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人教版三年级上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榆中县来紫堡学区集体备课教案二年级:
科目:
数学教研组长签名:
周次授课日期主备人冯乐杰教学内容课题教学内容课题毫米的认识课时第 1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际测量,使学生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 1 毫米的长度概念。
2.通过观察,使学生知道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过程与方法:
在操作与交流中,使学生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体验 1 毫米的实际长度,并形成表象。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准备硬币一枚(1 分、2 分或 5 分的),
1 / 19
磁卡一张(电话卡、商店积分卡或储蓄卡),学生尺,曲别针,铅笔盒,数学书,铅笔或签字笔等。
教学教学激趣导入激趣导入(导)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师生一起回忆,曾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米、厘米) 请同学们根据掌握的知识,估计一下我们的数学书的长、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厘米。
提出问题:究竟数学书的长、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厘米呢?谁估计的结果更接近准确数据呢? 同学们以厘米为单位,分别测量曲别针、铅笔的长度。
同学们分成小组对数学书的长、宽和厚进行实际测量。
集体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测量的。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学) 1.认识毫米。
分组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和厚。
提出问题:要想精确地表示出测量结果,而测量的长度又不足整厘米,怎么办呢? 引出毫米: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位于厘米间的 1 个小格的长度,就是 1 毫米。
2.学习 1 厘米=10 毫米。
请同学们拿出尺子,从尺子上选定 1 厘米的长度,数数在1厘米的长度里有几个小格?(10个)每个小格的长度有什么特点?(长度相等) 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对测量结果进行交流。
---------------------------------------------------------------最新资料推荐------------------------------------------------------ 数学书长:不到 21 厘米,差 2 个小格。
宽:不到 15 厘米,差 2 个小格。
厚:不到 1 厘米,只有 6 个小格。
从观察和数格中得出,把 1 厘米平均分成 10 份,每份就是 1 个小格,长度是 1 毫米。
1 厘米=10 毫米。
过程过程 3.深刻感悟 1 毫米的长度,形成直观印象。
(1)说一说,在生活中哪些东西的长、宽或厚约是 1 毫米。
(2)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通常是用毫米作单位计量的。
(硬币、磁卡、钥匙等) :①自动铅笔、签字笔标志 0.5mm、0.7mm等;②天气预报,今日降雨量达到了多少毫米)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议) 1.说一说,数学书的长、宽和厚各是多少厘米,多少毫米。
2.猜一猜,学生尺的厚度是几毫米。
然后同桌合作验证猜的结果对不对。
评价释疑评价释疑(示)(示)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1)橡皮长 4( )。
(2)教室长 10( )。
(3)玻璃厚 5( )。
(4)铁皮厚 2( )。
3 / 19
2.怎样能较准确地知道多少张纸的厚度是半毫米? 总结提升总结提升(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各自的收获。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毫米的认识尺子上每 1 厘米长度都有 10 个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都是 1 毫米。
1 厘米=10 毫米作业设计完成练习五第 1、
2 题教学后记教学后记榆中县来紫堡学区集体备课教案二年级:
科目:
数学教研组长签名:
周次授课日期主备人冯乐杰教学内容课题教学内容课题分米的认识。
(教材第 23~25 页) 课时第 2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际测量,使学生明确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 1 分米的长度概念。
2.通过观察,使学生知道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
过程与方法:
在操作和交流中,使学生学会用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估测的意识,提高学生估测的能力。
---------------------------------------------------------------最新资料推荐------------------------------------------------------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体验 1 分米的实际长度,形成正确表象。
能够根据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准备例 2 情景图(课件),照片,尺子等。
教学教学激趣导入激趣导入(导)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你们还记得它叫什么吗?到现在为止,我们共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 同学们用语言表述或用手比画出 1 米、1厘米和 1 毫米的长度。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学) 1. 知道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估算课桌的长和宽。
出示例 2 情景图, 教师拿一把米尺,指出 10 厘米的长度。
10 厘米是 1 分米。
板书: 1 分米=10 厘米类似课桌的长和宽这样的长度,一般选用分米作单位。
2.了解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板书: 1 米=10 分米 1 分米=10 厘米 1.以小组为单位测量课桌的长和宽。
汇报测量方法: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测量的。
