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高一语文国庆测试卷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级高一国庆节语文测试题
【参考答案】
1.D
2.C
3.C(C项曲解文意。

由“而五四运动的退潮和大革命的失败,更摧毁了年青诗人的纯真信念,辽远的国土由此成为一代诗人的精神寄托”可知,“使他们的视野投放到……疆域”的只是“大革命失败对诗人信念的摧毁”)
4.BD(A项对那位编辑的“无限感激之情”错;根据文本第五段“郑之泰三十年前说这话的时候是含着泪水的。

当时,二十二岁的金永不明白为什么老作家的语气里流露着感伤,但他的心深深地被那种父辈的情谊打动了。

”可以看出金永流泪的原因是想到了自己的恩师;
B项分析正确。

C项“有所保留,不够称职”有错;根据文本第十三段“《桦树林》的最后三句话本来是可以删去的,删去以后全文会更加隽永和谐。

但他在作品排成铅字以前硬是没有想到,硬是没有把这一点给钱莉莉指出来”可以看出,没有支出的原因是自己没有看出,而不是有所保留。

D项分析正确。

E项“并通过他深刻地表现了文人相轻这一主题”错,根据文本“这……这是怎么回事?他一遍又一遍地看着字条。

打击是沉重的。

”可以看出小说的主题是青年成长的问题,并不是文人相轻)
5.金永眼泪中的情感包括:
①激动。

钱莉莉在小说稿《桦树林》里表现出来的才华让金永激动;
②感伤。

金永知道,钱莉莉的才华离成功还很遥远,这中间有着极为艰辛的过程;
③欣慰。

又一个有才华的年轻作者冒出来了;
④惶恐。

自己老了,到了辅导青年、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人身上的年纪了。

6.①从内容上说,这句话写出了金永看到钱莉莉留言后的痛苦与失望。

钱莉莉把作品的发表视为金永“运作”的结果,玷污了他高尚的情怀,辜负了他殷切的期待。

②从结构上说,这句话照应了题目,也照应了上文关于有才华的年轻人离真正的成功还很遥远的忧虑。

③从人物形象塑造上来说,这句话从侧面完成了对钱莉莉这一人物形象的最终塑造,揭示了她受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心灵深处庸俗的一面。

④从主题表达上来说,这句话丰富了“苦恼”的内涵,让读者更深刻地认识到青年人成长中深层次的问题。

⑤从阅读效果上来说,这句话言简义丰,意味深长,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思索空间。

7.D
8.C
9.C 10.D(亡:逃亡)
11.D
12.B(“主动联姻”错。

原文为“缪公以宗女五人妻重耳”)
13.(1)他的祖国都将被攻打,何况他原来的妻子呢!而且,您接受此女为的是与秦国结成婚亲以便返回晋国,您竟拘泥于小礼节,忘了大的羞耻!
(大意正确3分,落实“受”“拘”各1分)
(2)灭亡了郑国,增强了晋国,晋有所收获,秦国却得不到什么好处。

您为什么不放弃郑国,与郑结为友好?
(3)略
(大意正确3分,落实“厚”“解”各1分)
参考译文
献公二十二年(前655),献公让宦者履鞮赶快杀死重耳。

重耳爬墙逃跑,宦者追赶,砍掉重耳的袖子。

重耳就逃到狄,重耳在狄共居住十二年才离开。

重耳到了齐国,齐桓公厚礼招待他,并把同家族的一个少女嫁给重耳,重耳爱恋在齐国娶的妻子,没有离开齐国的意思。

赵衰、咎犯有一天就在一棵桑树下商量离齐之事。

重耳妻子的侍女在桑树上听到他们的密谈,回屋后偷偷告诉了主人。

主人竟把侍女杀死,劝告重耳赶快走。

重耳说:“人生来就是寻求安逸享乐的,何必管其他事,我一定死在齐,不能走。

”妻子说:“您是一国的公子,走投无路才来到这里,您的这些随从把您当作他们的生命。

您不赶快回国,报答劳苦的臣子,却贪恋女色,我为你感到羞耻。

况且,现在你不去追求,什么时候才能成功呢?”她就和赵衰等人用计灌醉了重耳,用车载着他离开了齐国。

走了一段很长的路,重耳才醒来,一弄清事情的真相,他就大怒,拿起戈来要杀咎犯。

咎犯说:“杀死我成就您,是我的心愿。

”重耳说:“事情要是不成功,我就吃舅父的肉。

”咎犯说:“事情不能成功,我的肉又腥又臊,怎么值得吃!”于是重耳平息了怒气,继续前行。

重耳到了秦国,秦缪公把同宗的五个女子嫁给重耳,原公子圉的妻子也在其中。

重耳不打算接受公子圉妻,司空季子说:“他的国家都将去攻打了,何况他的妻子呢!而且,您接受此女为的是与秦国结成姻亲以便返回晋国,您竟拘泥于小礼节,忘了大的羞耻!”重耳于是接受了公子圉妻。

