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质量试卷测试卷(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质量试卷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
1.下面运算律运用错误的是()。
A.48×6+52×4=(48+52)×(6+4)
B.(8+56)×3=8×3+56×3
C.7×25×4=7×(25×4)
2.下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正方形B.平行四边形C.等边三角形
3.如图,从小浩家到奶奶家,中间这条路最近,说法错误的是()。
A.两段路比一段路长B.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C.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D.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4.和是由相同的小正方体拼成的,从()而分别观察
这两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
A.前面B.上面C.左面D.右面
5.化简0.050=()。
A.0.05 B.5 C.0.5 D.0.50
6.在0.368这个数中,“8”所在的数位是()。
A.个位B.十分位C.百分位D.千分位
7.小明有相同张数的5角和2角人民币的零花钱,那么他的零花钱可能是()。
A.5.2元B.4.2元C.2.5元D.5元
8.停车场有自行车和小汽车共20辆,一共有64个车轮,符合题意的答案是()。
A.自行车8辆,小汽车12辆B.自行车12辆,小汽车8辆C.自行车10辆,小汽车10辆
9.A组5人共跳绳320下,B组4人共跳绳288下。
()成绩好。
A.A组
B.B组C.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10.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4元9分=( )元8.05千米=( )米
960秒=( )分7千克80克=( )千克
5.09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分米
11.小数0.6里面有( )个0.1,0.98里面有( )个0.01。
12.被除数+商×除数=180,被除数=( )。
13.把0.09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所得到的数是( ),也就是把小数点向( )移动( )位。
14.一个足球原来售价是280元,现商场促销,半价出售原来买10个足球的钱数现在能买( )个足球。
15.由三条( )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三角形有( )条边,( )条高。
16.小马虎在计算一道乘法计算题时,把其中一个乘数54错看成45,得到的积是4860,正确的积是________。
17.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12个头,从下面数有32只脚。
笼子里鸡有( )只,兔有( )只。
18.如图中,圆的直径是8厘米,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平方厘米.
19.口算:
125×8= 300÷12= (81-81)÷9= 63÷7÷9=
299+63= 12.6×1000= 2.03×10= 6.6÷100=
20.列竖式计算。
①28.482.6+= ②42.27.16-=
21.用简便方法计算。
101×47-47 5.36+2.8+14.64+27.2
22.王叔叔一天卖菜的收入如下:白菜比萝卜多卖多少钱?
23.商场进行促销,一件运动T 恤折后单价是126.35元,一双运动鞋折后单价是335.85元。
妈妈买了这样的一件运动T 恤和一双运动鞋,付了500元,应找回多少元? 24.为了弘扬中国传统剪纸艺术,继承这项全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班级内组织开展剪纸艺术大赛,每人发3张黄纸、5张红纸,发给17个同学后,还剩117张纸。
两种纸共买了多少张?
25.学校图书馆第一、二季度借出图书情况统计如下表:
(1)将下面的统计图补充完整。
(2)第二季度()书借得最多,()书借得最少。
(3)第一季度平均每种书借出多少本?
26.李叔叔带了200元钱可以买几箱这样的香梨,如果每箱梨降价5元,可以买几箱?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A.因为48×6、52×4没有相同的因数,所以不能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B.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即可。
C.根据乘法结合律计算即可。
【详解】
因为48×6、52×4没有相同的因数,所以不能用乘法分配律计算,所以48×6+52×4=(48+52)×(6+4)错误。
故选:A
【点睛】
这道题考查的是运算定律的知识,解答此题要明确数量之间的运算关系。
2.B
解析:B
【解析】
【分析】
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据此选择即可。
【详解】
由分析可知,正方形、等边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无论怎样对折都不能完全重合,不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选:B。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轴对称图形的辨别,牢记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3.A
解析:A
【解析】
【分析】
三角形3条边的关系是:任意两边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长度之差小于第三边;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此题依此选择即可。
【详解】
A.两段路不一定比一段路长,因此此项说法错误。
B.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此说法正确。
C.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此说法正确。
D.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点睛】
此题考查了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和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要熟练掌握。
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从前面看,左图只有1行,有3个正方形,右图第一行有3个正方形,第二行中间有1个正方形;从上面看,左图和右图都是有2行,第一行有3个正方形,第二行中间有1个正方形;从左面看,左图只有1行,有2个正方形,右图第一行有2个正方形,第二行靠左有1个正方形;从右面看,左图只有1行,有2个正方形,右图第一行有2个正方形,第二行靠右有1个正方形。
【详解】
经过分析,从上面看时,左图和右图看到的形状相同,都是有2行,第一行有3个正方形,第二行中间有1个正方形。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物体三视图的应用。
5.A
解析:A
【解析】【分析】