2.请学生在尺子上找出 10 厘米的长度,用手比画一下,感受 10
5 / 19
厘米有多长。
3.观察学生尺,你们能不能从中发现分米与我们以前所学过的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4.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5.练习: 2 米=( )分米 30 厘米=( )分米 1 米-2 分米=( )分米 14 厘米+26 厘米=( )分米学生尝试独立完成单位换算;教师巡视了过过程板作教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议)评价释疑评价释疑(示)(示)总结提升总结提升(升)书设计书设计业设计学后记学后记3.会用:我们吧!(课件出4.建立1)闭上 2)用手 3)生活 .练习2 米= 1 米- 14 厘在 1 分通过学生 1.教材 2.教材用分米作单位们来测一测硬出示:教材第立 1 分米的长上眼睛想一想手比画一下,活中哪些物体习: =( )分米 -2 分米=( 厘米+26 厘米一块长 2 分米分米=100 毫米过这节课的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材第 23 页材第 24 页位进行测量。
硬币的宽度和23 页例 3)长度概念。
想,1 分米有多1 分米的长度体的长度约是30 厘米=()分米米=( )分米米的塑料板上米,2 分米=20习,你有什么流各自的收获做一做练习五和书桌的高多长。
度。
是 1 分米 )分米米上,沿长标刻00 毫米,所以收获呢? 获。
高度解情况指准确长估出长度为 1 毫以可以标出 20 。
---------------------------------------------------------------最新资料推荐------------------------------------------------------ 名学生到前度。
测一下黑板的毫米的线段,可00 段。
前面测量,看谁的长度约是多可以标出多少谁估测的最接多少分米。
少段? 接近榆中县来紫堡学区集体备课教案二年级:
科目:
数学教研组长签名:
周次授课日期主备人冯乐杰教学内容课题教学内容课题千米的认识课时第 3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明确千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 1 千米的长度概念。
2.知道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明确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
难点:体验 1 千米的实际长度,形成正确表象。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教
7 / 19
学激趣导入激趣导入(导)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呢? 这些都是较小的长度单位,当测量比较长的距离时,该用什么长度单位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
毫米、厘米、分米、米。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学)关于千米这一概念,你们对它有哪些了解呢? 同学们说得非常正确,看起来大家对千米的了解还真不少呢。
不过刚才大家所说的,都是凭自己的主观感觉猜测的,那么,到底1 千米有多长,需要走多长时间?你们哪位同学估测得最准确,能不能自己想办法来验证一下?可以跟小组的同学进行讨论。
从学校门口出发,走 2019 步,看走到什么地方是 1 千米,再计算一下时间。
1:千米也是长度单位,1 千米=1000 米。
2: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是测量比较长的路程时选用的计量单位。
3:千米也叫公里。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验证方案;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1:走一步大约长 5 分米,走2019 步大约是 1过程过程(课件出示:教材第 26 页右下方图) (课件出示:教材第 26 页例4 情景图) 根据自己的验证方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活动。
---------------------------------------------------------------最新资料推荐------------------------------------------------------ 千米。
2:到操场上量出 100 米的距离,沿着 100 米的跑道走 10 次,就是 1 千米,并计算一下时间 3:学校运动场的跑道一圈长 400 米,沿着跑道走 2 圈半就是 1000 米。
1000 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是 1 千米。
各小组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交流汇报:走1千米大约需要15分钟。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议)通过完成刚才的课堂作业我们知道: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约长 2313 千米,那么,你能告诉大家沿着这条铁路线从北京到广州要用多长时间吗? 要知道沿着这条铁路线从北京到广州需要多长时间,首先要确定出行方式,然后确定这种出行方式的运动速度。
步行每小时行 4 千米,用23134,大约用 580小时。
火车每小时行 80 千米,用 231380,大约用 30小时。
评价释疑评价释疑(示)(示)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感受千米,建构千米,应用千米,真正地落实能力教学总结提升总结提升(升)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各自的收获、感受。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千米的认识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km)作单位。
1 千米=1000 米作业设
9 / 19
计材第 26 页做一做教学后记教学后记榆中县来紫堡学区集体备课教案二年级:
科目:
数学教研组长签名:
周次授课日期主备人冯乐杰教学内容课题教学内容课题米与千米的单位换算。
(教材第 27~30 页) 课时第 4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在知道 1 千米=1000 米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根据米与千米之间的这种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在初步建立 1 千米长度概念的基础上,加深对千米的认识,感受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常见物体的运行速度,提高学生运用和千米相关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学会根据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
