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郑州市地理学科高考质量分析会发言提纲
考试质量分析会讲话稿

考试质量分析会讲话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够在今天的学校考试质量分析会上发表讲话。
作为一个教育行业的从业者,我深深地认识到考试质量对于学校和学生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今天,在此平台上,我想谈一谈我对于考试质量分析的看法和建议。
一、科学严谨的考试质量分析方式是必须的。
在进行考试质量分析时,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非常重要,只有在科学客观的基础上,我们才能以最好的状态应对未来的考试工作。
因此,我们的考试质量分析工作,必须建立在科学严谨的基础之上,采用学术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分析方法,使我们得到的数据结果更可靠,更具参考价值。
二、考试质量分析必须深入统计,多维度分析我们在考试质量分析过程中,不能仅从整体上进行考量。
我们必须从学生的个人情况出发,进行深入统计,包括学生每个科目的得分、每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学生的弱项及优势科目等等。
一个优秀的分析必须走进学生个体,发现并补足学生的分数短板。
同时,我们还应该结合学校的教育理念,给学生提供更多全方位的支持,帮助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思维方式。
三、多方位分析,多部门合作考试质量分析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而是需要多方位的合作与分析才能更好地推进。
我们可以将数据与学生日常表现、教师教学情况、家长反馈等全面比对分析,以找到问题及产生原因,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帮助。
同时,学校各个职能部门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共同协作,促进学校管理更加科学有序。
四、着眼中长期规划,注重持续性分析考试质量分析不是一次性解决问题的工作,而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
我们不仅需要找到问题的本质所在,还需要探索性地解决问题,并着眼于中长期的发展规划,为学校和学生提供更加持续的、全面的、科学的服务。
因此,我们应该在考试质量分析的每一次过程中,认真记录相关数据,并建立详细的档案,以供今后的工作参考和比对。
最后,我认为考试质量分析对于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地理考试分析发言稿范文

地理考试分析发言稿范文
今天的地理考试,我们终于迎来了。
在这次考试中,我们考察了地球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各大洲的地理特点等内容。
首先,我们需要对地球的自然环境有着深刻的认识,包括气候、地形、地貌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让我们了解地球的各种自然现象,从而更好地爱护我们的地球。
其次,人文环境也是我们地理考试的一大考查点。
人口分布、城市规划、交通运输等内容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城市的发展规划,人口分布的规律,以及交通运输在经济发展和物资流通中的重要作用。
最后,我们还需要了解各大洲的地理特点。
不同的洲有着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特点,这些知识的了解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到世界的多样性,也为我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基础。
总的来说,地理考试虽然对我们的知识有一定的要求,但更多的是为了培养我们对地球的关爱和对世界的了解。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地理科目,不断充实自己的地理知识,从而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地球。
考试质量分析领导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考试质量分析会,共同探讨如何提高考试质量,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
在此,我代表学校领导发表几点意见。
首先,我们要充分认识考试质量的重要性。
考试是检验教育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依据。
考试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发展。
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考试质量,切实加强考试管理工作。
一、分析考试质量存在的问题1.部分教师对考试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对试题的命制、批改、分析等工作不够严谨,导致考试质量不高。
2.学生应试能力不足,对知识掌握不牢固,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
3.考试评价体系不够完善,未能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提高考试质量的措施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对考试工作的认识,加强试题命制、批改、分析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2.强化学生素质教育。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完善考试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试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4.加强考试管理。
严格执行考试纪律,确保考试公平、公正。
5.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在考试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三、加强考试质量分析1.定期开展考试质量分析会,对考试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
2.建立考试质量档案,对每次考试的成绩、试卷进行分析,为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依据。
3.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提高考试质量的方法。
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考试质量分析,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我希望全体师生共同努力,提高考试质量,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出更大贡献。
在此,我提出以下几点要求:1.教师要高度重视考试工作,切实履行职责,提高教学质量。
2.学生要珍惜考试机会,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3.学校要加强领导,完善制度,确保考试质量不断提高。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提高考试质量而努力奋斗,共创美好未来!谢谢大家!。
高考质量分析会教师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高考质量分析会,共同回顾和总结过去一年的高考教学工作,分析存在的问题,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
在此,我作为高三教师代表,就我校高考质量进行分析,并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高考成绩概述过去的一年,我校高考成绩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高考一本上线人数较去年增长10%,二本上线人数增长15%,总体上线率达到了85%。
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领导的关心和支持,离不开全体教师的辛勤付出。
二、存在问题分析1.尖子生培养不足。
虽然一本上线人数有所增长,但与部分兄弟学校相比,尖子生培养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
部分学生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2.学科间发展不平衡。
在高考成绩中,部分学科成绩突出,而部分学科成绩相对较差。
这反映出我们在学科教学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3.学生应试能力有待提高。
在高考中,部分学生因心理素质、时间管理等原因,导致发挥不稳定。
此外,部分学生答题规范性和准确性有待提高。
4.家校合作有待加强。
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关注度不够,导致学生在学习上缺乏动力。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1.加强尖子生培养。
针对尖子生,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关注其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2.优化学科教学。
针对学科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加强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3.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加强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加强时间管理培训,提高学生答题效率;加强答题规范性和准确性训练。
4.加强家校合作。
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传达教育理念,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生活,共同促进孩子成长。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总之,高考质量分析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和总结的机会。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我校高考质量的进一步提升而努力。
谢谢大家!。
高三地理教师成绩分析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作为高三地理教师,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为大家分享我们地理学科在高三阶段的成绩分析。
