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语文自主练习(七)教师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册语文自主训练(七)
(总分50分)
班级:姓名: 得分
一、积累运用( 12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
A. 娉婷(pīng) 筵席(yàn) 佝偻(ɡōu) 亵渎(dú)
B. 惊骇(hài) 游弋(yì) 宽宥(yǒu) 麾下(huī)
C. 孜孜不倦(zī)嗤笑(chī) 栈桥(zhàn) 箴言(zhēn)
D. 停滞(chì) 豢养(huàn) 绾发(wǎn) 箪食(dān)
A项,筵席(yán) ;B项,宽宥(yòu);C项,正确;D项,停滞(zhì)。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B )
A. 逞能撮弄恣雎三顾茅芦
B. 恪守尴尬盲从前仆后继
C. 拮据应酬戮破契而不舍
D. 秘诀尴尬困厄言不及意
A项,恣睢,三顾茅庐;B项,正确;C项,戳破,锲而不舍;D项,言不及义。

4. 下列加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B)
A. 适当运用古语,既简洁鲜明,又古朴典雅,但如果使用不当,反而贻笑大方。

B. 千百年来,涪江川流不息,滋养着川中明珠——遂宁。

C. 自媒体时代,很多网红在社交媒体平台快速走红,又快速销声匿迹。

D. 一个美好的社会,人民总是能够安居乐业、各得其所。

A.贻笑大方:让内行人笑话。

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B.川流不息:指事物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句中用来形容涪江水流不断,使用对象错误;
C.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出声不露面。

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D.各得其所:表示各如其所愿,后表示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安排。

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
A. 好的演讲材料不是抄来的,而是演讲者对事实、数据等进行研究、整理、搜集的结果。

B. 宋瓷博物馆展览内容越来越丰富,最大限度发挥其复合型功能就成了目前的当务之急。

C. 我市乡村旅游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形成了观光农业、绿道休闲、民俗体验、自驾露营等类型多样的旅游产品体系。

D. 中学生只要具有开阔的视野,掌握更多的知识,不断碰撞思想的火花,才能真正形成创新意识。

A.语序不当,“研究、整理、搜集”应改为“搜集、整理、研究”;
B.词义重复,可删掉“目前的”;
D.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只要”可改“只有”;
二、古诗文默写( 7 分)
1.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咸阳城东楼》
2.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无题》
3.《醉翁亭记》中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春夏之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4.《商山早行》中触景生情,把景物描写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诗人思乡怀亲之情的诗句
是: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5.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三、现代文阅读(17分)——2023年遂宁中考题
怀念一位志愿军老战士
徐鲁
①前不久,省作家协会安排去嘉鱼采风,我首先想到这次应该有机会看一看多年未见的老朋友、老前辈、民间文艺专家谢忠告先生了。

不料,一到嘉鱼就得到谢老几年前就去世的消息,我难过了好些日子。

②一个动人的画面,常常在我脑海浮现:狭窄的斗室里,一盖小小的台灯下,数叠高耸的稿件夹缝中,一位满头华发的孤身老人,正躬着脊背,全神贯注地校阅着一篇篇稿件。

190度宛如酒瓶底般的镜片,几乎是贴在稿纸上了。

铁划银钩、字斟句酌、一丝不苟……
③这位深情而执着的老人,这位从朝鲜战场上走过来的志愿军老兵,这位从此以后孜孜不倦地从事群众文化工作的“老文化战士”,就是常年居住在嘉鱼县的谢忠告。

我们都称他为“老谢”。

④老谢是湖北省民间文艺界出了名的“机智人物”,这得益于他三十多年的民间文化的濡染。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湖北各地市的群艺馆和各县文化馆,都接受了采集民间文学“三大集成”的任务。