难点:正确解答与千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教学过激趣导入激趣导入(导)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口答下列各题。
---------------------------------------------------------------最新资料推荐------------------------------------------------------ 2.提出问题。
观察这一组题你发现了什么?小结:同学们做得非常好,大家都能够根据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进行正确的换算。
3.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了 1 千米=1000 米。
那么根据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你能正确换算吗? (1)1 米=( )分米 (2)5 米=( )分米 (3)10 厘米=( )分米(4)60 厘米=( )分米 (5)100 毫米=( )厘米 (6)7 米=( )厘米=( )毫米 (都是关于长度单位换算的题)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学) 1.教学例 5。
学习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1)出示例 5。
(2)出示教材第 27 页上面的做一做。
(3)集体完成教材第 28 页第 4 题。
2.教学例 6。
估一估,从你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
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1.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全班同学一齐动笔写在书上。
指名学生说出解答思路。
指名学生说出结果,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11 / 19
组织学生反馈交流,全班交流填写思路。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1:100 米我大约要走 200 步,从家到学校我走了 600 步,大约 300 米。
2:我坐 3 站公共汽车,每站约 500 米,大约程程 2.只要学生叙述合理就要给予肯定并表扬鼓励。
3.估计一下,从你家到附近的商店大约有多远。
4.跟小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5.学生在小组里进行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1500 米远。
3:走 100 米我大约要用 2 分钟,从家到学校我大约要走 10 分钟,约 500 米。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议)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1 千米这一概念的建立难度较大,因为平时学生不太关注两个地方之间的路程是多少。
当然,对此概念学生也并非是一张白纸,他们在马路边、公路交叉口、高速公路等地见过千米,对千米已有所认识。
所以, 通过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以前在哪里看到过千米这个单位,还有哪些地方用到过千米,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用自己的眼光去认识千米,建立了 1 千米的概念评价释疑评价释疑(示)(示)填空。
8 千米 2 米=( )米 20 千米-2019 米=( )千米 720 米+300
---------------------------------------------------------------最新资料推荐------------------------------------------------------ 米=( )千米( )米总结提升总结提升(升)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各自的收获、感受。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千米的认识及换算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测量较远路程时,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1 千米(公里)=1000 米作业设计教材第 27 页做一做教材第 28 页练习六第 12、13、14 题教学后记教学后记榆中县来紫堡学区集体备课教案二年级:
科目:
数学教研组长签名:
周次授课日期主备人冯乐杰教学内容课题教学内容课题吨的认识。
(教材第 31~33 页) 课时第 5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认识质量单位吨,通过积极的探索活动建立吨的概念。
2.理解吨与千克之间的关系,知道 1 吨=1000 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操作、观察比较、猜测推算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3 / 19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建立吨的概念。
难点:认识和明确吨的实际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教学激趣导入激趣导入(导)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在家或学校附近的超市找一找每袋重 5 千克、25 千克、50 千克的面粉或大米,分别用手搬一搬或两人抬一抬,感受一下每一袋的质量。
2.了解一下常用的质量单位并举例说明。
称一称自己的体重是多少。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学) 1.教学例 7。
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
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用吨作单位的情况? (课件出示:教材第31 页例 7 图) 你知道每袋大米的质量是多少吗? 每袋大米重 100 千克,10 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1000 千克=1 吨,也可以说 1 吨=1000 千克。
你能从图中知道这名同学的体重是多少吗?(课件出示:教材第31 页下图) 1:集装箱的质量一般用吨作单位。
2:火车的一节车厢的载质量用吨作单位。
100 千克。
10 袋大米的质量就是计算 100 的10 倍是多少,算式是
---------------------------------------------------------------最新资料推荐------------------------------------------------------ 10010=1000(千克)。
学生读几遍吨与千克之间的单位进率。
这名同学的体重是 25 千克。
过程过程那么 10 名这样重的同学大约重多少千克?