首先,我要感谢学校领导对我们地理学科的关心与支持,感谢各位同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给予的帮助与指导。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们地理学科全体教师齐心协力,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现将成绩分析如下:一、成绩概述1. 在本次高三地理模拟考试中,我校地理学科整体成绩较上学期有了显著提升,平均分达到了XX分,较全市平均水平高出XX分。
2. 地理学科优秀率、及格率均有所提高,其中优秀率达到了XX%,及格率达到了XX%。
3. 地理学科尖子生培养方面,有XX名学生进入全市前XX名,较上学期有了明显进步。
二、成绩分析1. 教学策略:我们地理学科全体教师紧紧围绕教学大纲,深入研究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在课堂上,我们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 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地理学科全体教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演示、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 师生互动:我们地理学科全体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困难,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 课后辅导:我们地理学科全体教师充分利用课后时间,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确保学生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三、存在的问题1. 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不高,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
2. 部分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还需进一步改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度有待提高,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四、改进措施1.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 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学科间的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地理学科全体教师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我校高三学子的高考成绩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0年郑州地理学科高考质量分析会发言提纲

2010年郑州市地理学科高考质量分析会发言提纲一、2010年文综全国卷(I)地理试题分析1.试卷总体评价2010年文综全国卷(I)地理试题设计的导向性明确,紧扣考试大纲的目标与能力要求,突出素质教育的能力目标与具体要求,重点考查学生的地理素养。
试卷的整体难度与去年基本持平。
试卷的总体结构、题型、题量以及地理学科所占的分值基本保持稳定,具有较高的区分度。
尽管是老课程卷,但试卷充分还是展示了新课标的理念和精神,着重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符合课程改革的方向,对今后的教学与复习将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3.试题特点第一,注重基础,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从地理试题看,主要考查的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国土整治、等温线判读与温度差计算、区位条件分析、地球运动状况分析和光照图判读、河流地貌的形成及水文特点对航运的影响分析、气候特征描述等内容。
试题易、中、难比例合理,没有出现偏题、怪题现象。
与2009年相比,整体难度基本持平,但区分度更大。
选择题第1~5题难度比较适当,第6~7题难度稍大,第8~11题是中高难度题。
综合题看似容易,但难以保证答案的完整性,得分情况不佳,如第36题的第(3)问和第39题的第(3)问失分率很高。
试卷考查知识过分集中于高中必修上、下两册的内容,选修1基本没有涉及内容。
自然地理中的主干知识如地球运动(空间物体投影与经纬网、晨昏线相结合)、气候、河流、地形成因等涉及较多;人文地理重点考查影响农作物种植的自然因素、交通运输等。
第二,突出能力考查。
(1)着重考查考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如第6~9题,根据城市不同时段的气温检测结果,考查城市热岛效应的相关知识,实在考查学生对地理要素时空整体性关系的动态分析能力。
再如第9~11题,通过空间R点所观测到的晨昏线与纬线视形状,考查学生对光照图相关知识的理解,局部空间图与无图空间的结合,实则在考查学生的时空转换分析能力。
(2)突出考查考生的区域自然地理综合分析能力。
地理学科分析会教师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参加地理学科分析会,并就地理学科的教学工作与大家进行交流。
首先,我要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让我们有机会共同探讨地理学科的教学问题,共同进步。
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新时代背景下,地理学科的教学任务更加艰巨。
以下是我对地理学科教学工作的几点思考:一、加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
在地理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这些核心素养,使他们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人地协调观:引导学生关注人地关系,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 综合思维: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 区域认知: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培养他们的区域认知能力。
4. 地理实践力:通过实地考察、实践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二、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1. 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地理学科基础知识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
我们要在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
2. 强化实践教学:通过实地考察、实验、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地理知识,提高他们的地理实践能力。
3. 重视跨学科教学: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跨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1. 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地理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
2.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3. 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关注教师的工作压力,关心教师的生活,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
四、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1. 了解学生需求: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他们的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地理成绩分析教师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为大家做一次地理成绩分析,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提高我们地理学科的教学质量。
首先,请允许我简要回顾一下我们地理学科在本次考试中的整体表现。
本次考试,我们地理学科的成绩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其中,优秀率达到了25%,及格率达到了80%,平均分达到了65分。
这与我们地理组全体老师的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
在此,我要对各位老师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然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地理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以下是本次地理成绩分析的主要观点:一、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本次考试中,部分学生在地理基础知识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这主要表现在对地图、地理概念、地理规律等方面的掌握不够扎实。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应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提高地理成绩打下坚实基础。
二、学生解题能力有待提高在本次考试中,部分学生在解答地理试题时,存在审题不清、解题思路不明确等问题。
这说明我们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教学方法有待改进在地理教学中,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为了提高地理教学质量,我们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针对以上问题,以下是我对地理教学的一些建议:1. 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解题能力。
3. 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法、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开展教师培训、教研活动等,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为提高地理教学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5. 注重家校合作。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地理学习,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总之,地理学科教学任重道远。
