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单位登记表
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登记表 方柏堂墓

文物名称
所在地址
申报单位(公章)
申报日期年月日
市(县,区)政府推荐文件原件
公布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文件复印件
公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复印件
专家意见
(市文物局专家填写)
图纸册页
“四有”工作情况
下一阶段保护、管理、使用计划
评估价值(300字以内)
调查、考古、保护、展示工作及相关研究情况
自然与人文环境
申报
对象
文物
构成
清单
文物名称
文物类别
保存现状
方柏堂墓
古墓葬
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登记表
名称
方柏堂墓
时代
清朝
类别
古墓葬:名人或贵族墓
所有权
国家
使用人
百华居委会
所地
安庆市宜秀区大龙山镇百华社区
海拔高度
104m
经度
东经117度0分53.9秒
纬度
北纬30度37分53.5秒
保护级别
市级
管理机构
安庆市文物局
使用权
国家
简介
方柏堂墓位于安庆市宜秀区大龙山镇百华村,该坟原位于百华村杨凹村民组,1999年建合安高速,便移至百华村斯家大排。据百华村斯冬青书记介绍,该墓前原有四个一人高的华裱,两块墓碑,其中一块毁于文革时期。1999年移葬,为夫妻二人墓,现一块墓碑,两个墓冢。坐南朝北,墓碑上半部为40cm高券顶,下半部尺寸为170cm×95cm×15cm,因年代久远,墓碑碑文严重风化,无法辨析。墓冢长5米,宽3.6米,两个墓冢之间相距5米。
文物历史沿革及本体状况
方柏堂墓位于安庆市宜秀区大龙山镇百华村,该坟原位于百华村杨凹村民组,1999年建合安高速,便移至百华村斯家大排。据百华村斯冬青书记介绍,该墓前原有四个一人高的华裱,两块墓碑,其中一块毁于文革时期。1999年移葬,为夫妻二人墓,现一块墓碑,两个墓冢。
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登记表

附件3: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登记表文物名称新堂天主教教堂所在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申报单位凉城县人民政府(公章)申报日期2009 年7 月20 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登记表图纸册页照片册页历史沿革内蒙古南部凉城县在革命战争年代里,是绥南根据地之一,绥南根据地是大青山游击根据地与晋西北联系的咽喉要道,是山西和绥远构成根据地的中枢地带,也是延安根据地向东北挺进的桥头堡。
从内蒙古西部地区的角度看,马头山、蛮汉山与大青山连接,成为阻击截断日寇西进的天然屏障。
1、抗日战争时期马头山、蛮汉山1937年9月底,我党派120师宋时轮支队挺进雁过留声北,进入凉城的马头山,一方面宣传我党的抗日主张,另一方面武装群众扩大队伍,1938年春挺进120师六支队根据我党扩大游击根据地的指示,在马头山一带首先建立了大丰凉中心县委,1939年初,绥南地委成立,书记崔岩,1941年春,以马头山为活动基地,建立了中共丰凉县委,属绥南地委领导。
1938年6月,根据毛主席党中央的指示,一二0师党委决定,由三五八旅改委李井泉,参谋长姚喆同志率领七一五团,旅部骑兵连和山西战地动委领导的四支队,组成大青山支队,从山西五寨出发,在长城内外,迅速挺进马头山和蛮汉山,1939年8月,李井泉同志从延安回大青山途中,路经蛮汉山指示,在蛮汉山区建立人民政府。
二、解放区战争时期马头山、蛮汉山1945年8月15日本投降,绥南委重新成立,地点在新堂镇1946年9月,实行精兵简政,地县委合并,组成中共凉城中心县委,绥南专署专员郑天翔兼中心县委书记。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帝王将相国主义的援助下,企图独吞中国人民的胜利果实果实,继续统治与压迫人民,1945年8-9月间,国民党军队先后攻占了我军已解放的清水河、凉城、陶林、集宁、丰镇等地及平绥铁路沿线的重要村镇。
1945年10月19日,人民解放军为了反击国民党反动派向解放区的进攻,彻底摧毁他在绥远地区的黑暗统治,展开民绥包战役。
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以下是中国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截至2021年4月):
1. 故宫博物院(北京市)
2. 万里长城(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山东省)
3. 乐山大佛(四川省)
4. 兵马俑坑(陕西省)
5. 北京皇家园林(北京市)
6. 云冈石窟(山西省)
7. 拙政园(江苏省)
8. 广州陈家祠(广东省)
9. 雁荡山古建筑群(浙江省)
10. 三清山岛(福建省)
11. 沧州地刹(河北省)
12. 烟台上下五庄古村落(山东省)
13. 茅山风景区(江苏省)
14. 文殊院(北京市)
15. 格尔木石窟群(青海省)
16. 千佛山(山东省)
17. 宜昌君山岛(湖北省)
18. 怀仁馆(山西省)
19. 至圣先师庙(湖北省)
20. 四川泸州昭化古城(四川省)
此外,在中国还有更多的省级、市级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长度以外尽量还原给出。
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调查登记表

调查编号: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调查登记表收藏单位名称: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区、州、盟):县(区、市、旗):调查人(签字):日期:年月日审定人(签字):日期:年月日抽查人(签字):日期:年月日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调查登记表收藏单位(盖章):注:纳入本次普查的宗教场所及其他单位,可以参照本表使用。
