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孝心情感培养初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幼儿孝心情感培养初探
【内容摘要】
百善孝为先,孝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本文通过对中班幼儿“孝心”的调查,提出了从幼儿园和家庭两方面展开对中班幼儿孝心情感的
培养。
【关键词】中班; 孝心; 幼儿
一、现状
百善孝为先,孝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现实生活中,中班幼儿的“孝心”表现如何呢?为此,针对我园130名中班幼儿和家长展开了幼儿“孝心”调查。
调查情况如下:
从上表中可以发现仍有相当数量的中班幼儿不懂得孝敬父母、孝敬长辈。
在调查家长对孩子孝敬长辈的要求中发现家长对孩子孝敬长辈的要求是很
低的。
孩子离家时能说:“爸爸妈妈,我走了,再见!”孩子回家能说:“爸爸妈妈好,我回来了。
”就相当满意。
如果孩子在拿到好吃的东西时,举手让一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长辈们则觉得孩子非常乖。
这是把孝心降低到一般文明礼貌来看待了。
有孝心的人固然要讲文明礼貌,更重要的是要懂得真正关心父母长辈,在需要为父母长辈付出辛劳时自觉自愿,而且形成习惯。
这些现状真是令人担忧,因此中班幼儿孝心情感培养迫在眉睫!
二、中班幼儿孝心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一)、幼儿园中孝心的培养
幼儿的孝心培养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及各项活动是实施幼儿园孝心的主要途径。
1、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感受“孝心”
中班幼儿的思维形象具体,用抽象的概念往往难以接受,而利用幼儿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对幼儿进行爱的教育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可通过晨间谈话、儿歌、故事、歌曲、等形式对幼儿进行孝心情感的培养。
如:向幼儿讲授中国古代24孝的故事,引导幼儿能向故事中的人物学习,孝字为先;还可教给幼儿孝心的相关知识,让幼儿明白什么是孝心,知道要怎样做一个讲文明礼仪、有孝心的孩子等等。
2、在游戏活动中体验“孝心”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是教育的重要手段,运用游戏的特点将孝心教育贯穿于游戏中,诱导幼儿在活动中学,在娱乐中愉快地体验“孝心”。
例如:在角色游戏活动《娃娃家》、《医院》、《商场》中孩子们知道了妈妈对待孩子要慈祥,孩子要尊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在游戏过程中进行孝敬长辈的教育。
3、在主题活动中体会“孝心”
要善于结合主题活动对幼儿进行“孝心”的培养。
如: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感谢我的好妈妈(爸爸)”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孩子们给父母洗一次脚、剪一次指甲、端一杯水等系列活动,用自己的小手表达对长辈的爱;又如:在老人节来临之际,我们结合主题,以送爷爷奶奶礼物为情感线索,以“我爱爷爷、奶奶”为切入口,让孩子们观察、了解爷爷奶奶的不方便、需要我们帮助些什么、如何为爷爷奶奶做点什么,使孩子们发自内心地为爷爷奶奶
送上一份老人节的礼物,从而激发孩子们亲近、体贴、关爱爷爷奶奶的美好情感,让他们从情感上得到充分的满足,同时这也是一个对孩子们关心、亲近爷爷奶奶的孝心情感培养的良好教育契机。
4、在班级活动中实践“孝心”
在班级开展“小孝星”评选活动,鼓励每位幼儿都来争当“小孝星”。
如:每周评选一次,制订评选标准,让大家都来参与。
营造了“孝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良好氛围。
(二)、家庭中的孝心培养
孔子曰:“己身正,不令则从,己身不正,令不从。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生活环境,必须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孝心氛围,有意识地增强孩子的情感体验。
1、学会与父母分享食物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上海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曹子芳指出,其实培养孩子孝心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从让孩子学会和父母一起分享食物开始。
不少母亲为了孩子能够更好地成长,什么好东西都留给孩子吃。
殊不知,这种做法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相反,当孩子第一次会关心父母,主动和父母分享好东西的时候,父母就应该勇于去接受孩子的这份“孝心”。
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孩子真正体会和家人、和他人分享的喜悦,才能够真正明白孝心、爱心和同情心。
2、身教重于言教
在电视荧屏上相信大家都看过这样一个镜头:当孩子看到妈妈打来一盆热水,帮奶奶洗脚时,他也颤颤巍巍端来一盆水,对妈妈说:“妈妈,洗脚。
”“我也给你讲小鸭子的故事。
”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在人生旅途中,是孩子的第一向导、第一路标,而且中班幼儿模仿性极强,他们是在模仿中学习做人的,因此,孝心教育中家长对幼儿的影响至关重要。
班上有一名小男孩,有一天,他把老师发的午点(一块美味点心)悄悄包起来装进衣兜里,想带回家给病中的爷爷吃。
孩子为什么如此关心爷爷呢?经过家访中得知,孩子的父母平日非常孝敬老人,他们全家进餐时,总是习惯地把最好的菜肴先给爷爷、奶奶吃,一旦爷爷病了,妈妈就对孩子说;“今天咱们全家都不看电视了,走路、说话都要轻轻的,因为爷爷头晕、怕吵。
”受爸爸、妈妈的熏陶,
孩子也就自然有一颗爱爷爷的孝心。
因此,为人父母要对自己的孝心做一番反省,在自己身上求真,孝心的种子才会播撒到孩子心里去。
3、给孩子实践的机会
真正的孝心要通过实践去培养。
平时,孩子应分担家里的一些事情,让他负起责任来。
遇有为难的事情,讲给孩子听,让他一起出主意想办法。
长辈身体不舒服或生了病,告诉孩子应该做哪些事情,并付诸行动。
久而久之,孝心会在孩子身上扎根。
孝心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项奠基工程。
孝心教育的实施对幼儿一生的健康发展,起着促进性的作用。
幼儿园、家庭应携起手来,让孩子学会在享受爱的同时,也懂得要听从长辈的教诲,不应随便顶撞,有不同想法应讲道理;要严格要求自己,体谅长辈的艰辛,尽可能少让长辈为自己操心;要为父母分忧解难,在父母生病时,在父母有困难时,尽力去关心照顾父母、协助父母……做一个有孝心的人。
参考文献:
1、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南京出版社93年版。
2、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98年版。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