质量分析发言稿地理教师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关于地理教学质量分析的一些想法。
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地理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我对地理教学质量的一些分析和建议。
一、地理教学质量现状近年来,我国地理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果,地理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1. 教学内容陈旧:部分教师的教学内容仍停留在传统的知识点传授,未能紧跟时代发展,导致学生缺乏实际应用能力。
2. 教学方法单一:部分教师仍采用“灌输式”教学,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 评价方式单一:地理教学质量评价主要依靠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地理素养的培养。
二、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建议1. 更新教学内容:地理教师应关注地理学科的发展动态,将新知识、新成果融入教学中,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2. 改进教学方法:地理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探究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3. 丰富评价方式:地理教学质量评价应从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地理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关注地理学科前沿,积极参与教研活动,提升教学水平。
5. 注重地理实践活动:地理教师应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组织学生参加地理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地理竞赛等,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地理教学实践案例分析以下是一个地理教学实践案例,旨在提高教学质量:案例背景:某中学地理教师在讲授“我国地形”一课时,发现学生对地形知识掌握不牢固,且兴趣不高。
教学措施:1. 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我国地形图,直观展示地形分布特点。
2.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不同地形对气候、河流、农业等方面的影响。
3. 设计互动环节,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地理知识竞赛等形式,加深对地形知识的理解。
4.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地形地貌,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地理高考调研会议发言稿

地理高考调研会议发言稿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某某地理高考调研会议组委会向大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本次地理高考调研会议的召开,是为了深入研讨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的方向与方法,进一步提高地理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地理学科的发展。
在这次研讨会上,我们将探讨地理高考的学科特点、题型趋势、命题要求以及考生备考方向等问题。
希望通过这次研讨会,能够增强地理高考教师对于考试真实情况的认知,推动地理高考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首先,我想分享一些有关地理高考的数据。
根据最近几年的数据统计,地理科目在高考中的占比逐年上升,高先生在前面的演讲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因此,对于地理高考的改革与研究,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另外,在地理高考中,第一大题多为分析题和论述题,第二大题多为选择题和简答题。
而在选择题中,综合分析和综合运用的题目占比也在逐年上升。
这些数据说明,地理高考命题基本上都聚焦在考生的综合分析、运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因此,我认为地理教师要更多地注重学生的思维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掌握综合分析、运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接下来,我将简要介绍几个地理高考题型的变化趋势。
首先,选择题的命题方式由以基础知识为主转向综合应用为主。
以往的选择题大多是背诵题,重视对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
但是现在的选择题,大多以综合应用为主,强调考生对所学地理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应用能力。
这要求地理教师要更加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教学和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其次,解答题的命题方式越来越强调对地理概念的理解,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
这一方面要求地理教师要加强对于地理概念的讲解,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另一方面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动手实践是能力培养的基础。
此外,论述题的命题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以往的论述题多为纵向命题,即围绕某一地区的某一主题进行论述,考察学生对某一地区的深入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
地理教师质量分析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地理教师质量分析会,旨在总结过去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分析存在的问题,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此,我代表地理组全体教师,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的质量分析情况。
一、回顾过去,总结经验过去一个学期,我们地理组全体教师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 学生地理成绩整体提高。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所提高,尤其是基础知识的掌握。
2. 教学方法不断改进。
我们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3. 教研氛围浓厚。
我们地理组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定期交流教学心得,共同探讨教学难题,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二、发现问题,明确方向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1. 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由于地理学科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部分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存在薄弱环节。
2. 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在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教研活动开展不够深入。
虽然我们地理组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但仍有待进一步深入,以提高教学质量。
三、改进措施,共谋发展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地理组将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基础知识教学。
针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的问题,我们将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讲解和训练,确保学生掌握必备的地理知识。
2. 改进教学方法。
我们将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3. 深入开展教研活动。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地理组教研活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经验交流等形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4.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我们将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地理组全体教师将以此次质量分析会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改进教学,为提高我校地理教学质量而努力奋斗。
地理成绩分析发言稿高三

地理成绩分析发言稿高三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地理成绩分析》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
地理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我们的生活和未来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过去的学期里,我们在地理学习中取得了怎样的成绩呢?这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分析的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我们的地理成绩整体表现。
通过分析我们的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规律和趋势。
有些同学表现出色,取得了较高的分数,而有些同学则成绩一般或者表现不理想。
我们应该认真思考这些差距的原因是什么,是学习方法不对还是没有足够的专注和努力呢?