秦缪公十分高兴,亲自与重耳宴饮。

赵衰吟了《黍苗》诗。

秦缪公说:“知道你想尽快返回晋国。

”赵衰与重耳离开了座位,再次拜谢说:“我们这些孤立无援的臣子仰仗您,就如同百谷盼望知时节的好雨。


晋国大夫栾枝、郤穀等人听说重耳在秦国,都暗中来劝重耳、赵衰等人回晋国,作内应的人很多。

于是秦缪公就派军队护送重耳回晋国。

晋君听说秦军来了,也派出军队抵拒。

可是民众都暗中知道了公子重耳要回来。

重耳在外逃亡十九年最终返回晋国,这时已六十二岁了,晋人大多都归向他。

文公元年(前636)春天,秦国护送重耳到达黄河岸边。

咎犯说:“我跟随您周游天下,过错也太多了。

我自己都知道,何况您呢?我请求从这时离去吧。

”重耳说:“如果我回到晋后,有不与您同心的,请河伯作证!”于是,重耳就把璧玉扔到黄河中,与子犯明誓。

丁未日,重耳到武宫朝拜,即位做了晋国国君,这就是文公。

文公修明政务,对百姓布施恩惠,赏赐随从逃亡的人员和各位有功之臣,功大的封给城邑,功小的授与爵位。

七年(前630),晋文公、秦缪公共同包围郑国,原因是在文公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对文公不礼貌,以及在城濮之战中郑国援助了楚国。

晋国包围郑国,想得到叔瞻。

叔瞻听说后自杀了。

郑国人带叔瞻尸体告诉晋君。

晋君却说:“一定得到郑君才甘心。

”郑国害怕了,就暗中派使者对秦缪公说:“灭亡了郑国,增强了晋国,晋有所收获,秦国却得不到什么好处。

您为什么不放弃郑国,与郑结为友好?”秦伯同意了,撤走了军队,晋国也随后撤了军。

九年(前628)的冬季,晋文公逝世,儿子襄公欢即位。

14.BE
15.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2分)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2分)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2分)
16.(1)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2)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4)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5)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6)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17、B,A 彷.páng C.书生义气(意) D. 颓圮.(pǐ)
18、A 现代诗人
19.A
20.C 21.D 22.B
23.①记忆力已经开始衰退②他们被随机分成两组
③有氧运动组的成绩有显著提高
24.(1)在银河里,倏然流星过。

(2)在池塘里,散来荷花香。

(3)在沙漠之处,若隐若现的绿洲。

22.范文
文明之殇
仰望天空,人们探索着千亿光年之外的亮点,我们甚至渴望离开这里,离开这坚守了千万年的土地,可这里是人类文明的源头啊,我们如何离开?怎么可以离开?
文明之殇在于被抛弃。

十八世纪,英国汉斯·斯顿爵士发现,除了七万余件藏品,自己没有遗产和现金可留给自己的两个女儿,于是决定贱卖了这七万多件祖上传下来的宝贝。

当年其国人远走古埃及法老谷中的木乃伊和尼罗河畔的巨大神像时,埃及人还为这些寻宝者们当苦力。

漫步于大英博物馆,看着这些因抢掠荟萃的文明,我曾心生哀伤,为了生存,人可以典当或变卖传家宝,更别提这些破旧不堪的物件了。

但这文明的流失,将成为几代人共同的悲伤。

文明之殇在于莫斯科百年学术图书馆一场17个小时的大火;在于敦煌道士将敦煌古物变卖给外国人;在于埃及人将民族宝藏拱手相让。

千疮百孔的阿富汗喀布尔国家博物馆前一座巨大的石碑上写着:“只要一个国家的文明在,这个国家就在。

”是啊,正是因为今天我们感念华夏文明,自称炎黄子孙,我们才拥有一个民族;正是因为我们尊孔尚儒、传承文化,我们才是一个独树一帜的存在。

但如果文明流逝了,我们还存在吗?和别人有什么不同?
鲁迅说过:“中国的国魂在于中华文化。

”文明也许不仅仅寄托在古物上,更寄托在文化上。

文化是文明抽象最坚守的载体。

对于一个人,家乡是一种文化,生命的起源是人的文化。

张抗抗回忆:“外祖母已经去世23年了,但每次回到德清,我还是无比亲切,因为这里是外祖母的故乡,是母亲的故乡,是我的故乡。

”我们每个人回到家乡,如果看着一扇厚实的茧,一点点蜕去旧皮换上新装,但那日新月异里总少了什么。

故乡应是母亲的糯米团子和砖瓦房边那棵永不结果的龙眼树。

但这些年,青山少了,绿冰浊了,“再也回不去的故乡”成了大家共同的“乡愁”。

对于一个人,文化流逝了,文明流逝了,这让人怎么不伤痛。

对于一个民族,我们的文化便是自古相传的处世哲学,百岁老人周有光认为传统文明有些是极好的,比如夫妻要“举案齐眉”,因此下午茶时他总会与妻子一同举杯。

可这样的人还在吗?还不是个个崇洋媚外。

古物、文化是文明的一部分,人们总想抛弃它们,就好像今天我们企图搬到外星球一样。

文明之殇,让人痛彻心扉!
地球是人类文明的源头啊!我们怎么可以离开?我们不能离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