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与舞蹈律动的融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教育•
172 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与舞蹈律动的融合
内容摘要 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初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只注重于传统科目的学习,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地发展,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

而音乐和舞蹈是人类进行情感抒发和表达情绪的重要方式之一,将舞蹈律动融合到初中音乐课的教学环节中,不仅能树立学生的自信,还能陶冶学生的音乐舞蹈情操,增加自身的艺术素养。

初中教学应适当的摒弃课本,增添艺术气息。

音乐与舞蹈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缺一不可,才能更好的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对促进身心发展具有重大价值。

初中的音乐教学融入舞蹈律动能够提升音乐自身的魅力,进一步促进学生艺术素养。

关键词 音乐教学;初中音乐;舞蹈律动
音乐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对初中音乐教学中充分融入舞蹈律动不仅能使音乐课堂变得生机勃勃,使氛围变得有趣,还能帮助学生的形体得到较大的提升。

将舞蹈律动加入到初中的音乐教学中,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才能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1 舞蹈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意义
1.1 舞蹈律动对音乐教学有着强大的情感表达作用
在进行内心的情感表达时,要遵从内心,借助音乐对情感进行充分表达。

舞蹈推动着音乐的发展,音乐又赋予舞蹈动力,两者的融合使情感得到最大的提升。

在实际进行音乐教学中,可以将舞蹈动作相融合,不仅能够促进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的提高,还可以帮助学生对音乐情感进行发现和探寻,更大限度的促进我国与教育事业的发展。

1.2 舞蹈律动丰富音乐教学
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只是让学生简单的欣赏一些音乐作品,其次为学生讲解一些较为简单的乐理知识,教师在学生欣赏中进行传授一些音乐创作的背景,以及音乐中表达的内涵。

这种静态且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对音乐学习的排斥,学生面对抽象的音乐无法与作者共情,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所影响。

这时将音乐与舞蹈相融合,舞蹈律动运用到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身感受到其中来,去体验音乐与舞蹈律动带来得不同体验。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自身情况与实际相结合起来,对教学模式进行科学合理的策划改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作品背后的含义,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才会提升教学效果,从而增强初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初中音乐教学中舞蹈律动应用策略
2.1 掌握学生的学习习惯
教师要充分了解并掌握学生在舞蹈律动于音乐教学中的学习习惯,将舞蹈律动运用在适宜的时间节点上,不仅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动作表达可以全身心的投入进音乐中,同时可以带动音乐教学的课堂氛围,在毫无压力的环境和状态下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对音乐课堂的效率有大幅度的提升。

初中阶段的音乐课程一般处于下午,这个时间段的学生学习状态比较差,对知识的领悟能力较弱,注意力不集中等。

所以将舞蹈律动加入教学课程中可以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进入新的课堂模式,打破原有的枯燥无聊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跟着音乐动起来,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进入学习状态。

教师可以设置合理的教学方案,在教学开始前,需要让学生从疲惫的思想中走出来。

2.2 运用舞蹈律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音乐与舞蹈律动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音乐演出时都会伴随着一些舞蹈动作,增强美感,加深观众对舞蹈律动的理解,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合理的使用舞蹈律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在教学中时,根据本节课所讲的内容重点后,播放相对应的音乐,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听到的音乐进行合适的动作表演,舞蹈动作可以是学习过的,也可以是学生自己编排的,在表演结束后老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以此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需要细心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习惯,把握好舞蹈律动的引入时机,鼓励学生的创造思想,不吝啬夸奖给予作品真诚的肯定,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音乐。

最后,使用舞蹈律动进行音乐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一些特定的舞蹈动作,让学生猜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内容,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程结束后让学生使用舞蹈动作,表达本节课所感悟到的情感。

2.3 创新教学方法
在音乐的教学中要想要学生更好的吸收知识要点,教师要不断地创新舞蹈律动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让学生最大限度的进行输入知识,教师可以创造情景创设的方法,将学生带入到情景中去,使学生在情景中做出舞蹈动作,这样一来,不仅能够缓学生在过程中的害羞心理,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更通透的了解音乐作品。

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进行舞曲练习中根据歌词的内容进行模仿舞曲中的手势及动作,根据舞曲的播放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情感,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

教师需要将舞蹈律动与民族文化相结合,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还能陶冶情操。

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其中的片段创建情景,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了解人物背景后分饰不同的角色,使学生自己把握音乐的各种节奏变化带来的不同情感和情绪。

在表演过程中,学生要动作优美,用舞蹈律动诠释故事。

增加学生的表现方式和人物素养。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利用舞蹈律动与音乐的相结合能够提升音乐的教学质量,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运用舞蹈律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作品。

舞蹈律动形式的应用与舞蹈教学有着较大的差别,舞蹈律动主要于“动”的过程,并不是舞蹈的指定标准性动作,学生需要将自己的情感和情绪通过舞蹈律动表现出来,而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起到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教师要对教学方式进行有效的掌握,激发学生参与到课堂中的兴趣,在实现舞蹈律动对音乐教学的积极作用。


/王永亮
【参考文献】
[1] 梁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与舞蹈律动的
融合[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19):138-139.
[2] 梁雏雄.舞蹈元素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其研究[J].东
西南北:教育,2018(20):177-177.
[3] 韩图雅.舞蹈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及效果的探讨[J].
当代家庭教育,2019,000(029):P.101-101.
[作者简介:王永亮(1969--)男,汉族,河北香河人,本科,廊
坊经济技术开发区新世纪中学,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音乐教学。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