其次,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地理成绩与学生自身条件的关系。
地理是一门需要理解和记忆的学科,但也需要我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我们应该思考的是,我们的成绩和我们的认真程度和热爱程度有多大关系?是不是我们只是在为了考试而学习地理,而不是为了了解世界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呢?
最后,让我们来思考一下地理成绩对我们的未来有着怎样的影响。
地理不仅是我们学校的一门必修课程,更是对我们未来生活的帮助和指导。
一个对地理了解不够的人,将无法适应未来快速变化的社会和世界。
我们应该认识到地理对我们未来的重要性,努力提高自己的地理成绩,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新的学期开始之际,我们应该认真总结过去的学习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地理成绩。
只有掌握了地理知识,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世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挑战。
让我们共同努力,奋发图强,成为优秀的地理学习者!
谢谢大家!。
地理高考调研会议发言材料

地理高考调研会议发言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们: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够在这次地理高考调研会议上发表我的意见和看法。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对地理高考的一些看法,并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地理作为一门重要学科,是了解和研究地球、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等问题的一门学问。
地理不仅是一门知识,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
因此,我认为,地理高考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然而,目前地理高考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地理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不紧密,学生往往只注重死记硬背知识点,缺乏对实际问题的深入思考。
另一方面,地理高考试题偏向于记忆性和机械性,缺乏综合性和创新性。
这样的情况下,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针对这些问题,我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地理高考应该更注重实际问题的考查,鼓励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其次,地理高考应该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考查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可以通过设置综合性的问题,考察学生对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和分析能力。
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可以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地理高考应该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可以通过设置开放性的题目,要求考生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解决方案,以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改变评价方式,出台一些新的评价标准,来进一步改革地理高考。
不再以笔试为主,可以加入实践性的考试环节,如实地考察、地图解读等。
这样可以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发展潜力。
总之,我认为地理高考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地理素养,培养他们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谢谢大家!。
高三地理成绩分析教师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够与大家共同探讨高三地理成绩的分析。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地理组全体教师,向各位家长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信任。
同时,也感谢同学们在地理学习上的努力与付出。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地理组全体教师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紧紧围绕高考地理教学大纲,认真研究高考命题趋势,精心备课、认真授课。
现将高三地理成绩分析如下:一、整体成绩分析从整体来看,本学期高三地理成绩较上学期有所提高。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及格率:本学期及格率较上学期提高了5个百分点,说明同学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重视程度有所提高。
2.优秀率:优秀率较上学期提高了2个百分点,说明部分同学在地理学科上取得了显著进步。
3.平均分:本学期平均分较上学期提高了3分,说明同学们在地理学科上的整体水平有所提升。
二、成绩亮点分析1.部分同学成绩突出:在本学期的高考模拟考试中,有5位同学取得了满分,10位同学取得了90分以上的优异成绩。
2.班级平均分提升明显:从班级层面来看,本学期班级平均分较上学期提高了3分,说明同学们在地理学科上的整体水平有所提升。
3.学习方法得到改进:通过本学期的教学,我们发现同学们在地理学习上的方法得到了明显改进,如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加强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等。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部分同学对地理学科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同学在地理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成绩提升缓慢。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将加强课堂管理,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地理学科的学习。
2.部分同学地理基础知识薄弱:部分同学对地理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导致解题能力不足。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通过课后辅导、习题讲解等方式,帮助同学们巩固基础知识。