填表人:日期:年月日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调查登记表填写说明1 范围本说明适用于《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调查登记表》的填写,每个纳入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范围的国有单位填写一份登记表。
﹡无论是否收藏有文物或符合普查范围的物质遗存,各国有单位均需反馈此登记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说明的引用而成为本说明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说明。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4 年3 月14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1996 年7 月5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7 年12 月29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2008 年10 月28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2009 年8 月27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3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以法人作为调查登记的基本单位。
3.1 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3.2 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3.3 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3.4 法人单位包括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机关法人、其他单位。
3..4.1 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法人,指企业全部资产归国家所有的企业,或国家授权的投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单独投资设立的、或国家拥有实际控股权的、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非公司制的经济组织。
博物馆登记表

博物馆登记表名称
国家文物局制定
博物馆基本情况
博物馆法定代表人基本情况
馆级负责人基本情况
博物馆机构及人员基本情况
博物馆展示与服务基本情况
博物馆经费基本情况
填写说明
一、本登记表所列项目必须如实填写。
表格填写不下时,可另加附页,用A4纸书写。
二、字迹要工整、清楚,使用符合档案管理规定的的书写工具和墨水(用钢笔、毛笔、炭素墨水、蓝黑墨水)。
三、本登记表须填写一式两份,报所在省文物行政管理部门。
四、《博物馆管理办法》发布之日前成立的博物馆,填写该表。
五、本登记表所指“博物馆”包括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及其他含博物馆性质的单位。
六、开馆日期指:博物馆向社会公众开放的日期。
七、环境控制设备:恒温恒湿设备、空气过滤设备等。
环境检测设备:紫外线测试仪、光照度计、温湿度检测仪、有害气体检测仪等。
基本保管设备:柜架、展柜、囊匣等。
安全、消防设备:报警器、消防栓、探头等。
国家文物局关于发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

国家文物局关于发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正文:---------------------------------------------------------------------------------------------------------------------------------------------------- 国家文物局关于发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厅、局、文管会):《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工作规范(试行)》及与之配套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著录说明》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卷盒、卷内表格、专用纸规范》已经国家文物局第33次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并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请遵照执行。
附件:1、《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工作规范(试行)》2、《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著录说明》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卷盒、卷内表格、专用纸规范》2003年11月24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工作规范(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以下简称:记录档案)的编制和管理工作,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标志说明、记录档案和保管机构工作规范》等法规的有关规定制订本规范。
