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达尔和玛丽亚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都达尔和玛丽亚教案
【篇一:八年级音乐教学反思(共4篇)】
篇一:2013--2014上八年级音乐教学反思
八年级音乐教学反思
第一课:节奏节拍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主要是用了一些奥尔夫教学法,用律动的方式完成了这节课。

因为整堂课都采用了游戏的方式,所以学生比较感兴趣。

但是
也有不足之处,不足之处每当提到一些音乐要素时,比如音的强弱,长短、音色等,大家都有些茫然。

第二课:歌唱祖国教学反思
这首歌曲是大家都比较耳熟能详的,所以在教唱时比较容易,我只
用钢琴带了一遍,学生基本上都能完成。

但是在二八前空处唱的不
准确,所以在此我又进行了训练。

不足之处,在整首歌曲的演唱时,学生的激情不够。

二声部的合唱部分也不是那么准确,容易在里面
乱吼乱叫。

歌曲完成的有些勉强。

第三课:举杯祝福教学反思
歌曲《举杯祝福》是一首很欢快的新疆乌兹别克族的民歌。

乌孜别
克族民间音乐曲调优美、节奏明快。

乐器种类很多,其中都它尔、
弹布尔、手鼓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在学习歌曲之前我先对歌曲的地
域特点以及代表性的乐器进行了介绍,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五十
六个民族的音乐。

接下来开始进入了正式学唱阶段,首先是初步听赏,然后提出问题,歌曲的情绪怎样?学生在听完之后多数都能回
答出歌曲的情绪是热情奔放的。

这就为接下来的学唱歌曲奠定了很
好的基础,在视唱歌曲后,我说道:“热情奔放是新疆民歌的特点,
表现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大家想一想,这首歌曲怎样体现这种热
情奔放的情绪
的?可以从音乐的节奏、旋律、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分析。

”说完后,学生开始分小组讨论了,经过讨论和我的提示,学生总结出以
下特点:1、运用了较多的附点音符。

2、速度稍快。

3、力度较强,特别是第二段的“嘿”把情绪推向高潮。

4、音乐的结
构比较工整。

5、节奏具有舞蹈性。

接下来我就让同学们注意这几个
方面,然后就能表现出歌曲热情奔放的情绪了。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出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的
审美情趣为核心,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音乐的环境,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音乐、理解音乐,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第四课:一单元知识教学反思
这个单元主要知识点有,调号g大调。

继续视唱练习,音乐记号。

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我复习的这个单元的教唱歌曲。

通过七年级一
年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五线谱稍加回忆就能顺利完
成后面的活动与练习。

这个单元的难点就是调号,g大调与c大调的对比。

需要给学生举较多的例子,学生才明白。

所以,课堂的气氛
有些紧张。

学生也表现较茫然。

第五课:节奏创编与三声部合唱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采用了奥尔夫教学中的声势教学法,把新型的教学方法融
入到三声部合唱中,学生兴趣特别浓厚,课堂气氛也很好。

首先,
我把全班学生分成三个组,也就是三个声部。

然后让他们讨论自己
组的节奏,再把三个组的节奏合起来,就有了声部的层次。

最后把
歌词加进去,就成了三声部合唱。

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题,老师
只是起到
引导的作用。

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

第六课:年轻的朋友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教唱课,歌曲可以说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

在整堂课的教
授过程中,学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这首歌曲的倚音有些多,歌曲
是一首藏族民歌,学生始终唱不出此歌曲的韵味。

我在教授的过程中,没有讲解清楚,歌曲的分解不够。

学生理解还不到位,所以学
生的学习过程就较吃力了些。

第七课:都达尔与玛利亚教学反思
《都达尔和玛丽亚》是哈萨克民歌,也叫《可爱的一朵玫瑰花》,
歌曲原名叫《都达尔-哎》。

这首民歌传说是歌曲中说到的玛利亚姆
所写,歌曲创作大约1912年,玛利亚姆.扎果尔(1896-1952)俄罗
斯人,护士职业,父亲扎果尔是一名鞋匠。

从小精通哈萨克语,后
来喜欢上一名叫都山别克的哈萨克青年,本歌曲由此而来。

王洛宾
大师改编这首歌时没有考虑到歌词原意,只是把曲子保留了下来。

这首歌曲节奏适中,旋律优美,朗朗上口。

整个学习过程都比较轻松,课堂气氛也较好。

整首歌曲在短短的10分钟,学生就已学会。

我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歌曲的处理上。

让学生更多的体会哈萨克族
民歌的魅力之处。

让学生分组讨论,应该用怎样的方式演唱。

然后,用游戏的方式分组演唱。

整堂课,学习气氛很好。

本节课效果较佳。

第八课:银杯教学反思
《银杯》是一首短调民歌(民俗性宴歌),旋律悠扬,起伏较大,
带有欢快、热烈的情绪特征。

这节课我采用了以下教学设计:一、
创设
情境强化音乐感受。

八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主动参与音乐
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首先在上课伊始,我带
着学生一起欣赏三种不同的蒙古舞蹈,在欢快、轻松的音乐中自然
而然的溶入到蒙古族音乐的氛围中来,在“同时又增强了学生对民族
音乐的认识。

