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2走进经济全球化-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知识清单(新高考通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32 走进经济全球化
目录
思维导图 (1)
知识梳理 (2)
知识清单1认识经济全球化 (2)
知识清单2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 (3)
易混易错 (4)
典例精析 (6)
真题赏析 (9)
知识清单一:认识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2.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多种动因共同驱动的结果,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3.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跨国公司
知识清单二: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1.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
2.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
一、认识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如今,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已经形成。

(×)【解析】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但至今经济全球化尚未形成,只是作为一种趋势正在发展着。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着跨国公司的投资方向。

(×)
【解析】价值规律主导着跨国公司的投资方向。

3.经济全球化对不同发展程度国家的影响是一样的,它使世界各国普遍受益。

(×)
【解析】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并没有使世界各国普遍受益。

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但总体讲是利大于弊。

4.贫穷弱小的国家在经济全球化面前将无所作为。

(×)
【解析】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任何国家都有自己的相对优势,贫穷落后国家应该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加快发展。

5.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
【解析】构成一定威胁,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所以,我们对于经济全球化要勇敢面对积极参与,而不能反对逃避。

6.经济全球化只会使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
【解析】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

7.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普遍受益。

(×)
【解析】发达国家是主要受益者,发展中国家则面临更大的挑战。

8.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
【解析】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影响,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和威胁。

二、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
1.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因。

(×)
【解析】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因是世界各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追求。

2.跨国公司以母国为基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或分公司。

(×)
【解析】跨国公司以母国为基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不是分公司。

3.跨国公司把公司的内部分工发展为国家间的分工,把内部贸易发展为国家间的贸易。

(×)
【解析】跨国公司把国际分工发展为跨国公司的内部分工,把国际贸易发展为公司的内部贸易,形成了以公司内部分工和贸易为基础的国际经济体系。

4.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一定会使各国普遍受益。

(×)
【解析】经济全球化在给世界各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挑战,并不一定会使各国普遍受益。

5.为了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要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方向发展。

(×)【解析】为了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要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平等、开放、合作、共享是完善全球治理机制需要遵循的原则。

6.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和科技上不占有优势,故对经济全球化这把“双刃剑”应尽可能避开。

(×)【解析】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不可能避开,应积极参与,趋利避害。

7.为了缓解国际贸易摩擦,我国可以加大对出口企业的补贴和支持力度。

(×)
【解析】加大对出口企业的补贴和支持力度,会增加政府负担,也不符合世贸规则。

8.美国频频发起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主要是因为美国需要缩小与中国的贸易逆差(×)【解析】主要是因为美国欲以贸易保护措施扶持国内产业发展。

1.(2023·安徽滁州·模拟预测)近年来,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持续扩大,从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的程度逐步加深。

自2020年2月28日起,中国国债正式纳入摩根大通全球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再进一步。

中国债券被纳入全球指数()
①顺应了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②将消除中国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③有利于大幅降低我国金融风险
④能推动国内外金融市场的融合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④:中国债券被纳入全球指数,顺应了金融全球化的趋势,能够推动中国与世界金融市场的融合,①④正确。

②:该选项夸大了中国债券被纳入全球指数的作用,故②不选。

③:金融市场的开放会增加金融风险,故③不选。

故本题选B。

2.(2023·湖北武汉·模拟预测)数字货币概念自提出后热度不断,凭借天然具备的颠覆基因和广阔的应用场景,无疑将在诸多产业掀起新一轮革命浪潮。

继深圳等地试点后,由央行主导的数字人民币落户北京一家咖啡店,获得授权的消费者可以使用数字人民币钱包支付购买各类商品。

这说明()
①数字人民币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
②数字人民币是由央行发行并决定其购买力
③数字人民币是有国家信用作保证的法定货币
④数字人民币将带动我国产业发展和创新升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D
【详解】①:题意不涉及数字货币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①不符合题意。