第二条记录档案包括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身的记录和有关文献。
内容分为科学技术资料和行政管理文件。
形式有文字、图纸、照片、拓片、摹本、电子文件等。
第三条记录档案必须科学、准确、翔实。
记录档案分为主卷、副卷、备考卷。
主卷以保护管理工作记录和科学资料为主。
副卷收载有关行政管理文件及日常工作情况。
备考卷收载与本处文物保护单位有关、可供参考的论著及资料。
第二章主卷第四条主卷包括:文字、图纸、照片、拓片及摹本、保护规划及保护工程方案、文物调查及考古发掘资料、文物保护工程及防治监测、文物展示、电子文件、续补等十种案卷。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截至2023年5月,我国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共有762处,其中包括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石窟寺、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石刻及其他、古遗址、古墓葬等。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以梁思成先生主编的《全国重要文物建筑简目》为基础,分为六大类,其中将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放在第一位,体现了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
在这些国宝单位中,有很多文物古迹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如云冈石窟、莫高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北山摩崖造像、宝顶山摩崖造像;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嵩岳寺塔、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六和塔、普宁寺、普乐寺、普陀宗乘之庙、须弥福寿之庙、曲阜孔庙及孔府、故宫、万里长城、天坛、布达拉宫、武当山金殿等。
第1页共1页。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全情况调查表》填写说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全情况调查表》填写说明
一、本表由文物保护单位所在地文物行政部门或者文物保护单位管理使用单位据实填写,注明联系人姓名、联系电话及填表时间,加盖填表单位公章,由省级文物行政部门统一汇总后,报国家文物局。
二、保护单位名称: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称。
三、产权性质:国家所有、集体所有和私人所有。
四、管理使用单位:负责保护管理和使用文物保护单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五、隶属关系:管理使用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名称。
六、保护管理机构: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或者管理使用单位设立的具体负责本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管理工作的专门机构。
七、当前用途:当前文物保护单位的具体使用用途,要写明由何单位用作何种用途。
八、现有安防、消防和防雷设施建设资金来源:是指中央财政投入、省级财政投入、市县级财政投入或者管理使用单位投入。
九、目前运行情况:包括运行正常、需部分升级改造、需整体更新三种情况;
十、安全设施经费需求:根据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范实际需要测算的经费需求。
十一、发生的文物安全案件情况:自2006年以来本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发生的文物安全案件情况,应注明案发时间、案件性质(盗窃、盗掘、抢劫、自然损害或者其他事故等)、文物损失和案件处理情况。
本部分可另附纸。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

名称
图号
比例
绘制人
绘制时间
第页共页
照片编号:
照片册页
序号:
名称
照片号
底片号
摄影者
拍摄时间
拍摄方位
文字说明
第页共页
〇
石窟寺
及石刻
〇石窟寺〇摩崖石刻〇碑刻〇石雕〇岩画〇其他石刻
〇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〇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〇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地
〇名人故、旧居〇传统民居〇宗教建筑〇名人墓〇烈士墓及纪念设施
〇工业建筑及附属物〇金融商贸建筑〇中华老字号〇水利设施及附属物
〇文化教育建筑及附属物〇医疗卫生建筑〇军事建筑及设施
°′″
米
°′″
°′″
米
°′″
°′″
米
°′″
°′″
米
°′″
°′″
米
°′″
°′″
米
°′″
°′″
米
°′″
°′″
米
°′″
°′″
米
°′″
°′″
米
°′″
°′″
米
°′″
°′″
米
°′″
°′″
米
第页共页
标本登记表
序号
名称
编号
质地
年代
保存地点
备注
第页共页
其他资料登记表
序号
名称
编号
类别
数量
保存地点
备注
第页共页
图纸编号:
图纸册页
〇桥梁码头遗址〇祭祀遗址〇水下遗址〇水利设施遗址
〇寺庙遗址〇宫殿衙署遗址〇其他古遗址
〇
古墓葬
〇帝王陵寝〇名人或贵族墓〇普通墓葬〇其他古墓葬
