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缬沙坦与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研究

缬沙坦与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研究

缬沙坦与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研究【摘要】目的探讨缬沙坦与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24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缬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给予单一缬沙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降压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8周时sbp及db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缬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好、安全可靠。

【关键词】缬沙坦;左旋氨氯地平;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以中老年人群多发,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一种重要疾病[1]。

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s)及钙离子拮抗剂(ccb)是临床常用的降压药物,且单一用药均已取得较佳效果。

联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降压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可在提高降压效果的同时,减少药物使用剂量[2]。

笔者观察了缬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并与单一缬沙坦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观察对象共242例,均来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全部患者均符合who/ish相关诊断标准,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24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53例:男79例,女74例;年龄51-82岁,平均(58.23±9.42)岁。

对照组89例:男51例,女38例;年龄50-83岁,平均(58.41±9.56)岁。

本次研究纳入对象均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及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在接受本次治疗前停用原有降压药物2周,对照组患者给予缬沙坦口服治疗,剂量:80mg/次,1次/d,予每天早餐前服用。

观察组患者均给予缬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剂量:缬沙坦80mg/次,1次/d;左旋氨氯地平2.5mg/次,1次/d,两种药物均予早餐前口服。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缬沙坦联合应用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

方法:选择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60例,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用药8周后进行疗效比较。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73.3%,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

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

【关键词】苯磺酸左旋氯氨地平;缬沙坦;高血压,原发性【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537-02原发性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1],严重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这些器官的功能最终可导致衰竭。

近年来,人类死亡的首要原因是以高血压为原发病的各种心脑血管疾病。

我科自2008年8月—2010年11月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治疗效果满意,具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选自我科收治的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诊断标准:非同日3次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或(和)舒张压≥90mmhg者诊断为高血压[2]。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其他心脏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如恶性肿瘤)。

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60例,对照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单用)6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血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

1.2 治疗的方法:在治疗前2周让所有患者停用影响肾功能药物和其他降压药物,治疗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商品名:施慧达,吉林省天风制药有限公司产品)2.5毫克,每天1次,缬沙坦(商品名:代文,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产品)80毫克,每天1次;对照组单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毫克,每天1次。

每天定时监测1次血压,若2周后血压未降压正常,则缬沙坦增至160毫克,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增至5毫克,8周为一个疗程。

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年10月第10卷第30期筝临床研究筝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温伶俐柳贞夷陈锋(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广西桂林541002)【摘要】目的分析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6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通过双盲随机法分为对照组(33例:缬沙坦)与实验组(33例: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给药4周后血压、血脂等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

实验组治疗6个月后总有效率(96.97%)比对照组高,数据差异明显(P<0.05)。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高,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缬沙坦治疗。

【关键词】缬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果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与遗传因素、脂质代谢异常以及精神紧张等因素有关,在综合因素作用下血液粘稠度增高、外周动脉血管顺应性以及血管扩张阻力逐渐降低,患者可伴有头晕头胀、失眠健忘、耳鸣、乏力等症状,若血压未得到有效控制可影响心、脑等靶向器官功能,临床主要通过药物治疗以达到降压的目的,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1,2]。

本次研究分别应用缬沙坦、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两种不同给药方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6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通过双盲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应用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n=33),男、女分别18例、15例;年龄为:42-70岁,平均(53.62±1.42)岁。

