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堂观察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观察报告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是第五组课文的第三篇,是一篇议论文,课文主要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本节课的重点一是:研读三个具体事例,引导学生联系具体事例,自主深刻的理解课文,从而受到启发,明白“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深刻哲理。

重点二是: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初步了解议论文。

在谈老师的这节课中,亮点之一:教学思路清晰。

谈老师首先以经典诗文导出什么是真理,揭示课题后让学生说说从课题中读懂了什么?学生初步知道:要发现真理,就要不断发问。

接下来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说说各段写了什么?然后小结出:作者先提出观点,再用事例证明,最后总结全文的写作方法。

亮点之二:注重学法、写法的指导。

在初读课文中,学生就弄清楚了课文的写作方法,在此基础上,老师重点指导学习三、四、五自然段,先小结出学习这几个自然段的学习方法:现象——过程——真理。

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再说说各个事例。

最后出示表格,学生填写。

在学习过程中,老师抓重点词句来体会感悟科学家谢皮罗,波义尔,奥地利医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勇于探索,见微知著,追根求源,锲而不舍的品质,从而让学生明白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哲理。

课文学完后,出示小练笔,让学生仿照课文写一写,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就完成了本
节课的教学任务。

亮点之三:教学重难点突出,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谈老师课中重点探讨了发现真理的过程,采用说事例,填表格,抓短语的方法,让学生真正明白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哲理。

起初从课题入手,学生初步感悟到发现真理就要不断发问,重点段落学完后,谈老师紧接着追问学生,你们学到这里,对课题有了什么更深的理解,学生很快答道:“发现真理,光不断发问还不行,要不断探索,不断实验……”从这一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对课文内容读懂了,读透了。

真正做到把厚书读薄,把薄书读厚了。

谈老师对教材钻研透彻,能熟练准确地把握教材。

老师整个课堂设计丝丝有扣,不落痕迹地处理了课文的重难点。

在他巧妙地引导下,学生了解了科学家发现真理的过程是:看到现象,提出疑问,不断实践,得出结论。

学生也明白了发现真理的条件。

总之,谈老师的这节课是一节扎实高效的语文课。

听了这节课,我有如下建议:
一、老师课中、课后还可渗透一些经典诗文。

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波义耳说:“人之所以能效力于世界,莫过于勤在实验上级下功夫。

”列宁说:“不用相当的独立功夫,不论在哪个严重的问题上都不能找出真理,谁怕用功夫,谁就无法找到真理。

”让学生朗读,可以促进文本的理解,可以提升文本的价值。

二、学完三、四、五自然段后,可让学生说说类似书中这样的事例。

如:瓦特发明蒸汽机,鲁班发明锯,牛顿发明万有引力定律等等。

这些都是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了真理的。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并培养学生要有
探索精神。

三、我认为谈老师在学习三、四、五自然段时,里面的过程有些迂回。

如:他先让学生说事例,再让学生根据现象——过程——真理又说了一遍,最后出示表格还说了一遍。

我认为可以直接出示表格让学生完成。

以上是我个人的看法,若有不对之处,请各位老师予以批评指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