结尾“演草原”,在初步感受音乐的基础上,通过影片、创编表演的方式再现蒙古族人民载歌载舞欢迎客人的热闹场面,增
强音乐表现力,激起对其音乐文化的喜爱之情。

二、和音乐融为一
体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在演唱歌曲教学中,要把表现音乐情感
和展现音乐形象放在首要位置上。

本课是一堂唱歌课,所以重点应
放在如何引导学生恰当的表现歌曲上。

在教学设计中,采用逐层递
进的方式,先跟随范唱进行默唱;再讲解歌曲演唱背景、环境,谈
谈用什么感情演唱歌曲;小组讨论哪种处理方式最好听,最符合歌
曲所表达的意境;最后演一演,在情境中演唱歌曲提高学生音乐表
现能力。

第九课:对花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本着凸现戏曲性,在重视培养学生对黄梅戏这一地方剧种
产生兴趣,能专注地听赏黄梅戏选段。

对黄梅戏的发展历史和流传
地域等知识产生探求的欲望,在听赏、演唱等音乐活动中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

同时感悟江淮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遗产,民族自豪感进一步增强。

让学生学习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黄
梅戏选段,能够用简单的、经过提炼的动作进行戏曲唱段表演并能
尝试有个性的创造性活动。

在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掌握黄
梅戏戏曲唱腔的几个基本特征:男女对唱;一字多音;旋律走向??
从而达到对音乐知识的巩固。

我自觉得这算不上一堂非常完美的课,但这节课的结尾却给了我一
个惊喜,同时也给了我一个思考:不要局限学生的思维,给他们充
分的自由去表现自己,去创编舞蹈动作。

新课改给我们音乐课带来
了很多的快乐和生机,同时也给我们老师带来了更多的机会与挑战,在一种新思想新理念的驱使下,我尝试着用老师的肢体语言去引导
学生,感染学生。

上课一开始我设计了一个欣赏黄梅戏《天仙配》
的环节,随着视频的播放,课堂气氛一下就活跃起来了,而后我又
不失时机的让学生也跟着一起来演演唱唱,同学们很快就置身于戏
曲音乐之中。

这使学生对戏曲表演动作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

这一
过程都是学生自己感受,自己看,自己做,老师只是在前面引导着,可这一开头给后面的学习《对花》后让学生创编动作起了一个很好
的引导和领会作用。

后面的内容可说是水到渠成。

这节课,给了我很多的感受和启发,当然也有遗憾和不足之处,那
就是:
一、在学完《对花》后让学生的表现创编动作那个环节,我给学生
限定了几个非常简单的律动组合,从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有
碍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如何激发高年级学生的表现、表演欲望,让学生真正的活起来,动起来,这还有待
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实践,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和途径。

第十课:让世界充满爱教学反思
这节课虽然没达成我原本的设想从情感体验上去感受爱。

也没能达
成原本的用简单的二声部合唱,去歌唱爱。

但课堂是活的,学生是
活的,那么我们的教学策略更是活的。

我们应抓住课堂教学中的有
利契机,抛开教案的束缚,抓住机会及时展开灵活教学。

我们都知
道音的高低,音的长短,音的强弱和音色是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

节奏、曲调、和声以及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等是音乐的
常用的“形式要素”音乐的节奏常被比喻为音乐的骨架,是所有音乐
要素的基础,有了骨架我们才能在上面描绘不同的外貌、性格。


乐教学离不开音乐的本身,没有好的音乐基础,音乐宫殿造不高,
造不美。

因此正确的演唱歌曲的旋律节奏非常重要。

当发现带有休
止符的节奏型成为学生正确演唱歌曲的绊脚石时,我还是决定搬开
这块石头。

也发现搬“石头”要用巧方法,这节课我先用节奏游戏,
从基础开始练习,建立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再用节奏听辨来树
立正确演唱歌曲节奏的概念,通过练习巩固这个节奏型,再从歌曲
整体去理解歌曲节奏,让学生了解这个休止符在这是有意义的,是
曲作者精心构思的,比起反复枯燥的学唱,先解决节奏难点后,再唱
就简单多了。