对照组应用缬沙坦(n=33),男、女分别17例、16例;年龄为:41-74岁,平均(53.59±1.41)岁。

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况: ①糖尿 病患者 ; ②妊娠 或哺乳期 妇女 ; ③严重 心脑血管 疾 病患者 ; ④ 肝肾功能不全者 ; ⑤ 精神病患者 ; ⑥对 缬沙坦 等血 管紧张素受体 Ⅱ拮抗 剂过 敏者 ; ⑦ 非 自愿 者。其 中男性 6 8
名, 女性 6 2名 , 平 均年龄 ( 4 7 . 2 -1 4 1 . 2 ) 岁, 平均 病程 ( 7 . 5 4 - 5 . 9 ) 年 。按 人院顺 序分 为对照组 与观察 组各 6 5例 , 两 组年 龄、 性别 、 高血压分级 、 平均病程等方 面差异均 无统计学 意义
1 . 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 P S S 1 3 . 0统计 软件 建 立数 据进 行 统计分析 , 计量资料均 以均数 4 -标准差 ( 4 -s ) 表示 , 采用 t 检 验, 计 数 资料 比较 采用 检 验 , P<0 . 0 5为 差 异有 统 计 学
意义 。
2 结 果
7 3 . 8 %( X 2 = 9 . 5 9 P< 0 . 0 1 ) , 见表2 。
表 1 两组 患者治疗前后血压 的比较 ( 4 - s )
表 2 两组疗效 比较
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 血管紧张受 体拮抗 剂 、 利尿药 、 B受 体 阻滞剂 。临床上 为使血压达标 , 大多数 的患者需要 用两种 以 上不 同作用机制 的药 物联合 治疗 。苯磺 酸左旋 氨氯 地平 是 长效二氢 吡啶类 钙通 道拮抗 剂 , 通过 阻滞 细胞膜 慢钙 通道 ,

1 4 2・
中 国 现代 药 物席 用 2 0 1 4年 1月 第 8卷第 1 期
C h i n J Mo d D mg A p p l , J a n 2 0 1 4 , Vo 1 . 8 , N o . 1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沙坦 酸左旋 氨氯 地平 片 , 每次 5 mg ,每天一 次 。全部 患者 均连 续服 用 四个月 , 比较 两组 血压水 平 、不 良反应 情 况 。
1 . 3 评 判标 准
XUF a n  ̄ Ha r b i n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Ho s p i t a l Ha r b i n 1 5 0 0 8 0 , C h i n a
d o i : 1 0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 9 3 0 8 . 2 0 1 5 2 1 . 1 2 2
Le vo — am l o di pi ne Be s yl at e C om bi ne d W i t h Val s a rt an i n t he Tr e a t me nt o f Pr i m ar y Hy pe r t e ns i o n
i n c o mbi n a t i o n wi t h v a l s a r t a n c l i n i c a 1 a p p l i c a t i o n e f f e c t f o r t h e t r e a t me n t o f e s s e n t i a l h y p e r t e ns i o n. Me t ho d s Fr o m J a n u a r y 20 1 4 t o J a n ua y r 2 O1 5 . 1 3 6 c a s e s o f p r i ma y r h y pe r t e n s i o n p a t i e n t s we r e d i vi d e d i n t o t wo g r o u p s , 6 8 c a s e s i n e a c h g r o up .Co n t r o l g r o up a d o p t s l be nz e ne s u l f on i c a c i d a ml o d i pi n e t h e r a p y ,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i n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o n t h e b a s i s o f t h e us e o f v a l s a ta r n t r e a t me n t 。 c o mpa r e d w o t g r o u ps o f c l i n i c a l c u r a t i ve e fe c t . Re s ul t s F o u r mo n t hs a f t e r t r e a t me n t .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t h e t o t a 1 e fe c t i v e r a t e wa s 9 5 . 5 9 % i n t he c o n  ̄o l ro g u p wa s 7 9. 4 2 %.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t o t a l e fe c t i v e r a t e wa s s i g n i i f c a n t l y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a t o f c o n t r o l ro g u p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 2 】 王树锋 , 曹文德 , 王 明山, 等. 探讨前臂背侧 岛状皮瓣 转位修 复手部软组织的适应症. 中华手外科杂志 , 1 9 9 9 ,1 5 ( 1 ) : 4 4 .
[ 3 】 张高盂 , 顾 玉东 , 张丽银 , 等. 桡 动脉鼻 烟窝筋膜 穿支皮瓣 .
中华手外科杂志, 1 9 9 2 . 8 ( 1 ) : 6 7 . f 4 ] 丁晓珩 , 方光荣 , 姜凯 , 等. 前臂桡侧复合血管 网皮瓣 的临床 应用. 中华 显微外科杂志。 2 0 0 4 . 2 7 ( 1 ) : 8 - 9 . [ 5 】 林涧 , 余云兰 , 郑和平 , 等. 前臂外侧皮神经 营养血管远端蒂 皮瓣 的临床应用. 实用手外科杂志, 2 0 0 8 , 2 2 ( 1 ) : 1 6 — 1 8 . f 6 1 鲁世荣 , 赵玲辉 , 王广宏 , 等. 手及前臂皮神 经营养血管蒂皮
可稍行驱 血甚 至不驱血 , 使皮 支血管 中的静 脉充血 呈暗紫
[ 8 1 赵国红 , 谢振军 , 郑竞舟 , 等. 桡 动脉 鼻烟窝穿支逆行 岛状筋 膜皮瓣修 复手部 皮肤 缺损 . 实 用手 外科杂 志 , 2 0 0 5 ,1 9 ( 4 ) :
2 3 7 . 2 3 8 .
色, 术中便 于解剖和护理。 其次 , 皮瓣切取面积应略大于受 区 创面 ,以防止缝合张力过大导致术后肿胀 , 容易 出现静脉危
象。 再次 , 受压创面必须彻底清创止血和引流 ,以防止血肿机
化 引 起 皮 下组 织 臃 肿 嗍 。
鼻烟窝上行穿支 , 保 留下行穿支 血管 , 对供 区损 伤更 小嘲 。皮 瓣的营养血管桡动脉鼻烟窝上行穿支解剖位置恒定 , 血供 丰 富, 血管蒂旋转点 远 , 能将近侧 的前臂供 区组织带 蒂旋转 至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观察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观察

