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备战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大题培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下图为世界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上图表示气温、降水随()
A.经度变化的情况
B.纬度变化的情况
C.海拔变化的情况
D.时间变化的情况
(2)关于全球年平均气温及年降水量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低、年降水量多
B.全球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均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C.中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年平均气温高、年降水量多
D.赤道附近地区年平均气温最高、年降水量最多
【答案】(1)B
(2)D
【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知,横坐标是表示气温和降水,纵坐标表示的是纬度位置,可以表示上图表示气温、降水随纬度变化的情况;B符合题意。

(2)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低、年降水量少;全球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均受纬度影响,但是不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中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年平均气温低、年降水量少;赤道附近地区年平均气温最高、年降水量最多;D符合题意。

【点评】(1)由于太阳辐射受地球球体形状的影响,导致低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的能量多,气温高,高纬度地区获得大阳辐射的能量少,气温低。

所以,在世界等温线分布图上,气温大致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2)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是: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沿海迎风地区,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内陆地区距海洋远,降水少);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降水少,东岸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造成甲、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2)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为沙漠景观
B.乙山顶终年积雪
C.丙地全年高温多雨
D.该山地位于北半球
【答案】(1)C
(2)B
【解析】【分析】(1)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叫地形雨。

丙地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甲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

(2)甲地一年中最高气温20℃,最低气温-3℃,降水350毫米,说明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年降水少,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乙地一年中最高气温-9℃,最低气温-19℃,所以山顶终年积雪;丙地一年中最高气温19℃,最低气温1℃,说明夏季高温,冬季温和;三地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最低气温出现在7月,说明位于南半球。

【点评】(1)影响降水的因素有:①海陆位置:沿海迎风区降水多,内陆空气干燥降水少;②大气环流: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如赤道地区降水多;盛行下沉气流的地区降水少;③洋流:寒流流经的沿海地区降水少,暖流流经的沿海地区降水多;④地形: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

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温,“带”是指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第三步是以雨定型,确定目标,根据已知的降水状况特点,就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判断出某一具体的气候类型。

3.亚洲是世界上自然地理环境最复杂,人文地理环境区域差异最显著的大洲。

读下图,完
成下列各题。

(1)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乌兰巴托——位于欧洲内部——全年降水稀少
B.雅典——位于地中海沿岸——气温年较差大
C.孟买——位于北回归线附近——降水分干湿两季
D.北京——位于北温带——雨热同期
(2)亚洲内部()
A.东南亚地区——季风气候——食材种类单一
B.西亚地区——炎热少雨——森林资源丰富
C.中亚地区——地处内陆——水稻种植面积广
D.北亚地区——纬度较高——传统民居墙壁厚(3)亚洲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是因()
①地域辽阔,经纬度范围广
②季风气候种类少,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③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最大
④四面均濒临海洋,外流河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1)D
(2)D
(3)C
【解析】【分析】(1)乌兰巴托是蒙古国首都,位于亚洲的内陆地区,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故A错误;希腊雅典位于地中海沿岸,应属于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的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温差较小,故B错误;孟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因降水年内分配不均而有雨季和旱季之分。

每年6月到10月盛行西南风,降水很多,为雨季;11月到次年5月盛行东北风,降水偏少,为旱季,故C错误;北京位于北温带,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故D正确;故答案为:D。

(2)东南亚主要属于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食材丰富,故A错误;西亚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少雨,森林资源不丰富,故B错误;中亚地处内陆,距海远,气候干旱,以灌溉农业为主,不广泛种植水稻,故C错误;北亚纬度较高,民居墙壁厚,有利于防寒保温,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3)亚洲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这是因为:①亚洲纬度范围广,经度跨度大;③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亚洲季风气候种类多,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故②错误;亚洲三面均濒临海洋,外流河多,故④错误,并且,亚洲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与④没有关系。

结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1)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其共同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即夏季高温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2)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

东亚东部和南部是湿润的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东南亚和南亚为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区,中亚和东亚内陆为干旱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西亚有大面积热带沙漠气候。

(3)亚洲地域十分辽阔,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

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亚洲面积约4 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

