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鼻漏病人的护理难点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脊液鼻漏病人的护理难点及对策
【概述】
脑脊液鼻漏(cerebrospina1rhinorrhea)是指脑脊液经破裂或缺损的蛛网膜、硬脑膜和颅底骨折流入鼻腔或鼻窦,再经前鼻孔或鼻咽部流出,常可继发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其主要表现为有清亮、水样的液体间断或持续地从鼻腔内流出,通常在低头用力、压迫颈静脉等时流出液体的量增多。
脑脊液鼻漏可分为创伤性脑脊液鼻漏和非创伤性脑脊液鼻漏两类。
创伤性脑脊液鼻漏可由意外性损伤和医源性创伤所致。
非创伤性脑脊液鼻漏多由肿瘤和脑积水所致,少数由先天发育畸形所致。
脑脊液鼻漏一旦确立诊断,应积极治疗。
非手术治疗适用于外伤后急性期发生的脑脊液鼻漏,2〜4周仍无效者需行手术治疗。
经鼻内镜脑脊液鼻漏修补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具有手术操作方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可重复多次修补、面部无瘢痕、术野暴露满意、术中漏口判断准确等优点。
但手术区与颅底脑神经和血管比邻,术后可能会出现并发症,因此术后预见性的病情观察和精心细致的护理尤为重要。
做好病情的观察及护理,预防感染和颅内压增高,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护理难点及对策】
一、术前护理难点及对策
难点1脑脊液鼻漏的判断、漏出量与体位关系的观察及护理解析:脑脊液鼻漏指多种原因导致脑膜破裂,脑脊液从颅骨生理或病理缝进入鼻窦或鼻腔。
低头、用力、颅内压增高可导致脑脊液漏出量增加,或导致脑脊液经漏口逆行而造成颅内感染。
因此,术前正确判断脑脊液、保持正确的体位及提高病人的自护能力对疾病预后至关重要。
对策:
1.掌握脑脊液的判断方法。
将鼻腔分泌物滴于干净纱布上,如果发现分泌物无结痂状,未变硬,如果外伤时鼻腔分泌物中心为红色,外周清澈,即判定为脑脊液鼻漏。
脑脊液确诊依靠葡萄糖定量分析,其含量需在17ι≡ιo1∕1(30mg%)以上。
2.严密观察脑脊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并做好记录。
3.指导病人卧床休息,尽量减少活动量。
头部抬高20。
〜30。
,卧向患侧休息,可借助脑的重力作用压闭漏口,减少漏出量。
4.避免颅内压增高,以免脑脊液漏出量增加。
(1)避免呼吸道感染,避免打喷嚏,避免用力咳嗽咳痰、攥鼻。
(2)增加水果蔬菜的摄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必要时使用通便药物。
(3)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激动。
(4)避免过度低头和压颈动作,避免屏气。
5.密切观察病人有无头痛、头晕、视物模糊、尿量增多等症状。
6.保持鼻腔局部清洁及脑脊液流出畅通,及时擦除漏出液。
禁止冲洗鼻腔、鼻腔填塞卫生纸、经鼻置胃管或吸痰等,以免局部堵塞导
致脑脊液逆流造成颅内感染。
难点2病人心理状态的评估与护理
解析:脑脊液鼻漏病人由于活动受限,病情反复,担心治疗效果,常出现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
医护人员应随时与病人交流,掌握病人的心理变化,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以减轻或消除病人的不良情绪。
对策:
1病人人院后做好入院健康宣教,建立信任感。
7.护士应耐心与病人交谈,了解其心理状态,分析其紧张、焦虑产生的原因,给予心理护理,安慰病人,缓解其不良情绪。
8.向病人讲解脑脊液鼻漏手术的目的、意义、手术方式及注意事项。
介绍同病例成功案例,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焦虑,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9.对于个别过度紧张者,可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二、术后护理难点及对策
临床病例
病人,女,51岁,因“外伤致左侧脑脊液鼻漏1+月”住院,入院时病人情绪紧张,低头时有较多的液体从左侧鼻腔流出,完善术前检查后在全麻下行“鼻内镜下脑眷液鼻漏修补术”,全麻清醒后取斜坡卧位。