重要 。对 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应尽可能使用长效降压药物 , 应有
持续 2 4 h的降压效果 , 对夜 间血压与晨峰血压有效控制 , 从而
1 . 1 一般 资料
选择 2 0 1 3年 1月一 1 2月 我 院收治 的老
年 高血压 患者 1 8 0例 作为 观察对 象 , 男 9 6例 , 女 8 4例 , 年龄 6 5岁 一 7 8岁 , 平均年龄 6 9 . 8岁。全部患者均符合 WHO高血压
1 . 4 统计 学方法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计 数资料 采用 检验 , P < 0 . 0 5为差 异
疗组 明 显优 于 对 照 组 。 结 论 苯 磺 酸 左 旋 氨 氯 地 平 联 合 缬 沙坦 治 疗 老年 高血 压 临床 疗 效 显 著 。
【 关 键词 】老年 高血压 苯磺 酸 左旋氨 氯地 平 缬 沙坦
联合缬沙坦对老年高血压 的控制起到了 良好的效果 , 同时每天 只须各 服用 1 次抗高 血压 药物 , 使其 用药依从 性提高 , 减少 了
可以更有效地预防心肌梗死 、 脑卒 中等并发症 的发生 。钙 离子 拮抗剂联合 血管紧张 素受 体拮抗剂是 治疗方案 中优 先 的推荐 方案 , 本文 中采用 的苯磺 酸左旋 氨氯地平 和缬沙坦是 临床上较 为常用的药物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可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 ,
扩张外周小 动脉和冠状动 脉 , 降低外周血 管阻力 ; 缬沙坦 通过 阻断 肾素 一血管 紧张素 一醛 固醇 系统( R A A S ) , 抑制血管 收缩
旋氨氯地平联合缬 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病 9 0例 ,取得 良好疗
效, 现 报告 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3 讨 论

缬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缬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药物与临床·缬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陈凌云(南京市栖霞区龙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全科内科,江苏 南京 210058)0 引言高血压极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近年来,我国高血压发病率在人们不断改变的生活方式的作用下日益提升,进而逐渐提升了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1]。

因此,要想对心脑血管疾病进行有效预防,关键是要对血压进行有效控制。

本研究比较了缬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8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即缬沙坦组和联合组,每组44例。

缬沙坦组患者中男31例,女13例,年龄52-81岁,平均(64.2±10.1)岁;体质量指数18-30 kg/m2,平均(24.3±4.2)kg/m2,病程2-12年,平均(7.1±1.6)年。

在合并症方面,3例为冠心病,3例为糖尿病,2例为高脂血症。

联合组患者中男29例,女15例,年龄53-81岁,平均(65.4±10.2)岁,体质量指数19-30 kg/m2,平均(25.6±4.0)kg/m2,病程3-12年,平均(7.8±1.4)年,在合并症方面,冠心病4例,糖尿病3例,高脂血症1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者。