小数的性质是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依此化简。
【详解】
根据小数的性质可知:0.050=0.05
故答案为:A
【点睛】
熟练掌握小数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根据下图可知,0.368这个数中,“8”所在的数位是千分位。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0.368这个数中,“8”所在的数位是千分位。
故答案为:D。
【点睛】
熟练掌握小数的数位、计数单位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B
解析:B
【解析】
【分析】
因为5角+2角=7角,所以他的零花钱一定是7的倍数,由此做出选择即可。
【详解】
A.5.2元是52角,52不是7的倍数,他的零花钱不可能是5.2元;B.4.2元是42角,42是7的倍数,所以他的零花钱可能是4.2元;
C.2.5元是25角,25不是7的倍数,所以他的零花钱不可能是2.5元;
D.5元不是7的倍数,他的零花钱不可能是5元。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主要是根据小明的人民币的面值来确定他的零花钱。
8.A
解析:A
【解析】
【分析】
假设20辆车全是自行车,则轮子有2×20个,比64个车轮少了64-2×20个,而每辆自行车比小汽车少4-2个轮子,则小汽车有(64-2×20)÷(4-2)辆,用20减去小汽车的数量,求得的差即为自行车的数量。
【详解】
(64-2×20)÷(4-2)
=(64-40)÷2
=24÷2
=12(辆)
20-12=8(辆)
则自行车有8辆,小汽车有12辆。
故答案为:A。
【点精】
此题属于典型的鸡兔同笼问题,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用假设法进行分析比较,进而得出结论。
9.B
解析:B
【解析】
【分析】
先用320除以5计算出A组的平均成绩;再用288除以4计算出B组的平均成绩,然后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
320÷5=64(下)
288÷4=72(下)
72>64,因此B组的成绩好。
故答案为:B
【点睛】
熟练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10.09 8050 16 7.08 5 9
【解析】
【分析】
(1)100分=1元,依此先将9分化成元,然后再填空;
(2)1千米=1000米,因此用8.05×1000;
(3)60秒=1分,因此用960÷60;
(4)1000克=1千克,依此先将80克化成千克后再填空;
(5)5.09平方米=5平方米+0.09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因此用0.09×100即可将0.09平方米化成平方分米。
【详解】
(1)9分=0.09元,因此4元9分=4.09元;
(2)8.05×1000=8050,因此8.05千米=8050米;
(3)960÷60=16,因此960秒=16分;
(4)80克=0.08千克,因此7千克80克=7.08千克;
(5)0.09×100=9,因此5.09平方米=5平方米9平方分米;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单位之间的换算,熟记各单位之间的进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98
【解析】
【分析】
小数0.6,是一位小数,整数部分是0,十分位上是6;0.98是两位小数,整数部分是0,十分位上是9,百分位上是8,根据对数位和计数单位的认识填空即可。
【详解】
小数0.6里面有6个0.1,0.98里面有98个0.01。
【点睛】
熟练掌握对数位和计数单位的认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90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商,把被除数=除数×商带入被除数+商×除数=180中,即可得解。
【详解】
根据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180
等量代换:被除数+被除数=180
被除数=180÷2
=90
所以被除数+商×除数=180,被除数=90。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商。
13.右两
【解析】
【分析】
根据小数点位置的移动方法进行填空,将小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也就是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依此计算并填空。
【详解】
把0.09扩大到原来的100倍,也就是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
0.09×100=9
【点睛】
熟练掌握小数点位置的移动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4.20
【解析】
【分析】
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在乘法中,一个因数除以2(减半),积不变,则另一个因数需要乘2,以此作答。
【详解】
10×2=20(个)
【点睛】
本题考查总价、数量、单价的关系,合理运用商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5.线段 3 3
【解析】
【详解】
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据此可知,三角形有3条边,则有3条高。
16.5832
【解析】
【分析】
将错就错,一个因数×45=4860,用4860÷45得出另一个正确的因数,再用这个正确的因数×54得到正确积。
【详解】
4860÷45=108;108×54=5832
解析:5832
【解析】
【分析】
将错就错,一个因数×45=4860,用4860÷45得出另一个正确的因数,再用这个正确的因数×54得到正确积。
【详解】
4860÷45=108;108×54=5832
小马虎在计算一道乘法计算题时,把其中一个乘数54错看成45,得到的积是4860,正确的积是5832。
【点睛】
将错就错,求出另一个正确因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7.4
【解析】
【分析】
假设全部都是鸡,分别计算出鸡脚的数量、鸡脚总数与实际脚的数量差、一只鸡与一只兔的脚的数量差,然后用脚的总数量差除以一只鸡与一只兔的脚的数量差,得到的数就是兔子的数量,再用鸡兔
解析:4
【解析】
【分析】
假设全部都是鸡,分别计算出鸡脚的数量、鸡脚总数与实际脚的数量差、一只鸡与一只兔的脚的数量差,然后用脚的总数量差除以一只鸡与一只兔的脚的数量差,得到的数就是兔子的数量,再用鸡兔总数量减去兔子的数量就是鸡的数量。
【详解】
12×2=24(只)
32-24=8(只)
4-2=2(只)
8÷2=4(只)12-4=8(只)
【点睛】
熟练掌握鸡兔同笼问题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16
【解析】
【详解】
3.14×(8÷2)2÷2
=3.14×16÷2
=25.12(平方厘米)
[8×(8÷2)﹣25.12]+[25.12﹣8×(8÷2)÷2]
=6.88+9.12
=16
解析:16
【解析】
【详解】
3.14×(8÷2)2÷2
=3.14×16÷2
=25.12(平方厘米)
[8×(8÷2)﹣25.12]+[25.12﹣8×(8÷2)÷2]
=6.88+9.12
=16(平方厘米)
答: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16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16.