4.卡塔尔位于亚洲西部的卡塔尔半岛上。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西亚,说法正确的是()
A. 西亚就是指中东地区
B. 赤道穿过,大部分属于热带气候
C. 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D. 主要居民阿拉伯人属于黑种人
(2)卡塔尔得了2022年第22届世界杯足球赛的举办权。

将于11月至12月期间举行,冬季举行世界杯的主要原因是()
A. 卡塔尔位于南半球,当地冬季为北半球夏季
B. 夏季气温过高,不宜举行足球比赛
C. 冬季举行世界杯是为了避开夏季石油出口的旺季
D. 冬季绿树成荫,空气质量好
【答案】(1)C
(2)B
【解析】【分析】(1)关于西亚地区的说法,西亚不包括中东地区的埃及;北回归线穿过该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阿拉伯人属于白色人种,故选C。

(2)卡塔尔将于11月至12月期间举行世界杯,冬季举行世界杯的主要原因是这里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夏季气温过高,不宜举行足球比赛,冬季相对较凉爽,故选B。

【点评】(1)中东是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其处在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

其三洲具体指亚欧非三大洲,五海具体指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

位于“五海三洲两洋”之地的中东,是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连接西方和东方的要道,也是欧洲经北非到西亚的枢纽和咽喉。

(2)“中东”是指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北回归线从北部穿过,气候类型主要有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其中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最广,水资源成为制约中东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

5.读等温线分布图,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A. 同纬度的甲、乙两地,若甲地是陆地,乙地是海洋,此时可能为1月初
B. 同纬度的甲、乙两地,若甲地是海洋,乙地是陆地,此时该地区是夏季
C. 由等温线分布情况可知,该地区位于北半球
D. 图中等温线能反映气温由大洋中心向四周递减的规律
【答案】 B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图中等温线自北向南温度逐渐降低,因此该地区位于南半球,C错;甲处的等温线弯曲且向温度高的地方凸出,因此甲地温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的温度低;乙处的等温线弯曲且向温度低的地方凸出,因此乙地温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的温度高。

因此同纬度的甲、乙两地,若甲地是陆地,乙地是海洋,此时可能为7月初,A 错;同纬度的甲、乙两地,若甲地是海洋,乙地是陆地,此时该地区是夏季,B正确;图中等温线不能反映气温由大洋中心向四周递减的规律,仅反映气温受局部因素的影响,D 错。

故答案为:B。

【点评】等温线图上温度值相同各点的连线称为等温线,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分布规律为:①纬度分布:从赤道(低纬)向两极(高纬)逐渐降低;②海陆分布: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③地形分布:气温随海拔升高逐渐降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度。

6.读下图“世界甲、乙两岛屿示意图”,甲岛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乙岛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A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A. 82°E,8°N
B. 82°E,8°S
C. 82°W,8°N
D. 82°W,8°S (2)甲岛比乙岛的()
A. 河流水量大
B. 地形气候复杂
C. 平均海拔高
D. 年平均气温低
(3)甲、乙两岛()
A. 都位于南半球
B. 气温年较差都较小
C. 都位于中纬度
D. 地势东部高西部低
(4)家住甲岛的王先生计划假期到乙岛旅游,希望尽快到达,宜选择乘坐()
A. 飞机
B. 火车
C. 汽车
D. 轮船
【答案】(1)A
(2)D
(3)B
(4)A
【解析】【分析】(1)根据东西经度的划分是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以东称东经,用符号“E”表示,以西称西经,用符号“W”表示,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用符号“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称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可知,图中A地的经纬度是(8°N、82°E)。

故答案为:A。

(2)读图可知,甲岛大部分地区在52°N~55°N之间,乙岛大部分在6°N~10°N之间;甲岛比乙岛的纬度位置高,因此甲岛比乙岛的年平均气温低;故答案为: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读图分析可知,从南北半球来看,甲位于北半球,乙位于北半球;从纬度划分来看,甲位于中纬度,乙位于低纬度;甲岛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乙岛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年较差都较小;由图示信息可知,甲、乙两岛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故答案为:B。

