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都市文化旅游开发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都市文化旅游开发分析
分析了文化旅游和都市旅游的内涵以及文化旅游与都市旅游相结合的必要性,结合重庆旅游资源现状,提出了都市文化旅游发展之路,给出了开发建议。

标签:文化旅游;都市旅游;重庆;都市文化旅游
1 引言
1.1 文化旅游
文化旅游,是以旅游文化为消费产品,旅游者用自己的审美情趣,通过艺术的审美和历史的回顾,得到全方位的精神上和文化上享受的一种旅游活动,是集文化、经济于一体的一种典型的特种旅游形态。

从时间维度上讲,可分为历史文化旅游和现代文化旅游;从活动形态上,则包含了教育、科学考察、探险、访古、宗教、康疗等。

文化旅游对旅游者产生的吸引力是其他旅游形态所无法比拟的。

人们通过高品位的文化旅游,不仅获得较高层次的精神享受,而且能全方位接触现代社会,扩大眼界、增长知识、娱乐身心。

可以预见,文化旅游将是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1.2 都市旅游
都市旅游是近年来旅游业的新热点和发展方向,是以都市为目的地的旅游活动,是人类对都市风光、都市风情、都市生活、都市购物、都市娱乐等旅游需要的实现途径。

2 文化旅游与都市旅游相结合的必要性分析
都市旅游资源开发有多种模式,如商贸型、文化型、娱乐型等,选择何种模式,表明了该城市的旅游特色和发展侧重点。

笔者认为,重庆的都市文化旅游应该以文化为先导,以都市景观为载体,以商贸和娱乐为支撑,走文化与都市旅游相结合的道路。

2.1 文化是都市旅游的魅力所在
从文化与都市人文旅游资源来看,文化孕育着人文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鉴赏需要文化的参与结合;从文化与都市自然旅游资源来看,尽管其本身不具有文化,但自然美需要从文化层面来欣赏。

可见,所有都市旅游产品都蕴含有一定的文化因素,使之维持着对游客的吸引力。

比如,提到巴黎,人们就会想到艾菲尔铁塔、卢浮宫、凯旋门、时装及浪漫的爱情故事,这就是文化的魅力,都市旅游需要的正是这样的文化内涵和持久魅力。

重庆的都市文化有古巴渝文化、抗战文化和红岩革命精神文化及现代都市文化等,文化资源丰富,为发展都市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

2.2 文化是都市旅游的灵魂
此处“灵魂”更接近于“主题”的概念,要求以文化作为都市旅游的核心。

从旅游心理学角度讲,客观事物只有具备独特的形象、突出的属性,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和知觉。

因此在设计都市旅游产品时,应将带有核心文化的因子以多种形式刻画于都市的每一个角落。

比如,为突现巴文化,可以兴建像重庆人民大礼堂那样具有标志性和民族特色的建筑;还可以体现在细微之处,如将具有巴文化的图形置于车站站牌上。

强调文化作为都市旅游的灵魂,就是要留给游客清晰而深刻的主题印象。

3 重庆都市文化旅游资源
重庆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又带来许多新的、可供利用的都市旅游资源。

3.1 历史名城文化
重庆有着3000多年的文明史,800多年建城史。

1986年,被国务院确立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确定为直辖市,市内各类文物、遗迹12212余处,历史文化内涵极为丰富,被中外游客赞誉为中国西部一颗璀璨的明珠。

(1)巴渝文化。

重庆,简称“渝”或“巴”,源自于巴渝文化。

巴渝文化是巴族和巴国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地域性文化,是我国古代南方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以重庆大巴山以南、嘉陵江与峡江流域范围内,巴民族为代表创造的区域性古代文明。

巴渝文化孕育了中华文化中最早的音乐,如川剧、川江号子、巴人歌舞等都体现了浓厚的民俗风情。

此外,市区的高雅古文化区、巴渝民俗文化街区、磁器口古镇等传统街区,都展示了巴渝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典型的民俗风情、人文景观、建筑艺术。

(2)抗战文化。

抗战时期,重庆曾一度作为“陪都”存在,抗战文化表现丰富。

抗日战争爆发后,重庆成为了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及外交中心,不仅是国民政府的“陪都”,也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的远东指挥中心。

抗战结束后,留下了大量国民政府机构遗址、外国使馆遗址和众多名人旧居等人文景观70余处,抗战遗址200多处,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巨大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

(3)红岩精神文化。

红岩精神是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以周恩来同志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在歌乐山麓、嘉陵江畔与反动势力作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
民解放的斗争实践中,用热血与生命锤炼、培育、形成的崇高革命精神,是重庆革命传统的象征,是民族精神和名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2 自然风光文化
重庆的自然风光文化,既有自然景观,又具人文价值。

山城有山有水,嘉陵江和长江将重庆分为三大片,歌乐山、中梁山、铁山,群山环绕,山水道路形成了层次错落有致、魅力十足的山城特有景观。

水环山城,城在山上,山高水低,形成了强烈的立体形象。

再加之三千多年重庆人民的辛勤装扮,山城己成为融山水风光与人文色彩为一体的园林城市。

3.3 现代都市文化
重庆地理位置优越,物华天宝,自古就是西南地区的物资集散地,商业十分繁荣。

如今城市建设更是使其繁荣,由解放碑购物广场、沙坪坝广场、朝天门广场、人民广场等组成的重庆都市旅游广场构成了都市旅游的特有人文景观;此外,重庆的“亮化工程”,更是把山城的夜晚装扮的美丽动人,山城夜景成为了一大亮点。