3.部分同学地理思维能力不足: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同学们具备较强的地理思维能力。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将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同学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地理高考调研会议发言稿

地理高考调研会议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召开地理高考调研会议,旨在对地理高考试卷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以期为今后地理教学和高考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在这里,我代表整个调研小组向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和地球上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及其相互作用的学科,是认识地球、改造地球和保护地球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也是考试制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地理高考试卷作为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广大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考试成绩,也对地理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有着直接的反映和影响。
因此,我们的调研工作十分必要和重要。
一、地理高考试卷分析首先,我们将对今年的地理高考试卷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通过对试卷的命题思路、题型分布、难易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和分析,进一步了解地理高考试卷的特点和变化,掌握地理高考的趋势和规律,为今后的地理教学和高考备考做好准备。
二、地理教学研究其次,我们将结合试卷分析结果和学生答卷情况,对地理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通过对地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和研究,进一步探讨如何提高地理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提高地理素养,从而更好地应对地理高考考试。
三、高考改革建议最后,我们将根据试卷分析和教学研究的结果,提出相应的高考改革建议。
通过对高考考试制度、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考试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和分析,提出如何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新形势和新要求,更好地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更好地推动高中地理教育改革,更好地服务地理教学实践的建议和要求。
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地理高考调研会议是一次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也是一次真诚、务实、合作的交流和共识。
希望大家共同努力,踊跃发言,积极参与,共同推动地理教学和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为地理教育事业的繁荣和兴盛作出应有的贡献!最后,祝本次地理高考调研会议取得圆满成功,顺利取得丰硕成果!谢谢大家!。
地理高考调研会议发言材料

地理高考调研会议发言材料尊敬的各位专家、领导、老师们:大家好!我是来自某某高中的地理教师,非常荣幸能够在此次地理高考调研会议上发言。
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广泛的影响。
地理高考作为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和地理知识的掌握至关重要。
而本次调研会议就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地理高考的质量,寻求更好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首先,我认为我们需要关注地理高考题目的质量和难度。
地理高考题目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考生的能力和水平,而地理高考题目的难度则需要适应考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能力。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状况,合理设定地理高考的题目和难度,确保考试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地理学是一门涉及实际情况的学科,学生们需要通过学习地理知识来感知自己身处的地理环境和地理空间。
因此,我们需要鼓励学生在学习地理过程中主动思考、提问,培养他们对地理现象和问题分析的能力,同时引导他们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加强地理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地理教材应当紧贴时代发展和地理知识的最新研究,提供科学、全面、详实的地理知识。
同时,我们也需要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例如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和手段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互动性。
此外,地理教学应当注重与实际生活结合,通过实地考察、地图绘制和模拟实验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地理感悟。
最后,作为地理教师,我们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
地理教学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新教法,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方法,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学好地理、考好地理。
总之,地理高考的质量和水平是我们共同关心的问题。
只有不断研究和探索,加强教学改革和改善教育方法,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考试机会。
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地理高考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最后,祝本次调研会议圆满成功,感谢各位的支持和关注!谢谢大家!。
地理高考调研会议发言材料

地理高考调研会议发言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我作为地理高考调研小组的一员,今天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向大家分享我们的调研成果和思考。
首先,我要感谢组员们在这次调研中的辛勤付出和团队合作。
我们小组深入学校,与老师们进行了深入交流,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学生们的意见和建议。
