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页 共12页 ◎ 第2页 共12页
2016-2017学年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12分,每题2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菜畦
(qí) 戏谑
(xiè) 愧怍
(zuò) 言简意赅
(gāi ) B.秕
谷(bǐ) 佃

(diàn ) 御聘
(pìn ) 乳臭
未干(xiù) C.骊
歌 (lì) 尴

(gān ) 栖
息(qī) 人
声鼎
沸(dǐng ) D.撰
文(zuàn ) 无垠
(yí
n ) 眺
望(tiào ) 猝
不及防
(cù)
2.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确凿 衙门 荒僻 人情事故 B.滑稽 慰勉 缥缈 盛气凌人 C.诽谤 烦燥 纳凉 随声附和 D.妯娌 琢磨 牢骚 趾高气杨
3.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他津津有味
地看着新买的书,连时间都忘了. B.一个很大很大的困难,除以13
亿,就会变得微足不道 ;一个很小的爱心,乘以13亿,就会聚成爱的海洋. C.邰丽华虽然是残疾人,但我们不可刮目相看
,因为她领舞的《千手观音》舞蹈的确不错. D.他的执迷不悟已经到了
不可救药
的地
步.
4. 结合语境,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在获奖感言中说:“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 疟疾等传染性疾病、 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 ,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 A.治疗 守卫 范例 B.防治 守卫 事例 C.治疗 维护 事例 D.防治 维护 范例
5. 下列组句成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最起码的友情储蓄,是不可以单向支取的。

②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

③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也会丧失殆尽。

④而是要通过彼此的积累加重其分量。

⑤这储蓄,是患难时的倾囊相助,是迷途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擦去泪水的一抹春风。

A.③①④⑤②
B.②⑤③①④
C.②⑤①④③
D.③⑤②①④
6. 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
A.学习委员猜测,新来的语文老师大概是二十三四岁左右.
B.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C.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D.我们要注意找出并改正作文中的错别字.
1. 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句。

我爱太阳,因为它温暖我的身体;我爱鲜花,因为它美丽我的眼睛;________ ,________。

2. 名著阅读
她的声音很低,脸紧紧挨着我的脸,神秘地盯着我的眼睛,似乎从那里往我的眼睛里灌进了令人兴奋的力量。

她讲得流畅自然,非常好听,每次她讲完了,我总会说: “再讲一个!”“好,好,再讲一个!”
“有一个灶神爷,坐在炉灶里,面条儿扎进了他的脚心,他哎哟哎哟地直叫: “‘哎哟,疼啊,我受不了了,小老鼠!’”
上面文字出自名著《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我”指的是________。

3. 文言诗文填空
(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________ ,禅房花木深。

《题破山寺后禅院》
(3)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________ ,寒梅著花未?(王维的《杂诗》)
(5)水何澹澹,________(曹操《观沧海》)
(6)________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7)________ ,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
(8)《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9)《望岳》中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句子:________ ,________。

(10)《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彼此情深意厚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 ,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满分20分)
1.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下列各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沿溯
阻绝________ ②虽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________
(2)翻译下列语句。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________ ②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________
第3页共12页◎第4页共12页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_____
A.不以疾也以我酌油知之
B.每至晴初霜旦待君久不至
C.属引凄异下车引之
D.或王命急宣或以钱币乞之
(4)由“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使我们想到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的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

2. 造酒忘米一人问造酒之法于酒家。

酒家曰:“一斗米,一两曲,加二斗水,相参和,酿七日,便
成酒。

”其人善忘,归而用水二斗,曲一两,相参和,七日而尝之,犹水也,乃往诮酒家,谓不传与真法。

酒家曰:“尔第④不循我法耳。

”其人曰:“我循尔法,用二斗水,一两曲。

”酒家曰:“可有米么?”其人俯首
思曰:“是我忘记下米!”
噫!并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不得酒而反怒怨教之者之非也。

世之学者,忘本逐末,而学不成,何异
于是!
(选自江盈科《江盈科集》)【注释】①曲:酒母,酿酒所使用的发酵剂。

②诮(qiào):责备。

③第:只是。

④并:连。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谓不传与真法________②乃往诮酒家________
(2)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并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不得酒而反怒怨教之者之非也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尔第不循我法耳。

________
(4)文中隐含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

(5)结合文意,用自己的话谈谈受到的启发。

3.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_______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________的特点。