19.16……8 0 1
362 12600 20.3 0.066
【解析】
【详解】
略
解析:16……8 0 1
362 12600 20.3 0.066
【解析】
【详解】
略
20.111;35.04
【解析】
【分析】
根据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方法计算即可。
小数加减法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把小数点对齐,然后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详解】
①111
解析:111;35.04
【解析】
【分析】
根据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方法计算即可。
小数加减法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把小数点对齐,然后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详解】
①28.482.6+=111 ②42.27.16-=35.04
28.4
8 2.611 1.0+ 4 2.207.163 5.04
-
故答案为:111;35.04
【点睛】
本题考查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注意要将小数点对齐。
21.4700;50
【分析】
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
加法交换律是指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
解析:4700;50
【解析】
【分析】
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
加法交换律是指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详解】101×47-47
=(101-1)×47
=100×47
=4700
5.36+2.8+14.64+27.2
=(5.36+14.64)+(2.8+27.2)
=20+30
=50
22.7元
【解析】
【分析】
用卖白菜的钱数减去卖萝卜的钱数,即可得解。
【详解】
60.45-29.75=30.7(元)
答:白菜比萝卜多卖30.7元钱。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楚数量间的关
解析:7元
【解析】
【分析】
用卖白菜的钱数减去卖萝卜的钱数,即可得解。
【详解】
60.45-29.75=30.7(元)
答:白菜比萝卜多卖30.7元钱。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楚数量间的关系,得出等量关系式,问题即可得解。
23.8元
【解析】
【分析】
先将T恤和运动鞋的总价钱求出来,再用付的500元减去购买的T恤和运动鞋的价钱即可得到应找回多少元。
【详解】
500-(126.35+335.85)=500-462.2
解析:8元
【解析】
【分析】
先将T恤和运动鞋的总价钱求出来,再用付的500元减去购买的T恤和运动鞋的价钱即可得到应找回多少元。
【详解】
500-(126.35+335.85)
=500-462.2
=37.8(元)
答:应找回37.8元。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小数加减法的实际应用,先将买T恤和运动鞋的总价钱求出来。
24.253张
【解析】
【分析】
每人发3张黄纸、5张红纸,则每人发3+5=8张纸。
用每人发纸数量乘人数,求出发出去纸的数量。
再加上还剩下纸的数量,求出两种纸买的总数量。
【详解】
(3+5)×17+1
解析:253张
【解析】
【分析】
每人发3张黄纸、5张红纸,则每人发3+5=8张纸。
用每人发纸数量乘人数,求出发出去纸的数量。
再加上还剩下纸的数量,求出两种纸买的总数量。
【详解】
(3+5)×17+117
=8×17+117
=136+117
=253(张)
答:两种纸共买了253张纸。
【点睛】
解决本题时先求出每人发纸数量,再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出发出去纸的数量。
25.(1)见详解(2)故事;科技
(3)80本
【解析】
【分析】
(1)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结合题目中的信息绘制即可。
(2)哪一个种类对应的灰色条状最高,第二季度这一个种类借出去的书最多;哪
解析:(1)见详解
(2)故事;科技
(3)80本
【解析】
【分析】
(1)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结合题目中的信息绘制即可。
(2)哪一个种类对应的灰色条状最高,第二季度这一个种类借出去的书最多;哪一个种类对应的灰色条状最矮,第二季度这一个种类借出去的书最少。
(3)将第一季度借出去的所有书都加起来,然后除以4即可。
【详解】
(1)
(2)根据观察可知:第二季度故事书借得最多,科技书借得最少。
(3)110+65+90+55=320(本)
320÷4=80(本)
答:第一季度平均每种书借出80本。
【点睛】
熟练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与平均数的求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6.8箱;10箱
【解析】
【分析】首先根据数量=总价÷单价,用叔叔带的钱除以每箱梨的价格,求出可以买几箱这样的梨;然后用叔叔带的钱除以降价后每箱梨的价格,求出叔叔带去的钱可以买多少箱即可。
【详解】
解析:8箱;10箱
【解析】
【分析】
首先根据数量=总价÷单价,用叔叔带的钱除以每箱梨的价格,求出可以买几箱这样的梨;然后用叔叔带的钱除以降价后每箱梨的价格,求出叔叔带去的钱可以买多少箱即可。
【详解】
200÷25=8(箱);
200÷(25-5)
=200÷20
=10(箱)
答:李叔叔带了200元钱可以买8箱这样的梨,如果每箱梨降价5元,叔叔带去的钱可以买10箱。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经济问题的计算,熟练掌握总价、单价、数量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