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后加工质量检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上光---是在印刷品表面涂上(或喷、印)一层无色透明涂料,干后起 保护及增加印刷品光泽的作用。 • A.按上光机与印刷机的关系可分为脱机上光和联机上光。 • B.按上光方法,可分为辊涂上光和印刷上光。 • C.按上光产品类型,可分为全幅面上光、局部上光、消光上光及艺术 上光等。
两用型上光装置
联机上光装置
UV上光机
上光机
印后加工--UV上光
• 特点:
• • • • • 具有高亮度 不退光 高耐磨性 干燥快速 无毒等特点
• 涂布方法与普通上光 相同
• 紫外线干燥(固化) • 原理: 用紫外线照射的涂层 膜,使涂料分子产生 聚合作用而干燥。
印后加工质量检验----上光
检验要素: • 1.上光类型 • 2.光泽度 • 3. 涂层附着力 • 4.上光位置 • 5. 印件的颜色变化 • 6. 耐摩擦程度 • 7. 表面平滑度 • 8. 干燥程度 • • • • • • • • • 检验方法、工具: 1.核对样品、工单 2.光泽度计 3.百格刀、胶带、弯折 4.核对样品、蓝纸 5.对样品、色度计 6.摩擦试验机 7.目测、手感、仪器 8.手触
容易忽略的方面。。。
• 工艺流程顺序是否正确? • 粘胶位置是否需要镂空? • 针位是否一致? • 是否用拉伸膜缠绕?
• 压痕线位置是否需要镂空? • 环境是否对产品有污染?
• 油墨是否已干透?
• 码板高度是否适合?
• 产品清洁度
• 当前用料是否正确?
常见的丝印不良
丝印偏位 丝印堵网
常见的丝印不良
产品改善
合格 下工序
质量检验的三大职能
• 质量检验--对产品的一项或多项质量特性进行观察、测量、试验,并 将结果与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比较,以判断每项质量特性合格与否的 一种活动。
• 三大职能: 预防 把关 报告
包装印刷品生产工艺流程
开发 设计 排版 制版 印刷
成品 制作
模切
裱纸
表面 加工
包装
印后加工---上光
常见的上光不良
断油 水油过底
常见的上光不良
UV胶布脏 漏抠油位
•
丝网印刷原理
印刷时通过刮板的挤压,使油墨通过图文部分的孔转移到承印物上,形成与原稿一样的图文。
丝印质量检验要素(一)
• 1.内容、位置,图案及字体大小,严格按图纸设计要求
• 2.丝印内容应清晰、完整、颜色均匀,无毛边、缺损、拖 尾、污染现象;颜色与样板比较应无明显差异。
容易忽略方面
胶水类型是否适合当前产品? 坑纸与面纸尺寸是否匹配?
裱纸工序常见不良
胶水渍 裱纸起皱
裱纸工序常见不良
施胶不均匀 裱纸油污
裱纸工序常见不良
裱纸开胶 压痕
裱纸工序常见不良
弯曲 裱纸粘花
裱纸工序常见不良
坑纸过小 裱坑出边(会造成模切偏位)
牙口
结束语:
建位完善的检验机制:
1.有标准 2.说的出 3.做得到 落实于每一天的工作中…
• 裱坑位置
坑纸离印件前规与侧规的边位致至少缩进2MM
• 粘合强度
裱好后过30分钟(或烘干)揭开咭纸,90%以上面积可粘烂为合格
印后加工质量检验---裱纸
• 含水率
裱纸前底纸与面纸的湿度差≤1% (参考数据) 裱纸完工含水率:17%±2%;(参考数据)
• 材质
与工单所示(样板)一致
• 纹向
按样办(按产品成型摆放,坑纹一般直立的)
印后加工 质量检验教程 (一)
主讲:邓松涛
引言:
IPQC控制的重点在于制程中的薄弱环节
工业企业品质控制的演变
生产安排 生产较版
NG
首样检验
OK
批量生产 员工自检 IPQC抽检 不合格
•轻微:通知机长改善。 •严重: 1.不合格报告 2.不合格品处理 3.纠正及预防措施
次品标识 次品隔离
品质判定
•
•
常见的覆膜不良
起膜(附着力不 足) 撕烂
常见的覆膜不良
过胶白点 • 漏过胶
常见的覆膜不良
擦花 过胶不够位
常见的覆膜不良
接头过大(压痕) 覆膜后印件卷曲
暂无样品
印件克重小于180克/m2 时 容易发生
印后加工—裱纸
印后加工---裱纸
• 裱咭位置
一般底纸比面纸的前规与侧规的边位至少缩进1MM; 对裱正反尺寸错位,套位误差<1MM
• 同种材料在不同生产条件下光泽度不同
容易忽略的方面。。。
