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福建省中考语文写作指导---文章因何而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上两组文字 ,A组的表 述是概念化的,作者自己心里 有感觉,可是读者并不知道呀。
B组的描述就让读者进入到 具体的情景中,一起与作者 “经历”“感受”,读者有了 共鸣,作者才算成功哦。
请你充实第⑤段
应了妈妈说的话,下午到学校不久天 就开始飘着细雨。放学后,没带雨具的同 学也陆陆续续被家长接走了。班级只剩下 我,一个人站在走廊里,看着雨一直下。 就在这时,妈妈出现在雨中,向我走来, 手里拿着一件衣服,说:“儿子,穿上衣 服,咱回家去。”那时,我真切地感受到
⑥联想平时父爱的点点滴滴。 此处补叙很重要
⑦雨夜,温暖的雨夜!
梳理一下今天的内容:
如何让你的文章立起来? 先要说“真话”,抒“真情”。 再把“真”写“实”。
真实不虚,就有了美感。
感受到了母爱如 回家去。”母爱如洪波一样涌来。
此温暖。
细雨纷飞,温暖却满满。
文章要“立”起来,首先要“真”。 “真”之后,要用描述,使之“实”。
技巧千万条,动手第一条 请修改下文,使之饱满充实。
作文题目:
水的状态由温度决定,生活状态 则是有心灵的温度决定,而社会风 气由道德的温度决定……请以“温 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 文。除了诗歌体裁不限。
(梅列区2019-2020第一学期九年级半期考)
温度(考场作文)
①生活是有温度的,冷暖只有自 己才知。在不经见的某一个瞬间,或 许就能温暖你的心灵。苏轼曾说“人 间有味是清欢。”但我却认为人间有 温度才是清欢。
②还记得那是一个雨夜,窗外大 雨倾盆。雨点模糊了我的视线。我收 拾了东西去上声乐课。拿上雨伞便出 门了。雨点打在伞上,发出沉闷的声 音,我走到了一个有些昏暗的街角。 不料,我一个不察,扭伤了脚,脚踝 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的肿了起来。 也因扭伤了脚,也让雨淋湿了衣裤。 我只能无助地站在这昏暗的街角。
④生活需要温度,同时温度也在 改变生活。温度就藏在点滴的小事中, 需要你去寻找与发现。在别人给予你 温度的同时,你也在不经意间给予别 人温度。让自己成为一个知冷知暖有 温度的人。
不着急!请回放细读。 思考:文章存在什么问题。
请思考:
1.第 ①段 引苏轼的“人间有味是清 欢”适合吗?
2.第②段“也因扭伤了脚,也让雨淋 湿了衣裤。我只能无助地站在这昏暗 的街角。”“我”没带手机吗?这一 点必须交代。
③这时,我看见了父亲的背影。父流似乎也注意到 了什么似的,转身便看见了狼狈的我。他便快步走向我, 眼里写满了关心。在这一瞬间,我体验到了一股暖流,流 向心底的滋味。后来我才明白,原来这就是温暖,这就是 温度。父亲看见我红肿的左脚踝。嘴上总是不停的唠叨 我:“怎么这么笨!”可他不知道,他眼里却盛满了关心、 急切。他一手扶起我,然后把伞递给我,又弯下腰去捡我 扭伤时不小心掉落的包。后我们就回家去了。我扶着父亲 的手臂。我第一次觉得父亲原来是这么高大,父亲可以这 样依靠。看着父亲把伞偏向我,淋湿了的半个肩膀。我突 然就懂得了,原来许多人都在不经意间,给予别人暖与温 度。或许只是一句简单的问候,或许只是在你需要帮助时 伸出的手,或许只是在你需要安慰时的一个拥抱。
【原文】就
【改文】 望向校门,隐
在这时,妈妈出 隐约约,有个熟悉的身影-- 妈
现在雨中,向我 妈!是妈妈来了。可妈妈从来不
走来,手里拿着 为我送伞的,她总说:“自己要
一件衣服,说: 管理好自己!”妈妈走得极慢,
“儿子,穿上衣 一反平时的利索,甚至有点蹒跚,
服,咱回家去。” 那时,我真切地
我迎上去,妈妈拿着我最喜欢的 那件夹克,喘着气,急切而又温 和地说:“儿子,穿上衣服,咱
⑤下午放学遇雨被阻,母亲拖着病体送伞。 ⑥晚上与母亲沟通,重新有了前进的动力。
结尾 ⑦细雨纷飞的日子里,学会面对,学会成长。