(2)最后一句中的“落”字用的最妙,妙在何处?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温暖心窝的话语
包利民①初中时,语文老师是个严厉的中年女人,姓王,那时我刚从农村转来县里中学,由于不了解这个老师,被她狠狠地批评了几次,以致一见她就害怕,心里有了阴影。

②当时我写字极潦草,虽然在王老师的调教下,已经工整了许多,却依然难以入眼。

来新学校上学后,
有一次交作文,我对作文还是有信心的,心想就算字写得难看些,作文的质量也能弥补不足。

而且,听说王
老师就要调走了,这些天上课一直有个年轻的林老师跟着听课,准备接手我们班的语文课。

③当我满怀希望地盼到把作文本发下来时,迫不及待地翻开,却如遭了当头一棒,我的三页作文被撕掉了!王老师有这个习惯,谁的作文写得不好,都会撕掉重写。

我就经历了好几次。

可是没想到,自己很有信
心的作文,也是这个命运。

而且全班就我一个人被撕了,心里黯淡到了极点。

当我把重新写的作文交上去后,过了两天,课代表把我的作文本拿了回来。

我翻开一看,还好,这次没有撕。

④我随意翻了翻,就在作文后面看到一句鲜红的评语:“你的作文写得是班上最好的,所以我把前一篇
撕下来,留着作纪念了!”那一瞬间,我心里猛然一暖,再也没有了怨恨和不满,眼睛一下子就濡湿了!我
跑去办公室,却见那个一直跟着听课的林老师在那里,她说:“王老师已经走了,调到别的城市去了!”
⑤王老师留在我作文本上的那句话,久久地温暖着我的学生岁月,及至以后走上写作这条路,与此也有
着极大的关系。

只是那以后,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里,却再也没能见到她。

⑥大学毕业后我走上社会。

有一年,我去了一个极偏僻遥远的大山深处的村庄,当了一段时间的代课老师。

在那天涯海角般的地方,面对那些纯净的笑脸和清澈的眼睛,我渐渐地爱上那里。

每天,除了给孩子们
上课,更多的时候,孩子们会问我山外的事,听着我有声有色的讲述,他们的眼中全闪着向往的光。

⑦我在那里呆了三个月,离开时,正是秋天,满山的树和花正绚烂得一片深情。

孩子们爬上前面的那座山,然后,那个当班长的女生给了一张叠着的纸,让我出了山再看。

当我来到镇上,坐上通往县城的汽车,
大山已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我打开那张纸,是一行字:舍不得老师,可不会留您,以后我们会去山外找您!二十个字,二十种笔体,我知道是班上的二十个孩子每人一个字写下的!我回望去,大山已淡成一道浅影,
又在我濡湿的目光中朦胧起来。

⑧这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都留在我的心里,在我的生命里开出永不凋零的花朵。

⑨前年,我回到家乡的县城,在街上邂逅初中时后来教我们语文的林老师,她都已经有了白发,提起曾
经给我作文本写下那句话的王老师,她却笑着说:“其实,那句话是我写的。

王老师走了,我怕你对她有抱怨,我怕你因此对任何人失去信心,所以……”
⑩在七月的阳光下,我的眼睛刹那间又濡湿了。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1)对于“我”那次交上去的作文,王老师和林老师分别作了什么事?
(2)文中三次提到“我”的眼睛“濡湿”所包含的感情是否相同?为什么?
(3)请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⑧段中画线的语句。

(4)结合全文,说说第⑨段有何作用。

(5)根据你的理解,谈谈林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

2.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爸爸教我读中国诗
程怡①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

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上?”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
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洋洋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

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

第5页 共12页 ◎ 第6页 共12页
②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

③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满天的星斗朦朦胧胧的。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然,爸爸那江西乡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

④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说:“那意思就是烧香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⑤1959年秋,我上小学。

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

姐姐是长女,照顾我和弟弟。

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

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爸爸问我懂不懂这诗句,我说:“我懂的,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

”爸爸不再说话,只是听我继续背他教我的诗。

⑥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

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鸣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边响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

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起了故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

⑦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理解父亲:人生无非家国之情,杜甫、陆游,我父亲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

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我心底。

⑧很多年后,我看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

我没有念过那首诗,但我熟悉那种风格。

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诗,“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