1.3 方法。

缬沙坦组患者接受缬沙坦(厂家: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811)治疗,口服80 mg缬沙坦,每天1次,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联合组患者接受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厂家:施慧达药业集团(吉林)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1083)治疗,口服2.5 mg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每天1次,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高血压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高血压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高血压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高血压患者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

在药物介绍中,介绍了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缬沙坦的特点和作用机制。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患者的血压变化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临床观察结果显示,药物联合治疗组的血压明显下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低。

副作用分析表明,少数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但总体安全性良好。

结论部分指出药物联合治疗的优势,总结了临床效果显著,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通过本研究可认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有效且安全。

【关键词】高血压、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缬沙坦、联合治疗、临床效果、副作用、安全性、药物介绍、研究方法、临床观察结果、药物联合治疗的优势、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都有着较高的发病率。

高血压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容易引发多种危险并发症,如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等。

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控制高血压具有重要意义。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一种降压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的治疗中。

而缬沙坦是一种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药物,也被用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效果较好,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血压,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针对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观察仍有较多的空白和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这种联合治疗方案进行临床观察,评估其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实际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科学的治疗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高血压患者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该药物联合治疗方案在高血压管理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 评估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包括降压幅度和控制率。

2. 观察药物联合治疗对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防效果,包括心肌梗死、中风等。

缬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观察

缬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观察

患者肝肾功能不全者,过敏体质者不纳入研
究组。其中,男性 58 例,女性 42 例,年龄 45 至 74 岁,平均年龄(65.27±6.45)岁,病 程 4 个月至 15 年,平均病程(7.42±5.49)年。 依循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
组别 对照组(n=50)
表 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n/(%)]
(2)观察组治疗方法:晨起服用 1.25 毫克左旋氨氯地平片,同时口服 80 毫克缬沙 坦(浙江天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 准字 H20103715),1 次 /d。记录两组患者治 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
(3)无效:血压改善状况不明显,未满 足上述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 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 SPSS19.0 对上 述汇总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观察
张炜峰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浙江省杭州市 311115
【摘 要】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12 年 9 月至 2013 年 9 月于我社区 接受诊疗的 100 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诊疗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总有效 36 例(72.00%),观察组总有效 45 例(90.0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左 旋氨氯地平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降压效果较佳,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对照组(n=50) 161.24±8.91
观察组(n=50) 162.04±9.05
t
0.4454
P
P>0.05
130.23±8.55 120.54±8.78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20-06-03T11:26:51.930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0期作者:郭美达[导读] 目的:研究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以医院诊治的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n=49),分别采用单一缬沙坦治疗方案(对照组)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方案(研究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血压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改善患者血压水平,提升治疗有效率,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关键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缬沙坦;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是指以目前的医疗检查手段能发现导致血压升高确切病因的高血压病,如果不能发现导致血压升高的确切病因,则被成为原发性高血压,因此临床要明确诊断原发性高血压需除外继发性高血压[1]。

目前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是由先天遗传基因与血多致病性增压因素和生理性减压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多因素疾病,患者会表现出头晕、头胀、失眠、健忘等一般症状,也会出现严重并发症和靶器官功能性和器质性损害,降低患者健康程度。

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中,单一降压药很难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更有效且安全的方案来达到治疗目的。

本次研究探究了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的治疗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2019年1月—2019年12月医院诊治的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n=49),分别采用单一缬沙坦治疗方案(对照组)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方案(研究组)。

对照组男25例,女24例,年龄41—84岁,平均年龄(62.15±4.63)岁;研究组男24例,女25例,年龄40—83岁,平均年龄(62.22±4.58)岁。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沈琴;鞠振华;马文进【摘要】目的:研究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某社区医院2011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00例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使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加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高血压稳定情况良好,血压稳定平均值比对照组更接近.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针对原发性高血压影响显著.【期刊名称】《北方药学》【年(卷),期】2017(014)003【总页数】2页(P32-33)【关键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缬沙坦;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作者】沈琴;鞠振华;马文进【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斜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苏州 215123;苏州工业园区斜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苏州 215123;苏州工业园区斜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苏州2151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1+1社区针对当前常规疾病,拟定了相对稳定且优化的治疗体系,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上,可供临床实践的药物很多,但为了获得客观结论,本组采用对比研究方式,主要讨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缬沙坦治疗配合的优势大,还是单用效果好[1]。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随机选择某社区医院2011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00例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67例、女性33例,平均年龄(56.41±2.51)岁。

