十余,神爵二年病卒。

(节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
17.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在答题卡方框内依次填入与正确答案相对应的字母。

昭帝崩A卫将军张安世荐武B明习C故事D奉使E不辱F命G 先帝H以为遗言。

18.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斗,使相斗,与《石钟山记》“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中的“鸣”用法相同。

B.谢,指道歉,与《孔雀东南飞》“多谢后世人"中的“谢”词义相同。

C.让,文中指责备、责问,与成语“当仁不让"中的“让”意思不一样。

D.足下,是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如《鸿门宴》“再拜献
大王足下"。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单于听说卫律威逼利诱苏武失败后,就将苏武拘禁在大窖中逼他投降,但苏武以绝食相抗,毫不动摇。

B.李陵置酒设乐劝降苏武,苏武念及二人交情深厚,对李陵的态度相对委婉,不像对卫律那样恼怒愤恨。

C.苏武仗义疏财,他将朝廷赏赐的财物全都分给他的兄弟和朋友,家中不留一点资产,得到众人的尊重。

D.汉朝寻求苏武等人,匈奴谎称苏武已死;后来汉朝使者听了常惠汇报又出使匈奴,苏武等才得以归汉。

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

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2)宣帝以武著节老臣,命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

21.阅读本文时,有同学借用孟子的三句话概括了苏武的大丈夫气质,你认为可能是哪三句话,试写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积五、六年,单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

武能网纺缴,檠弓弩,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

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

王死后,人众徙去。

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

……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

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臣事君,犹子事父也。

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

"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材料二: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诏武奉一太牢谒武帝园庙,拜为典属国,
秩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公田二顷,宅一区。

常惠、徐圣、赵终根皆拜为中郎,赐帛各二百匹。

其余六人老归家,赐钱人十万,复终身。

常惠后至右将军,封列侯,自有传。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武来归明年,上官桀、子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

武子男元与安有谋,坐死。

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

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

及燕王等反诛,穷治党与,武素与桀、弘羊有故,数为燕王所讼,子又在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

霍光寝其奏,免武官。

数年,昭帝崩,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久之,卫将军张安世荐武明习故事,奉使不辱命,先帝以为遗言。

宣帝即时召武待诏宦者署,数进见,复为右曹典属国。

以武著节老臣,命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

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余财。

皇后父平恩侯、帝舅平昌侯、乐昌侯、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皆敬重武。

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闵之,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武因平恩侯自白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上许焉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

又以武弟子为右曹。

武年八十余,神爵二年病卒。

(节选自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
2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武因平恩侯自白/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上许焉/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
B.武因平恩侯自白/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上许焉/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
C.武因平恩侯自白/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上许焉/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
D.武因平恩侯自白/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上许焉/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
2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朔望,朔日和望日。

朔日,农历每月最后一日;望日,通常指农历小月十五,大月十六。

B.太牢,亦作“大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以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

C.食邑,又称采邑、封地。

因古代卿、大夫世代以采邑为食禄,有食税权,故称为食邑。

D.通侯,爵名,秦时称彻侯,为二十等爵制最高一级。

汉沿置,后避武帝讳,改称通侯。

2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武被放逐到海上,处境艰难,但他不屈服,而是持节牧羊,时刻不忘自己汉使者身份。

B.苏武“强壮"出,“须发尽白”还,足见他以国家利益为重,忠贞不渝,坚韧不拔。

C.苏武回来后很受敬重,与他一起回来的人都受到赏赐,但因年纪大,都回家休养了。

D.苏武回来后得到较多赏赐,但他对钱财淡泊,全赠送给了兄弟和旧友,家里不蓄积财物。

2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臣事君,犹子事父也。

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
②武素与桀、弘羊有故,数为燕王所讼,子又在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选文一
苏武传(节选)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

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

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

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

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
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

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

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

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

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

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

"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

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臣事君,犹子事父也。

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选文二
答苏武书(节选)
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

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沫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仇,报鲁国之羞。

区区之心,窃慕此耳。

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足下又云:“汉与功臣不薄。

"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徒失贵臣之意,刭身绝域之表。

此功臣义士所以负戟而长叹者也!何谓“不薄”哉?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受千乘之赏。

