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性恢复训练规范标准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协调性恢复训练规范
【目的】通过长期的有计划的康复训练,改善患者的运动平衡功能,对轻症患者则在于促进运动功能发展,使患者逐渐具有控制能力并掌握一些动作技巧,从而使运动失调得到恢复和改善。
【适应症】
(一)深感觉障碍性共济失调:糖尿病性神经炎、酒精中毒性神经炎。
(二)小脑性共济失调;晚期皮质性小脑萎缩、亚急性小脑变性、Marie共济失调症。
(三)前庭、迷路型共济失调:迷路炎、前庭炎、梅尼埃病。
(四)大脑性共济失调:丘脑综合征、血管障碍。
【禁忌症】
(一)疾病的急性或亚急性期。
(二)训练过程中可能发生严重合并症,如出血等。
(三)重症精神病。
【方法】
(一)训练的顺序:坚持由易到难,由轻到重的原则,循序渐进地进行。
1、从容易做的动作开始,从单纯的动作移动到复杂的动作,从一侧运动移动到两侧同时运动,以后再移动到最难的两侧同时做不同的运动。
2、能够步行的轻症患者,也要从卧位开始训练,待熟练后再进行坐位训练。
在每一项训练中也要对前一个动作熟练之后,再移动到较难的下一个动作。
3、从大范围快速动作开始作起,熟练后再移动到狭范围的缓慢动作。
4、开始训练时睁眼做动作,熟练后交替睁眼和闭眼,最后完全闭眼做动作。
5、从病轻的一侧开始,然后再训练重侧。
如果两侧残疾程度相仿,则从右侧开始,然后再进行左侧。
6、一个运动做3~4次。
7、一个运动治疗结束后,要休息相当于做运动所用的时间。
(二)卧位训练(初级):
1、训练1:
(1)患者仰卧于表面光滑的治疗床上,上半身用高的枕头垫起,充分抬高头部,抬高到容易看到下肢运动。
(2)右股膝在治疗床上深屈,然后脚在治疗床上滑行,反复进行。
(3)伸展右腿。
(4)左下肢以同样的方式反复进行。
2、训练2
(1)患者仰卧予表面光滑的治疗床上,上半身用高的枕头垫起,充分抬高头部,然后做右侧微膝深屈动作。
(2)膝关节倒向外侧。
(3)立起膝关节。
(4)伸腿。
以上动作进行3—4次。
3、训练3:
(1)患者仰卧,右骸关节、膝关节轻屈。
(2)左髓关节、膝关节轻屈。
(3)伸展下肢。
4、训练4:
(10患者仰卧,右貌关节、膝关节浅屈。
(2)膝关节稍向外侧倒,但勿贴到治疗床上。
(3)膝关节立起。
(4)伸腿。
(5)再进行左侧。
5、训练5:
(1)患者仰卧,渐屈右髓关节、右膝关节,在自己想象的地方停下来。
反复进行时尽量在同一位置停下来。
(2)伸展。
(3)再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左侧训练。
6、训练6:
(1)患者仰卧,右靓关节、膝关节屈曲过程中遵照治疗师的口令进行或停止。
(2)伸腿。
(3)再进行左侧。
(三)卧位训练(中级):在初级卧位训练的基础上进行。
1>训练1:
(1)患者仰卧于床上,头部抬高,抬高到能看到下肢运动。
头部垫棉垫。
(2)屈曲右微关节、右膝关节,然后右下肢抬高IOCm。
(3)右下肢一边伸腿,一边将腿放下。
(4)伸腿。
(5)左下肢同样反复进行。
2、训练2:
(1)患者仰卧,头部抬高,将右脚跟放到左膝上。
(2)复原。
(3)再进行左侧。
3、训练3:
(1)患者仰卧,将头部抬高,将右脚跟放到左膝的过程中可在任意部位停下来。
(2)复原。
(3)再进行左侧。
4、训练4:
(1)患者仰卧,头部垫高,右足跟放到左胫骨中央。
(2)右足上举。
(3)右足放到左下腿中央部的旁边。
(4)伸腿。
(5)再反复进行左侧。
5、训练5:
(1)患者仰卧,头部垫高,然后右足跟放到左膝上。
(2)右足跟放到左膝近旁。
(3)伸展右下肢,将右足跟放到左下腿中央部。
(4)将右足跟放到左下腿中央部的旁边。
(5)将右足跟放在左足踝部上面。
(6)将右足跟放在左踝旁边。
(7)完全伸直。
(8)反复进行左侧。
6、训练6:
(1)患者仰卧,头部垫高,将右足跟放在左膝上。
(2)右足踉沿左小腿前面缓慢向踝部滑动。
(3)伸腿。
(4)再反复进行左侧。
7、训练7:
(1)患者仰卧,头部垫高,将右足跟放在左踝上。
(2)右足跟沿左小腿前面缓慢地向膝上方滑动。
(3)两腿伸直。
8、训练8:
(1)患者仰卧,头部垫高,将两下肢举起,同时屈膝保持一致。
(2)两下肢同时伸展保持悬浮状态。
(3)将双下肢放下。
以上动作反复训练。
9、训练9:
(1)患者仰卧,头部垫高,将双下肢举起,同时屈膝,保持一致,根据治疗师的口令停止。
(2)双下肢一起伸直,保持悬浮状态。
(3)将两下肢放到治疗台上。
10、训练10:
(1)患者仰卧,头部垫高,将右下肢屈曲。
(2)右下肢向前侧倒下,同时屈曲左膝。
(3)右下肢立起来内收,同时伸左腿。
(4)伸展右下肢。
(5)反复进行,然后再进行左侧。
11、训练11:
(1)患者仰卧,头部垫高,屈曲左下肢,同时右下肢边屈曲边倒向外侧,然后两腿悬空。
(2)两下肢举起悬空,右下肢并到左下肢。
(3)两下肢悬空状态下伸展。
(4)放下两下肢。
12、训练12
患者仰卧,头部垫高,让患者用右足跟去接触治疗师手指所指的位置。
对左下肢也进行同样的训练。
13、训练13:
(1)患者仰卧,头部垫高,将右足跟放到伸展位的左膝上。
(2)在上述状态下屈右膝,不要让右足跟离开。
(3)左膝伸直,右足跟不要离开。
14、训练14:
(1)患者仰卧,头部垫高,屈曲左膝关节的同时,将右足跟在左小腿前面向踝部滑动。
反复进行。
(2)在上述状态下,左下肢伸展的同时将右足跟反方向滑动到左膝,恢复到运动12的基础状态。
(四)坐位训练:
1、训练1:
(1)患者坐在椅子上,腰部伸直,双上肢伸直,双手握肋木的横梁。
(2)将两脚缩到椅子下。
(3)体前屈重心移到足上。
(4)伸展髅关节,膝关节,起立。
(5)双下肢不动,上体前屈。
(6)屈毓、屈膝坐到椅子上,双手握住肋木。
(7)上半身挺起。
(8)将双足向前伸出。
2、训练2:
(1)患者坐在椅子上,腰部伸直。
(2)将双足缩到椅子下。
(3)体前屈。
(4)伸展儆、膝后起立。
(5)上半身前屈。
(6)屈毓、屈膝坐在椅子上。
(7)上半身坐直。
(8)向前伸足。
3、训练3
(1)患者坐在椅子上,腰部挺直,然后抬起右大腿。
(2)在上述状态下伸膝。
(3)将足放到台上。
(4)抬腿。
(5)屈毓、屈膝。
(6)将足放到地板上。
以上动作反复进行训练。
然后左下肢反复进行同样训练。
4、训练4:在地板上画上数个小点,让患者坐在椅子上,用右足尖一个一个地指出来。
然后再用左足尖进行以上动作。
(五)立位训练:
1、训练1:
(1)患者站立位,让身体前后、左右晃动,并保持平衡。
可让病人按口令向前、复原、向后连续做。
(2)让患者逐渐将双足靠近,最后双足并拢。
反复进行6次。
2、训练2:患者站立位,两足并拢,然后治疗师从前后左右轻推患者,让患
者保持平衡而不倒。
反复进行6次。
3、训练3:患者站立位。
然后单足站立保持平衡,左右交替。
反复进行6次。
4、训练4:
(1)患者站在平衡圆木墩上,然后抓住平行杠保持平衡。
(2)不抓平行杠站在平衡圆木墩上保持平衡。
・
5、训练5:
(1)患者站立位,双手握住平衡杠。
(2)做下蹲动作。
最初握住平行杠,然后手掌放到平行杠上,再后仅用一个手指扶着平行杠,最后完全离开平行杠。
,
(六)步行训练:
1、横走步:
(1)患者站立位,双足稍稍分开。
(2)将右足向右方横跨步,步幅为1/2步,但重心不在右足上。
(3)稍抬左足跟将重心从左足移到右足上。
(4)将左足收回到右足旁,两足平行站立。
(5)一步跨出3/4步,第二步跨出1/4步,第三步跨出1/2步,第四步跨出1步,即不断变化步幅,反复交替练习。
2、前进步:
(1)患者侧位站立,双足并拢,右足向前1步,但重心不在右足。
(2)左足逐渐离地,重心移到右足。
(3)左足靠拢到右足,两足平行直立。
反复进行运动。
然后进行左侧。
3、后退步:
(1)患者站立位,两足平行直立。
(2)右足向后退一步,但重心不在左足。
(3)步幅可改为1/2步,向后迈出。
(4)边落右足边将重心移到右足上来。
(5)可将步幅改为1/4步,向后迈出。
(6)将左足靠拢到右足旁,两足并拢站立。
4、原地转:
(1)患者站立位,两足平行直立,稍分开。
(2)以右足跟为轴向外转。
(3)抬起左足跟后身体向左转,体重移到右足,然后两足并拢。
(4)复训练,再进行左侧训练。
5、平滑板步行:
(1)轻度失调患者在平衡板上步行,每天训练3~4次,每次10分钟。
(2)极轻的失调患者在平衡台上步行,每天训练5次,每次30分钟。
(3)中等度的失调患者则可在步行线上步行,每天训练3次,每次5~10分钟。
6、上下阶梯训练:让患者上下阶梯,先是一阶一阶地将两足并拢,然后两足交替上下阶梯。
7、手持物体步行:让患者手持物体步行。
例如手持盛水的玻璃杯,勿令水溢出。
主要把患者的注意力引到别的地方,练习无意识的步行。
(七)上肢的训练:
1、指物训练:在平板上用粉笔画上圆圈,令患者用手指指到圆圈上。
训练时注意从大圆圈开始指,最后指小圆圈。
2、插入训练:在一块平板上制出大小、形状不同的孔,训练患者往各个孔中插入相应的小棒。
孔和小棒用一致的颜色。
练习时从圆形开始,逐渐移动到三角形、正方形,最后按照治疗师的指示插入小棒。
反复进行练习。
3、撮捏训练:在较浅的方盘里,放入乒乓球和玻璃球。
最初让患者一只手拣球,熟练后再用两手同时拣。
每次训练30分钟,每日3〜4次。
4、手抓东西训练:
(1)将数个圆球放在盘中,并使之滚动,令患者用手去抓滚动的圆球。
(2)用绳吊起一球形小物体,使其做上下、左右、前后或圆周活动,然后让患者用手去抓此物体。
反复训练,每次15分钟。
(八)步行障碍上集中目标训练:
1、静止平衡训练:训练是从患者安静状态下可能保持的肢体位开始,从卧位到立位再到两脚步行。
以上动作能做到时,再进行爬行、单侧膝立位、立位、单脚站立等训练。
以上动作要尽量接近于正常姿势来加以训练,然后渐渐地移动到支持面较窄的肢体位,各种肢体位的维持能力用可能维持时间来表示。
2、动的平衡训练:在静止平衡训练的基础上,从获得的安定肢体位出发,再进行移动训练。
这种训练不考虑时间因素。
用尽量接近于正常姿态下的移动距离来表示其移动能力。
3、速度的训练:要求患者在动的平衡训练中所获得的移动能力的基础上,尽量加快速度。
移动能力一种是以移动IOm所需要的时间表示,另一种是以一定距离上和一定时间内往返多少次表示。
4、姿势转换训练:让患者从一种姿势尽可能地转换为另一种姿势。
如从卧位变为坐位,再变为立位,从仰卧位变为侧卧位等等。
反复进行练习,用1分钟能进行多少次来表示。
【注意事项】
(一)因患者肌力不低下而深位感觉低下,作剧烈运动有可能超过关节正常活动范围,所以要注意让病人在他们正常活动范围内运动。
(二)下肢失调的患者在步行和立位训练时,开始在平衡杠内进行。
在平衡杠外进行训练时要有治疗师辅助。
中等度以上失调,手杖起不了太大的作用,注意防止跌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