对患者存入社区的疾病档案资料查阅可获得患病信息,包括到社区治疗的时间、患病年限、疾病治疗情况以及当前疾病状态等,上述客观因素不纳入本组研究重点,故排除相关因素影响。

1.2 研究方法:社区医院给两组提供常规性的疾病治疗支持,主要围绕社会医疗服务体系开展治疗工作,如:定期测量血压、做服药指导、用药安全调研、健康培训等。

对照组,单用缬沙坦,观察组联合使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缬沙坦,两组缬沙坦的用药方式相同,用药剂量有所差异,对照组用药剂量大于观察组少许。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李萍【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18(11)12【摘要】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重庆市万州区人民医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55例。

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治疗,联合组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β2微球蛋白、血尿酸、尿微量清蛋白水平;治疗前后舒张压、收缩压,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β2微球蛋白、血尿酸、尿微量清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β2微球蛋白、血尿酸、尿微量清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舒张压、收缩压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肾功能,且安全性好。

【总页数】2页(P37-38)【作者】李萍【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区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1【相关文献】1.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2.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分析3.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4.缬沙坦胶囊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评价5.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血压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高血压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高血压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患者在长期的治疗中,可能会面临药物副作用、药物耐受性和药效不足等问题,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缬沙坦是一种新型的非垂直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一种新型的钙通道阻滞剂,两者联合治疗高血压的疗效一直备受关注。

本研究旨在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以期对高血压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研究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从而评价该联合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

二、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入住本医院的高血压患者180名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90名,女性90名,年龄范围为40-70岁。

三、研究方法1. 随机分组:将180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90名。

2. 对照组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包括口服单一缬沙坦治疗。

3. 研究组治疗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

4. 随访观察:对两组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观察,记录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不良反应情况以及相关临床指标。

四、研究结果在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的患者血压显著降低,血压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研究组的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28.6±6.3)mmHg和(81.3±4.2)mmHg,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

而对照组的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35.7±7.2)mmHg和(85.5±5.2)mmHg,较治疗前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

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主要包括头晕、乏力、心悸等,但均为轻度不良反应,基本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五、研究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患者,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

高血压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高血压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高血压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长期不治疗会给患者带来许多严重的并发症。

针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本文将针对这一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总结。

1. 研究背景高血压是一种以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特征的疾病,长期不治疗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如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能够通过阻断钙离子通道的开放而降低血压。

缬沙坦则是一种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II的作用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两者联合使用,能够有力地调控血压,减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评估其对患者血压的降低效果,以及对心脏、肾脏功能等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3. 方法选取200名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100人。

实验组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包括单一药物治疗或其他联合用药方案。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以及心脏、肾脏功能指标的变化。

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4. 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患者在心脏、肾脏功能方面的指标也有所改善,血清肌酐、尿酸等代谢物水平低于对照组。

临床症状方面,实验组患者头晕、眩晕等不适症状明显减少。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差不大,但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以轻度头痛、恶心等为主,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小。

5. 讨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方法。

其降血压效果明显,且对心脏、肾脏功能有保护作用,减少了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在不良反应方面,虽然两组患者差异不大,但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轻微且影响较小。

该联合治疗方案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

吕春
【期刊名称】《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年(卷),期】2011(13)8
【摘要】美国国家高血压预防、诊断、评价与治疗联合委员会第7次报告指出,
若高血压2级以上或血压超过目标血压≥20/10mmHg(1mmHg=0.133kPa)的患者开始治疗时,即应考虑2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

本研究观察联合苯磺酸左
旋氨氯地平和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疗效。

【总页数】1页(P758)
【作者】吕春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康复医院心内科,222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4.1
【相关文献】
1.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J], 廖红华
2.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J], 王科
3.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J], 廉润庆
4.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J], 徐芳
5.68例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J], 刘立;迟国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发布时间:2021-07-22T15:39:27.547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月上作者:陈云[导读] 分析对高血压患者实施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治疗的效果。