马氏庄园-国保申报登记表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登记表名 称马氏庄园时 代清末——民国类 别古建筑所有权国家所有使用人所在地海拔高程经 度纬 度保护级别管理机构简介马氏庄园位于xx市xx县蒋村乡西蒋村,是清末头品顶戴、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广西巡抚、广东巡抚马丕瑶的故居。
该庄园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至民国十四年(1925年),占地面积约20000m2,建筑面积5000m2。
现存规模基本完整,主要由南、中、北三区组成,共6路。
南区1路,座南朝北,5进院落;中区4路,座北朝南,西3路各4进院落,东路2进院落;北区1路,座北朝南,2进院落。
共存建筑83座,包括厅、堂、楼、廊等总计401间。
整个建筑群规模宏大、中轴对称,布局严谨,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形式与当地民居的有机结合。
其“九门相照”的典型地方特点,“五脊六兽”的装饰形式,以及建筑上采用的砖雕、石雕、木雕、彩绘等多种艺术形式,均显示出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
被誉为“中州官宅标本”、“中原第一大宅”等。
文物名称文物类别保存现状申报对象文物构成清单1号建筑古建筑好2号建筑古建筑好3号建筑古建筑好4号建筑古建筑好5号建筑古建筑好6号建筑古建筑好7号建筑古建筑好8号建筑古建筑好9号建筑古建筑好10号建筑古建筑好11号建筑古建筑好12号建筑古建筑好13号建筑古建筑好14号建筑古建筑好15号建筑古建筑好16号建筑古建筑好17号建筑古建筑好18号建筑古建筑好19号建筑古建筑好20号建筑古建筑好21号建筑古建筑好文物名称文物类别保存现状22号建筑古建筑好23号建筑古建筑好申报对象文物构成清单24号建筑古建筑好25号建筑古建筑好26号建筑古建筑好27号建筑古建筑好28号建筑古建筑好29号建筑古建筑好30号建筑古建筑好31号建筑古建筑好32号建筑古建筑好33号建筑古建筑好34号建筑古建筑好35号建筑古建筑好36号建筑古建筑好37号建筑古建筑好38号建筑古建筑好39号建筑古建筑好40号建筑古建筑好41号建筑古建筑好42号建筑古建筑好文物名称文物类别保存现状43号建筑古建筑好45号建筑古建筑好46号建筑古建筑好47号建筑古建筑好申报对象文物构成清单48号建筑古建筑好49号建筑古建筑好50号建筑古建筑好51号建筑古建筑好52号建筑古建筑好53号建筑古建筑好54号建筑古建筑一般55号建筑古建筑一般56号建筑古建筑一般58号建筑古建筑一般59号建筑古建筑一般60号建筑古建筑一般61号建筑古建筑一般62号建筑古建筑一般63号建筑古建筑较好64号建筑古建筑好65号建筑古建筑好文物名称文物类别保存现状66号建筑古建筑好67号建筑古建筑好68号建筑古建筑好69号建筑古建筑好70号建筑古建筑好71号建筑古建筑好72号建筑古建筑好申报对象文物构成清单73号建筑古建筑好74号建筑古建筑好75号建筑古建筑好76号建筑古建筑好77号建筑古建筑好78号建筑古建筑好79号建筑古建筑好80号建筑古建筑好81号建筑古建筑好82号建筑古建筑好83号建筑古建筑好自然与人文环境1、自然环境(1)气候xx县地处北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登记表

附件3: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登记表文物名称新堂天主教教堂所在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申报单位凉城县人民政府(公章)申报日期2009 年7 月20 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登记表图纸册页照片册页历史沿革内蒙古南部凉城县在革命战争年代里,是绥南根据地之一,绥南根据地是大青山游击根据地与晋西北联系的咽喉要道,是山西和绥远构成根据地的中枢地带,也是延安根据地向东北挺进的桥头堡。
从内蒙古西部地区的角度看,马头山、蛮汉山与大青山连接,成为阻击截断日寇西进的天然屏障。
1、抗日战争时期马头山、蛮汉山1937年9月底,我党派120师宋时轮支队挺进雁过留声北,进入凉城的马头山,一方面宣传我党的抗日主张,另一方面武装群众扩大队伍,1938年春挺进120师六支队根据我党扩大游击根据地的指示,在马头山一带首先建立了大丰凉中心县委,1939年初,绥南地委成立,书记崔岩,1941年春,以马头山为活动基地,建立了中共丰凉县委,属绥南地委领导。
1938年6月,根据毛主席党中央的指示,一二0师党委决定,由三五八旅改委李井泉,参谋长姚喆同志率领七一五团,旅部骑兵连和山西战地动委领导的四支队,组成大青山支队,从山西五寨出发,在长城内外,迅速挺进马头山和蛮汉山,1939年8月,李井泉同志从延安回大青山途中,路经蛮汉山指示,在蛮汉山区建立人民政府。
二、解放区战争时期马头山、蛮汉山1945年8月15日本投降,绥南委重新成立,地点在新堂镇1946年9月,实行精兵简政,地县委合并,组成中共凉城中心县委,绥南专署专员郑天翔兼中心县委书记。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帝王将相国主义的援助下,企图独吞中国人民的胜利果实果实,继续统治与压迫人民,1945年8-9月间,国民党军队先后攻占了我军已解放的清水河、凉城、陶林、集宁、丰镇等地及平绥铁路沿线的重要村镇。
1945年10月19日,人民解放军为了反击国民党反动派向解放区的进攻,彻底摧毁他在绥远地区的黑暗统治,展开民绥包战役。
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类)勘察和资料收集记录表

单击或点击此处输入日期。
(描述危害发生的具体情况)
选择一项。
单击或点击此处输入日期。
(描述危害发生的具体情况)
选择一项。
单击或点击此处输入日期。
(描述危害发生的具体情况)
……
三、安全管理工作现状
1、安防技防设施情况
1)现有技防设施整体情况描述:
(整体描述安防技防设施的情况,包括模拟/数字,管辖权归属,整体工作状态,监控中心现状等)
2)现有技防设施统计表:
(插入现有安防设备清单、工作状态、管辖权限的列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设备品牌型号