还有气势恢宏的跨江大桥、大型的商业中心、火爆的球市、大型休闲广场及众多的知名剧院、展览馆、音乐厅、研究院所等,都显示了重庆的文化品味,构成了大都市的鲜明形象和文化品味。

3.4 宗教文化
重庆宗教资源丰富,独具特色。

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和民族性宗教。

宗教信徒100余万人,开放宗教活动场所215处,登记教职人员321人。

著名的景观,佛教方面有华岩寺、罗汉寺、慈云寺等及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足石刻;道教方面有道观和摩崖石刻等;伊斯兰教方面有清真寺8座;民族性宗教主要分布渝东南边缘地区,实体性宗教文化景观较少,但富有民族特色的非实体性宗教文化却是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约42个。

3.5 饮食文化
旅游离不开饮食,二者相得益彰。

重庆是著名的“火锅之乡”,以火锅为代表的饮食文化,已成为重庆的特有饮食文化。

游客在感叹重庆满街遍地火锅的同时,也领略到这座城市独有的火辣精神。

麻舌辣心的重庆火锅,已成为一种集味与趣、养身与强身于一体的饮食文化。

3.6 古老码头文化
重庆开阜源于码头,码头文化深远浓重。

码头文化是一种开放的文化,胸怀宽阔,包容四海;是一种拼搏精神、团队精神,吃苦耐劳、团结协作;也是一种信息交流文化,码头在过去交通不发达的时期,就意味着交流、信息和沟通。

3.7 温泉文化
重庆蕴藏着罕见的温泉资源,具有质量高﹑历史文化悠久﹑分布密集、开发难度小等明显特征。

重庆温泉旅游资源品牌,已成为了继长江三峡﹑大足石刻﹑山城都市(夜景)之后的第四张名片。

4 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建议
4.1 突出独特的文化个性
重庆要想成为国际化的旅游接待地,必须挖掘其独特的文化个性,突出文化品位,渲染其文化特色。

特色是文化旅游的核心,文化是特色的基础。

只有通过独特的文化内涵,才能形成不同于其他城市的独特魅力和“看点”。

打造重庆的特色文化旅游,是重庆发展都市文化旅游的核心。

学者普遍认为,旅游地形象是人们对所认识的事物的个人的、主观的、概念的理解,或者说是建立在人脑信息处理过程基础上的,所形成的一种内在的信念和印象。

旅游地形象是由旅游地的各种旅游产品和其他因素综合而成的总体印象。

因此,在建设特色旅游文化时,必须能使其符合游客的“胃口”。

集中力量开发和改造游客特别关注的景点并强化在其心目中的印象。

2002年11月通过对来渝的国内游客进行了问卷调查(如表1)。

结果显示:游客认为必游的景点为红岩景点、三大广场和重庆夜景;同时认为重庆的标志性景观为红岩景点﹑三大广场和重庆夜景。

由此看出,来渝游客参观的目的地非常集中,这对重庆建设特色文化景区意义明显。

4.2 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城市风貌有机结合
重庆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

现代化城市化建设中,要保存作为重庆的“根”的这一文化资源,使历史文化与现代城市风貌有机结合。

如针对重庆有众多名人故居的特点,可因时因地兴建一些古玩书画店;沿街塑造名人作品中的人物,如“棒棒军”“小萝卜头”等。

这样既保留了历史文化风貌,又增添了新的商业元素,形成集购物、文化娱乐为一体的文化商业旅游城。

4.3 开发特色专题旅游
4.3.1 强化重庆都市文化旅游精品建设
重点突出“山城夜景”、“红岩精神”、“陪都文化”三大旅游主题,大力发展以观光名胜、商务会展、娱乐节庆、购物美食为主要内容的都市旅游;规划建设旅游专用码头、旅游主题街区。

4.3.2 强化都市文化旅游产品
针对重庆旅游资源条件和客源市场需求,对都市文化旅游产品做出如下设计调整:(1) 文化观光游——展示重庆巴渝文化、抗战陪都文化等;(2)山城夜景游——展示山城独特的夜景,尽显山城两江特色;(3)爱国主义教育游——感受红岩精神,接受爱国主义教育;(5) 饮食文化游——品山城火锅、渝派美食,展示重庆饮食文化;(6) 购物旅游——促进旅游消费,带动经济发展;(7)温泉文化游——体验温泉,享受舒适;(8)休闲度假游—提供游憩空间,感受山城魅力;(9)会议旅游——举办大型会议、博览会,宣传重庆形象,制造都市旅游新热点;(10)工业旅游——参观大型工厂企业,体验都市经济发展;
4.4 加速开发文化旅游娱乐产品
在城区规划建设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和民族风格的综合性文化娱乐城,丰富步行街、美食街等主题街区的文娱内容,加强大型文艺演出、主题节庆活动,举办大型国内外体育赛事,推陈出新,大力开发文化旅游娱乐产品。

4.5 树立创新意识
树立都市文化旅游新战略,塑造都市文化旅游新品牌,建立都市文化旅游新内涵。

比如,开发历史文化与未来文化相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全新都市文化旅游产品。

5 结论
重庆应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和都市旅游资源,以文化引导旅游,以文化提升品位,走文化与都市旅游相结合的都市文化旅游之路。

参考文献
[1]吴光玲.关于文化旅游和旅游文化若干问题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4(11):161-162.
[2]俞晟.城市旅游与城市游憩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8-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