(4)读图可知,甲为冰岛,乙为斯里兰卡岛,二者距离远,家住甲岛的王先生计划假期到乙岛旅游,希望尽快到达,宜选择乘坐飞机。

故答案为:A。

【点评】(1)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

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2)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度到6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由于常年受温和的盛行西风的控制,形成了终年温和湿润的气候特征,降水在年内分配比较均匀。

主要分布在西欧、新西兰等地。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受季风的影响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3)20°W以东、160°E以西的地区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0°经线和180°经线是划分东经度和西经度的界线。

0°~30°之间为低纬度,30°~60°之间是中纬度,60°~90°之间为高纬度。

(4)铁路运输能力大,成本低,受自然条件限制小,连续性强;公路运输机动灵活,适应性强,短途运输速度快,受地形气候条件限制小,适合短途的客运、货运;水运运量大,运输成本低,适合于运输距离长、运量大的物品;航空运输速度快,适合长途旅客运输和体积小、价值高的物资以及鲜活产品等货物的运输。

7.下列诗句中反映纬度位置对气候影响的是()
A.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B.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D. 莫恋南国春色好,燕地梅花胜桃红
【答案】 D
【解析】【分析】“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反映了地形因素对气候有影响;“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反映了地形地势因素对气候的影响;“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了季风对气候的影响;“莫恋南国春色好,燕地梅花胜桃红”反映了纬度因素对气候有影响。

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理解诗句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贝贝和同学一起在学校地理园测量降水量,下列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
A. 下雨时将雨量器搬放到室外,不下雨时搬到室内
B. 降水过后,直接从雨量器上读取降水量
C. 降水量的单位为毫升
D. 将雨量器水平放置于平坦开阔地
【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降水量的测量。

雨量器应一直放在室外,故A叙述错误;从雨量器上读取降水量,一般是在8时、20时两个时刻读取数值,故B叙述错误;降水量的单位为毫米,故C叙述错误;雨量器应将雨量器水平放置于平坦开阔地,故D叙述正确。

故选D。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降水量的测量,主要的工具是量雨器,需要放置在水平处进行测量。

9.在建筑保温材料还没有普遍应用的时代,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欧洲传统民居的墙壁在厚度上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读欧洲墙壁厚度的变化示意图。

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欧洲传统民居墙壁厚度的变化规律是()
A. 越来越厚
B. 厚薄交替变化
C. 越来越薄
D. 没有变化(2)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墙壁厚度变化的主要气候原因是()
A. 降水逐渐增多
B. 气温逐渐降低
C. 降水逐渐减少
D. 气温逐渐升高
【答案】(1)A
(2)B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欧洲传统民居墙壁越来越厚;亚欧大陆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较大,欧洲西部主要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受海陆因素的影响,越往内陆,大陆性越强;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气温年较差、日较差越来越大。

冬季气温越来越低,为了御寒,其传统民居的墙壁厚度也越来越厚。

(2)亚欧大陆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较大,欧洲西部主要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受海陆因素的影响,越往内陆,大陆性越强,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气温年较差、日较差越来越大,冬季气温越
来越低,为了御寒,其传统民居的墙壁厚度也越来越厚。

故答案为:(1)A;(2)B;
【点评】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和地形因素,海陆位置主要影响降水的变化和气温的变化,纬度位置主要影响气温的变化,地形对气温和降水都有影响。

10.下图为“探究海陆温度变化的差异”模拟实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白天砂石的温度最有可能是()
A. 8℃
B. 17℃
C. 23℃
D. 34℃
(2)该模拟实验可以用来说明,地球同纬度地带()
A. 夏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
B. 高原山地气温低于平原
C. 内陆气温年较差比沿海大
D. 沿海降水多于内陆
【答案】(1)D
(2)C
【解析】【分析】(1)如图所示,白天砂石温度应该高于水温(23℃),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

正确选项选D。

(2)该模拟实验可以用来说明,地球同纬度地带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选项A错误。

选项B是地形因素对气温的影响,与海陆位置无关,选项D与该模拟实验内容无关。

选项C正确。

【点评】(1)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其大小和纬度、季节、地表性质及天气情况有关。