数量
单位
工作状态
1
半球摄像机
海康威视
XXXXX-XXXXX-XXXX
15
台
图像模糊
2
3
4
5
6
……
3)现有安防技防设施照片
安防设施
位置
照片
安防设施名称
安防设施安装位置
安防设施名称
安防设施安装位置
安防设施名称
……
3、附属文物信息
附属文物
简单介绍
附属文物等级
附属文物照片
(附属文物名称)存放于(附属文物的存放位置),(附属文物的简单介绍)
选择一项。
(附属文物名称)存放于(附属文物的存放位置),(附属文物的简单介绍)
选择一项。
(附属文物名称)存放于(附属文物的存放位置),(附属文物的简单介绍)
选择一项。
……
3、文物展厅或库房信息
风险部位使用用途
文物建筑(单体文物建筑名称)建于(建造年代)
面积:平方米
周长:米
高度:米
(单体文物建筑使用用途和现状)
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登记表

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登记表附件3: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登记表文物名称新堂天主教教堂所在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申报单位凉城县人民政府(公章)申报日期2009 年7 月20 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登记表图纸册页照片册页历史沿革内蒙古南部凉城县在革命战争年代里,是绥南根据地之一,绥南根据地是大青山游击根据地与晋西北联系的咽喉要道,是山西和绥远构成根据地的中枢地带,也是延安根据地向东北挺进的桥头堡。
从内蒙古西部地区的角度看,马头山、蛮汉山与大青山连接,成为阻击截断日寇西进的天然屏障。
1、抗日战争时期马头山、蛮汉山1937年9月底,我党派120师宋时轮支队挺进雁过留声北,进入凉城的马头山,一方面宣传我党的抗日主张,另一方面武装群众扩大队伍,1938年春挺进120师六支队根据我党扩大游击根据地的指示,在马头山一带首先建立了大丰凉中心县委,1939年初,绥南地委成立,书记崔岩,1941年春,以马头山为活动基地,建立了中共丰凉县委,属绥南地委领导。
1938年6月,根据毛主席党中央的指示,一二0师党委决定,由三五八旅改委李井泉,参谋长姚喆同志率领七一五团,旅部骑兵连和山西战地动委领导的四支队,组成大青山支队,从山西五寨出发,在长城内外,迅速挺进马头山和蛮汉山,1939年8月,李井泉同志从延安回大青山途中,路经蛮汉山指示,在蛮汉山区建立人民政府。
二、解放区战争时期马头山、蛮汉山1945年8月15日本投降,绥南委重新成立,地点在新堂镇1946年9月,实行精兵简政,地县委合并,组成中共凉城中心县委,绥南专署专员郑天翔兼中心县委书记。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帝王将相国主义的援助下,企图独吞中国人民的胜利果实果实,继续统治与压迫人民,1945年8-9月间,国民党军队先后攻占了我军已解放的清水河、凉城、陶林、集宁、丰镇等地及平绥铁路沿线的重要村镇。
1945年10月19日,人民解放军为了反击国民党反动派向解放区的进攻,彻底摧毁他在绥远地区的黑暗统治,展开民绥包战役。
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文物登记表(试行)著录

(2)各项的顺序要固定,文件名中不能存在任何空格。
无论任何原因,文件名中均不得存在中文字符。
截至此次普查的标准时点(2013.12.31.24:00)为止,已定级文物按现有级别填写,尚未确定级别的文物按未定级文物填写。
4.6文物类别按《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文物分类标准(试行)》进行选择。
每件文物只选择1种范围和1种具体类别。
类别选择时如有交叉应按性质、功用、质地的顺序进行选择。
两种以上质地的文物,以其主要质地归类。
4.6.1类别范围按藏品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可以分为:历史文物、古籍、历史档案、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
(1)历史文物分为古代文物和近代现代文物。
古代文物:从旧石器时代至清代的、属于人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遗留下来的、由人类创造或者与人类活动有关的一切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的、可移动的物质遗存。
近代现代文物:1911年以来具有重要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的,以及反映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和与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或著名人物有关的实物,以及其他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实物。
1840—1911年间与近代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或著名人物有关的实物,以及其他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实物也可认定为近代现代文物。
(2)古籍:参照相关规定予以认定。
(3)历史档案:参照相关规定予以认定。
(4)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古猿化石、古人类化石、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第四纪古脊椎动物化石。
单选。
4.6.2具体类别根据文物的实际情况,按《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文物分类标准(试行)》进行选择。
单选。