• • • • • • • 工艺流程顺序是否正确? 粘胶位置是否需要镂空? 码板方向是否一致? 码板高度是否一致? 针位是否一致? 是否用拉伸膜缠绕? 环境是否对产品 磨光麻点
常见的上光不良
局部不均匀 过错油 •
丝印透油 丝印偏位
常见的丝印不良
丝印糊版 丝印色差
常见的丝印不良
侧规咬伤 丝印偏位
印后加工----覆膜
•
覆膜,又称“过塑”、“裱胶”、“贴膜”等,是指以透明塑料薄膜通过热压覆贴到印刷品表面,起保护及增加光泽的作用
。
印后加工质量检验----覆膜
• • 光泽度:60°角测量: 光胶≥80度;哑胶≤15度(参考数据) 附着力: 1.用手指抠刮胶膜边缘,胶膜不会卷起。 2.正向45度角揭起胶膜,90%面积能粘掉印色. 外观 表面平整、无卷曲、无起泡、无刮花、无白点; 胶膜切断处毛边≤1.5MM 覆膜位置(能盖过模切线) 表面张力:覆膜后需要做表面加工的产品,达因值要达到36
丝印质量检验要素(二)
3. 附着力:
用3m胶纸贴于丝印部位,压实、并挤出空气,手持 胶纸端部,与丝印面呈 45°方向,将胶纸迅速拉起,丝印应无粘脱、损伤现象;(承印面为非纸质 材料时应特别注意)
• 4. 抗酒精溶剂性:
用白色棉布醮酒精在丝印面上反复擦拭10次(不用大力按压),棉布上应无 丝印油墨,丝印面无损伤、模糊现象(承印面为非纸质材料时应特别注意)
光泽度
• • • • • • • • • • 60度测量(参考数据): KLF—848B高光防爆光油:≥45GU; HY1108水性耐磨上光油: ≥40GU; HY1109水性哑油: ≥15GU; 3280食品级(FP)光油: ≥40GU; BST—603水性防水光油: ≥40GU。 BS6301联机高光水性光油: ≥50GU; CX-919水性上光油: ≥50GU; 晨兴UV光油≥75GU 磨光油(压光后) ≥70GU
• 外观
无粘花、起泡、压皱、离层、无胶水渍 表面不能有严重排骨纹.
关键因素
• 胶水厚度调节。
胶水的调节对裱纸的影响较大,一般要视纸张的吸水量而定。吸水量大的纸张,需要 的胶水量多,反之,则少。胶水过多则容易表纸带胶,胶水过少则粘合不牢。
• 胶水浓度调节
胶水过浓会产生波浪痕,过稀粘不牢。
• 适当的压力 • 适当的加压时间 • 每一手(20/30张)面对面码放,顶部打带或加压)
两用型上光装置
联机上光装置
UV上光机
上光机
印后加工--UV上光
• 特点:
• • • • • 具有高亮度 不退光 高耐磨性 干燥快速 无毒等特点
• 涂布方法与普通上光 相同
• 紫外线干燥(固化) • 原理: 用紫外线照射的涂层 膜,使涂料分子产生 聚合作用而干燥。
印后加工质量检验----上光
检验要素: • 1.上光类型 • 2.光泽度 • 3. 涂层附着力 • 4.上光位置 • 5. 印件的颜色变化 • 6. 耐摩擦程度 • 7. 表面平滑度 • 8. 干燥程度 • • • • • • • • • 检验方法、工具: 1.核对样品、工单 2.光泽度计 3.百格刀、胶带、弯折 4.核对样品、蓝纸 5.对样品、色度计 6.摩擦试验机 7.目测、手感、仪器 8.手触
容易忽略的方面。。。
• 工艺流程顺序是否正确? • 粘胶位置是否需要镂空? • 针位是否一致? • 是否用拉伸膜缠绕?
• 压痕线位置是否需要镂空? • 环境是否对产品有污染?
• 油墨是否已干透?
• 码板高度是否适合?
• 产品清洁度
• 当前用料是否正确?
常见的丝印不良
丝印偏位 丝印堵网
常见的丝印不良
产品改善
合格 下工序
质量检验的三大职能
• 质量检验--对产品的一项或多项质量特性进行观察、测量、试验,并 将结果与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比较,以判断每项质量特性合格与否的 一种活动。
• 三大职能: 预防 把关 报告
包装印刷品生产工艺流程
开发 设计 排版 制版 印刷
成品 制作
模切
裱纸
表面 加工
包装
印后加工---上光
常见的上光不良
断油 水油过底
常见的上光不良
UV胶布脏 漏抠油位
•
丝网印刷原理
印刷时通过刮板的挤压,使油墨通过图文部分的孔转移到承印物上,形成与原稿一样的图文。
丝印质量检验要素(一)
• 1.内容、位置,图案及字体大小,严格按图纸设计要求
• 2.丝印内容应清晰、完整、颜色均匀,无毛边、缺损、拖 尾、污染现象;颜色与样板比较应无明显差异。
容易忽略方面
胶水类型是否适合当前产品? 坑纸与面纸尺寸是否匹配?