40 名这样重的同学的体重是多少呢? 2.教学例 8。
① 你知道 4 吨是多少千克吗?说说你的想法。
② 3000 千克是几吨呢?你是怎样想的? ③ 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
求 10 名这样重的同学的体重就是计算 25的 10 倍是多少,算式 2510=250(千克)。
那就是计算 25 的 40 倍,算式是 2540=1000(千克),1000 千克=1 吨。
因为 1 吨是 1000 千克,4 吨就是 4 个 1000千克,所以 4 吨就是 4000 千克。
因为 1000 千克是 1 吨,3000 千克里面有 3个 1000 千克,所以 3000 千克是 3 吨。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议)有一堆煤重 8 吨,现有两种不同载质量的车,一种载质量是 2 吨,一种载质量是 3 吨,如果每次每辆车都装满,问怎样安排能恰好运完 8 吨煤? 学生尝试列表解决问题并在小组里交流各自的方案;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15 / 19
评价释疑评价释疑(示)(示)组织学生交流列表情况: 派车方案载质量 2 吨载质量 3 吨运煤吨数① 4 次 0 次 8 吨② 3 次 1 次 9 吨③ 2 次 2 次 10 吨④ 1 次 2 次 8 吨⑤ 0 次 3 次 9 吨从表格中你知道哪种方案能正好运完吗? 第①、④两种方案是正好运完。
总结提升总结提升(升)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各自的收获和感受。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吨的认识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t)作单位。
1 吨=1000 千克作业设计教材第 33 页做一做教学后记教学后记榆中县来紫堡学区集体备课教案二年级:
科目:
数学教研组长签名:
周次授课日期主备人冯乐杰教学内容课题教学内容课题长度、质量计量单位综合练习。
(教材第 34、第 35 页) 课时第 6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本节课通过对所学的长度、质量单位进行分类整理,使学生对此部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达到系统掌握。
过程与方法:
加强数学与学生生活的实际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最新资料推荐------------------------------------------------------ 情感态度价值观:
加强数学与学生生活的实际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通过分类整理,系统掌握长度、质量计量单位及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难点:通过分类整理,系统掌握长度、质量计量单位及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并能灵活应用。
教学方法练习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教学激趣导入激趣导入(导)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计量单位是由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而产生的,那么,哪位同学能说一说生活中都有哪些地方需要计量? .师生一起回忆常用计量单位。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学) 1.同学们谈了许多地方要用到计量,计量就要用到计量单位,那么,我们都学过哪些计量单位? 提问:1 毫米、1 分米、1 千米分别有多长?1吨有多重? 2.归纳概括,形成知识网络。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1 支铅笔长约 2( )。
(2)一袋面包重约 200( )。
(3)我国的长城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它的总长约6000( )。
(4)一卡车西瓜大约重 1( )。
17 / 19
常用的计量单位:米、厘米、分米、千米、克、千克、吨指名学生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分类的。
(1)以小组为单位,根据你的想法,把这些计量单位进行分类整理。
(2)组织学生反馈交流,集体交流分类情况。
过过程板作教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议)评价释疑评价释疑(示)(示)总结提升总结提升(升)书设计书设计业设计学后记学后记填 10米 3 分 25 1 只吨? 2.用载物全部运 1.通过米、厘米 2.通过通过解和认识教材填空。
00 毫米=( 分米=( )毫5 米=( )分熊猫约重 10载质量8吨的运走吗?为什么过整理,学生米、毫米。
过整理,学生过本节课的概。
材第 34 页练)厘米 5毫米分米 16 吨00 千克,多少的货车6辆,2么? 知道了常用的知道了常用的括和总结,学练习七第 150 千米=( 吨=( )千克少只熊猫约重2次能将这些的长度单位有的质量单位有学生对长度单13、14 题 )克学能重 1些货对1.考计 2.能能有五种,按从有三种,按从高单位之间和质生熟悉计量单力要求:熟练学生的要求:
考查知识点:
量单位间的换能力要求: 运用所学知识高级到低级的高级到低级的量单位之间的单位间的换算练进行单位间:
---------------------------------------------------------------最新资料推荐------------------------------------------------------ 换算关系; 识解决生活中的顺序排列是的顺序排列是的关系都有了算关系; 的换算中的实际问题是千米、米、是吨、千克、了比较系统的题、分克。
的了
19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