4.7年代按《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文物年代标准(试行)》进行选择、填写。
4.7.1纪年选项因文物的具体情况比较复杂,本次普查提供A、B两种纪年选项:A按考古学纪年、中国历史朝代纪年,B按地质年代纪年和公元纪年。
根据文物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一种纪年选项进行具体选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并公布)
说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包括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石窟寺、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石刻及其他、古遗址、古墓葬六个大类。
截至2008年11月底,已批准并公布6批,共2 351处。
其中:1961年3月4日公布第一批,计180处;1982年2月23日公布第二批,计62处;1988年1月13日公布第三批,计258处;1996年11月20日公布第四批,计250处;2001年6月25日公布第五批,计518处;2002年11月22日公布增补1处,2003年3月2日、4月3日分别公布增补1处,均列入第五批;2006年5月25日公布第六批,计1 080处。
此名单按上述6批分为6个表。
表中各文物保护单位的排列顺序、名称依据当年国务院公布的文本,有俗称和子项目的单位名称放在正式名称后的括号内。
文物保护单位所处的时代根据国家文物局公布的资料有的略作调整。
文物保护单位的地址均用今地名(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08年公布的资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有增补项目者,则在“备注”栏列入增补的项目名称和年代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1961)
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1982)
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1988)
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1996)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01)。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内页第一页(修改后)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内页第一页(修改后)《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内页第一页(修改后)附件1:《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内页第一页(修改后)名称代码地址及位置北纬东经海拔高程GPS坐标°′″°′″m测点说明类别古遗址洞穴址聚落址城址窑址窖藏址矿冶遗址古战场驿站古道遗址军事设施遗址桥梁码头遗址祭祀遗址水下遗址水利设施遗址寺庙遗址宫殿衙署遗址其他古遗址古墓葬帝王陵寝名人或贵族墓普通墓葬其他古墓葬古建筑城垣城楼宫殿府邸宅第民居坛庙祠堂衙署官邸学堂书院驿站会馆店铺作坊牌坊影壁亭台楼阙寺观塔幢苑囿园林桥涵码头堤坝渠堰池塘井泉其他古建筑石窟寺石窟寺摩崖石刻碑刻石雕岩画其他石刻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重要历史事件纪念重要史迹地或纪念设施名人故、旧居传统民居宗教建筑及代表性名人墓烈士墓及纪念设施工业建筑及附属物金建筑融商贸建筑中华老字号水利设施及附属物文化教育建筑及附属物医疗卫生建筑军事建筑及设施交通道路设施典型风格建筑或构筑物其他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其他年代统计年代□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西周□东周□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待定面积(m2)所有权□国家□集体□个人□不明使用单位(或隶属使用情况人)用途□办公场所□开放参观□宗教活动□军事设施□工农业生产□商业用途□居住场所□教育场所□无人使用□其他用途复查对象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尚未核定为保护单位《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指标顺序变更情况对照表变更后1.名称2.地址及位置3.GPS坐标4.类别5.年代6.统计年代7.面积8.所有权9.使用情况10.复查对象变更前1.名称2.地址及位置3.GPS 坐标4.级别5.面积6.年代7.统计年代8.类别9.所有权10.使用情况扩展阅读:营口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著录规范营口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著录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统一规范营口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著录工作,确保文物普查质量,根据国家文物局编制《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施方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著录说明》及相关标准、规范,按照《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及其条文释义、《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田野考古工作规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标志说明、记录档案和保管机构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文件规定,结合营口普查实际,制定本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登记表2、地理位置建陵位于陕西省礼泉县建陵镇东南的武将山上,因山为陵,距县城15公里。
