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分封天下如此公平,为什么天下诸侯还要群起反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羽分封天下如此公平,为什么天下诸侯还要群起反
对?
展开全文
刘邦是枭雄,项羽是英雄。

刘邦“起于细微”,项羽是楚国名门之后。

最终,贵胄项羽败给了草根刘邦。

项羽竭力维护西周以来分封诸侯的政治制度,为此他甚至放弃了唾手可得的胜果,不惜牺牲立刻取代秦皇的机会。

项羽似乎非常痛恨暴秦的集权专制,所以率军捣入咸阳后,为发泄心中的愤恨,他纵火焚毁了秦始皇专制集权的象征——阿房宫;他怨恨秦制,所以以暴制暴,动辄坑杀秦军降
卒,甚至在新安(今河南渑池)使诈一次性残忍坑杀了二十万投降秦军;他痛恨秦制,所以不愿意在关中这块始皇龙兴之地建都称帝;他恨秦暴政,所以打心眼里不愿重蹈秦始皇之覆辙。

维护分封制,满足做诸侯王,是项羽坚定不移的政治理念细究史料,会发现项羽对封建分封制的竭力维护并非出于理性思考,而是对于老祖项燕(楚国大将)被秦将王翦诛杀而产生的切齿痛恨。

他似乎异常眷恋被暴秦所击灭的那些逝去时光,他想挽回失去的一切,让强楚重见天日。

他纵横疆场,骁勇无敌,杀人如麻,如此拼命却并非要把天下大权攫于己手,而是把夺来的权力分封给诸侯,自己满足于诸侯王的地位,满足于向诸侯们发号施令。

彼时相互利用、相互攻伐的各股势力中,只想做诸侯王的恐怕只有项羽一人。

其他的诸侯各怀鬼胎,都想夺取天下,将天下大权拽于一手。

比如项羽最主要对手刘邦——他一门心思想和秦始皇一样君临天下,获取和秦王一样大的权势,一言九鼎。

正是由于过度迷恋分封制,使力能举鼎、勇冠三军的霸王项羽变得有些痴傻、天真,以至于失去了正常的思考能力与判断能力,一次次犯下低级错误,甚至把唾手可得的胜利果实
拱手让给了老谋深算的刘邦。

项羽力能举鼎,勇猛过人,喜欢以力服人,论权谋与韬略只是个小学生
项羽年轻,血气方刚,崇尚武力,想法单纯,因此显得比其他政治家多了几分可爱。

他不谙权谋韬略,仅凭武力就推翻了虎狼之秦,几乎触摸到了权力金字塔尖,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奇迹。

如果项羽有刘邦一半的权诈机变,那么横扫千军,全取天下之人一定非他莫属。

这一点他的所有对手与政敌都不得不承认。

项羽歼敌无数,关键时刻却心怀妇人之仁,搞政治却不谙厚黑,没有坏到底,而是有所保留,也就由此种下了失败的种子。

而刘邦不同,为攫取天下大权,他不择手段,毫无底线,所以能笑到最后。

项羽过于崇尚武力,迷恋暴力,于是彻底失去了人心
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的理想是用武力平天下,以力服人,其难度可想而知。

哪里出了问题,出了乱子,他第一反应必是派兵镇压,从来不想安抚、怀柔、妥协甚至让步等更有效的对策。

结果杀戮无数,四面树敌,积怨甚多,乃至彻底失去了人心。

比如他征战时迷了路,百姓都故意指给他错误的路径,让他屡次扑空,屡吃败仗。

一个人如此不得民心,就算他武功盖世,力拔山兮,也难于战胜更懂得攻心、更深谋远虑的刘邦了。

武力可以称雄一时,却产生不了恒久的威力,它只能让人
变得更加凶残,更加远离人性,从而变得众叛亲离,不堪一击。

项羽崇尚勇力,自恃其能,刚愎自用,听不进忠言,乃至麾下英才纷纷弃他而去转投刘邦,使他陷入孤家寡人的尴尬境地。

项羽虽勇冠三军,却城府狭小,用人看出身,容不下有智略的蓬蒿之士《史记·项羽本纪第七》记载:
“楚汉久相持未决。

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数岁者,徙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勿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当楚、汉两军对峙相持时,项羽希望刘邦能和他痛快地展开决战,不要殃及百姓。