篇二:八年级下音乐教学反思 - 副本
八年级音乐教学反思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带来了音乐教育发展的春天,它改变了音
乐课无地位、无组织、无核心的局面,正在走向日益完善、系统的
道路。

唱歌课是中学音乐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我发现现在的学生喜欢唱
歌可是却不喜欢唱音乐课本上的歌曲,喜欢唱象周杰伦等一些现代
的流行音乐,难道是音乐课本上的歌曲不好听,与学生现在的心灵
差距太大了吗?通过我的观察不是这样,以前所谓的“唱歌”,就是
老师教会学生唱会旋律就可以了,也不管歌唱的方法和歌唱的状态,以及对歌曲的感情处理,教师对歌曲的创作背景做简单的介绍,比
如有的歌曲离我们现在的是生活已经是很遥远的事情了,像一些抗
战时期创作的歌曲,如:《黄河大合唱》《长征组歌》,现在的孩
子们包括我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显然对歌曲的感情就很难掌握了,那么学起歌来的兴趣自然就没有那么高涨了,所以就要求教师在教
这种题材的歌曲时,应该对歌曲的时代背景做详细的介绍,最好是
结合vcd等有关影象材料让学生真正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教师以
正确的歌唱方法来引导学生来演唱,这样本来单调的课程就回丰富
起来。

树立良好的歌唱自信心,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大家都知道自
信心对人的重要性,一个人如果没有好的自信心,那他无论做什么
事情都会一事无成。

而自信心对一个歌唱者来说尤为重要,那要怎
样才能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呢?就是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合作才能达到的。

比如我们在上课的时候都会找出学生的毛病进行纠正,这是每
个音乐教师的职责,但是要切忌挖苦嘲讽,这会严重打击学生的自
信心,应该多给学生一些表扬和肯定,及时留意每一个学生的心理
变化,保持和培养学生的信心。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带来了音
乐教育发展的春天,它改变了音乐课无地位、无组织、无核心的局面,正在走向日益完善、系统的道路。

篇三:八年级音乐下册《给未来一片绿色》教案及教学反思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给未来一片绿色》教案及教学反思人音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和欣赏曲,领悟“保护环境、关爱地球、热爱大自然”这一人类共同主题,增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热爱自然、爱
护自然”的意识。

2、通过学习歌曲《我们共同的世界》,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二、教学难点
后半拍起唱、切分节奏
三、教学重点
歌曲情感的处理
四、教学用具
磁带、电子琴
五、教学过程
1、歌唱知识
(1)歌唱的咬字、吐字,学生朗读歌词。

咬字要准确,吐字要清晰。

字头(母音)要咬清楚、准确。

字尾(韵母)要吐得正确、引长字身。

字尾的归韵要收得干净、自然。

(2)练声曲 2/4 1=c-g 5 3 1 (ha yi i)
2、歌曲学唱
(1)师范唱歌曲
(2)歌曲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表现少年儿童爱护环境、爱护地球、美化环境、造福人类的歌曲。

(3)歌曲结构分析
a提出问题:旋律流畅、婉转、抒情。

b思考问题:旋律活泼 c回答问题:对答、肯定的语气
(4)教师弹唱、学生跟唱
3、难点突破
对于后半拍起唱和切分节奏反复教唱并让同学们划拍演唱。

4、采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演唱歌曲
(1)独唱
(2)齐唱
(3)领唱、齐唱
六、教学反思
在初中学生热衷于流行歌曲的今天,对于这首歌曲不是很感兴趣。

而且这首歌曲后半拍起唱较多,切分音较多,学唱起来不太容易。

因此,要充分利用范唱,使学生对歌曲有一个清晰、完整的印象。

并从歌曲的思想内容上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
用心爱心专心 1
篇四:八年级音乐教学工作总结
八年级音乐教学工作总结
陈娟
光阴如梭,本学期已经结束。

现将这一学年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一、教学理念
这一学年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
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

二、具体措施
1、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2、通过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3、在音乐课堂上培养学生参与和实践能力。