裱纸工序常见不良
胶水渍 裱纸起皱
裱纸工序常见不良
施胶不均匀 裱纸油污
裱纸工序常见不良
裱纸开胶 压痕
裱纸工序常见不良
弯曲 裱纸粘花
裱纸工序常见不良
坑纸过小 裱坑出边(会造成模切偏位)
牙口
结束语:
建位完善的检验机制:
1.有标准 2.说的出 3.做得到 落实于每一天的工作中…
• 裱坑位置
坑纸离印件前规与侧规的边位致至少缩进2MM
• 粘合强度
裱好后过30分钟(或烘干)揭开咭纸,90%以上面积可粘烂为合格
印后加工质量检验---裱纸
• 含水率
裱纸前底纸与面纸的湿度差≤1% (参考数据) 裱纸完工含水率:17%±2%;(参考数据)
• 材质
与工单所示(样板)一致
• 纹向
按样办(按产品成型摆放,坑纹一般直立的)
印后加工 质量检验教程 (一)
主讲:邓松涛
引言:
IPQC控制的重点在于制程中的薄弱环节
工业企业品质控制的演变
生产安排 生产较版
NG
首样检验
OK
批量生产 员工自检 IPQC抽检 不合格
•轻微:通知机长改善。 •严重: 1.不合格报告 2.不合格品处理 3.纠正及预防措施
次品标识 次品隔离
品质判定
•
•
常见的覆膜不良
起膜(附着力不 足) 撕烂
常见的覆膜不良
过胶白点 • 漏过胶
常见的覆膜不良
擦花 过胶不够位
常见的覆膜不良
接头过大(压痕) 覆膜后印件卷曲
暂无样品
印件克重小于180克/m2 时 容易发生
印后加工—裱纸
印后加工---裱纸
• 裱咭位置
一般底纸比面纸的前规与侧规的边位至少缩进1MM; 对裱正反尺寸错位,套位误差<1MM
• 同种材料在不同生产条件下光泽度不同
容易忽略的方面。。。
• • • • • • • 工艺流程顺序是否正确? 粘胶位置是否需要镂空? 码板方向是否一致? 码板高度是否一致? 针位是否一致? 是否用拉伸膜缠绕? 环境是否对产品 磨光麻点
常见的上光不良
局部不均匀 过错油 •
丝印透油 丝印偏位
常见的丝印不良
丝印糊版 丝印色差
常见的丝印不良
侧规咬伤 丝印偏位
印后加工----覆膜
•
覆膜,又称“过塑”、“裱胶”、“贴膜”等,是指以透明塑料薄膜通过热压覆贴到印刷品表面,起保护及增加光泽的作用
。
印后加工质量检验----覆膜
• • 光泽度:60°角测量: 光胶≥80度;哑胶≤15度(参考数据) 附着力: 1.用手指抠刮胶膜边缘,胶膜不会卷起。 2.正向45度角揭起胶膜,90%面积能粘掉印色. 外观 表面平整、无卷曲、无起泡、无刮花、无白点; 胶膜切断处毛边≤1.5MM 覆膜位置(能盖过模切线) 表面张力:覆膜后需要做表面加工的产品,达因值要达到36
丝印质量检验要素(二)
3. 附着力:
用3m胶纸贴于丝印部位,压实、并挤出空气,手持 胶纸端部,与丝印面呈 45°方向,将胶纸迅速拉起,丝印应无粘脱、损伤现象;(承印面为非纸质 材料时应特别注意)
• 4. 抗酒精溶剂性:
用白色棉布醮酒精在丝印面上反复擦拭10次(不用大力按压),棉布上应无 丝印油墨,丝印面无损伤、模糊现象(承印面为非纸质材料时应特别注意)
光泽度
• • • • • • • • • • 60度测量(参考数据): KLF—848B高光防爆光油:≥45GU; HY1108水性耐磨上光油: ≥40GU; HY1109水性哑油: ≥15GU; 3280食品级(FP)光油: ≥40GU; BST—603水性防水光油: ≥40GU。 BS6301联机高光水性光油: ≥50GU; CX-919水性上光油: ≥50GU; 晨兴UV光油≥75GU 磨光油(压光后) ≥70GU
• 外观
无粘花、起泡、压皱、离层、无胶水渍 表面不能有严重排骨纹.
关键因素
• 胶水厚度调节。
胶水的调节对裱纸的影响较大,一般要视纸张的吸水量而定。吸水量大的纸张,需要 的胶水量多,反之,则少。胶水过多则容易表纸带胶,胶水过少则粘合不牢。
• 胶水浓度调节
胶水过浓会产生波浪痕,过稀粘不牢。
• 适当的压力 • 适当的加压时间 • 每一手(20/30张)面对面码放,顶部打带或加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