然而,这有些天良未泯却一厢情愿的想法遭到刘邦的断然拒绝。

刘邦要拖疲他、耗死他、损尽他的元气才会和他开战。

显然,刘邦和项羽,一个城府极深的中年人,一个血脉贲张的年青人,对游戏规则的理解风马牛不相及。

在深谙权谋的刘邦面前,快意恩仇的项羽简直就是个小学生。

正是由于对武力的痴迷,使得项羽气量狭小,自己不喜欢谋略也便罢了,还容不下智谋出众但出身寒微之人。

陈平、韩信、英布、隋何等等很多人才原来都在楚营效力,在项羽手下无法施展才干,且赏罚不明,于是纷纷转投刘邦。

项梁拥立楚怀王熊心为义帝,项羽又将其诛戮,犯了弑君大

当初项梁拥立楚怀王熊心,初衷是立个傀儡,做做样子,却没有充分利用其价值,反而受其牵累。

楚怀王虽是“假王”,但却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

他一方面宣称“先入关中者王之”,另一方面却没有派遣项羽率楚军直捣咸阳,反而让刘邦捡了个大漏,以至于让项羽在楚汉争霸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然而,相遇仍没有吸取教训,想办法控制住楚怀王,再“挟天子以令诸侯”,而是在大肆分封诸侯王之时,尊奉其为“义帝”,酿成了难以挽回的大错。

更大的错误是后来他又悍然诛杀了“义帝”。

从项梁立楚怀王到项羽处死“义帝”,楚怀王这个“假王”始终没有发挥什么作用,最终反而让项羽得到了一个弑君的恶名。

项羽入关中后大封诸王,却厚此薄彼,分封不公,引发诸侯严重不满秦二世三年(前207年)二月,实力雄厚的项羽自立西楚霸王,辖梁楚九郡,都彭城。

随后将义帝徙于郴(今湖南郴州)。

他大封十八路诸侯,共有刘邦、章邯、司马欣、董翳、魏豹、申阳、韩成、司马卬、赵歇、张耳、英布、吴芮、共敖、韩广、臧荼、田市、田都、田安被封诸侯王。

另陈余、梅鋗被封十万户侯。

据《史记》记载,项羽率军入咸阳后大肆烧杀抢掠,所过无
不残破灰灭,他还封秦降将章邯、董翳、司马欣三人为王,之前他在新安残忍坑杀二十万秦军降卒,独此三人幸免,秦人对此三人恨之入骨,遂使项羽彻底失去了秦民的支持;他不建都关中还都彭城(今徐州),也使他失去了战略主动性与有利地势;至于大封诸王,更是项羽犯下的一个大错误;他贬义帝于江南郴县,封刘邦到巴蜀,将其他与自己关系不亲密的诸侯分封到地理偏僻、交通不便、经济凋敝的恶地,而将自己的亲信将领分封到交通便利、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善地,在引发众人严重不满的同时,还挑动和加剧了各路诸侯之间的矛盾与权力纷争,并且迅速激化了他和主要对手刘邦之间的矛盾。

仅仅三个月后,刘邦乘第二任齐王田荣起兵反楚的有利时机,决策出汉中东征,持续四年的楚汉战争终于爆发了。

因项羽分封不公,失道寡助,诸侯叛乱不断,刘邦、韩信终于在汉五年(前202年)将项羽围困于垓下,汉军四面唱起楚歌,楚军士气低落,丧失斗志;项羽率少数骑兵突出重围,逃至乌江,汉军紧追不舍,项羽自刎而亡。

楚汉战争最终以刘邦全取天下,建立汉王朝而落下帷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