从我们的调研来看,地理高考在当下的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地理高考的考试内容和形式与现实社会的发展和需求不完全契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地理学科也在不断演变和更新。
然而,目前的高考地理考试仍然相对滞后于现实社会的变化。
我们建议考试内容能更加紧密地结合实际问题,突出地理学科的创新和实践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地理能力和地理素养。
其次,地理考试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需要进一步创新。
传统的教学和评价往往以死记硬背为主,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建议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考察、独立研究等形式,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我们还认为地理学科的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度不够。
在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中,地理与其他学科之间联系紧密,互为补充。
我们建议在地理教学中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融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我们希望在地理高考的改革中,能够充分听取老师和学生的声音,加强科研团队的建设,提供更好的培训和支持,以确保教学和评价的质量和有效性。
谢谢!。
地理高考调研会议发言材料

地理高考调研会议发言材料尊敬的领导、专家、各位同仁:大家好!我是XX学校的地理老师,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分享我对地理高考调研的一些观点和建议。
首先,我想谈一下地理高考的现状。
近年来,地理高考的考试内容和形式都在发生着一些变化。
从传统的地方地理向全球视野拓展,从题型设置的多元化和复合型方向发展等,这些变化都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更广泛的视野和更深入的积累。
同时,学生也需要在地理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上有更高的要求。
因此,我们教师和学生必须要随时关注地理高考的动态,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以适应这些变化。
其次,我想强调高考调研的重要性。
高考调研意味着及时了解高考的动向和趋势,是我们针对高考的改革和调整提供依据的重要途径。
通过调研,我们可以了解高考命题的特点和规律,及时调整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和技巧。
同时,调研也能为我们提供一种反思和评估的机会,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完善我们的教学。
那么,如何进行高考调研呢?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加强与地理教学研究机构的合作。
地理教学研究机构具有较独立的研究能力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的调研成果对于我们的教学改革和提高非常有价值。
其次,要注重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每个学校和地理教师都有着自己的特长和经验,通过开展教研活动和交流研讨会,我们可以共同研究和探讨高考命题的规律和趋势,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最后,要利用好网络和新媒体。
网络和新媒体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和使用网络教育平台、教育微信公众号等工具,及时了解高考的最新动态和命题趋势。
最后,我想谈一下我对地理高考调研的期望。
我希望地理高考调研能够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工作,得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我想看到我们的地理教师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高考调研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我期待着调研成果能够为我们的教学改革和提高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依据,帮助我们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和素养。
地理考试分析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为大家分享地理考试的分析发言。
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不仅考察我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还考察我们对人文社会的理解。
本次地理考试,同学们的表现各有千秋,以下是我对本次考试的一些分析和总结。
一、考试总体情况本次地理考试,试题内容丰富,涵盖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等多个方面。
试题难度适中,既有基础知识考察,也有综合能力的体现。
从同学们的答题情况来看,整体表现较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二、优点分析1. 知识掌握扎实:同学们在基础知识方面掌握得较好,对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基本概念、原理等能够熟练运用。
2. 思维能力较强:部分同学在解答综合题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现了较强的思维能力。
3. 答题规范:大部分同学在答题过程中,能够按照题目要求,规范书写,格式清晰,给阅卷老师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三、不足之处1. 部分同学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在基础知识部分,仍有部分同学对一些基本概念、原理理解不透彻,导致答题错误。
2. 综合能力有待提高:部分同学在解答综合题时,缺乏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导致答题不够完整。
3. 时间分配不合理:部分同学在考试过程中,时间分配不合理,导致部分题目未能完成。
四、改进措施1. 加强基础知识学习:同学们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原理,为解答综合题奠定基础。
2. 提高综合能力:在平时学习中,要多做练习题,锻炼自己的分析、归纳、总结能力,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3. 合理安排时间:在考试过程中,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道题目都有足够的时间完成。
总之,本次地理考试,同学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总结本次考试的经验教训,不断努力,争取在今后的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谢谢大家!。
