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气虚
血瘀证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讨论并综合分析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
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2020年1月-2020年12月为本研究周期,择取病
例样本为本院内就诊68例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采用病历号随机数字
表法分组为研究组(n=34)、对照组(n=34)。

对照组患者为稳定型心绞痛规范
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参照对照组治疗方案,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对比分
析两组各项临床指标。

结果:对比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研究组均低于对照
组(P<0.05);对比两组治疗后心绞痛疗效,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效果显著,可推广
应用。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
稳定型心绞痛主要指冠脉粥样硬化等因素所致心肌缺血及心肌供氧不足,可
导致患者产生胸闷及胸痛等不适感,并伴有阵发性压榨疼痛,部分患者合并心功
能障碍,但未合并心肌组织坏死[1]。

稳定性心绞痛在中老年群体中发病率较高,
如长期未能得到有效治疗干预,可导致心肌梗死,甚至引发患者猝死。

临床治疗
稳定型心绞痛多采用西医规范治疗,但复发率较高。

中医理论采用辩证施治模式
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并取得良好效果[2]。

本研究择取院内就诊稳定性心绞痛气虚
血瘀证患者为样本,讨论并综合分析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0年1月-2020年12月为本研究周期,择取病例样本为本院内就诊68例
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采用病历号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研究组(n=34)、对照组(n=34)。

研究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范围区间跨度值52-68岁,平
均(60.35±2.78)岁,病程范围区间跨度值2-4年,平均(3.05±1.22)年。

对照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范围区间跨度值54-66岁,平均(60.38±2.74)岁,病程范围区间跨度值2-5年,平均(3.42±1.29)年,基础性资料统计学对
比无显著差异(P>0.05)。

纳入标准:符合《临床实用心血管病学》中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及《中药
新药临床指导原则》中心痛胸痹气虚血瘀证折断标准,无药物过敏,签署研究同
意书。

排除标准: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药物过敏、肝肾功能障碍及其他无法配合
研究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为稳定型心绞痛规范西医治疗,每日口服阿司匹林1次,单次剂
量为100mg;每日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钙1次,单次剂量为20mg;每日口服单硝
酸异山梨酯2次,单次剂量为20mg;每日口服琥珀酸美托洛尔1次,单次剂量为47.5mg,结合患者病情改善情况调整药物用量,共用药4周。

研究组患者参照对照组治疗方案,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

药物组方为黄
芪60g、赤芍15g、当归20g、地龙20g、桃仁10g、川芎15g、红花10g。

如患者
痰盛,加入半夏12g、瓜蒌15g;如患者寒盛,加入桂枝12g、细辛3g;如患者
阴虚,加入生地黄15g、麦冬12g;如患者阳虚,加入桂枝12g、制附片9g。


述药物每日服用1剂,水煎后浓缩取汁300nl,早晚各服用150ml,共用药4周。

1.3评价标准
(1)参照《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相关标准,对比两组治疗后神疲乏力、心悸、胸闷、少气懒言等中医证候积分,单项分值为0-3分,得分与症状严重度
为正比关系。

(2)对比两组治疗后心绞痛疗效,如患者治疗后心绞痛消失则为
痊愈,如治疗后常规体力劳动期间心绞痛未发作则为有效,其他临床表现为无效,纳入痊愈及有效患者为治疗有效范畴。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计算各类数据,计量资料为(±s),检验方法为t,计数资料为(%),检验方法为χ2,如P<0.05,则组间有差异。

2、结果
2.1对比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
对比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对比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s)
组别神疲乏
力心悸胸闷少气懒

研究组(n=34)
0.85±0
.12
0.54±0
.11
0.65±0
.14
0.77±0
.13
对照组(n=34)
1.79±0
.64
1.28±0
.36
1.36±0
.57
1.25±0
.58
t值8.41811.4637.053 4.709 P值0.0000.0000.0000.000 2.2对比两组治疗后心绞痛疗效
对比两组治疗后心绞痛疗效,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对比两组治疗后心绞痛疗效(n/%)
组别痊愈有效无效总有效
研究组(n=34)2210232
(94.1)
对照组(n=34)197826
(76.5)
χ2值 4.220
P值0.039
3、讨论
稳定型心绞痛为冠心病范畴,致病原因与冠脉粥样硬化等相关,患者在情绪
激动或过度劳累状态下心脏需氧总量显著增加,狭窄的冠脉组织无法为心肌提供
充足的血氧,进而导致心肌短暂性缺氧及缺血[3]。

临床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多采用
西药对症支持治疗,部分患者用药后复发率较高,为此需调整用药方案[4]。

中医理论中,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属于卒心痛、心痛胸痹,致病原因与
年老体弱、情志不畅、外邪侵入等具有相关性,病机为上焦阳气亏虚,水饮上犯,体内正邪相搏,进而导致相关症状。

中医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主要原
则为补气养血,补阳还五汤为传统中药组方,具有补气、活血及通络之功效。


方中重用黄芪,可补充人体元气,气旺则血行通畅[5]。

配伍桃仁、红花、川芎及
当归、赤芍等组方可通血脉,活血化瘀,地龙可强化活血化瘀的临床效果。

不同
组方联用切中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病机,可活血通络,理气化瘀,进而
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6]。

同时,本研究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结合患者
中医证候对组方适当加减,可提高治疗针对性,进而改善药效。

总结分析研究数据,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心绞痛疗
效高于对照组,提示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西药
规范化治疗可针对性缓解神疲乏力、心悸、胸闷、少气懒言等症状,并可提高心
绞痛疗效,其应用价值优于单一西药治疗。

综上分析,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同时,研究期间纳入患者总量较少,研究时间较短,未进行数据横
向对比分析,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得到机制仍
需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赵芸,李平. 补阳还五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的系统
评价及Meta分析[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16(3):422-428,434.
[2] 郑毅成,鲁卫星,鲁娜. 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有效性
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1,19(9):1469-1475.
[3] 徐晓鹤. 补阳还五汤加减辅助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J]. 内蒙古中医药,2021,40(8):26-27.
[4] 房依沁. 四逆散合补阳还五汤加减在冠心病心绞痛中的应用[J]. 健康
必读,2021(17):22.
[5] 张蕾. 补阳还五汤治疗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J]. 内蒙
古中医药,2021,40(4):37-39.
[6] 汪强,谷惠敏,朱建中,等. 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
临床回顾性研究[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3(6):579-5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