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同步测评试题(含答案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同步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如图所示,工作人员手托的是“越王勾践剑”。

根据图片信息,对这把剑的长度估测合理的是()
A.2m B.1.5m C.0.5m D.2.5m
2、下列测量方案中,合理的有()
A.测小铁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
B.测小砖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
C.测小木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
D.测比赛用铅球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
3、小蒋同学参加体育测试,下列结果最可能达到的是()
A.铅球成绩为70m B.立定跳远成绩为10m
C.200m跑步用时29s D.跳绳1s跳100次
4、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四次,记录数据分别为6.10 cm、6.13 cm、6.12 cm、6.15 cm,则此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A.6.125 cm B.6.13 cm C.6.14 cm D.6.12 cm
5、如图小桂测量一次性口罩的尺寸,记录下数据“175×95”,数据里略掉的单位应该是()
A.μm B.mm C.cm D.dm
6、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成年人走一步的距离约为0.7m
B.一盒学生牛奶的质量约为500g
C.蔬菜保鲜的适宜温度约为37℃
D.我国国歌演奏一遍的时间约为5s
7、小红参观博物馆时看到了祝融号模型,发现祝融号和一个初三的女学生一样高,请问这个祝融号有多高()
A.0.9m B.1.8m C.3.6m D.7.2m
8、下列关于误差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B.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避免和消除
C.选用精密仪器就可以避免误差D.误差其实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9、老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切”就是用手指把脉,根据脉象来诊断疾病,这是中国传统医学家独创的诊法,每次把脉的时间古人强调不应少于脉跳50次,据此可知中医把脉一次约不少于多长时间()
A.50min B.5min C.1min D.10s
10、如图是某单位组织党日活动时的合影,根据照片信息可判断出他们所用党旗的规格是()
A.长96cm,宽64cm B.长144cm,宽96cm
C.长192cm,宽128cm D.长288cm,宽192cm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
1、如图甲中,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cm;图乙中,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cm。

2、请给下列长度填上合适的单位:唱一遍中国国歌时间约46______,某教学楼每层楼高为
32______。

3、如图甲所示,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_cm;如图乙所示,钟表读数对应的时间为________按照“X 点X分X秒”的格式填写)。

4、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s。

5、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_____cm。

6、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______cm。

7、如图所示,所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cm,若所用刻度尺受热胀冷缩影响比较明显,则在温度较高时测出的物体的长度将______ 。

(选填“偏大”或“偏小”)
8、将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在笔杆上紧密缠绕25圈,如图所示,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mm,金属丝的直径是______cm。

9、甲图中铅笔的长度是 _____cm,乙图中停表秒针盘的分度值是 _____s,停表读数是 _____s。

10、如图1所示,圆柱体的直径是_______cm,其估读值是_______cm;如图2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s。

三、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物理推动社会发展经历了哪几个划时代的发展?
2、如图所示,在一条长绳的一端系一个小铁球就做成了一个摆。

伽利略发现:同一个摆,摆长不变时,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周期)总是相等的。

想要测出它的周期,怎样能测更准确?请写出你的实验步骤。

3、某同学用手中的mm刻度尺测物理课本长度5次,测得的5个结果是:25.94 cm,25.98 cm,26.0 cm,25.39cm,26.05 cm,请你对他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评估:哪些数据是合理的,哪些数据是不合理的?分析不合理的原因,写出最后测得结果的计算过程,
(1)合理的数据:____________;
(2)不合理的数据:____________;
(3)分析不合理的原因:_____________.
4、小王同学发现,物理课本所用的纸张似乎比普通作业本所用的纸张好,他想知道这两种纸张在厚度上的差别。

请简述你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

5、时间的测量工具有哪些?(古代和现代的共举例3种以上)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详解】
根据图片信息知道,这把剑的长度接近人身体的宽度,根据常识知道,大约是0.5m,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2、A
【详解】
A.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测量过程没有问题,故A符合题意;
B.砖块吸水,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误差较大,故B不符合题意;
C.木块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漂浮在水面上,无法直接用量筒测出体积,故C不符合题意;
D.用天平测比赛用铅球的质量,会超出天平量程,无法测量,用排水法测体积,没有合适的量筒,故D不符合题意。

3、C
【详解】
A .中学生掷实心球的成绩在10m 左右,不可能到达70m 。

所以铅球成绩为70m ,不符合实际,故A 不符合题意;
B .中学生立定跳远的成绩在2m 左右,不可能达到10m 。

所以立定跳远成绩为10m ,不符合实际,故B 不符合题意;
C .中学生100m 跑用时在14s 左右,200m 跑用时在30s 左右,符合实际,故C 符合题意;
D .中学生1min 跳绳在180次左右,1s 跳3次左右。

所以跳绳1s 跳100次,不符合实际,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4、B
【详解】
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可通过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实验误差,求平均值时最后数据保留和原数据相同位数,所以此物体的长度
6.10cm 6.13cm 6.12cm 6.15cm 6.13cm 4
L +++=≈ 故ACD 不符合题意,B 符合题意。

故选B 。

5、B
【详解】
由生活常识可知,一次性口罩的尺寸约为18cm ⨯9cm ,故可知,数据里略掉的单位应该是mm ,故ACD 不符合题意,B 符合题意。

故选B 。

6、A
A.人走一步的距离约为70cm,即0.7m,故A符合题意;
B.一盒学生牛奶的质量的为250mL,即250cm3,牛奶的密度约为1g/cm3,根据
m
V
ρ=可知,牛奶的质
量为
m=ρV=1g/cm3×250cm3=250g
故B不符合题意;
C.人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为23℃,绿色蔬菜保鲜的适宜温度较低,约为6℃,故C不符合题意;
D.我国的国歌长度较小,完整演奏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不到1min,在47s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B
【详解】
初三的女学生的身高一般1~2m,则祝融号大约1.8m。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8、B
【详解】
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是由于受测量方法和所用仪器的限制产生的;误差不能消除,只能尽量减小;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9、C
【详解】
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每跳动一次时间在1秒左右,则脉跳50次所需的时间约为
t=⨯=
501s50s
即1min左右,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0、C
【详解】
从图片所给信息可以看出成年人身高都在100cm以上200cm以下,而图中党旗的宽度与人的身高相对比C选项符合规格。