地理坐标为108˚25′8″∽108˚26′20″,北纬34˚35′38″∽34˚36′53″。
海拔高度1063米。
肃宗建陵隶属建陵镇、昭陵乡管辖。
建陵南邻泔河,北依经河,西靠小河。
距西安市75公里。
建陵东与九宗山相望,西与高宗梁相连。
在建陵周围有:五峰山、白马山、覆甑山、九宗山、凤凰山和朝阳山。
建陵南距省道110线5公里,国道312线15公里,西距礼相公路1.5公里。
3、自然与人文环境建陵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中部偏北,位于祁连、吕梁、贺兰山地形构造前弧翼中段、秦陵纬向构造带,陇西帚状旋钮构造体系东南端的复合部位。
肃宗建陵所在的武将山一带多褶皱,为宽缓的向斜与背斜相向展布,向斜规摸较大。
最大的向斜为九宗山∽庄子原向斜,横贯中部。
山脉为石灰质,坡度较大。
建陵周围有三条河流。
南面泔河自西向东穿过县境;经河是流经礼泉县最大的河流,从北部和东北部边界而过;西南方向有小河,水量较小。
三条河流河谷较深,均建有抽水站。
建陵周围地土肥沃,利于耕作。
汛期七、八、九三个月。
建陵陵园植被以苹果为主,还有落叶乔木如:桐、杨、楸、槐、枣、柳、杏、桑等,也有松、柏等常青树。
花草以草本植物为主。
建陵陵园及周围分部有村庄、学校、石厂、部队、工厂。
建陵陵园及周边石灰石蕴藏量丰富,草林茂盛,山路崎岖,交通不便。
4、历史沿革礼泉早在远古时期即有先民在此从事原始农业和狩猎,繁衍生息。
夏时为夏人活动的地区“雍州”,周曰“焦获”,公元1134年周建沣、镐两京,“焦获”为保障京畿的边防重点。
周平五东迁后,秦改“焦获”为“谷口”。
西汉文帝后元三年(公元161年)置谷邑,谷先后属左内史和京兆尹。
东汉时,谷县并入池阳县,之后经历三国魏、东西晋、南北朝至北魏道武帝(公元386——534年)时,改池阳为宁夷县,属咸阳郡。
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名醴泉,即今礼泉县名之始,至今已有1396年历史。
经唐、宋延续至今。
现归咸阳市管辖。
唐建陵始建于战乱末年,即宝元年(公元762年)至宝应2年3月唐肃宗李亨葬建陵始末,历时十一个月。
建制仍依前朝,其规模也是相当宏伟的。
据《文献通考》载,贞元十四年谏议大夫平章事崔损曾修葺建陵;又据《历代陵寝备考》卷31载:“宪宗元和十一年,盗斩建陵戟……”。
建陵地面的建筑已不复存在,但陵墓前石刻基本上保存完整。
1957年,礼泉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建陵的保护工作,拔专款对屡遭自然和人为破坏倾倒的石生象进行了一次大的整修和加固,恢复其原貌。
1984年前,建陵归礼泉县文化教育局管理,1984年后建陵归礼泉县文化体育局管理;1996年建陵归礼泉县文物旅游局管理。
建陵是唐肃宗李亨的陵墓。
李亨,即唐肃宗,唐代第八个皇帝,唐玄宗第三子,公元756∽761年在位。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
次年,玄宗巡往四川,李亨即位于灵武.在位期间,为了收复长安、洛阳,平定藩镇的叛乱,不惜借回纥兵,与回纥统治者约定:“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
”至德二年(公元757年)秋,郭子仪等配合回纥兵收复长安、洛阳。
他曾任宦官为观军容使,因此宦官势力进一步扩大。
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宦官司李辅国、程元振杀张皇后等,拥立太子李豫(即唐代宗)他忧惊而死。
安史之乱:唐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
玄宗后期,政治黑暗。
中央实力削弱,地方藩镇兴起。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十一月,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伪称奉密诏讨杨国忠。
率藩汉十五万军于范阳(今北京西南)起兵叛乱,连败唐军,攻入洛阳。
次年正月,自称雄武皇帝,占有河北大部州县。
七月,玄宗逃往蜀中,朔方留后杜鸿渐等迎太子李亨(肃宗)于灵武(今属宁夏)即位。
叛军进入长安,所至烧杀抢掠。
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安禄山被其子庆绪所杀,唐将郭子仪等收复两京,庆绪退至邺郡(今河南安阳),安禄山部将史思明降唐。
次年,史思明复叛,并南下救援安庆绪,解邺城之围,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杀庆绪于范阳,自称燕帝,再度南下攻入洛阳及附近州县。
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叛军分裂,史思明被其子朝义所杀。
宝应元年(762)十月,唐军收洛阳,叛军北逃。
次年正月,史朝义穷蹙自缢,叛乱始平。
叛乱历时七年余,严重破坏社会生产,唐朝从此由盛转衰。
北方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5、基本状况描述建陵是唐代第八位皇帝肃宗李亨的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东北15公里的武将山上,因山为陵。
武将山东西走向。
南邻泔河,东濒昭陵,北面群山环绕,西与高宗乾陵相望。
山巅海拔千米,山势突兀,居高临下,气势巍巍壮观。
建陵营造始于战乱末年。
即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历时十一个月,建制仍依前朝,其规模是相当宏伟的。