②:数字人民币的购买力是在市场中形成的,而不是由央行决定的,②错误。

③:题中,“获得授权的消费者可以使用数字人民币钱包支付购买各类商品”,这表明数字人民币是有国家
信用作保证的法定货币,③符合题意。

④:题中,数字货币“凭借天然具备的颠覆基因和广阔的应用场景,无疑将在诸多产业掀起新一轮革命浪潮”,这表明数字人民币将带动我国产业发展和创新升级,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3.(2023·北京海淀·统考二模)全球产业链分工,一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产业分工,二是指跨国公司把产业链中的一些产成品和半成品加工外包给全球加工质量好、效率高、成本低的企业。

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贸易占GDP的比重在产业链分工的推动下提高了近十个百分点。

产业链分工促进经济增长的传导路径是()
A.产业链分工——劳动者技能专业化——工作技巧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促进经济增长
B.产业链分工——市场作用发挥充分——劳动收入增多——消费者信心增强——促进经济增长
C.产业链分工——机械的发明和应用——劳动强度降低——劳动者数量增加——促进经济增长
D.产业链分工——各国发挥成本优势——增进各自利益——对外投资便利化——促进经济增长
【答案】A
【详解】A:全球产业链分工,一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产业分工,二是指跨国公司把产业链中的一些产成品和半成品加工外包给全球加工质量好、效率高、成本低的企业,劳动者技能专业化、工作技巧提高,有利于劳动生产率提高,从而促进经济增长,A符合题意。

B:市场作用发挥充分,劳动收入不一定增多,B错误。

C:机械的发明和应用可能会使劳动强度降低,但随着技术的应用并不一定会增加劳动者数量,C错误。

D:各国发挥成本优势,不一定增进各自利益和对外投资便利化,D错误。

故本题选A。

4.(2023·重庆沙坪坝·重庆南开中学校考模拟预测)意大利红酒配上西班牙火腿,搭配越南榴莲饼或者捷克蜂蜜蛋糕,再和朋友来杯樱花限定版日本啤酒……在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观展者只需要一日,便可以实现一次世界美食“穿越之旅”,尝鲜各地新奇美食。

这说明()
①经济全球化与人们生活联系日益密切
②消博会成为人们共享产品的重要平台
③消博会将促进国际分工与协作的深化
④文化交流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融合
A.②④B.①③C.①②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②:在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观展者只需要一日,便可以实现一次世界美食“穿越之旅”,这说明经济全球化与人们生活联系日益密切,消博会成为人们共享产品的重要平台,①②正确。

③:消博会主要体现的是贸易全球化,促进国际分工与协作的深化强调的是生产全球化,③排除。

④:材料没有强调文化交流,没有涉及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融合,④排除。

故本题选A。

5.(2023·广东潮州·统考二模)2022年受疫情影响,市场需求疲软,欧美经济增长出现负值,失业率上升,经济衰退的压力大。

2022年9月,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表示了对全球经济重现20世纪80年代滞胀的担忧。

(注:滞胀在宏观经济学中,特指经济停滞,失业及通货膨胀同时持续高涨的经济现象。

)为此,2022年以来,美联储已五次加息,累计加息幅度达到300个基点,创下自1981年以来的最大密集加息幅度。

对此,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①欧美经济出现衰退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主要矛盾
②滞胀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现,资本主义自身无法解决
③资本主义经济衰退问题的解决最终依赖于生产社会化的发展
④美联储加息会冲击新兴市场国家币值稳定,增加全球经济风险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A
【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

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欧美经济出现衰退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而不是主要矛盾,①理解不正确符合题意。

②:滞胀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现,资本主义自身无法解决,②理解正确不符合题意。

③: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方法是推翻资本主义剥削制度,③理解不正确符合题意。

④:美联储加息会冲击新兴市场国家币值稳定,增加全球经济风险,④理解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6.(2023·海南·校联考模拟预测)当前,经济全球化所依赖的诸多基础设施、国际规则、国际标准等,事实上都掌握在某些国家或国家集团手中。