”我当时的感受真是难以名状。

爸爸在我童年时便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了它的无可移易的存在!(有删改) (1)对第③段画线部分分析错误的一项是________ A.写出了夏天夜晚满天繁星的景色。

B.突出了我童年学诗歌的模糊记忆。

C.表现出了夏夜我朦胧欲睡的状态。

D.引出我被父亲吟诗声唤醒的情节。

(2)第④段爸爸高兴得流泪,其原因是________
(3)文中围绕爸爸教我读中国诗,记叙了三件事,请概括。

①________
②上学前,爸爸教我理解《示儿》诗中的句意; ③________
(4)根据全文,概况爸爸的形象。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5)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的理解。

四、写作(满分40分)
1. 按要求作文。

请以“我真幸运,能成为你(您)的 ”为标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你”和“您”任选其一,然后在题目横线处处填上的词语,补充题目。

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自选,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④不少于500字,如写诗歌,不少于20行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第7页共12页◎第8页共12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6-2017学年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12分,每题2分)
1.
【答案】
B
【考点】
易误读常见字
【解析】
要做好本题,就要认真阅读选项中每一个加点字的读音,特别是字形相似,而读音不同的字.这样就一定能够选出正确的答案.
2.
【答案】
B
【考点】
常见易错字
【解析】
本题要结合字形知识来分析.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根据同音字的读音进行归纳,对于形似字的特点进行总结.
3.
【答案】
C
【考点】
成语等熟语运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4.
【答案】
D
【考点】
词义辨析
【解析】
本题考查词义辨析,要熟知各个词语的意思及区别,学会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恰当的词语.
5.
【答案】
C
【考点】
排列句子顺序
【解析】
本题考查句子的顺序排列,此类题看似简单,实则比较复杂,得分率一般不高,但只要我们掌握好解题思路和方法,还是能很好地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认真阅读材料,明确体裁和中心;其次,理清思路;再次,抓语言标志,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最后,连读,语感检验.
6.
【答案】
D
【考点】
病句辨析与修改
【解析】
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1.
【答案】
我爱大海,因为它开阔我的胸怀
【考点】
续写补写改写句子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续写、补写能力.解答此题,要通读句段掌握其特点,如句式运用,修辞运用,语意表达等方面,再是要注意结合题目具体要求.
2.
【答案】
童年,高尔基,阿廖沙
【考点】
名著综合
【解析】
本题考查对名著《童年》相关知识的了解能力.
3.
【答案】
随风直到夜郎西
曲径通幽处
到乡翻似烂柯人
来日绮窗前
山岛竦峙
何当共剪西窗烛
朔气传金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
【解析】
该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古文以及现代文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
第9页 共12页 ◎ 第10页 共12页
二、古诗文阅读(满分20分) 1.
【答案】
逆流而上,即使
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是不能见到日月的.,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水.回旋着清波,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B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 【考点】
课内文言文阅读 【解析】 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 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
【答案】 说,于是
(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可根据句意进行断句.这几句话的意思是: 哎!连酒最基本的东西都忘了,想要自己酿酒却酿不出酒,反而生气怨恨教他方法的人的不好.因此断句为:并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不得酒/而反怒怨教之者之非也. 你只是不按照我的方法做罢了 舍本逐末