陈云(成都市双流区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川成都610200)摘要目的分析对高血压患者实施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12月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74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分成各有37例的对照组与实验组,前者接受缬沙坦进行治疗,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并对不同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结果(p<0.05),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观察两组的血压水平,结果(p<0.05),实验组的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水平均较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缬沙坦;联合;高血压高血压以中老年群体较为常见,是临床上多见的心血管疾病,目前在临床上尚无根治的办法,所以一旦患病,则需要终身服用药物以控制病情的发展,如果病情控制不佳,则会诱发较多的并发症[1],累及其他较多的器官,危害生命安全。

因此,探究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尤为重要。

本文以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治疗的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所选对象共计74例,均为我院2019年1月至12月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并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实验组。

对照组:本组37例中有女性患者17名,男性患者20名,年龄范围:38岁-72岁,平均年龄为(50.77±3.14)岁。

缬沙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

缬沙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

缬沙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20-06-17T07:54:51.883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8期作者:黄晨华张晓红(通讯作者)[导读] 分析缬沙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上海市宝山区吴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940)【摘要】目的:分析缬沙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在2019年4—9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和实验组(40例,采用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

结论:原发性高血压采用缬沙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无严重不良反应,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缬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08-0121-02原发性高血压是高血压人群中最常见的病症,目前该疾病的致病因素较多,但是尚无明确的定论,临床中动脉血压过高是最主要的特征,长期的患病可导致并发心脏病、肾脏疾病等实质性器官病变,及时的治疗对于病症的缓解意义重大[1]。

本文针对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的效果展开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在2019年4—9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

其中对照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49.1±5.19)岁,病程2~14年,平均病程(8.5±4.1)年;实验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37~76岁,平均年龄(48.9±5.30)岁,病程2.5~13.8年,平均病程(8.4±4.5)年。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00例我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对照组单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缬沙坦,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显著大于对照组的72.0%(P<0.05),两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血压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0%,远大于观察组(8.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良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缬沙坦;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2-0182-02高血压是当前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患者以中老年人为主[1]。

最近几年,患者的数量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与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快而持续增加,且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也在快速增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目前由于尚无彻底治愈的方法,所以选取可长期服用的有效降压药物十分重要。

我院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不错,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之间我院门诊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均符合WHO/ISH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即在不同日期测量3次血压,有2次血压增高,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其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42~77岁,平均(61.8±2.7)岁;病程5个月~13年,平均(6.3±1.2)年。

本次研究排除对使用药物过敏者,精神疾病患者,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

缬沙坦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用治疗中高度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缬沙坦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用治疗中高度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缬沙坦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用治疗中高度高血压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缬沙坦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缬沙坦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用治疗)、对照1组 30例(缬沙坦治疗)和对照2组30例(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对三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的降压效果及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1组与对照2组的降压效果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缬沙坦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用治疗中高度高血压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缬沙坦;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用;高血压【中图分类号】R544【文献标识码】A高血压是严重危害社区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是大多数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基础,是导致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

导致高血压病发的因素是多个方面的,而患者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则多数与血压高度存在很大的关系。

中高度高血压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血压控制效果不理想的需及时采取降压药物治疗。

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钙拮抗剂(CCB)是降压的有效药物,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若把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效果更加显著。

现对2013年1月~2014年2月无锡市锡山区安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用缬沙坦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用治疗高血压患者取得的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资料共计90例,均为2013年1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男58例,女32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62岁。

