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老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 还留下了更为宝贵的东西——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 ,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 这种精神不会随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 老人的年迈,离开而消失。它将永远根植在我们心中,这一切将与 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
如何理解“青山不老”的精神与品格?
①“青山”表面上指老人创造的奇迹,实际上象征着老人 的高贵品质、执着精神像青山一样充满生机。
拄着
归宿 日月同辉
参天: 肆虐:
词语解释
(树木等)高耸在天空中。 任意残杀或迫害,起破坏作用。文中指西伯利亚大风经常吹刮,给当地造 成很大破坏和损失。
盘踞:
非法占据。文中指晋西北地区经常受到干旱、霜冻、沙尘暴的侵害。
风雨同舟: 比喻共同渡过难关。
三番五次: 形容屡次,多次。
归宿:
人或事物最终的着落。文中指青山是老人生命的终结地。
“15年啊,绿化了的8条沟, 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 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 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
这位老人是谁呢?他又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一亩”有多少大?(667平方米)
3700亩是多少平方米? (246,7900万平方米)
我们的多媒体教室大约100平方米,那么 大约是多少个教室那么大?
劲挺: 坚强有力的挺立着。文中指在山洼、山腰里的杨树、柳树挺立着,生命力旺盛。
默读课文,概括每段大意:
第一部分(1):写“我们”欣赏窗外的美景。
第二部分(2-5):写老人植树造林遇到的困难及所取得 的成绩。
第三部分(6-7):写作者的感悟与思考。
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 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 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 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 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24679个教室大)
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 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 顶住了山洪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 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老人说:“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 厚,都是好土啊!”
比喻
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涛声阵阵、
叶间微泛绿波。这些侧面描写反映出了老人
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老人说:“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 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 才守住了这片土。
如何理解“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 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黄土和绿树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绿树依靠黄土生存, 绿树的根深扎在黄土之中,使之不流失。老人付出了 艰辛的努力,让黄土变绿洲,用绿树保住了黄土,也 让黄土滋养了绿树,实现了良性循环。
比喻
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微 泛绿波的画面,喻示着老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放肆侵扰,任意妄为
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这是中国的晋 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 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过去, 这里风吹沙起,能一直埋到城头。
表面指的是老农创造的这片绿洲,事实上还包 含着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
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 日月同辉了。
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 这片绿洲,用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 的价值,生命的意义随着青山永垂不 朽,不会因年龄的增长而变老。
“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是什么意思?

老农陪同参观——一层层的树梯
作者感悟 青山是不会老的
生人 命生 的的 意价 义值
主要作品:散文集《夏感与秋思》《人杰鬼雄》等。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感受老人所创造的奇迹,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
3.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所蕴含的道理, 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齐读生字词
lín
粼粼
宏伟
nüè
肆虐
jìng
劲挺

盘踞

淤泥
qiāo
铁锹
zhǔ
环境恶劣
非法占据,文中指干旱、 霜冻、沙尘暴常年不断, 突出环境指恶劣。
原市制单位单位,一丈约等于3.3333米。
过去,这里风沙吹起,能一 直埋到城头。当地县志记载:“风大 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 二三丈而坠。”就在这如此险恶的地 方,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 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
青山不老
在我们祖国的晋西北,有一位老人Fra bibliotek 自己的方式,深深地珍爱着他生活的那方 水土。这节课我们跟随记者梁衡,去走访 一位晋西北的农民,在课文《青山不老》 中了解他的故事。
走近作者
梁衡 当代作家,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
生,毕业于人民大学。著名的新闻理论家、 散文家和科普作家。作品曾获全国青年文学 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
对比中,让我们感受到老人植树造林的不易,同时也 表达了作者对老人的敬佩之情。
气候恶劣
这是中国的晋西北, 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 肆虐的地方,是干旱、 霜冻、沙尘暴等与生 命作对的怪物盘踞地。
沙尘暴
县志载:“风大作 时,能逆吹牛马使 倒行,或擎之高二 三丈而坠。”
这里的大环境有什么特点?
感受大环境的险恶。
大环境
晋西北 (现实情况)
大风肆虐
干旱 霜冻
沙尘暴
引用县志资料 环境恶劣
干 旱
险恶
读第三自然段,说一说小环境是什么样的?
1、老人早出晚归,一门心思只有植树造林。
2、65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人开始治 理这条沟,现在已有五人离世。
3、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 一天他栽树回来时,发现她已静静地躺 在炕上过世了。 4、他已经81岁,知道终有一天自己也会爬不起来。 5、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②“不老”则是说老人虽然会离开人世,但他种下的这片 青山以及他崇高的精神会世世代代流传下去,永远“不老”。
精神永存
读了本文,你有什么心得体会呢?
生活中,我们会面临无数个人生选择。一千 种选择,就会有一千种不一样的人生。实现的人生 价值也会迥然不同。文中的老人这种坚韧不拔的精 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他把生命融入到这份事业中, 让人生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主题概括
课文紧紧抓住三个问题来展开——老人创 造了怎样的奇迹,这样的奇迹是在怎样的环境 下创造的,以及“青山不老 ”的含义,且逐层 深入地感受老人保护家园、造福他人 的无私奉 献的精神。
板书设计
景观引入 参天杨柳 绿色波浪 粼粼波光

大环境——险恶
山 不
背景状况 小环境—— 艰苦
村干部补充介绍——了不起的奇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