(5)此题考查的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的.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设想合理即可. 答案:
(1)①说 ②于是
(2)并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不得酒/而反怒怨教之者之非也 (3)你只是不按照我的方法做罢了. (4)舍本逐末
(5)学习要把最基础的知识掌握牢固,只有这样才能学有所成.或(学习文化知识要善于抓住主要的东西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学有成效.)(意思对即可) 【考点】
课外文言文阅读 【解析】
译文参考:
有一人向一家做酒的人家请教酿酒的方法.酒家告诉他:“一斗的米,加上一两酒引(酒药子),再加上二斗的水,相互掺和,这样过了七天,就变成酒了”
然而这个人比较健忘,回家后用了二斗水,一两酒引,这这样掺和起来做酒了,过了七天后尝一尝,还跟水差不多,于是就跑过去责怪酒家,说人家不教他真正的酿酒之法,酒家说:“你只是没有按照我说的方法去做呀.”这个人说:“我是按照你说的做的:用二斗水,一两酒引子.”酒家问他:“米放了没有?”他低下头想了想说“是我忘记放米了!”
哎!连酒最基本的东西都忘了,想要自己酿酒却酿不出酒,反而生气怨恨教他方法的人的不好.当今世上的不少求学的人,忘记去打基础,而想着一步登天,结果什么也学不到,不跟这个人是一样的吗? 3.
【答案】 地白,凄清
“落”字,化静为动,富有动感,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仿佛秋思如皎洁的月光般洒落人间似的,表达出诗人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 【考点】 思乡怀人诗 【解析】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以中秋月夜为内容的七绝.全诗四句二十八字,以每两句为一层意思,分别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此诗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
【答案】
(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联想文章内容,根据第③段“我的三页作文被撕掉了!王老师有这个习惯,谁的作文写得不好,都会撕掉重写”和结尾部分林老师对真相的介绍,可知两位老师的做法. (2)本题考查分析人物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联想上下文,第一次“濡湿”的上文是老师在我作文本上的评语使我感动;第二次“濡湿”的上文写自己班里的孩子们写的信;第三次“濡湿”的上文写了林老师告诉我当年“撕作文”事件的真相.
(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看句子是否使用了修辞手法,如使用了,就先指出修辞手法的名称,分析写出了什么内容,有什么表达效果.该句把温暖心窝的话比作永不凋零的花朵,是比喻,“不凋零”表现这些话语影响之大,带给我的温暖让我难忘.
(4)本题是对段落作用的考查, 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 内容是一般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或补充,或者引起下文.思路:这一段写出了…,突出了…,(这是内容)为下文…作铺垫.段落位置不同,结构作用不同,表述语言有所不同.文章开头:引出下文,为…作铺垫.营造了…氛围,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文章中间: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引出下文…,为…作铺垫.文章结尾:总结全文,突出中心.第九段写林老师告诉我那句鼓励的话是她写的,揭开事情真相,突出林老师的师德和爱心,也解开前文的悬念,回应前文的伏笔.
(5)本题的考点是人物形象描写与分析. 概括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而不是指外表特征.解题思路:从具体的人物行为事件和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从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入手,抓住抒情和议论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林老师用巧妙的方式来维护学生尊严和勉励学生进步,她是一位善良、智慧、教育有方、理解尊重学生、呵护学生成长的好老师. 答案:
(1)王老师不满意我的作文,把它撕掉了;林老师则以王老师的口吻给我写了肯定勉励的话.
(2)三次“濡湿”所包含的感情不相同;第一次“濡湿”体现“我”因被老师肯定认同而喜悦、高兴的心情;第二
第11页共12页◎第12页共12页
次“濡湿”体现“我”对孩子们的留恋(或离开孩子们二感到内疚);第三次“濡湿”体现“我”在知道真相后的震撼,感激.