2级高血压56例, 3级高血压34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缬沙坦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用治疗)、对照1组 30例(缬沙坦治疗)和对照2组30例(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 显 著 性 ( 00 ) P< . 5 。 治疗 方法 : 组均 给予低盐饮食 , 两 有
中 国社 区医 师 ・ 医学专业 2 1 年 第 1 02 6期 ( 4 总 第3 3 )7 第1卷 1期 3
并有 心脑 肾等靶 器 官保 护作 用 。缬 沙 坦 与 氢氯噻嗪联用也是较好的降压组合, 降压疗 效协 同, 互抵 消不 良反 应 。但 本研 究 显 示 相
组 总 有 效 率 8 . % , 照 组 总 有 效 率 70 对 5 . % , 疗组 有 效 率 高 于 对 照 纽 , 差 91 治 但 异 无统 计 学 意 义 ( P>00 ) 结 论 : 磺 .5 。 苯 酸 左 旋 氨 氯 地 平 / 沙 坦 治 疗 原发 性 高 血 缬
压 疗效 与 氢 氯噻 嗪 / 沙 坦 相 似 。 缬
两 组 疗 效 比较 , 表 1 见 。 两 组 主 要 观 察 指 标 比较 , 表 2 见 。 不 良反应 : 治疗组初始治疗 时有 轻度
关 键 词 苯 磺 酸 左 旋 氨 氯 地 平 缬 沙 坦 原 发 性 高 血压
d i 1 . 9 9 j i n 0 7 —6 4 . 0 2 o : 0 3 6 / . s .10 s 1x 2 1 .
】 0 6. 67
头痛 、 面红 4例 , 继续 治疗 后症状消失 , 未 出现踝部水肿 。对照组无 明显不 良反应 。
两组治疗 前后 肝 肾功 能、 血钾 无 异 常改 变, 血糖 、 血脂无增高 。
讨 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缬沙坦组合降压疗效
高于氢氯噻【 缬沙坦组合 , 但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提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缬沙坦 与小剂量氢氯噻I 缬沙坦均为有效的降压 秦/ 组合 , 两组治疗后对肝 肾功能、 血钾及糖脂 代谢无不 良影 响。当然 , 在降压 治疗 过程 中, 除了关注降压的数值 , 还应关注血压 的 昼夜节律特征 、 血压 的晨峰现象 、 血压变异
嗪/ 沙坦 的降 压 治疗 效 果 , 果 显 示 两组 缬 结 治疗后平均收缩压 、 舒张压及脉压差均较治 疗前 明显降低 , 治疗 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
但差 异无 统计学意义 ( P>00 ) .5 。苯磺酸 左旋氨氯地平是氨氯地平 祛除右旋结构后 的活 J 生药物部分, 是分子长效 C B 具有降 C, 压强力、 平稳 、 持久特点 , 适用于所有高血压
患者 , 饮酒 、 高盐饮食 、 服用非甾体类药物不
平/ 沙坦 与 氢 氯 噻 嗪 / 沙 坦 治 疗 原 发 缬 缬 性 高血压的疗 效差异 。方 法: 4 将 5例 原
量, 观察 时间 8 。治疗前及治疗结 束后 周 分别检测肝 、 肾功 能 、 脂 、 血 血糖 及 血 钾 。 疗效判 断标准 : 显效 : ① 血压 <10 4/ 9 m g ② 有 效 : 压 10~10 9 0 mH ; 血 4 5 /0~ 9 m g③ 无 效 : 压 >10 9 m g 5 mH ; 血 5/ 5 mH 。 统 计 学 处 理 : S S 1. 用 P S 10软 件 包 进 行统计分析 , 数据以 ( X±S 表 示 , 组治 ) 各 疗前后和组 间指 标参 数 采用 t 验 , 检 P< 00 . 5为 差 异 有 显 著 性 。
苯 磺 酸左 旋 氨 氯地 平联 合 缬 沙 坦治 疗原 发性 高血 压 的临床 观察
高血脂 、 糖尿病者 给以调脂 、 降糖治疗 , 同
李京 晓 张 宇 2 60 5 54胜 利 石 油 管 理 局 纯 梁 医 院 ( 东 山 东营市 )
摘 要 目的 : 较 苯 磺 酸 左 旋 氨 氯 地 比
