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三间小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导入
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
希望活的深刻,并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然后
从中学习,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却发现自己
从来没有活过。
——梭罗《瓦尔登湖》
第2页/共28页
走近作者
【毕淑敏】1952年10月出生于新疆伊宁,中共 党员,国家一级作家。著有《毕淑敏文集》十 二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等。
第7页/共28页
第三部分(18—19)指出把精神的三间小屋 建筑得美观结实的条件,并希望在此基础上 把小屋扩建成精神大厦。
第8页/共28页
细读感悟
细读1-6段,思考: 这一部分可以分为两层,说说两个层次
之间的联系,以及第一部分在全文中的作用。
1—3段:写作者对两句名言的感慨与思考。 由使用空间概念描述人的心灵引出“那容心之所, 该有怎样的面积和布置”,引发读者思考。
的义务和权利,向人们提出扩大精神空间的 建议。
第20页/共28页
品味语言
1.本文在语言上具有怎样的特点?请做 简要分析。
①文本虽然为说理文,但是巧用比喻、 拟人等修辞,说理形象,文辞优美,增添了 文章的美感和可读性。
第21页/共28页
如“如果想重温祥和……从天窗洒入” 一句,以“精神垃圾”指心中的恨以及不健 康的情感;以“重塑你的精神天花板”指除 掉那些不健康的情感,让关心、爱等健康的 情感驻足心间。
第5页/共28页
整体感知
给文章分层,理清作者思路。 第一部分(1—6)引出话题——如何布置我 们的心灵空间。 第二部分(7—17)分析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 该建立“三间小屋”。
第6页/共28页
第一层(7—8)分析如何建立第一间精神小 屋,即盛放着爱和恨的小屋。 第二层(9—13)分析如何建立第二间精神小 屋,即盛放着事业的小屋。 第三层(14—17)分析如何建立第三间精神 小屋,即安放我们自身的小屋。
第16页/共28页
你认为在第三间精神小屋中应该怎样 “安放我们自身”呢?
安放自身需要思考,拥有独立的思想。 请你结合日常生活,说说你是否尝试过
如此构建“精神的三间小屋”。
第17页/共28页
根据你的理解,谈谈“精神的三间小屋” 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分析作者是按照怎样的 顺序来写这三间小屋的。
第18页/共28页
本文是一篇融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的 说理性散文,通过对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描写、 阐述,表现了关注个性、关注自我、关注人的 精神生活的思想。
第26页/共28页
板书设计
爱和恨—打扫—给爱留下足够的容量

神 的 三 间 小
事业—自我寻找—选择自己适合和爱 撑起
好的事业
精神
(努力向上的小屋)
世界
自身—思考—拥有独立的思想
第24页/共28页
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把心中充满爱 和心中恨比爱多两种内心世界进行对比,突 出了两种内心世界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精神 生活,一个快乐无比,一个悲戚压抑,给人 以警示。
第25页/共28页
课堂小结
本文构思新颖独特。以三间小屋为载体, 阐述了精神追求的内涵及其意义,激励人们关 注自己的心灵,提升精神境界。
三间小屋是一个整体,其中盛放我们自 身的小屋是根本,是心灵大厦的基础,我们 只有拥有自己的主见,才能明确自己所爱和 所憎恨的,才懂得什么样的事业能带给我们 真正的快乐。
作者是按照层层深入的顺序来写这三间 小屋的。
第19页/共28页
细读18-19段,概括这两段的内容。 总结全文,指出建立精神栖息地是我们
细读7-17段,思考: 第一间小屋中有爱也有恨了,作者希望
我们如何处理它们的关系? 经常打扫,给爱留下足够的空间。
第12页/共28页
如何才能让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呢? 有事业心,选择自
己适合和爱好的事业, 建设努力向上的小屋。
第13页/共28页
理解“否则,鸠占鹊巢……不得安宁” 的内涵。
“鹊”指的是
大厦
屋 (庄严、真诚的小屋)
第27页/共28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8页/共28页
第22页/共28页
②语言富有哲理性。 如“安放我们自身”“给爱留下足够
的容量”等句子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都 是对人生的高度审视,越读越妙,越品越 见文章的深刻性。
第23页/共28页
2.说说下面一段话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请做简要分析。
“假若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 你的精神悲戚压抑,形销骨立。”
“事业”
“鸠”指的是 “事业之外的赘生物”
“鸠占鹊巢”: 赘生物取代了事业的位置
第14页/共28页
写第三间小屋时作者 为什么说“在我们的小屋 里,住着所有我们认识的 人,唯独没有我们自己 ”?
第15页/共28页
这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我们能从 不同渠道接受各种纷繁复杂的信息,有的人渐 渐就被这个信息社会所同化了,常常随波逐流, 用他人的观点来肯定事物的价值,常常以为众 人所追求的就是他们自己想要的。于是别人的 思想、外在的信息代替了他们自己的思想,使 自己成为缺乏思想和思考的人,所以说“唯独 没有我们自己”。
第3页/共28页
字词积累
huì
mào
yòu

自惭形秽 广袤 宽宥 游弋

轻觑
麾下 坍塌
第4页/共28页
【自惭形秽】原指因自己的容貌举止不如别 人而感到惭愧,后来泛指自愧不如别人。 【间不容发】两物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形 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
【形销骨立】形容身体极其消瘦。 【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 显出各自的好处。
第9页/共28页
4—6段:紧承前文内容,由身体活动的 空间引出对人心灵活动的空间的思考。
关系:层层深入,这一部分引出下文对 “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的论述。
第10页/共28页
作者认为应修建三间精神小屋的原因是什么? 为了给精神建立栖息地,使人健康、美
丽、庄严、伟大、真诚、完满、永恒。
第11页/共28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