故选C。

二、填空题
1、 3.3 3.12
【详解】
[1]图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物体A的长度是3.3cm。

[2]图乙中,刻度尺一大格为1cm,一大格包含10个小格,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物体A的长度是
6.12cm-3.00cm=3.12cm
2、 s dm
【详解】
[1]唱一遍中国国歌的时间约为46s,46min时间太长了,不符合题意,46h就更不可能了。

[2]一层教学楼的高度约为3m,所以每层楼高约为32dm。

3、 2.05 10点9分35秒
【详解】
[1]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所以木块的长度为
=-
=6.05cm-4.00cm=2.05cm
l l l
末初
[2]根据时钟的读数方法可知,此时时针超过10,分钟在2的前面,秒钟指向7,所以时间为10点9分35秒。

4、368
【详解】
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6”和“7”之间,偏向“6”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
6min660s360s
==
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8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8s,即秒表的读数为

360s+8s368s
5、2.90
【详解】
图中,一大格表示1cm,一大格包含10个小格,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0.1cm=1mm
物体左端与0刻度对齐,右端与2.90cm处对应,故物体A的长度是2.90cm。

6、3.50
【详解】
图中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
0.1cm=1mm
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侧与1.00cm对齐,右侧与4.50cm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
L=4.50cm-1.00cm=3.50cm
7、 3.43 偏小
【详解】
[1]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 ,物体的左侧对应的刻度值为1.00cm ,右侧对应的刻度值为4.43cm ,则木块的长度是
l =4.43cm-1.00cm=3.43cm
[2]所用刻度尺受热胀冷缩影响比较明显,则在温度较高时尺子实际长度变长,而刻度依然是原来标注的刻度,所以用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会偏小。

8、 1 0.20
【详解】
[1][2]题中采用累积法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 即1mm ,紧密缠绕25圈总长度的测量结果为
15.00cm-10.00cm=5.00cm
则金属丝的直径是
5.00cm 0.20cm 25
L D n === 9、 2.50 0.1 338.5
【详解】
[1]如图甲,为刻度尺,分度值为0.1cm ,读数为2.50cm 。

[2]如图乙,为秒表,秒针盘每1s 平均分成了10等分,故分度值为0.1s 。

[3]如图所示,5min 过半,说明秒表盘读第二圈,读30s 开外,故读数为5min38.5s ,合338.5s 。

10、 1.20 0.00 342
【详解】
[1]由图1知,刻度尺上1cm 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 ,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 ;圆的左侧与8.00cm 对齐,右侧与9.20cm ,所以圆的直径为
9.20cm 8.00cm 1.20cm d =-=
圆的直径为1.20cm 。

[2]圆的直径为1.20cm,其中准确值是1.2cm,0.00cm是估读值。

[3]由图2可知,小表盘的分度值是0.5min,停表分针指在5与6间,靠近6min,因此分针示数是5min;大表盘的分度值是1s,秒表秒针读数为42s,所以秒表的示数为
5min42s342s
t=+=
秒表的读数为342s。

三、简答题
1、①钻木取火使人类进入刀耕火种社会;②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③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④电子计算机,量子论的发现使人类进入高科技时代.
【详解】
物理推动社会发展经历了时代的发展阶段有①钻木取火使人类进入刀耕火种社会;②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③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④电子计算机,量子论的发现使人类进入高科技时代.
2、见解析
【详解】
实验步骤:
(1)取一个小螺帽系在长绳的下端,悬挂起来让其摆动,用停表测其摆动20次的时间,算出其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
(2)改换不同质量的小螺帽系在长绳的下端,做几次同样的实验,比较各次实验中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

3、 25.98cm、25.96cm、25.94cm 26.0cm、25.39cm 25.39cm和26.0cm 属于读数错误
【详解】
因为该刻度尺最小分度值为1mm,故数据中的25.9cm是准确值,故25.39cm 与25.94 cm,25.98 cm,25.96cm 这三个数相比,测量结果偏差大,属于读数错误,所以25.39cm 是不合理的数据;其中26.0 cm 这一数据所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与题目不相符,故26.0 cm这一数据属于读数错误,也是不合理的;故合理的数据应该是: 25.98cm、25.96cm、25.94cm这三个数据;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1). 25.98cm、25.96cm、25.94cm (2). 26.0cm、
25.39cm (3). 25.39cm和26.0cm属于读数错误
【点睛】(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首先准确读出达到的刻度尺上最小刻度的值,这是准确值;长度测量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在记录结果中的倒数第二位是分度值所在的位数.
(2)5个数据进行比较,偏差较大的数据和读数错误的数据都是不合理的;去掉偏差较大的,为减小误差取平均值算出结果,注意小数点后保留与原题中相同的位数.
4、见解析所示
【详解】
一张纸的厚度较小,直接测量误差较大,可先计算出物理课本除封面和封底外的张数,用刻度尺测出这些纸的总厚度,再计算一页课本用纸的厚度,用同样的办法测出作业本纸张的厚度加以比较。

5、见解析
【详解】
古代的时间测量工具有:日晷(太阳钟)、沙漏(沙钟)、滴漏(水钟)、香(香钟)。

现代的时间测量工具有:钟、表(摆钟、机械表、电子表)、停表、电子钟、原子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