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下册 2.4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案 (新版)浙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理解生态系统四种组成成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

2.了解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

3.能结合生态系统的特征正确书写出食物链,并知道食物链与食物网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重点
1.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其相关关系。

2.食物链与食物网。

教学难点
区分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的书写。

教学准备
课件,课堂练习、课后作业设计。

设计思路
1.关于对本课时内容的地位认识
本课时内容包括两部分,即“生态系统的成分”和“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态系统的成分与前面生态因素及生态系统的概念等知识密切相关,是生态系统功能的基础,也是后面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学习的基础。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渠道。

2.关于重、难点的理解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与将要学习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及生态的稳定性密切相关,是重点内容。

本节的难点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初级消费者,消费者、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等概念以及食物链的书写。

这部分知识学生初学,容易混淆,教师通过典型实例,设计练习,加强巩固。

3.关于生态系统成分教学和食物链教学的建议
关于生态系统的成分,教师以“池塘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的示意图为例,逐一具体地讲述了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

一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二是生产者;三是消费者;四是分解者。

同时一一对应地对各种成分推而广之,把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交待的一清二楚,并针对消费者又依据其食性不同分为不同级别。

介绍到此,足以吻合了生态系统的概念,即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

食物链的书写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师应在学生书写的基础上,师生共同修正出现的错误,明确
食物链书写的具体规定,即⑴食物链反应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食物关系,不包括分解者。

⑵用箭头表示食物关系,从被食者指向捕食者。

⑶食物链的起点是绿色植物。

⑷食物链必须是客观真实的,不能随意编造。

4.关于探索食物网教学内容的建议
探索食物网知识若时间来不及可以安排学生课后完成,第2节课再汇报、交流、评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通过课前练习1-3题回顾本节第1课时重点内容(生态系统的
含义),利用第4、第5题练习:
4.⑴找出这个池塘生态系统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⑵说明各类生物的营养方式是否相同?
⑶各类生物发挥的作用是否相同,若不同,各类生物各具
有什么作用?
总结:池塘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生物部分:生产者:绿色植物浮游植物
消费者:浮游动物、鱼
分解者:细菌、真菌
非生物部分:物质:空气和水矿物质等;能量:阳光温度。

5.⑴找出这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⑵说明各类生物的营养方式是否相同?
⑶各类生物发挥的作用是否相同,若不同,各类生物各具有什么
作用?
总结: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生物部分:生产者:绿色植物
消费者:动物
分解者:细菌、真菌
非生物部分:物质:空气和水矿物质等;能量:阳光温度。

总结引入新课即:生态系统的成分。

(按顺序出示PPT2-6幅)
二、新课教学
(一)生态系统
根据4、5题答案归纳总结生态系统的成分。

(出示生态系统成分PPT)
(学生总结,回答)
2.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成有机物,供给自身和系统中其他生物利用,是生态系统中
的主要成分。

消费者:不能直接利用太阳能,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

分解者:把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无机物,重新被绿色植物利用。

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非生物成分:为生产者提高光
照,为生物提供水分、空气等。

3.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间
的关系
出示P PT图片,学生思考、回答:
图中的草、昆虫、青蛙、蛇和
鹰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师生得出:生物间吃与被吃的
关系(食物关系)。

通过学生尝试写出这种捕食关系,教师讲解、评价过渡到食物链知识。

(二)食物链
1.概念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2.书写规则(出示PPT)
⑴食物链反应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食物关
系,不包括分解者。

⑵用箭头表示食物关系,从被食者指向捕食者。

⑶食物链的起点是绿色植物。

⑷食物链必须是客观真实的,不能随意编造。

学生练习食物链书写,教师补充营养级知识。

3.营养级:食物链中的一个个环节称营养。

课堂即时巩固练习(出示PPT)
※请你写出一条食物链。

※请你写出最长的食物链。

※你能连接多少条食物链?
(三)食物网
定义: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成网状结构,
形成了食物网。

(出示PPT)
学生练习:
找出书本图2-20中一条包含生物种类最多的食物链,看看里面有哪些生物?一共有多少条食物链?
(四)活动探究:探索人在食物网
中的地位
学生活动:(出示PPT)
1.在纸上写下你昨天吃的食物。

2.写出每一种食物的组成成分分
别来自哪一种动物或植物。

如:馒头—
—小麦,牛奶——牛,请接着列出它们
的食物。

3.找一张纸写上这些生物的名
称。

想一想这些生物还能吃那些生物,
或被那些生物所吃,把这些生物的名称
也写上。

用箭头连成一个食物网。

师生讨论:(出示PPT)
1.人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在食物网中的地位有什么特点?我们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2.假如食物链中某种动物被除去,对人类的生命活动会产生什么影响?
三、课堂小结
请学生归纳,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所取得的收获。

(出示PPT )
四、课堂练习(出示PPT )
1.下列属于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关系的是( )
A.青蛙捕食昆虫
B. 松鼠吃蘑菇
C. 蛇捕食青蛙
D. 兔吃草 2.下列属于分解者的是 ( )
A.人类
B.绿色植物
C.蚯蚓
D.小球藻 3.下列关于食物链的表示,正确的是( ) A. 阳光 → 草 → 鱼 B. 水 → 浮游植物 → 鱼 C. 水草 ← 浮游动物 ← 鱼 D. 草 → 兔 → 鹰 4.根据右图回答问题
⑴此食物网中的食物链有 条。

⑵属于第二营养级的有 , 只属于次级消费者的生物是 。

⑶猫头鹰占有 个营养级。

⑷蟾蜍和蜘蛛的关系既是 ,
又是 。

⑸吃虫鸟与蟾蜍之间的关系是 。

⑹吃虫鸟如果因某种原因而减少,则蟾蜍的数量可能是 。

五、布置作业
1.复习本课时学习的内容,再一次进行知识整理。

2.完成作业本相应练习,并在最后空白处撰写学习收获或体会。

3.利用课外时间继续探索食物网中某种动物的灭绝,对其他生物的影响,下节课交流。

吃草籽
鸟 蛇
吃虫







草 猫头
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