欣赏我国优秀的民间音
乐(如民歌、民间乐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传统情感。

4、对乐理知识的教学,从基础抓起,每堂课选几节乐谱视唱。

让学
生学会划拍、打节奏、哼曲调,逐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努力,积累经验,力求教学方法
有所突破,使学生的音乐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篇二:年轻的朋友教案】
篇一:第三单元泥土的歌教案
《泥土的歌》 1
教学目标
1、能用柔美、圆润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藏族民歌《年轻的朋友》,喜欢聆听哈萨克族民歌《都达尔和玛利亚》、维吾尔族民歌《阿瓦
尔古丽》以及蒙古族民歌《银杯》,感受不同少数民族的音乐特点
与风格。

2、能够认真地参与课堂中的各种音乐活动,积极发表个人见解与认识。

教学难重点认知藏族、蒙古族、哈萨古族等少数民族民歌音
乐特点与风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通过泥土的歌(一)(二),学习了劳动号子、
山歌、小调,了解了汉族民歌的风格和特点,今天让我们走进瑰丽
的少数民族民歌,来领略各少数民族民歌不同的魅力.
(互动活动)
老师在讲台上准备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三套民族服饰,用边歌边
舞边弹奏的形式范唱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三个民族的民歌片段,
请学生辨别其民族,并且找到达相对应的民族服饰.
(二)走进藏族民歌,听赏《年轻的朋友》
1、听赏歌曲《年轻的朋友》,提问:你能从藏族人民生活的地理环境及风俗习惯出发谈谈这首歌在曲调、旋律上的特点吗?
2、简介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

3、简介藏族酒歌的特点及藏族人民喝酒的动作程序。

4、简介藏族舞蹈的特点及基本动作,引导学生随乐起舞。

5、学生随乐跟唱歌曲,边歌边舞
6、老师带唱歌曲。

7、学生分组练习,上台表演
2、欣赏蒙古民歌《银杯》
1对比藏族民歌,比较这首歌从节拍、速度、调式、旋律等方面有那些不同? 2随乐跟唱歌曲。

3、欣赏哈萨克族民歌《都达尔和玛利亚》
1简介哈萨克族,简介代表乐器“冬不拉”。

2思考:这首歌有什么风格特点?
3学生跟唱歌曲。

4、欣赏维吾尔族民歌《阿瓦尔古丽》
1老师弹琴引导学生跟唱《青春舞曲》
2老师范唱,学生思考:与我们熟悉的《青春舞曲》相比,这首歌曲的旋律、情绪和节拍有什么特点?
3练习维吾尔族典型节奏,边打节奏边唱歌。

(三)小结
篇二:音乐教案设计
2能用自制乐器进行合奏,为歌曲伴奏。

3 能在身体律动中感受节奏的美感和快乐。

4在利用自制环保乐器中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利用身体律动和自制乐器进行合奏,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钢琴自制乐器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创设情境,挑战闯关。

1、谈话导入(设定情景,闯关挑战)
2、闯关开始
⑴第一关:加入以下的节奏读出节奏儿歌,分组展示(读到四分音符的内容用①节奏,八分音符用②节奏)
②全班一起用身体律动打出节奏。

(3)第三关:二声部节奏合奏
把学生分成2组,一组代表一条节奏,用身体律动合作完成合奏。

(4)第四关:用身体律动为歌曲伴奏(合
奏)
!--[if !supportlists]--①!--[endif]--播放歌曲,找找歌曲的基本速度,用拍手的方式打出。

!--[if !supportlists]--② !--[endif]--全班为歌曲伴奏
用黑板上的节奏,用身体律动为歌曲第一段伴奏,边演唱边加入身
体律动,分组进入:第一组为一二三句伴奏并演唱,第二组为二三
句伴奏
三、运用乐器,强化训练。

2、不加歌曲用乐器敲击黑板上的节奏(2条节奏)
3、听歌曲音乐,加入乐器伴奏(先找部分学生打出,然后分组合作)
4、随音乐演唱与合奏。

四、拓展与小结
今天我们这节课都学了什么?
《泥土的歌》音乐教案教学目标:
歌《银杯》,感受藏族民歌与蒙古族民歌的音乐特点与风格。

1,
聆听并模唱藏族酒歌《年轻的朋友》旋律,听赏蒙古民
2,随乐跟唱或哼唱《年轻的朋友》、蒙古族酒歌《银杯》,尝试根
据这两首歌曲的旋律、节拍、速度等音乐特点,说说这两首酒歌不
同的风格特点。

3,能够认真地参与课堂中的音乐活动,积极发表个人见解与认识。

教学重难点:
认知藏族、蒙古族民歌音乐特点与风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表演唱民歌《北京的金山上》引入课题
这是一首藏族民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少数民族的音乐世界——《泥土的歌》,来领略咱们少数民族民歌不同的魅力。