闻子之归,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无尺土之封加子之勤。

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子尚如此陵复何望哉?且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所以每顾而不悔者也。

陵虽孤恩,汉亦负德。

愿足下勿复望陵。

(选自李陵《答苏武书》,有删节)
2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使匈奴___ 使:出使
B.今得杀身自效___ 效:效力、出力
C.诚以虚死不如立节诚:实在、确实
D.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图:料想
2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因谓武曰___ 蒙故业,因遗策
B.空自苦亡人之地临不测之渊
C.报恩于国主耳___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D.且汉厚诛陵以不死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28.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诚甘乐之
A.单于壮其节B.忧劳可以兴国
C.天下云集响应D.内立法度
29.下列各项中,特殊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皆为陛下所成就
A.送匈奴使留在汉者B.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C.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D.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30.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子尚如此/陵复何望哉?
B.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子尚如此/陵复何望哉?
C.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子尚/如此/陵复何望哉?
D.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子尚/如此/陵复何望哉?
3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扶辇下除",辇,皇帝的车子;除,是门与屏(今所谓照壁)之间的通道。

B.“太夫人已不幸”,太夫人,称苏武的祖母。

不幸,遭遇了不幸运的事情。

C.“位列将,爵通侯",列将,一般将军的总称。

通侯,爵位名,汉朝继承秦制。

D.“茅土之荐”,“茅土",白茅和五色土,为古代受封者得以有国建社的表征。

3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一交代了李陵和苏武感情“素厚”:李陵不仅对苏家的
变故关心了解,而且亲自为其祖母送葬,如今又为了改善苏武的伙食而不辞辛劳亲至大海上为他“置酒设乐"。

B.选文一李陵劝说苏武的话既事实清楚又入情入理,大大震动了苏武的内心,以致苏武无言以对,只能以君臣父子、以死报君的套语陈词来答复李陵。

C.选文二李陵自陈内心,他“不死”是为报恩,并列举了范蠡、曹沫、勾践的例子来说明这样做法自古有之,自己没有成功,所以痛苦地吐血悲伤。

D.选文二李陵不同意苏武“汉与功臣不薄"的说法,他从自己先祖李广遭际讲起,至苏武滞留匈奴十九年归汉却未得到厚遇的现状,斥责了汉廷做法的不妥。

3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
(2)陵虽孤恩,汉亦负德。

(3)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徒失贵臣之意,刭身绝域之表。

34.请从选文一内容中概括,李陵从哪些方面劝说苏武投降匈奴?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

单于募降者故罪。

”举倒欲击之,胜请降。

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

"武曰:“本无谋,区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到拟之,武不动。

律曰:“律幸蒙大恩,赐号称王。

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者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

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单于乃幽武置大窖中,武绝不饮食,数日不死。

匈奴以为神。

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

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

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

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
所见乎?"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常愿肝脑涂地。

”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

"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
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

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

使者如惠语以让单于。

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诏武奉一太牢谒武帝园庙,拜为典属国,秩中二千石。

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余财。

皇后父平恩侯、帝舅平昌侯、车骑将军韩增,皆敬重武。

数年,昭帝崩。

卫将军张安世荐武明习故事奉使不辱命先帝以为遗言。

宣帝以武著节老臣,命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

武年八十余,神爵二年病卒。

(节选自《汉书·李广苏武传》)
35.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在答题卡方框内依次填入与正确答案相对应的字母。

卫将军张安世A荐武B明习C故事D奉使E不辱F命G先帝H 以为遗言
36.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斗,使相斗,与《石钟山记》“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中的“鸣"用法相同。

B.足下,是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如《鸿门宴》“再拜献大王足下”。

C.让,文中指责备、责问,与成语“当仁不让"中的“让”意思不一样。

D.谢,指道歉,与《孔雀东南飞》“多谢后世人"中的“谢”词义相同。

3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单于听说卫律威逼利诱苏武失败后,就将苏武拘禁在大窖中逼他投降,但苏武以绝食相抗,毫不动摇。

B.李陵置酒设乐劝降苏武,苏武念及二人交情深厚,对李陵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