术后第1天,病人神志清楚,情绪稳定,鼻腔伤口无明显渗血渗液,无清亮液体流出,鼻腔纱条填塞无松脱,口腔分泌物带血丝,量少,自述头部胀痛,无恶心、呕吐等不适。
遵医嘱静脉输入头抱曲
松钠200OnIgqI2h对症治疗,嘱病人进清淡饮食,限制水分和食盐的摄入。
难点3颅内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解析:脑脊液鼻漏修补术不同于一般鼻窦手术,它涉及颅底及脑膜,易造成颅脑损伤,导致颅内高压及颅内继发感染,且手术经鼻人路增加了逆行感染的机会。
因此术后需严密观察有无颅内感染的症状,预防及控制颅内感染。
对策:
1.术后72小时内应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尤其是体温的变化,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酒精擦浴、冰袋冷敷或药物降温,并密切观察降温效果,防止冻伤。
2.观察病人有无神经系统症状或颅内高压症状,注意有无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
指导病人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病室环境安静,保持情绪稳定。
3.遵医嘱使用能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观察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
如发生颅内感染,必要时进行腰穿,根据脑脊液培养结果调整抗生素。
4.遵医嘱使用20%甘露醇等脱水剂降低颅内压。
5.持续低流量吸氧,使脑血管收缩,降低脑血流量,减轻脑水肿。
6.严格限制水钠的摄入,控制每日输液量,以IOOO〜1500m1∕d 为宜。
7.准确记录出入量,保持大小便通畅。
难点4病人术后体位要求及护理
解析:脑脊液鼻漏修补术成功的关键在于漏口定位准确和修补方法得当,术后不当的体位可能会导致漏口修补失败,造成脑脊液再次漏出。
卧床休息是术后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手术取得成功的关键。
因此护士要耐心解释卧床休息的重要性,以取得病人的配合。
对策:
1全麻术后未清醒时给予去枕平卧位休息,头偏向一侧。
2.全麻清醒后,床头抬高20°〜30°,颈肩部垫枕,绝对卧床休息5〜7天。
该体位有利于上腔静脉回流,减轻颅内压,并可借助脑组织的重力作用,使漏孔处修补的硬脑膜与脑组织贴附,促进漏口的愈合。
3.鞍内、蝶窦内填塞修补的病人,应去枕平卧,让鞍区处于颅内最高点,减少脑脊液对鞍区的影响,同时减少颅内压力波动导致的填塞物松动。
4.卧床休息期间,可在床上轻微活动,翻身时避免头部突然大幅度转动。
防止剧烈咳嗽、打喷嚏,避免重力拍背咳痰,以免影响漏口愈合。
5.术后7天起,可下床轻微活动,起床和躺下动作应轻柔、缓慢,循序渐进地进行活动,避免剧烈运动。
6.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后将分多次抽取鼻腔填塞物,抽取填塞物当日应继续卧床休息6~8小时。
7.漏口较大的修补术,应卧床10~14天,避免过早下床活动。
难点5特殊饮食要求及护理
解析:持续的脑脊液漏会导致体内蛋白质的丢失,限制饮水量和盐摄入量能减少脑脊液的分泌,预防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有利于脑脊液漏口的愈合。
术后如饮食不当可造成微量元素和维生素C缺乏,影响胶原纤维的形成,致使切口愈合的张力降低,影响术后硬脑膜修复和切口愈合。
因此术后应加强饮食管理,向病人介绍合理的饮食要求,促进恢复。
对策:
1饮食高蛋白、低糖、低钠、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适量脂肪、易消化。
2.水分摄入过多造成水向细胞内渗透,使细胞肿胀,加重脑水肿。
因此术后需严格控制饮水量(1000m1∕d)和盐摄入量。
3.食物以温冷软食为宜,避免食物坚硬造成过度咀嚼引起填塞物松脱,多吃水果蔬菜,勿食辛辣、过热及干燥食物,以免大便干结。
4.对于摄入量不足的病人,应鼓励其进食,并遵医嘱静脉输入胃肠外营养制剂。
定期抽血进行生化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调整饮食及静脉补液,保持水电解质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