请同学们
打开课本第三单元。

进入课题《泥土的歌》
二、新课教学
师:下面老师就要带领大家一起到少数民族地区去旅游了,先让我
们一起先前往那美丽的西藏去瞧瞧。

(一) 走近藏族民歌
师:藏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西藏地处高原,地域辽阔,那
里的人民性格豪放、热情开朗,能歌善舞.在那美丽的西藏,有无
数著名的景点,同学们知道有哪些景点呢?
1、欣赏西藏著名景点(展示图片)
介绍:西藏有巍峨的布达拉宫,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江,还有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等等,那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可谓
是举世无双.
2、藏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简介藏族人民的饮食、服饰、礼仪
师:藏族人民热情开朗、豪爽奔放,长年以歌舞为伴,自由地生活着,每逢传统节日、亲友聚会或举行婚礼时,人们就会坐在一起唱
起酒歌,跳起舞。

下面让我们一同来感受藏族酒歌带给我们的热情。

3、听赏藏族酒歌
(1)听赏、感受藏族民歌《年轻的朋友》
聆听思考:你能从藏族人民生活环境出发谈谈这首歌曲在情绪、曲调、旋律以及节奏上的特点吗?
情绪——热情奔放
曲调——悠扬
旋律——明朗宽广
节奏——自由
(2)老师表演唱全曲。

(3)跟老师伴奏哼唱旋律,用“呀啦”声来模唱。

(4)学会用藏族民歌的演唱技法“枕固”,也就是声音随着你的身体动作起伏而颤动歌唱。

4、学习藏族舞蹈的基本舞步,并且引导学生随乐起舞。

5、学生跟随音乐演唱歌曲,边歌边舞。

小结:
藏族民歌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劳动歌曲,包括山歌、牧歌,内容是
赞美山川、河流和歌颂生产劳动的,一种是生活歌曲,主要是表达
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歌唱对人、对事、对生活的爱憎之感。

藏族民歌的特点是:热情、奔放、音调悠长,音域宽广,节奏自由。

师:由于时间关系,藏族民歌我们就感受到这里,让我们告别美丽
的西藏,一起到美丽辽阔的蒙古大草原去看看。

(二) 走近蒙古民歌
师:蒙古人民和藏族同胞一样,每当有贵客到来,热情好客的蒙古
族人民总会手捧银杯,唱着优美动听的酒歌给客人们敬酒,以表达
他们的一片盛
篇三:教案
《歌唱祖国》
1、播放歌曲《歌唱祖国》
2、作者简介:
王莘 1918出生,江苏无锡人。

青年时期再上海参加抗日救亡歌咏
运动,1938年到延安鲁艺跟冼星海、吕骥、向隅等学习音乐,毕业
后在华北联大文艺部音乐系任教。

解放后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进修。

主要作品有歌曲《边区儿童团》、《战斗生产》、《愉快的劳动》、《歌
唱祖国》、《祖国颂歌》、等歌剧《义和团》、《煤店新工人》等。

《歌唱祖国》王莘作词作曲,作于1950年9月。

歌曲表现了中华
人民共和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新面貌,记录了刚刚解放的中国
人民雄壮前进的步伐。

歌词凝练集中,具有鲜明生动的形象;旋律
气势豪迈而充满深情,连贯统一有富于变化,在继承聂耳、冼星海
革命群众歌曲传统的基础上,创造了新时代的新风格歌曲有长度相
等的主、副歌组成,主歌每段歌词不同,表现了同一主题的不同侧面;副歌歌词不变,是歌曲主题集中的体现,两者再节奏、结构、
音调诸方面形成强烈的对比,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性,又具有高度
艺术性的祖国颂歌。

几十年来,这首歌传遍了祖国大地,已成为独
立自由的新中国的象征。

3、全班有表情地齐唱《歌唱祖国》。

(二)《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
1、播放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
2、作品简介:
这首歌是女作曲家古建芬1989年的作品。

歌曲为两段体结构,开
始的引子旋律在中底音区徘徊,透露着深深的眷恋之情,引子中的
钟声,宛如晨钟敲响,预示着举国欢庆的新的一天的来临。

第一段
从开始到“鸽子在崇山峻岭飞过”为止,共四句,类似起、承、转、
合的传统乐段,由于旋律在中、低音区跌宕起伏,情绪显得深邃、
厚重而婉转抒情。

歌曲的高潮是
第二段开始的地方,一般歌曲常常在高潮时拉开节奏,用衬词“啊”
来进行咏叹,而这首歌的高潮处歌词节奏却是紧密型,如激动的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