鄄城县高中高考生物测试卷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鄄城县高中高考生物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在细胞核内DNA 能够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
B .卵细胞、神经细胞虽没有细胞周期,但化学成分都不断更新
C .肺炎双球菌等原核细胞、酵母菌等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D .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2. 下列有关动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家鸽前肢变成翼,适于在空中飞翔
B.野兔神经系统发达,能迅速发现并躲避天敌
C.鲫鱼身体呈纺锤形,用鳃呼吸,适于在水中生活
D.蚯蚓生活在土壤中,依靠肺进行呼吸
3. 黄曲霉毒素是毒性极强的致癌物质,有关研究发现,它能引起细胞中的核糖体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这一结果直接导致( )
A .核仁被破坏
B .染色体被破坏
C .细胞膜被破坏
D .蛋白质合成受到影响
4. 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以下操作和结论正确的是( )
A .剪取5cm 根尖,用70%酒精进行解离8~钟
B .右图是高倍显微镜下调解细准焦螺旋看到的视野
C .持续观察,视野中的K 细胞将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D . 视野中,N 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M 细胞的一半
5. 现代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②种群是进化的单位 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⑥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A .②④⑤⑥⑦
B .②③④⑥
C .①②⑤⑥
D .①②③⑤⑦
6. 在一个大型平底烧瓶湿润的泥沙中插上几枝新鲜的枝条和一支盛有适量NaOH 溶液的试管,烧瓶口紧包一个气球,使烧瓶悬浮在玻璃缸中某一位置(如右图)。
自然环境下隔天观察,最终可以发现烧瓶 ( )
A .浮在水面
B .沉到缸底
C .原位不动
D .上下摆动
7. 下列有关造血干细胞中物质运输的途径,可能存在的是( )
A .吸收的葡萄糖:细胞膜一细胞质基质一线粒体
B .合成的细胞膜蛋白:高尔基体一核糖体一细胞膜
C .转录的mRNA :细胞核一细胞质基质一高尔基体
D .合成的DNA 聚合酶:核糖体一细胞质基质一细胞核
8. 下列与细胞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2T 噬菌体不含有膜包被的细胞核,因此属于原核细胞
B.人肝细胞分裂期的持续时间大于分裂间期的持续时间
C.植物叶肉细胞在缺氧条件下可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
D.心肌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其细胞膜不具有流动性
9.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皮康霜治疗皮肤病,使用一段时间后,药效下降。
这是由于引起皮肤病的病原体接触
药物后,产生了对皮康霜药物有效成分的抗药性变异。
B .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的公狮和母虎交配,产下不育的“狮虎兽”,说明狮子和老虎存在
生殖隔离。
C.华南虎和东北虎的形成,是由于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的结果。
D .19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使灰色桦尺蛾变成新物种——黑色桦尺蛾。
10. 下列关于体内血脂代谢及其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血液中的甘油三酯不可能来自于小肠的乳糜微粒
B .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偏高会导致高胆固醇血症
C .脂肪细胞中甘油三酯与葡萄糖可以相互转化
D .胰岛素促进甘油三酯的分解
11. 关于人体神经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
B.兴奋通过神经递质在突触处进行双向传递
C.神经细胞外Na+内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
D.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12. 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不宜采用的方法是( )
A .诱变育种
B .单倍体育种
C .基因工程育种
D .杂交育种
13. 糖尿病患者可以用尿糖试纸化验自己的尿糖情况,试纸颜色的变化情况就可以显示尿中葡萄糖含量的高低。
以下为上述检测的表达式,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表达式中,a 的基本组成单位为氨基酸
B .表达式中,b 为葡萄糖酸
C .表达式中,f 为无色化合物
D .表达式中,h 为有色化合物
14. 右图是一种伴性遗传病的家系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病是显性遗传病,Ⅱ—4是杂合体
B.Ⅲ—7与正常男性结婚,子女都不患病
C.Ⅲ—8与正常女性结婚,儿子都不患病
D.该病在男性人群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人群
15.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B.引入世界各地不同的生物,以增加我国的生物多样性