考试质量分析会发言稿

考试质量分析会发言稿我很荣幸能在这个重要的考试质量分析会上发言,今天我将就考试质量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我将从考试内容、评分标准、反馈机制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希望给大家带去一些思考和启示。
首先,考试内容是考试质量的核心。
在制定考试内容时,我们应该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既要考核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全部潜能。
此外,考试内容还应能够与学科的核心素养紧密结合,确保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其次,评分标准也是考试质量的关键。
评分标准应该明确准确,具有一定的尺度效度,能够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同时也保证评分的公正公平。
评分标准还应该能够细化到不同层次,给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差异化的评价。
例如,可以设置一个基本水平和一个高水平的评分标准,对于达到高水平的学生,应该给予更高的评价和奖励。
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也能够提高考试的质量。
第三,反馈机制对于考试质量的提高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考试结束后,我们应该及时给学生提供成绩和反馈信息,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设计一些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辅导措施,帮助学生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除了给学生的反馈外,我们也应该将考试的结果和教学实践密切结合起来,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考试质量的提高还需要有各方的共同努力。
学校应该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资源,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发展的条件;教师要提高教学能力,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辅导;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同时,家长也要积极关注子女的学习,给予他们必要的支持和鼓励。
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够真正提高考试质量。
最后,我想就考试质量提高的路径和方法进行一些建议。
一是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育的全面发展。
我们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郑州市地理学科高考质量分析会发言提纲一、2010年文综全国卷(I)地理试题分析1.试卷总体评价2010年文综全国卷(I)地理试题设计的导向性明确,紧扣考试大纲的目标与能力要求,突出素质教育的能力目标与具体要求,重点考查学生的地理素养。
试卷的整体难度与去年基本持平。
试卷的总体结构、题型、题量以及地理学科所占的分值基本保持稳定,具有较高的区分度。
尽管是老课程卷,但试卷充分还是展示了新课标的理念和精神,着重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符合课程改革的方向,对今后的教学与复习将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3.试题特点第一,注重基础,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从地理试题看,主要考查的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国土整治、等温线判读与温度差计算、区位条件分析、地球运动状况分析和光照图判读、河流地貌的形成及水文特点对航运的影响分析、气候特征描述等内容。
试题易、中、难比例合理,没有出现偏题、怪题现象。
与2009年相比,整体难度基本持平,但区分度更大。
选择题第1~5题难度比较适当,第6~7题难度稍大,第8~11题是中高难度题。
综合题看似容易,但难以保证答案的完整性,得分情况不佳,如第36题的第(3)问和第39题的第(3)问失分率很高。
试卷考查知识过分集中于高中必修上、下两册的内容,选修1基本没有涉及内容。
自然地理中的主干知识如地球运动(空间物体投影与经纬网、晨昏线相结合)、气候、河流、地形成因等涉及较多;人文地理重点考查影响农作物种植的自然因素、交通运输等。
第二,突出能力考查。
(1)着重考查考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如第6~9题,根据城市不同时段的气温检测结果,考查城市热岛效应的相关知识,实在考查学生对地理要素时空整体性关系的动态分析能力。
再如第9~11题,通过空间R点所观测到的晨昏线与纬线视形状,考查学生对光照图相关知识的理解,局部空间图与无图空间的结合,实则在考查学生的时空转换分析能力。
(2)突出考查考生的区域自然地理综合分析能力。
如第36题和第39题第(3)问,要求考生从区域图中获取地理位置、地形状况、水系水文特点、气候类型等有效信息,运用自然地理要素整体性规律和原理,探究地理事象的形成原因及其它要素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图表中有效信息的获取和解读,突出考查考生对地理要素间因果关系的分析与推理能力。
(3)强调考查考生的学习能力。
如第6~8题,要求考生准确理解城市热岛效应,并能正确运用相关知识对城市热岛效应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分析。
又如第36题,题干告诉学生“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
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
”“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其实就是要求学生利用这些信息来解决提出来的问题,体现高中新课程学会学习的教育目标。
(4)注重考查学生区域综合分析能力。
如第36题,以法国罗纳河流域的等高线地形图和下游葡萄树、鹅卵石景观图为材料呈现,考查区域中自然要素(气候、地形、河流)对社会经济要素(农业生产)的影响,答题前要根据试题给出的信息,联系该区域的地理特征,多层次(气候及其要素)、多角度(光、热、水、地)进行分析回答,集中体现出考查学生对区域综合性的分析能力。
第三,图文并茂,地理学科特点鲜明。
地图是地理信息最佳载体,也是地理学科所拥有的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试卷共有5幅图,图型形式多样,内容也相当广泛,尤其是在全国卷开始出现了景观图,使地理的学科特点得到极好的体现。
把地图作为丰富信息载体,既考核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同时还考核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四,注意考查生活中有用的知识。
第一组选择题考查的是国土整治中如何做到因地制宜地选择植被、改良土壤。
第三组选择题考查了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图和城市“热岛效应”,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实践性”特点。