“三大集成”分别是民间故事集成、民间歌谣集成、民间谚语集成。

⑤我当时在阳新县文化馆工作,也全力参与了“三大集成”的采集和编辑工作。

老谢当时是嘉鱼县文化馆副馆长,当“三大集成”的主编任务落到他肩上时,他已是年逾花甲的人了。

但他像一个老兵接到上级命令一样,二话没说,打起背包就下乡去了。

⑥那些年里,有好几次,我去嘉鱼看他,有如“松下问童子”“云深不知处”一样,文化馆的人,谁也不知他在哪一带“打游击”,很难找到他。

有一次,好不容易找到了老谢,他给我讲了一些他的趣事,我记忆尤深。

⑦东吴古镇陆溪口,有位民间老艺人叫杨鹏,老谢常常和他结伴采风。

两人凑在一起,一对“半瞎子”,两个“老顽童”。

夜里走路,一根绳子上拴着两人,活像“耍猴儿”。

⑧有一天采风归来,天色已晚,老谢要赶回县城去。

杨鹏劝阻说:“黑灯瞎火,明天再走吧!”
⑨老谢却坚持说:“约好了今晚有作者来谈稿子的。

”杨鹏只好执手相送。

⑩两个老顽童在夜晚布满泥泞的田埂上边走边谈,兴之所至,禁不住手舞足蹈。

但乐极生悲,老谢一步踩空,整个人摔进水沟里,眼镜没了,头部也摔伤了。

杨鹏急着大声喊叫着,摸索了半天,先摸到一只棉鞋,然后才摸到满身泥浆、满脸是血的老谢。

天寒地冻,夜色漆黑。

杨鹏赶紧为老友包扎伤口,老谢套上透湿的棉鞋,磕磕碰碰连夜步行20多里,总算赶回了县城。

也正是这一次,他收集到了《长毛港》等几个很有价值的民间故事。

⑪同志们得知老谢受伤的消息,纷纷前来探望,老谢竟乐乐呵呵地说:“这有什么呢?打从抗美援朝起,我不就是这样泥里雪里、摸着滚着走过来的吗?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⑫按说,快要迈入古稀之年,又孤身一人,应该坐下来享享清福,可他偏不服老。

有时开会见面,我问他:
“尊体近来可好?”他眨巴着眼睛,似乎要咂摸出某种“潜台词”来,笑着说:“托福,托福,昨天没死,就意味着今天还好好活着。


⑬为了使三套民间文学集成早日出版,老谢可谓殚精竭虑。

他说,有一天,他半夜里睡不着,爬起来给县委刘书记写了一封长信,诉说出版经费的艰难。

刘书记看完老谢恳切的长信,当即批了字,让财政局予以支持。

刘书记还拿着他批了字的长信,对老谢说:“老谢,你眼睛不好使,我念给你听听吧。

”仅仅这一句话,就把老谢感动得眼眶里噙出了泪水。

他拿着批示,恭恭敬敬地给刘书记鞠了一躬。

⑭后来,当三大本厚厚实实、散发着墨香的新书送到全县各界的手上,老谢喜笑颜开。

他说,捧着墨香扑鼻的新书,那些耿耿难眠的夜晚,那些鼻青脸肿的摔打,又算得了什么呢?
⑮这是一位老战士的华发雅歌,是一位“最可爱的人”的黄昏之献。

我想,一个人生命的魅力,也正如太阳的光辉,不仅在黎明时是绚丽多彩的,它在正午和黄昏,同样也喷射出迷人的光华。

(节选自《文艺报》,有删改)为了向“最可爱的人”致敬,电视台计划拍一部关于“老谢”的纪录片。

1. 编剧为了塑造“老谢”的形象,采选出下列拍摄镜头。

请结合文本内容,补充两个镜头。

(4分)
镜头一:年逾花甲,承担收集任务
镜头二:收集故事,到处“打游击”
镜头三:坚持赴约,受伤严重毫不在意
镜头四:殚精竭虑,寻求经费支持。

镜头五:书籍出版,“老谢”喜笑颜开
2. 主演为了演好角色,正在揣摩剧本。

请抓住下句中的关键词
......分析“老谢”形
...,从人物描写角度
象。

(4分)
一位满头华发的孤身老人,正躬着脊背,全神贯注地校阅着一篇篇稿件。

190度宛如酒瓶底般的镜片,几乎是贴在稿纸上了。

“满头华发”“全神贯注”等词是对老谢的外貌和神态描写,形象刻画出老谢校阅稿件时的专注认真,一丝不苟,体现出了他对工作的敬业态度。

3. 在片尾,导演做了如下设计:
(1)导演围绕⑮段划线句,设计了片尾镜头,请说说你的理解。

(4分)
句子中把“生命魅力”比作“太阳光辉”,“黎明”指“青春年少时”,“正午”指“壮硕中年时”,“黄昏”指垂垂暮年时,而无论出于何种阶段,人们都能散发出自己的能量,如同老战士一般,即使年岁已高,却依然坚持编写民间故事,为当地文化传承做贡献。

(2)在片尾画面中,导演准备用两句话来评价“老谢”光辉的一生,请补充完整。

(2分)
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胸怀赤诚保家卫国;
改革开放,文艺老兵编写雅歌传承文化。

4. 纪录片播出后,作为观众,请你结合影片内容,谈谈新时代青年如何成为“最可爱的人”。

(3分)
新时代青年要想成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就要胸怀大我、放下小我、拒绝自我,积极涵养“自身的家国情怀,让人生纯粹起来,让生命高尚起来,让青春激扬起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出绚丽之花。