同时,这些国家还掌握了大量的资金、技术、信息等。

对这些国家和集团而言,利用优势地位“收割”经济全球化,左右国际政治走向,获取更大利益,是一种巨大的诱惑。

由此可见()
①应该借助发达国家博弈,引导经济全球化走向
②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是一个曲折的过程
③要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
④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可以推动自身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C
【详解】②③:掌握话语权和大量资金的发达国家利用优势地位“收割”经济全球化,左右国际政治走向,反映了现阶段的全球治理机制存在不足,易受霸权主义影响以及缺乏相应的调整和变革,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需要,因此,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是个曲折的过程,我们要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②③入选。

①④:材料强调的是某些发达国家可能经不住利益诱惑而破坏经济全球化进程,未涉及应借助发达国家博弈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也未体现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可以推动自身发展,故①④排除。

故本题选C。

一、单选题
1.(2023·辽宁·统考高考真题)缺乏互信的两国开展合作,现有甲、乙两个项目。

其中,甲需两国合力完成,但收益巨大;乙可两国合力,也可一国独立完成,但整体收益远低于甲的一半。

因资金有限,在同一时期两国只能选择一个项目投资且无法撤资,合力完成项目后收益两国均分。

对于两国决策者来说,对国家最有利的选择是()
①防范对方失信行为
②开展两国对话协商
③向大型项目甲投资
④向小型项目乙投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C
【详解】①②:甲乙两国虽然缺乏互信,但是两国合作带来的经济利益是巨大的,符合双发的利益,因而双方应该开展两国对话协商,①不选,②入选。

③④:在两国协商对话的前提下,甲国的合作项目收益巨大,且最终两国平分,乙的项目收益远远低于甲的一半,因而应该向大型项目甲投资,③入选,④不选。

所以两国应该是互信的基础上,投资甲的项目,其顺序是②→③。

故本题选C。

2.(2022·海南·高考真题)《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实施,这标志着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起航。

RCEP成员国之间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最终实现零关税,各成员国都将获益。

RCEP生效实施()
①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
②将使各成员国经济制度趋同
③有助于促进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
④强化了成员国之间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A
【详解】①③:RCEP成员国之间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最终实现零关税,各成员国都将获益。

RCEP生效实施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助于促进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①③符合题意。

②:各国的经济制度应适合本国国情,RCEP生效实施不可能使各成员国经济制度趋同,②错误。

④:RCEP成员国之间并不都是全面战略伙伴关系,④错误。

故本题选A。

3.(2022·北京·高考真题)城镇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高质量的城镇化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根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在《世界城镇化展望(2018)》中的估算和预测,1950—2050年全球及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变动情况如右图所示。

材料表明()
①人口是国家最重要的基本要素,人口数量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
②2025—2030年,全球人口增长几乎全部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城镇人口增长
③2030—2050年,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增长数量将高于全球人口增长数量
④发展中国家推进高质量的城镇化对全球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D
【详解】①: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基本要素,故①说法错误。

②:图示显示2030—2050年,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增长数量将高于全球人口增长数量,但这并不意味着“2025—2030年,全球人口增长几乎全部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城镇人口增长”,②错误。

③:图示显示2030—2050年,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增长数量曲线高于全球人口增长数量,这说明图示显示2030—2050年,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增长数量将高于全球人口增长数量,③符合题意。

④:城镇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高质量的城镇化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而图示显示2030—2050年,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增长数量将高于全球人口增长数量,2030年以前刚好相反,这说明发展中国家推进高质量的城镇化对全球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4.(2020·天津·高考真题)近年来,有外资企业将部分产业链转移至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但中国劳动力的素质、技能较东南亚国家有优势,且产业链转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加之中国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外资企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不会大规模流出。

对此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
B.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C.资本的流动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
D.对外开放有利于缩小国家间的发展差距
【答案】C
【详解】A:材料强调的引进外资问题,不涉及“走出去”,排除A。

BD:材料强调我国劳动力的素质、技能有优势,以及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因此,外资企业不会大规模流出。

由此可见,材料没有体现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也没体现对外开放对缩小国家间发展差距的影响,排除BD。

C:材料“有外资企业将部分产业链转移至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外资企业处于自身利益考虑,不会大规模流出”,说明资本的流动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C正确。

故本题选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