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县2010年高中历史学业基础会考模拟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城二中2010 年高中历史学业基础会考模拟试题
高二历史
(考试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60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讲述的是,诸侯因义务所在,看见烽火点燃,蜂拥而至勤王。

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王位世袭制
2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的积极意义在于()
A 、分清了中央和地方的不同职权
B 、中央机构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
C 、有效地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D 、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了政治清明
3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方案出自()
A 、《天朝田亩制度》
B 、《资政新篇》
C 、《海国图志》
D 、《诗经》
4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5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新中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荃本政治制度是()
A 、民族区域自治
B 、民族团结 c 、民族平等 D 、各民族共同萦荣
6 、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

“一国两制”中的“两制”是指()
A 、两种法律制度
B 、两种经济制度C、两种社会制度 D 、两种军事制度
7 、1950 年除夕,上海《新民报》报道:毛主席和斯大林元帅给我们带来了过年礼物,叫我们全国人民在大年夜欢欢喜喜高高兴兴过个年。

”文中的“礼物”指的是()
A 、苏联宣布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B、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 、苏联支持中国抗美援朝”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8、右边的漫画反映了()
A、中美关系的缓和
B、中美关系的对抗
C、中美关系的破裂
D、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9 、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说:“我们环绕着大海(爱琴海)而居,如同青蛙环绕着水塘。

”这说明古希腊文明勃兴的最重要的客观条件是()
A、河流 B 、山峦 C 、海洋 D 、森林
10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了不尽相同的政体。

下列文献与政体对应不正确的是()
A 、英国《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B、美国1787 年宪法一一联邦共和制
C 、德意志帝国宪法——君主制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一一议会共和制11、1848 年,两位伟人共同发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共产党宣言》。

这“两位伟人”是()
A 、圣西门、傅立叶
B 、马克思、思格斯
C 、马克思、列宁
D 、列宁、毛泽东
12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在()
A、法国
B、俄国
C、德国
D、中国
13、“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2000 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它指的是()
A、郑国梁
B、大运河
C、赵州桥
D、都江堪
14、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官僚,地主、买办和商人开始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和机器,创办了近代企业。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首先出现在()
A、香港地区
B、沿海地区
C、北京地区
D、内陆地区
15、清末考取状元,但未贪恋官场,而选择了实业救国,被誉为“状元实业家”的是()
A、粱启超
B、李鸿章
C、张謇
D、荣德生
16、“为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年轻的共和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历程中经历了很多挫折。

‘大跃进’、___________、
___________等,先后都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困难”。

材料中空格处可以填写的内容是()
A、三大改造、人民公社
B、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
C、一五计划、“文化大革命”
D、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
17、1909 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得多么?”材料中使人们“开眼界”的是()
A、电影
B、报纸
C、电视
D、广播
18、“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

”造成这种重大影响的事件是()
A、郑和下西洋
B、丝绸之路的开通
C、新航路的开辟
D、富尔敦发明汽船
19、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相继建立主要表明()
A、世界经济全球化势头暂时受挫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取得重大进展
C、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已经建立
D、发展中国家成为全球化的受害者
20、在2008 年奥运会开幕式的舞台上,演员们手持竹筒高声吟唱“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并多次出现巨大的“和”字。

它所蕴涵的思想同“仁”、“礼”一脉相承,都源于()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21、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挑战正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否定帝权等主张,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

其中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主张的思想家是()
A、李资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22、中国书法艺术史绵延三千多年,名家代有所出。

其中博采众长,备精诸体,尤擅草书、行书,号称“书圣”的书法家是()
A、苏轼
B、王羲之
C、颜真卿
D、柳公权
23、把进化论介绍到中国,并整整影响了一代人的世界观的人物及译著是()
A、林则徐——《四洲志》
B、魏源——《海国图志》
C、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D、严复——《天演论》
24、陈独秀认为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才可以救治中国……这两位先生是()
A、民主与科学
B、新道德与新文学
C、科学与新文学
D、民主与新道德
25、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是20世纪初引领中国社会前进的旗帜。

三民主义中不包括()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26、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并确立为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
A、七届二中全会,十五大,十六大
B、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六大
C、七大,十四大,十五大
D、七大,十五大,十六大
27、被西方媒体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是()
A、“银河”系列计算机的诞生
B、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
C、“神舟”号飞船的发射成功
D、“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
28、“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该广告词中牛顿的贡献是()
A、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B、改良蒸汽机
C、研制内燃机
D、发明电灯
29、《唐玻》被誉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该书的作者是()
A、俄国的托尔斯泰
B、法国的巴尔扎克
C、英国的拜伦
D、英国的雪莱
30、科技的发展带给人们丰富多样的娱乐方式,电视是其中之一。

它的发明者是()
A、美国的卓别林
B、美国的贝尔
C、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
D、英国的贝尔德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5 小题,每小题8 分,共40 分。


31、中国近代史上,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谱写了一曲曲抗击入侵者的光辉篇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洋舰队官兵遭遇日舰偷袭,英勇反击。

海军提督丁汝昌身负重伤,仍坐镇“定远”舰,用重炮击伤日军旗舰“松岛”号。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战舰中炮,弹药用尽的情况下,下令全速撞击日“吉野”舰,壮烈殉国.北洋水师虽然损失惨重,但也重创5 艘日舰,日本海军遭到沉重打击。

