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铁的极化曲线的测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铁的极化曲线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恒电位法测定电极极化曲线的原理和实验技术。
通过测定Fe在H2SO4、HCl溶液中的阴极极化、阳极极化曲线,求得Fe的自腐蚀电位,自腐蚀电流和钝化电势、钝化电流等参数。
2、了解Cl-离子,缓蚀剂等因素对铁电极极化的影响。
3、讨论极化曲线在金属腐蚀与防护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1、铁的极化曲线: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是金属与介质接触时发生的自溶解过程。
例如
Fe →Fe2++2e (1)
2H++2e →H2(2)
Fe将不断被溶解,同时产生H2。
Fe电极和H2电极及H2SO4溶液构成了腐蚀原电池,其腐蚀反应为:
Fe+2H+→ Fe2++H2(3)
这就是Fe在酸性溶液中腐蚀的原因。
当电极不与外电路接通时,其净电流为零。
即I corr=I Fe=-I H≠0。
图1中ra为阴极极化曲线。
当对电极进行阴极极化,即加比Ecorr更负的电势,反应(1) 被抑制,反应(2)加速,电化学过程以H2析出为主,这种效应称为“阴极保护”。
塔菲尔(Tafel)半对数关系,即:
图1中ab为阳极极化曲线。
当对电极进行阳极极化时,即加比Ecorr更正的电势,则反应(2) 被抑制,反应(1) 加速,电化学过程以Fe溶解为主。
符合公式:
2、铁的钝化曲线:
abc段是Fe的正常溶解,生成Fe2+,称为活化区。
cd段称为活化钝化过渡区。
de段的电流称为维钝电流,此段电极处于比较稳定的钝化区, Fe2+离子与溶液中的离子形成FeSO4沉淀层,阻滞了阳极反应,由于H+不易达到FeSO4层内部,使Fe表面的pH增大,Fe2O3、Fe3O4开始在Fe表面生成,形成了致密的氧化膜,极大地阻滞了Fe的溶解,因而出现钝化现象。
ef段称为过钝化区。
图3中W表示研究电极、C表示辅助电极、r表示参比电极。
参比电极和研究电极组成原电池,可确定研究电极的电位。
辅助电极与研究电极组成电解池,使研究电极处于极化状态。
在实际测量中,常采用的恒电势法有下列两种:
·静态法:将电极电势较长时间地维持在某一恒定值,同时测量电流密度随
时间的变化,直到电流基本上达到某一稳定值。
如此逐点地测量在各个电极电势下的稳定电流密度值,以获得完整的极化曲线的方法。
·动态法:控制电极电势以较慢的速度连续地改变(扫描),并测量对应电势下的瞬时电流密度,并以瞬时电流密度值与对应的电势作图就得到整个极化曲线。
所采用的扫描速度(即电势变化的速度)需要根据研究体系的性质选定。
一般说来,电极表面建立稳态的速度越慢,则扫描也应越慢,这样才能使测得的极化曲线与采用静态法测得的结果接近。
三、仪器和药品
仪器LK2005A电化学工作站(天津兰力科公司)1台;电解池1个;硫酸亚汞电极(参比电极)、Fe电极(研究电极)、Pt片电极(辅助电极)各1支;
试剂0.1mol/L、1mol/LH2SO4溶液;1mol/LHCl溶液;乌洛托品(缓蚀剂)。
四、实验步骤
1、电极处理:用金相砂纸将铁电极表面打磨平整光亮,用蒸馏水清洗后滤纸吸干。
每次测量前都需要重复此步骤,电极处理得好坏对测量结果影响很大。
2、测量极化曲线:
(1)打开LK2005A型电化学工作站的窗口;
(2)安装电极,使电极进入电解质溶液中,将绿色夹头夹Fe电极,红色夹头夹Pt片电极,黄色夹头夹参比电极;
(3)测定开路电位。
选中恒电位技术中的“开路电位—时间”实验技术,双击选择参数,可用仪器默认值,点击“确认”。
点击“►”开始实验,测得的开路电位即为电极的自腐蚀电势Ecorr;
(4)开路电位稳定后,测电极极化曲线。
选中“线性扫描技术”中的“塔菲尔曲线”实验技术,双击。
为使Fe电极的阴极极化、阳极极化、钝化、过钝化全部表示出来,初始电位设为“-1.0V”,终止电位设为“2.0V”,扫描速度设为“0.1V/s”,其它可用仪器默认值,极化曲线自动画出。
3、按1、2步骤分别测定Fe电极在0.1 mol/L和1mol/LH2SO4溶液,1.0 mol/LHCl 溶液及含1%乌洛托品的1.0 mol/L HCl溶液中的极化曲线。
4、实验完毕,清洗电极、电解池,将仪器恢复原位,桌面擦拭干净。
五、数据处理
(1)分别求出Fe电极在不同浓度的H2SO4溶液中的自腐蚀电流密度、自腐蚀电位、钝化电流密度及钝化电位范围,分析H2SO4浓度对Fe钝化的影响。
(2)分别计算Fe在HCl及含缓蚀剂的HCl介质中的自腐蚀电流密度及按下式换算成的腐蚀速率(υ)。
υ=3600Mi/nF
其中:υ-腐蚀速度(g•m-2•h-1);i-钝化电流密度(A•m-2);M-Fe的摩尔质量(g•mol-1);F-法拉第常数(C•mol-1);n-发生1mol电极反应得失电子的物质的量。
六、注意事项
1、测定前仔细了解仪器的使用方法。
2、电极表面一定要处理平整、光亮、干净,不能有点蚀孔。
七、思考题
(1)平衡电极电位、自腐蚀电位有何不同?
(2)分析H2SO4浓度对Fe钝化在影响。
比较盐酸溶液中加和不加乌洛托品,Fe电极上自腐蚀电流的大小。
Fe在盐酸中能否钝化,为什么?
(3)测定钝化曲线为什么不采用恒电流法?
(4)如果对某种体系进行阳极保护,首先必须明确哪些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