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2-3 5.3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同步训练(新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2-3 5.3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同步训练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以下哪些实验现象可以说明原子核内部有复杂的结构()
A . 粒子散射实验
B . 光电效应
C . 天然放射现象
D . 原子发光
2. (2分)阴极射线是()
A . 光子流
B . 电子流
C . 质子流
D . 中子流
3. (2分)阴极射线示波管的聚焦电场是由电极A1、A2形成的,其中虚线为等势线,相邻等势线间电势差相等,z轴为该电场的中心轴线(管轴).电子束从左侧进入聚焦电场后,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会聚到z轴上,沿管轴从右侧射出,图中PQR是一个从左侧进入聚焦电场的电子运动轨迹上的三点,则可以确定()
A . 电极A1的电势高于电极A2的电势
B . 电场中Q点的电场强度大于R点的电场强度
C . 电子在R点处的动能大于在P点处的动能
D . 若将一束带正电的粒子从左侧射入聚焦电场也一定被会聚焦
4.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阴极射线和β射线本质上都是电子流,都来自于原子的核外电子
B . 温度越高,黑体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频率较小的方向移动
C .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让人们不知道原子核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D . 公安机关对2014年5月初南京丢失铱﹣192放射源的4名责任人采取强制措施是因为该放射源放出大剂量的射线会污染环境和危害生命.
5. (2分)在核反应堆中,为了使快中子的速度减慢,可选用作为中子减速剂的物质是()
A . 氢
B . 镉
C . 氧
D . 水
6. (2分)如图所示,阴极射线示波管的聚集电场是由电极A1、A2形成,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线,z 轴为该电场的中心轴线,P、Q、R为一个从左侧进入聚焦电场的电子运动轨迹上的三点,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电极A1的电势低于电极A2的电势
B . 电子在P点处的动能大于在Q点处的动能
C . 电场中Q点的电场强度大于R点的电场强度
D . 电子从P至R的运动过程中,电场力对它一直做正功
7. (2分) (2017高二下·涞水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
B . 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
C . 原子核发生α衰变生成的新核原子序数增加
D . 氢原子从能级3跃迁到能级2辐射出的光子的波长小于从能级2跃迁到能级1辐射出的光子的波长
8. (2分)由天然放射性元素钋(Po)放出的α射线轰击铍(Be)时会产生A粒子流,用粒子流A轰击石蜡时,会打出粒子流B .下述正确的是()
A . 该实验核反应方程: Be+ He→ C+ n
B . 该实验是查德威克发现质子的实验
C . 粒子A为中子,粒子B为质子
D . 粒子A为质子,粒子B为中子
9. (2分) (2017高二下·河北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只与温度有关
B . 核电站采用了重核裂变,用中子轰击 U,产生的新核的比结合能比 U小
C . 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说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D . 氢原子发光时只能发出一种频率的光
10. (2分) (2017高二下·唐山期中) 关于下面四个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A . 实验可以说明α粒子的贯穿本领很强
B . 实验现象可以用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解释
C . 是利用α射线来监控金属板厚度的变化
D . 进行的是聚变反应
11. (2分)新华社合肥2006年9月28日电,世界领先水平的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实验装置EAST28日在安徽合肥首次放电成功,这意味着人类在核聚变能研究利用领域又迈出了新的一步.关于核聚变,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与裂变相比轻核聚变辐射极少,更为安全、清洁
B . 世界上已经有利用核聚变能来发电的核电站
C . 要使轻核发生聚变,必须使它们的距离达到10﹣15m以内,核力才能起作用
D . 地球上聚变燃料的储量十分丰富,从海水中可以提炼出大量核聚变所需的氘核
12. (2分) (2017高二下·武威期末) 分别用α、β、γ三种射线照射放在干燥空气中的带正电的验电器,则()
A . 用α射线照射时,验电器的带电荷量将增加
B . 用β射线照射时,验电器的电荷量将先喊少后增加
C . 用三种射线照射时,验电器的电荷都将消失
D . 用γ射线照射时,验电器的带电量将不变
13. (2分) (2017高二下·鄞州期末)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照相机镜头表面的镀膜是光的偏振现象的应用
B . β衰变所放出的电子来自原子核外
C . γ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D .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的升高而变短
14. (2分)关于阴极射线的本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阴极射线本质是氢原子
B . 阴极射线本质是电磁波
C . 阴极射线本质是电子
D . 阴极射线本质是X射线
15. (2分) (2017高二下·唐山期中) 关于阴极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阴极射线就是稀薄气体导电时的辉光放电现象
B . 阴极射线是在真空管内由正极放出的电子流
C . 阴极射线是由德国物理学家戈德斯坦命名的
D . 阴极射线就是X射线
二、填空题 (共5题;共10分)
16. (2分)为了研究原子的结构,卢瑟福和他的同事做了如图所示的________实验,显微镜是图中的________.(选填“A”、“B”、“C”或“D”)
17. (3分)若用X代表一个中性原子中核外的电子数,y代表此原子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z代表原子的原
子核内的中子数,则对的原子来说X=________、y=________、z=________.
18. (1分)电视机显像管是应用了________原理.
19. (3分)如图是X射线管,A.K之间的虚线表示________,从A指向左下方的线表示________,高压电源右边是电源的________极.
20. (1分)电视机的显象管中电子束每秒进行50场扫描________.
三、解答题 (共5题;共40分)
21. (5分) 1934年,法国科学家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Al),产生出中子和磷的放射性同位素,因首次获得人工放射性物质而得到193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请写出该核反应的方程式?
22. (5分) 1919年卢瑟福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第一次完成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由此发现什么?图中A为放射源发出的什么粒子?B为什么气?完成该实验的下列核反应方程?
23. (10分)如图是工厂利用放射线自动控制铝板厚度的装置示意图.
(1)
请你简述自动控制的原理.
(2)
如果工厂生产的为的铝板,在、和三种射线中,你认为哪一种射线在的厚度控制中起主要作用,为什么?
24. (5分)如图所示为谁发现质子的实验装置?M是显微镜,S是荧光屏,窗口F处装有银箔,气体可从阀门T充入,A是放射源.该实验的反应方程?
25. (15分)如图所示为卢瑟福在实验室里第一次成功在实现了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装置示意图,M是显微镜,S是荧光屏,F是铝箔.氮气从阀门T充入,A是放射源.
(1)
完成该人工核转变的方程式?
(2)
在观察由新粒子引起的闪烁之前需进行必要的调整的是?
(3)
在容器充入氮气后,屏S上出现闪光,该闪光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二、填空题 (共5题;共10分) 16-1、
17-1、
18-1、
19-1、
20-1、
三、解答题 (共5题;共40分) 21-1、
22-1、
23-1、
23-2、24-1、25-1、25-2、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