材料二1937 年9 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多次战役.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徐州会战中取得了台儿庄大捷……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抗日根据地军民粉碎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扫荡”、“蚕食”和“清乡”。

1940 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敌后战场发展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

( 1 )材料一反映的是近代史上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这次决战历史上称为什么?( 1 分)
( 2 )根据材料二分析抗日战争的特点。

(2 分)
( 3 )列举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的主要罪行。

(2 分)
( 4 )上述两场战争,中国一败一成,请简要指出它们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3 分、
3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世界格局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l )在历史研究课上,某同学搜集了以下两幅图片,请你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什么?选择其中的一幅,简要说明其反映的历史事实。

(2 分)
( 2 )下列材料反映了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格局出现了怎样的趋势?( 1 分)导致这一趋势出现的因素有哪些?( 3 分)当前,这种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 分).
33 、中国古代农耕文明达到了很高水平,手工业生产和离品经济曾长期居世界领先地位。

明清时期,统治阶级压抑工商业以及闭关锁国的政策,阻碍了新的生产方式的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二。

材料三“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材料四联(雍正帝)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

凡士工商贾,皆赖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

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大清会典事例》
( 1 )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封建时代农业主要采用什么耕作方式?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2 分)
( 2 )材料二反映了哪一朝代商业繁荣的景象?( 1 分)当时的“市”已突破了哪些方面的限制?( 1 分)
( 3 )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古代手工业中什么行业的成就?( 1 分)
( 4 )材料四中,清政府以“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为由推行什么经济政策,你认为有道理吗?为什么?( 3 分)
34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农业政策的制定和调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行余粮征集制,农民除保留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外,其余粮食以极低的价格交售国家。

材料二在农业方面,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粮食税的数额大大低于余粮征集制。

材料三政府同农场主签订了大量减少耕地面积的合同,并销毁小麦、马铃薯和牛奶等农牧产品,屠杀猪、牛、羊等牲畜,以控制基本农产品产量和牲畜饲养数量,提高农产品价格和农民购买力。

材料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用农民的话简单概括就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 1 )材料一、二中的“余粮征集制”和“粮食税”分别是苏俄当时实施哪一经济政策的内容?为什么要“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 3 分)
( 2 )材料三的政策是在怎样的经济背景下出台的?( 1 分)
( 3 )比较材料二、四,指出共同点,并分析其产生的作用。

(2 分)
( 4 )从上述农业政策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2 分)
35 、18 世纪,启蒙思想家用理性之光照亮了欧洲近代社会发展的道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有权力的人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方才休止。

因此,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伏尔泰
材料三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

——卢梭
( 1 )材料一是哪位启蒙思想家提出的?这位思想家提出的著名学说是什么?这一学说最早体现在中国的哪一部文献中?( 3 分)
( 2 )材料二、三表达了两位著名思想家主张的共同点是什么?( 2 分)
(3)在欧洲历史上曾经掀起了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带领着人们迈进科学的理性时代。

请说出这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是怎样推动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

(需说出三次运动名称,否则不得分。

)(3分)
连城县2010 年高中历史学业基础会考模拟试题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60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5 小题,每小题8 分,共40分。


31 、(l)黄海海战。

( 1 分)
( 2 )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路战线;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抗击侵略,沉重打击了日军.( 2 分)
( 3 )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实施细菌战、毒气战,实行“三光”政策等。

( 2 分。

答出其两点即可。

)
〔4)甲午中日战争:中国被迫签仃《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1 分)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使略的完全胜利;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莫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 2 分。

答出两点即可)
32 、(1 )主题:冷战或两极格局。

(1 分)说明:图1 杜舍门主义出台或冷战的开始;图2 两极格局形成.( l 分。

答出其中一项即可)
( 2 )多极化趋势。

(1分)欧共体成立;日本的崛起;第三世界的发展壮大(不结盟运动兴起、发展中国家力量壮大);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3分)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等.( 2 分。

答出两点即可)
33 、(1 )铁犁牛耕;(1分)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

( l 分)
( 2 )北宋;( 1 分)空间和时间( 1 分)
( 3 )制瓷业。

(1 分)
( 4 )重农抑商政策;( 1 分)没有。

商业能够沟通有无,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这种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不利于社会进步。

( 2 分)
34 、(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2 分)余粮征集制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内战结束后,农民强烈不满,引发政治危机.( 1 分)
( 2 ) 1929 一1933 年经济危机严重破坏了美国的经济.( 1 分)
( 3 )农民可以自由支配纳税(上交国家和集体)后剩余的粮食;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 2 分)
( 4 )生产关系的调整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经济建设必须根据国情,实事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对农业采取的政策和措施要以维护农民的利益为本等.( 2 分。

答出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35 、(1)思想家:孟德斯鸠。

学说:三权分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 分)
( 2 )共同点:强调天赋人权,或强调人的自然权利。

( 2 分)
( 3)①智者运动:人文精神的起源;②文艺复兴:人文精神的复苏与发展;③启蒙运动:人文精神的成熟。

( 3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