陵园大体可分为三部分,即城垣、石马道、陪葬区。
城垣,在陵园的最北部。
玄宫即其中央偏北处。
城墙已不存在,但四隅角楼遗址尚存。
东城墙墙基部部分夯土层仍清晰可辨。
四门石狮及门阙无一缺少。
城垣东垣长1449米,西垣长1317米,北795米,占地1.45平方公里。
垣域内自然地貌复杂,多为纵横交错的沟壑,其中两条略偏东南,西北走向,深100多米,宽500米左右的大沟将整个南垣切为三节,由北向南府视好象一条平铺在地上的裤子。
当地人称“裤儿裆”。
四门东西1338米,南北1206米。
城垣南宽北窄略呈梯形,整个城垣建筑如京都长安。
除青龙、白虎二门因受地形限制略有偏差外,其余都比较规整而对称。
石马道,在朱雀门外,南北长861,东西平均宽度270米,面积为0.23平方公里。
因水土流失,石马道中部已形成了一条南北深50米,宽200米的沟道。
葬墓。
史书记载有三座。
即汝阳王郭子仪,肃宗章敬皇后,开国公李怀让。
另外通过实地考查还有3座已无封土堆的墓也属建陵陪葬墓之列。
建陵石刻共52件。
雕技精湛令人叹为观止。
1、城垣四外石狮。
高1.5∽1.57米,长1.24∽1.4米,胸宽0.55∽0.90米。
石狮均髭毛下垂,毛端环卷,或闭嘴嗔视,或突目张口,虎视眈眈。
其造型古朴、逼真,生动、雄伟。
朱雀门石狮最佳。
唯有青龙门北狮胸前楷书“民此远备”左腿刻有“七月十一起”字样。
2、石马道两旁石刻。
华表一对,呈柱状八面体。
由座、身、顶三部分组成。
上细下粗。
表身上端覆人枝顶盖,盖上又以盘形体承托一球形作顶一一“仰莲托桃”。
翼马一对,挺胸敛首,抿嘴竖耳,云翼舒展,背宽体圆。
马高2.42米,身长2.6米立于两层石座上。
两侧除右侧前蹄部稍残外保存较好。
从侧面看屹然而立。
从正面看跃然欲驰。
真可谓唐代石刻登峰造极之作。
鸾鸟一对,长颈细腿,鳞羽被服,短尾下垂,作回首望状。
身长1.45米,高1.1米。
是建陵仅有的高肉浮雕。
石鞍马,五对,腑言竖耳,四腿镂,体态肥美,头饰络,辔头,顶下系铃,剪鬃垂尾,鞍鞯俱全。
身长1.78—1.88米,高1.3—1.47米。
建陵石马,原均有牵马人,现仅发现3件,其一残高1.4、宽0.59米,武士装束。
石人:十对。
文左武右,列置两侧。
身长2.3—2.5米,宽0.7—0.9米,文官头戴束发冠,着广袖袍衣,佩环,双手执笏于胸前,神态雍容肃穆。
武官头戴高冠,着广袖袍衣,裙前神后缓,腰束甲带。
足云履,双手紧握剑柄,剑锋柱地,神态庄重威武。
另外,朱雀门西土阙南100米附近有小石人3件,残高1.4—1.3米。
玄武门原有石马3对,现仅存一件,马扑倒在崖下,四肢俱无。
建陵还有石人半成品一件,距建陵主峰约300米,其通体无字无图案。
从现状看,乃天然石简单雕凿而成,能看出石人轮廓,下有木集。
通过这半成品可以明确,建陵石刻原料,是就地取材。
建陵石刻是在“安史之乱”以后雕置的。
虽然这时大唐政治经济已走上下坡路,然而文化艺术并没衰败,所以建陵石刻仍然是盛唐时的艺术风格,是这一时代的代表作。
它雕工精细,比例匀称,在精锈细雕的同时,即讲形似,又求神态。
建陵翼马乃是代表作,使人不能不叹服为高超艺术品。
雕技上不仅把圆雕、线雕、浮雕三者巧妙的结合在一起,而且也融和了佛教的雕刻艺术。
“欲见唐代陵墓石刻艺术之最美者,只有建陵文物可以叹为观止”。
6、价值评估建陵营造于战乱末年。
即宝元年(公元762年),历时十一个月。
建制仍依前朝。
其规模是相当宏伟的。
建陵的价值目前主要体现在建陵石刻上。
建陵石刻是在“安史之乱”以后雕置的。
虽然这时大唐政治经济已走下坡路。
然而文化艺术并没有衰败,所以建陵石刻仍然是盛唐时期的艺术风格,是这一时代的代表作,它不仅雕工精细,比例匀称,在精锈细雕的同时,即讲形似,又求神态。
建陵翼马乃是代表作。
使人不能不叹服为高超艺术品。
雕技上不仅把圆雕、线雕、浮雕三者巧妙的揉和在一起。
“代宗元陵、德宗崇陵的艺术略同于建陵。
可惜破坏严重,没有建陵保护完整。
时至今日。
欲见唐代陵墓石刻艺术之最美者。
只有建陵文物可以叹为观止。
”7、相关研究情况对建陵陵圆的调查、探测和研究,弄清了建陵城垣献殿,玄宫的基本情况。
在调查和研究中始终贯穿着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
迄今出版了1篇探测报告,发表了5篇学术论文,其文字量和学术影响,在建陵研究方面处于领先水平。
8、调查、发掘、保护工程、文物展示情况1953年陕西文管会成立之初,对唐代十八个帝王陵墓作了调查。
1956年以后,又对唐陵作了多次调查。
1961年由陕西省文管会的王丕忠、程学化和礼泉县文化馆的林纲同志,组成小组,对建陵陵园范围及陪葬墓进行了实际调查和必要探测。
1957年礼泉县政府拨专款,对一度屡遭自然和人为破坏倾倒了的石生象进行了一次大的整修加固。
9、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及建设项目控制情况根据陕政发[2011]5号文件《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部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唐肃宗建陵保护区划分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 2 个层次。
(1)保护范围主要包括陵山以及城垣、四门、南门神道、下宫等遗址。
四至控制点坐标:1、N=34°35′13.2″ E=108°25′37.2″2、N=34°36′06.7″ E=108°25′41.0″3、N=34°36′04.7″ E=108°25′22.4″4、N=34°36′24.1″ E=108°25′16.1″5、N=34°36′48.5″ E=108°25′28.0″6、N=34°36′55.3″ E=108°26′05.4″7、N=34°36′30.9″ E=108°26′19.4″8、N=34°36′09.6″ E=108°26′25.4″9、N=34°36′07.2″ E=108°25′52.2″10、N=34°35′38.9″ E=108°26′02.9″11、N=34°35′37.7″ E=108°25′49.6″12、N=34°35′13.0″ E=108°25′46.5″(2)建设控制地带(1)保护范围四边外延2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