第36大题考查的是法国的葡萄种植园,与区域的气候、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与生产的关系。
第39题(3),说明古代黄河的水文、水系特点对粮食运输的影响,这四组题的积极意义之一,在于使考生明白地理学科是一门广泛用于农业、交通运输等生产部门的学科,在指导社会生产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五,材料紧扣时代的脉搏与生活紧密相连。
第二组选择题以网购商业活动为背景,考查企业的组织和经营活动以及考查商业的区位选择。
这些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刚刚出现的新的购物方式——网购,说明地理知识是生活中有用的。
总体来看,今年高考地理试卷的难度、区分度等较好地体现了高考试卷的选拔功能,体现了全国卷I的一贯风格。
4.答卷总体分析(2)考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第一,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概念不清。
第二,审题不清,从图文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差。
36(1)题目要求很明确,请学生分析有利的地形与气候条件,但仍有相当部分的考生在作答时列出全部有利与不利条件。
有很大一部分的考生对地形、气候理解模糊。
例如,地形与气候颠倒回答,很多学生将甲地日照时间长、光线充足的原因归结为河谷地形,而不是地中海气候的特点形成;将夏季光照强烈表述为全年光照强烈。
36(2)学生没有审清题意就下笔书写答案,结果答非所问,导致出现了很多零分或无效答题。
如题中要求“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很多同学回答的是“地表鹅卵石堆积对葡萄生长的有利影响”,或者是“鹅卵石形成的原因”等等。
39(3)撇开题干,不分东西两河段,错答成“孟津附近黄河整体水运对粮食运输的意义”(此类错误较多)。
位置描述用语不专业或偷换描述对象,例如:“上段、下段”,“左段、右段”,“前段、后段”,“以上、以下”,“左侧、右侧”等等。
第三,答题用词不准确,描述能力差。
36(1)如将地形平坦,位于河谷表述为平地、峡谷;将光照充足表达为光照好、太阳照射好、阳光毒;将利于糖分积累表达为利于葡萄质量提高,使葡萄更甜等。
把“灌溉(排水)条件好”写成“河流众多”、“河流丰富”、“紧挨河流”、“川流不息”;把“昼夜温差大”答成“昼夜温差正好”、“昼夜温差有利于糖分积累”、“昼夜温差适宜”“有温差”等。
39(3)水运条件对粮食运输影响描述模糊,地理语言不规范,不会表达,如“有一定影响”、“对运粮影响大(小)”等等。
水运对运粮影响分析不全面,不能从利弊两方面分析问题。
第四,思路不清。
36(1)同一要点多次重复;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混着答,层次不清;既答不利条件,又答有利条件;既答自然条件,又答人文条件;既答甲地又答乙地。
多个要点罗列,因果关系不对应,如答成“夏季炎热,利于糖分积累”、“昼夜温差大,利于光合作用”。
第五,错别字多。
地形(型);地势低(底);炎(严)热;温(湿);⑤糖(唐);“冲积作用”写成“冲击作用”,“堆积”写成“堆集”,“上游”写成“上流”等等导致失分。
二、2010年文综全国新课标卷地理试题分析1.试卷结构与分值权重今年的课标卷同全国Ⅰ、Ⅱ卷在能力的考查上有很多的相同之处;同时延续了去年的宁夏卷命题规律,只是试题形式上略有变动,增加了选做题。
选择题:1—11题,每个4分,共44分;综合题:36题(学科内综合),26分;37题(学科内综合),20分选做题,三选一,41题(旅游地理);42题(自然灾害与防治);43题(环境保护),每题10分,任选一题。
3.特色亮点(1)从课程目标上看,新课程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生态度。
表现:试题取材脱离教材,如第二组题(4—5题),首先引入两个基本概念:劳动力人口、劳动力人口负担的人口。
用年龄对概念描述。
这是教材中所没有的内容。
考查则立足试题信息,要求学生考场自学,并理解概念,明白命题者的考查意图。
例如,第4题要求计算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最重的年份。
考生若抛开材料答题,将很容易陷入思维定势,因此要求学生根据所给信息,弄清楚2001年对该国的转折性意义。
新出生的人口在刚好达到18岁时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刚好达到65岁时劳动力人口负担最重。
照应的题目已知的“定义”信息。
这样的思维过程,不是教材所能给予学生的,它需要学生的主动思维、正确思考。
(2)从新课程设置来看:新课程设置改变了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表现:今年试题中增加了选修模块,试卷中就选修教材《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分别设计了一道分值权重相同的综合题,供考生选择。
不同省区由于选择了不同的教材,决定了考生选做的题目,当然随着选修课程开设范围的扩大,考生的选择余地也会更大。
考场上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优势选择,也可忽略课程的影响,以得分为最终目的。
从选修试题的题量来看,由于是第一年在文科综合中增加选修模块,只有一个设问,而且三个问题难度相当。
但注重学生的思维的质量,学生得满分的机会还是比较小的,因此也有一定的区分度。
另外,在第37题的第(3)问探讨“建议贵州向广西学习,大力发展桑蚕业.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从所给答案来看,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
(3)就新课程内容来看:新课程内容改变了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表现:①注重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紧密联系。
如第36题的题图背景为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的空间分布,很明显这属于气象研究资料。
第1题的题干”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聚升,出现了洪灾。
”这是建立在天气实际观测基础上的再现。
②侧重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考查。
如,强调地理知识的主干性,以及基本地理技能的考查。
考查的主干知识有:天气与气候、河流、地形与地势、人口问题、产业问题、季节变化、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等。
(4)关于新课程的学习方式:现代的学习方式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于合作的能力。
总地来说,概括为八个字:实践、参与、互动、合作。
我们知道考试是一种考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测试内容的个体活动,是不能互动与合作的,但可以检测学生平时“互动与合作”的学习成果。
因此,这种学习方式在考场主要表现为能力考查,如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试题难度:以湖南省为例,选择题平均得分17.58,难度为0.4,非选择题平均得分31.25,难度为0.56。
陕西二卷均分:27.65分,难度:0.49。
以后命题难度要控制在0.50左右。
三、地理学科2010-2011学年高考备考指导意见2011年我省高考拟采用全国新课程试卷,现根据2010年全国新课程试卷命题特点,对2011年高考备考提出备考建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