低纬地区大于高纬地区:低纬地区平均为12℃,中纬地区为7—9℃,高纬地区为3—4℃。

原因:纬度越高,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越小。

(2)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①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11.如图为世界某区域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单位:℃)。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该区域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B. 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
C. 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
D. 位于南半球热带地区
(2)若a处海拔为800米,则b处海拔约是()
A. 1300米
B. 300米
C. 1800米
D. 500米【答案】(1)B
(2)B
【解析】【分析】(1)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示位于范围为29°30′N﹣30°N.可判定,其位于位于北半球、低纬度、温带地区。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2)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

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ab两处温差为27﹣24=3℃.若a处海拔为800米,则b处海拔为800米﹣3℃/0.6℃×100米=300米。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依据经纬度变化规律,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向东增大是东经,向西增大是西经。

可以判断出左图纬度是北纬度。

然后再根据南北半球的划分规律确定其在北半球;根据高中低纬的划分,确定其在低纬度;根据五带的划分界线确定其在北温带。

12.“幽谷春风起,巅峰雪未消。

一山藏四季,谈笑有渔樵。

”该诗句主要体现了()
A.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B. 由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C. 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D. 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答案】 C
【解析】【分析】解: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诗句中,一
山藏四季,说明了地形对气候影响很大。

故答案为:C
【点评】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和地形因素,海陆位置主要影响降水的变化,纬度位置主要影响气温的变化,地形对气温和降水都有影响。

13.达州某中学举行一次“网络模拟旅游”活动。

文文同学通过上网查询、收集、分析资料设计出从达州到目的地的旅游线路图。

请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下列小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三中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这里的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也非常适合咖啡、油棕、可可、香蕉等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被称为“世界原料仓库”;
②具有“冬暖夏凉,全年湿润”适宜人居的气候,主要分布着白色人种;
③拥有地中海沿岸阳光沙滩,有趣的斗牛比赛;
④全年干旱少雨,河流稀少,可见到屋顶旅馆;
⑤这里既有领土和水资源的纷争,也有民族、宗教、文化的冲突,还有外部势力的干预,常被称为“世界火药桶”;
⑥世界上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
⑦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沿岸国家,有“世界油库”之称,
⑧是世界上黑种人的故乡,有“黑非洲”之称。

A. ②⑥⑧
B. ⑤⑥⑦
C. ④⑤⑦
D.
①③⑤
(2)图三中的甲、乙、丙、丁四地与图四中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对应正确的是()
A. 甲一①
B. 乙—团
C. 丙一③
D. 丁—④【答案】(1)C
(2)D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甲地位于西亚。

西亚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这里全年干旱少雨,河流稀少,可见到屋顶旅馆;这里既有领土和水资源的纷争,也有民族、宗教、文化的冲突,还有外部势力的干预,常被称为“世界火药桶”;西亚石油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沿岸国家,有“世界油库”之称;西亚居民主要为白色人种;西亚国家为发展中国家。

非洲国家只片面发展一种或几种面向出口的农矿初级产品,成为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市场,有“世界原料仓库”之称。

有趣的斗牛比赛在西班牙举行,位于欧洲西部。

综合分析,C符合题意。

(2)读图1,结合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可知,图中的甲、乙、丙、丁分别是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读图2可知,图中①全年温和湿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②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属于地中海气候;③全年炎热干燥,属于热带沙漠气候;④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属于热带草原气候。

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C;(2)D。

【点评】(1)西亚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内陆湖)之间,所以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 ,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

石油储量约占世界的一半以上,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

该地区各国所产石油的90%供出口,主要输往西欧、美国和日本。

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是世界上重要的产油国。

西亚国家之间冲突不断,产生冲突的原因主要有:从地理位置上看:西亚位于“三洲五海”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从资源上看,西亚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成为各大国争夺的焦点;从气候上看,西亚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降水少,水资源缺乏,为争夺水资源,各国冲突不断;另外信仰犹太教的以色列和周边的阿拉伯国家的土地之争、宗教之争由来已久,并愈演愈烈。

(2)科学家根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及其附近地区;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南北两侧;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10°-30°附近的大陆东部;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地中海气候主要位于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广;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主要位于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西东部;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温带地区的东部;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大陆内部;苔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北冰洋沿岸,冰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高原高山气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高原和高山地区,气候从山麓到山顶呈垂直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