C.保护生物多样性应禁止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D.自然灾害的发生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二、主观题(共55分)
1. 分析有关神经系统中信息传递与调节的资料,回答问题。
在某溶液中维持正常活性的离体神经纤维某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
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
图1显示受刺
葡萄糖 b + c c e + f f + g h
a d
激部位的膜内钠离子含量变化趋势。
1.图1中,曲线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1中画出受刺激时膜电位的变化曲线。
3.若增加溶液中的钠离子浓度,则受刺激时膜电位与原先相比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相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传导时,若突触小泡释放的某种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可导致突触后膜神经元产生抑制。
能正确表示突触小泡释放该种递质及突触后膜接受递质后的膜电位状况的是图2中的( )。
6.医学上常用一些药物影响来神经冲动在突触传递,从而造成冲动传递功能的障碍。
从理论上讲,下列影响机制可以干预突触传递的是______________(多选)。
A .干扰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
B .增加突触后膜的通透性
C .减少酶的降解
D .抑制突触后膜离子通道的开放
2.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 (单细胞)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1)。
1、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 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
提供 ,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 法。
2、右图是采用纯化微生物M 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
则获得图A 效果的接种方法是 ,图B 效果的接种方法是 。
3、若需人工大量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___ _技术,该过程需要的特殊酶是 。
4、常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 ×1mm ×0.1mm )分两类,一类是每个计数室包括16个中格,每个中格包括25个小格,这种计数板抽样计数时只要统计四个顶角的中格即可;另一类是是每个计数室包括25个中格,每个中格包括16个小格,这种计数板抽样计数时除了统计四个顶角的中格外还要计数中央的一个中格。
在实验中如需定期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M
②将接种工具在火焰旁冷却 ③接种
①把接种工具灼烧至变红
图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B
C D
的细胞数量,则在取出的样液中要立即加入固定液,其目的是。
如果将样液稀释100倍,采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观察到的计数室中细胞分布如图2所示,则培养液中微生物M的细胞密度为个/L.
5、研究人员拟将某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M 细胞中,为此需要选择合适的质粒作为运载体。
下图所示X-1、X-2、X-3、X-4为四种相关质粒,其中Tcr表示抗四环素的抗性基因,Apr表示青霉素抗性基因,E1和E2表示两种限制酶的识别位点。
基因工程中限制酶作用的化学键是。
若将这四种质粒分别导入微生物M,然后将微生物M菌液分别涂布在含有青霉素或四环素的两种培养基上培养。
则在这两种培养基上均不能生长的M细胞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
6、已知Tcr长度为1.5kb(1kb=1000个碱基对),Apr长度为0.5kb。
如果X-1用E1酶切,产生0.5kb碱基片段和8.5 kb碱基片段,那么质粒X-2用E2酶切后的片段长度为_____________对碱基
3. 回答下列实验探究的问题。
科学研究发现根的向地生长不仅与生长素有关,还与乙烯的作用有关。
为了研究二者的关系,有人做了如下的实验:
将某种开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
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
1.此实验中的自变量是,因变量是____。
需要严格控制的无关变量有________(至少举出两种)。
2.为使实验更严谨,还需将另一些等量的根尖放在中,作为对照组。
3.据此实验结果,推测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__ __。
科学家研究发现,同种植物在高原地区长得较为矮小,原因是紫外光可促进生长素氧化
图3
分解,进而抑制植物生长。
为验证紫外光抑制植物生长,请补充下列实验设计并完成相关的实验分析。
材料用具:燕麦幼苗,适宜浓度的完全培养液,蒸馏水,琼脂块,刀片若干,40W白炽灯和紫外灯管等。
4.实验步骤
步骤一:准备2个配有培养支架的烧杯,分别标记为A、B。
向A、B两烧杯中加入等量且适量的完全培养液。
步骤二:,随机平均分成2组,分别放在A、B两烧杯中培养一段时间。
其中A为对照组,B为实验组。
步骤三:在培养过程中,A组用40W白炽灯照射,B组。
步骤四:切下A、两组B幼苗的胚芽鞘尖端,分别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并对应标记为a、b.将a、b置于两侧,观察胚芽鞘的弯曲情况。
5.结果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