时治疗基础 疾病 。对 照组 给予氢 氯 噻嗪 1. mg缬 沙 坦 4 m , 25 、 0 g 1次/日晨 服 , 疗 治 组 予 苯 磺 酸 左 旋 氨 氯 地 平 2 5 、 沙 坦 . mg缬
4 r , 次 /1 服 治 疗 , 天 测 量 卧 位 血 0 g1 a 3 晨 每 压 2次 , 并根 据血压情 况滴定 降压 药物剂
结 果
发 性 高 血 压 患 者 随 机 分 为 治 疗 组 与 对 照 组 , 照 组 给 予 氢氯 噻 嗪 1. m 、 沙 坦 对 25 g 缬 4 8m , 0~ 0 g 1次/日晨 服 , 疗 组 予 苯 磺 酸 治
左 旋氨 氯 地 平 2 5 g 缬 沙 坦 4 .m 、 0—8 mg 0 , 1次/日晨 服 治 疗 。 观 察 两 组 收 缩 压 、 舒 张 压及 脉 压 差 变 化 , 测 治 疗 前 后 肝 、 检 肾 功能、 脂 、 血 血糖 及 血 钾 情 况 。 结果 : 疗 治
影响其降压效果 , 并有抗 动脉粥样硬化、 降 低脑卒中、 心肌梗死等作用。苯磺酸左旋氨
氯地平可与各类抗 高血压药物联用 , 而面 红、 头痛、 心悸、 踝部浮肿等不 良反应明显低
于其他钙拮抗剂 。缬沙坦为血管 紧张素Ⅱ ( nⅡ 受体阻滞剂 , Ag) 直接阻断 A 1 T 受体发 挥降低血管阻力、 抑制醛 固酮合成作用 , 因 阻断 A 1 T 受体后 A 浓度增高 , Ⅱ 进而激活 A 2具有扩张血管 、 T, 对抗炎症等生物效应 ,
卫 生 出版 社 ,0 7 32 2 0 :4 .
因此优化 降压治疗 , 提高高血压控制率具
有 十 分 重 要 的 意 义 。2 1 0 0年 9月 一2 1 01
年 1 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4 2月 5例 , 比 较 苯 磺 酸 左 旋 氨氯 地 平 / 沙 坦 与 氢 氯 噻 缬 嗪/ 缬沙坦的降压效果 , 现报告如 下。
性以及 中心动脉压力 , 以最大程度降低 患者 靶器官损害的危险, 减少心血管终点事件的
发生…。由于本研究样本数较小 , 苯磺酸左 旋氨氯地平/ 缬沙坦与小剂量氢氯噻嗪/ 缬
沙 坦对 以上 血压 波 动 性 的 影 响有 待 深 入 研 究。 参 考 文 献
1 胡 大 一 , 长 生 . 脏 病 学 实 践 . 京 : 民 马 心 北 人
是治疗 中的重要环节。高血压是严重影响 居民健康的心血管综合征, 我国 目前高血压 面临的形势仍然 严峻 , 血压 的控制率低 高 下, 心血管 事件发病率 、 致死率 居高不 下。 中国 21 0 1年 高 血 压 指 南 指 出 : 血 压 > 对 10 1 r Hg 6/0 n 0 m 或中危及 以上患者, 起始 即可 采用小剂量两种药物联合治疗 。并用 药物 可钝化反调节 , 限制另一药物诱导的不 良代 偿 。降压治疗应选择预防卒中和冠心病事 件获益证据充 分的药物 。比较小剂量苯磺 酸左 旋 氨 氯 地 平/ 沙 坦 与 小 剂 量 氢 氯 噻 缬
原 发 性 高 血 压 是 我 国人 群 脑 卒 中 、 冠 心病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 血压 高
治疗 的根本 目的是降 低心血 管病发 病率 及死亡率 , 降压达标是高血压治疗 中的重 要环节。我国 目前降压 达标 率不 容乐 观 ,
原 发 陛高 血 压 是 我 国 人 群 脑 卒 中 、 冠 心病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危 险因素 , 降压达标
资料 与方 法
4 5例 原 发 性 高 压 患 者 均 符 合 《 中
国高血压 防治指 南》 2 0 ( 09年 基层版 ) 高 血压诊断标准 , 为经其他 降压药物治疗 血 压控制不理想者 , 中男 2 其 7例 , 1 ; 女 8例 年龄 3 6 8— 9岁 , 均 5 4 . 平 2-1 6岁 。 其 中 - 高血压 1级 8例 , 高血压 2级 2 6例 , 高血 压 3级 1 1例 ; 高脂血症 1 伴 8例 , 尿病 糖 1 5例 , 冠心病 I , 2例 脑梗 死 6例 , 除严 排 重肝 肾功能不全、 心力衰竭患者 。随机分 为对 照组 2 2例 , 疗 组 2 治 3例 , 组 在 性 两 别、 年龄及病情分布上经统计学处理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