四、名著阅读( 14分)
这一看把他吓了一-跳,檐前的匾额上写着四个大字:“白虎节堂”。

A 心里想:这是太尉商量军机的重地,怎么能轻易闯进来?他急忙向退身,这时高太尉却从屏风后边转了出来,大喝一声:“大胆 A ,携利刃闯到节堂, 你是不是要行刺本官?
1.本情节在原著回目中叫豹子头误入白虎堂,起因是高俅为让其子高衙内达到霸占林冲妻子的目的,以看宝刀为借口,设计陷害林冲。

选段体现林冲的性格是:小心谨慎。

(第一空2分,其他分别1分)
2.林冲为奸臣____高俅父子_谋害,刺配__沧州____。

火烧草料场后,由_柴进_举
荐上梁山。

后因晁盖上山火并_王伦。

(4分)
3.请写出2个与A相关的故事情节名称,要求与回目一致。

(4分)
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林冲雪夜上梁山
《水浒传》知识链接:
玉麒麟——卢俊义
1.人物辨识关键词
卢俊义,世居北京(大名府),出身富商之家,枪、棒、拳为河北三绝,一身好武艺,号称:棍棒天下无对!北京人尊称其为卢员外,江湖上人送绰号玉麒麟。

麒麟,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代表着祥瑞,又被称为“仁兽”,卢俊义相貌堂堂,目光炯炯,眉分八彩,身高九尺如银,故被称为“玉麒麟”。

2.人物经历
北京城里的员外大户,一身好武艺,棍棒天下无双。

被梁山泊吴用用计骗到梁山,卢俊义与梁山英雄大战,不敌而逃,乘船逃走时被浪里白条张顺活捉。

卢俊义不愿在梁山落草为寇,乘机逃走。

回到北京城,妻子贾氏却与管家李固做了夫妻。

卢俊义同时亦被官兵捉拿,屈打成招,下了死牢。

宋江率梁山泊英雄攻打北京城,拼命三郎石秀独力劫法场,救出卢俊义,杀了奸夫淫妇。

卢俊义投
奔梁山后,坐上了第二把交椅。

受招安,卢俊义被封为武功大夫、庐州安抚使兼兵马副总管。

后被高俅、杨戬设计在御酒里放入水银,卢俊义喝后不能骑马,乘船时失足落水而死。

3.情节串联
吴用智赚玉麒麟:(六十一回)
吴用扮成一个算命先生,悄悄来到卢俊义庄上,利用卢俊义正为躲避“血光之灾”的惶恐心里,口占四句卦歌,并让他书挂墙壁上。

吴用在这四句卦歌里,巧妙地把“卢俊义反”四个字暗藏于四句之首,果然,这四句诗写出后,被官府拿到了证据,大兴问罪之师,到处捉拿卢俊义,终于把他逼上
梁山。

卢俊义活捉史文恭:(六十八回)
晁盖攻打曾头市时被曾家五虎的师父史文恭毒箭所伤,不治而死。

史文恭射死晁盖,刺伤秦明,使梁山其他好汉大吃一惊,共同商议为晁盖报仇。

卢俊义在率兵攻打曾头市的时侯,因极速活捉史文恭而震撼群雄,在江湖上一战扬名。

卢俊义大战玉田县(八十四回)
宋江受招安之后,奉圣旨攻打北方的辽国,首战攻克了辽国门户檀州城,又继续攻打辽国重镇蓟州城,分兵两路,宋江攻打平峪县,卢俊义攻打玉田县。

蓟州守将是辽国御弟大王耶律得重,部下兵多将广,他亲自率军到玉田县迎击卢俊义。

宋江及时率援军赶到,打退辽兵,解了玉田县之围,大军杀到蓟州城下。

林冲刺死辽将宝密圣,徐宁刺死辽将天山勇,索超劈死辽将咬儿惟康,史进斩杀辽将楚明玉、曹明济,梁山军大获全胜。

宋江派时迁和石秀到城里做内应,当晚在城里放火,引梁山军入城,耶律得重拼死杀出重围逃走,梁山军占领蓟州城。

卢俊义兵陷青石峪(八十六回)
宋江征辽,所向披靡,连下三城,直取幽州。

辽国副统军贺重宝自恃会妖法,率军出战,和宋江军在独鹿山遭遇,设下伏兵,作起妖法,将卢俊义等人困在青石峪中。

解珍解宝翻山越岭,从猎户口中得知进青石峪的方法。

宋江连夜起兵,杀死贺重宝两个弟弟,救出卢俊义等人。

贺重宝妖法被公孙胜所破,退守幽州,众好汉合力杀死贺重宝,攻下幽州。

辽国闻讯,正统军兀颜光之子兀颜延寿请命迎击宋江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