文章要“立”起来,首 先要“真”,“真实”。“真 实”不一定非得某人某天某事 坐实,人、事、时、地可以 “调整”,但那份情感、那种 对事理的感悟应当“真实”。
“空的布袋子没法立起来。” 写文章也一样,要言之有物。
“人间有味是清欢”。何谓 “清欢”?远离喧嚣的城市,远 离官场的争斗,忘却名利欲望, 走进山林,感受农家素朴的清茶 淡饭生活,就是“清欢”。
此文引用“人间有味是清欢”,不合适。
修改样例:
①雨夜,寒冷的雨夜! 事情要有合理的逻辑
②母亲出差,我与父亲杠上了,我负气冲出家门上声乐课。 ③不小心扭伤了脚,想打电话,发现刚才情急,忘记带手 机,只好无助地站在街角。 ④父亲追出来送手机,发现了我。 ⑤父亲扶我回家,唠叨,伞偏向我。冷敷,让我翘脚,躺 下休息。
A. 王一生认为"人要知足,顿顿饱就是福",他 吃饭很认真。
B.王一生吃得很快,喉节一缩一缩的,脸上绷满了筋。 常常突然停下来,很小心地将嘴边或下巴上的饭粒儿和 汤水油花儿用整个儿食指抹进嘴里。若饭粒儿落在衣服 上,就马上一按,拈进嘴里。若一个没按住,饭粒儿由 衣服上掉下地,他也立刻双脚不再移动,转了上身找, 吃完以后,他把两只筷子吮净,拿水把饭盒冲满,先将 上面一层油花吸净,然后就带着安全到达彼岸的神色小 口小口的呷。他对吃是虔诚的,而且很精细。有时你会 可怜那些饭被他吃得一个渣儿都不剩,真有点儿惨无人
3.第②段“这时,我看见了父亲的背 影。”这是“巧合”还是必然?必须 有交代。
4.第②段“我只能无助地站在这昏暗 的街角。”在“昏暗的街角”的“我” 如何看见父亲“眼里写满了关心”?
5.第③段父亲搀扶雨中扭伤脚的女儿, 天经地义,怎么就能让“我”感受到 “温度”?按理,这难以引起“我” 这样的感情波澜。怎样写才能体现雨 夜这一小事给“我”带来的情感触动?
苏轼的《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元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
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这首词是苏轼贬谪黄州四年后再迁移汝州时 写的。上阕,诗人描画一幅淡雅的富于动感的水 墨画似的景色:冬尽春萌,早上,细雨斜风,乍 暖还寒,山中淡烟疏柳雾朦胧,河边突然阳光明 媚、豁然开朗;从洛涧流出的清浅河水,进入淮 河后逐渐变得混黄迷漫迤俪向前。下阕,抒发诗 人游南山的感受:中午时分,在山庄农家,泡上 一杯浮着雪沫乳花似的清茶,品尝山间嫩绿的蓼 芽蒿笋的春盘素菜,心情多舒坦,人间最有味的 是这清淡的欢愉啊!
三明市初中语文“停课不停学”专题十二
文章因何而立(二)
梅列区教师进修学校 刘菊春 2020.3
上节课请你修改习作构思, 使全文有内在的合理的情感逻辑。
以下办法,供你参考:
开头 ①母亲从不送伞,不论雨有多大。
②临近中考,压力大。早上学校发布成绩, 接连失利。
③中午,生病在家的妈妈批评学习不用心。 主体 ④下午上学前,母亲提醒带雨具,置之不理。
“有物”之后,描述“物”要 具体。
写具体了,读者才可能起共鸣。 要想写具体就必须有可以让读 者感受的细节。
怎样写细节才能让读者与你 共鸣?
读读以下两组文字,你可能 更明白一些。
A.我的表弟,那就是个“未老先衰”的人。
B.中途休息时,我看表弟还坐在桌前认真,便叫 他放松一下。然而,他只是直愣愣地站起来,纹 丝不动。我暗自发笑,问他在干什么,“在休 息。”我被他逗笑了,“那你去玩啊。”“玩什 么?”“电脑?”“太无聊。”“下棋?”“不 会。”“和其他小朋友玩?”“他们太幼稚。” 我无语。
【原文】应了妈
妈说的话,下午到学 校不久天就开始飘着 细雨。放学后,没带 雨具的同学也陆陆续 续被家长接走了。班 级只剩下我,一个人 站在走廊里,看着雨 一直下。
【改文】 应
了妈妈说的话,下 午到学校不久天就 开始飘着如毛细雨。 原本情绪低落的我, 更加烦闷。放学后, 雨仍绵绵,我在走 廊徘徊,心雨也绵 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