(3)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这些话语的美好和温暖,表达出“我”永远回味,永远为之感动的心理.(或生动形象地表现这些温暖人的话语),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永久的回味.
(4)这一段的作用是揭开事情真相,突出林老师的师德和爱心,也解开前文的悬念,回应前文的伏笔;
(5)林老师用巧妙的方式来维护学生尊严和勉励学生进步,她是一位善良、智慧、教育有方、理解尊重学生、呵护学生成长的好老师.
【考点】
记叙文阅读综合
【解析】
选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王老师调走前撕掉我的作文留念,并在作文本上留言,说我的作文写得好;
第二部分写我大学毕业到山村做代课老师,临走时学生给我的留言温暖了我的心窝;第三部分写我得知真相,原来当年作文本上的留言是林老师写的.
2.
【答案】
B
还未上学的我小小年纪居然懂得了诗的意思.
孩提时,爸爸以自己奇特的吟啸教我记住了陆游的诗,上学后,爸爸教我理解杜甫诗中思念亲人的感情
爸爸是一个有家国情怀的知识分子,爸爸又是一个深爱孩子、懂得教育的慈父
(5)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重要语句的理解,因为位于结尾,所以这句话体现了主旨,即父亲教我读诗,影
响了我的一生,表达了对父亲的感激和怀念.据此解答,意思对即可.
答案:
(1)B
(2)还未上学的我小小年纪居然懂得了诗的意思.
(3)(评分:时间、行为、结果)①孩提时,爸爸以自己奇特的吟啸教我记住了陆游的诗;③上学后,爸
爸教我理解杜甫诗中思念亲人的感情.
(4)①爸爸是一个有家国情怀的知识分子;②爸爸又是一个深爱孩子、懂得教育的慈父.
(5)爸爸教我的诗永生难忘,这些诗蕴含的精神情怀(爸爸的人格魅力)影响我的一生,表达了我对爸爸
的感谢与怀念.
【考点】
记叙文阅读综合
【解析】
这篇文章记叙了父亲教“我”读诗的故事,表现了父亲给“我”的巨大影响,同时表达了“我”对父亲的爱、感激
和思念.
四、写作(满分40分)
1.
【答案】
【例文】
我真幸运,能成为你的妹妹
当风筝腾空飞起时,我便想起了你,谢谢你的包容,谢谢你的帮助,谢谢你对我的爱!
她今年22岁,身材高挑,水灵灵的大眼睛里透出了她的内心-一个乐观开朗却又不失责任感的人!她就
是我的姐姐.
一成不变的生活,就像织布机上的经纬,织出了一匹一匹的岁月,而花色却是一个样的单调,现在的我
也竟有如此感慨.然而,就在一个假期中,老师安排了一个充满趣味儿的活动:与自己的家人一起做一只风筝.
我从来没有做过风筝,到现在也是束手无策,根本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这时,姐姐像天使般降临在我身边,我像是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般欣喜,她爽快地答应了我,于是,漫长的“风筝之旅”开始了.我们坐在一个洒满阳光的阳台上,把旧年的那只风筝进行了改造.把边缘的线全剪了,只留下一块破布,“这块布也能变成风筝,这不是丑小鸭想变成白天鹅?”我不敢想下去.姐姐拿出针和线,教我一针一针地缝,阳光如金子般洒在她的头上,一切都进展的很顺利,可就在我快缀连完的时候,却发现绣歪了,姐姐又一针
一针回过去在一针一针绣回来,叮嘱我时刻注意不要绣歪,之后的我,修的也是十分“谨慎”.在做风筝的过程中,也不免发生分歧.模子已经做好了,就差在上面作画了.至于画什么,我们俩之间各执不同意见.滔滔不绝的说着自己的理由,不分上下,“这是我的风筝,画什么我说了算!”她沉默了,吃饭
时一句话也没说,饭后,她对我说:“你想画什么,我们来画吧.”
风筝历经大风大浪终于做好了,我们姐妹俩带着这只风筝,准备试飞.我拿出线系在风筝上,风筝划出
一道美丽的弧线,重重地摔在地上,那三角也坏了,里面的签子也忍不住冒出头来,姐姐用三块布缝好,防
止它再摔坏,她教我怎样放风筝,一次又一次的失败铸就了成功,风筝在天空中遨游,我迎着阳光向前奔跑,手里不断放线,风筝越来越高,似乎已经贴近天空.
“姐姐,我的风筝飞起来了…”
这只风筝连接了我与姐姐的心,连接了我与姐姐的梦.这制作风筝的过程,就如我与姐姐之间一样,姐
姐总是无限的包容我的错误,我们之间的一点一滴都编织在了这只风筝里,让它自己去追逐吧.听,风筝划过天际的声音,那是动听的回响,那是优美的旋律,是风筝谱写了一章最优美的曲子.姐姐,遇见你,是我这辈子最幸福的事情,我真幸运,能成为你的妹妹!谢谢你!
【考点】
半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
【解析】
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需要在横线上填写内容,尽管前面没有提示性的语言和语段来帮助我们打开思路,如
果仔细思考一下,本篇作文很容易打开思路,写作难度并不大.
【审题立意】以“我真幸运,能成为你(您)的”为标题,里面有几个关键性词语:我、幸运、您(你),
这个题目可以转化为另一个意思:因为您(你)的行为或者思想,使我感动或者帮助了我,使我有了感恩之情,从这个思路出发,这篇作文写作难度就降低下来了.
【思路点拨】你(您)这两个词语是有区别的,你一般是说给同辈人的,而您是写给长辈的,横线上补写的
应该是一个人称,如:学生、儿子、弟弟等词语.注意前后两个关键词语的匹配.
【形式创新】横线上补写的应该是一个人称,一般是一个褒义的词语,或者是中性的词语,也可以用一个贬
意褒用的词语,如:克星,克星可使用引号,表明这是贬词褒用.这种反向立意的思路更容易获得高分.
【写作手法】欲扬先抑.可先写对某人的误会,通过情节的展开,消除误会,更令人耳目一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