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模拟测试二十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升初语文模拟测试二十四
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红字注音(5分)
炽热()埋怨()暂且()扁舟()挪动()
2、找出每组字中笔画数不同的一个字,写在括号里(4分)
A、兜兼缀爽()
B、曷垂禹重()
C、区升出片()
D、永凸皮长()
3、给下列广告语“消毒”,恢复这些成语的原貌(4分)
A、某消炎药广告词:快治人口()
B、某止咳药广告词:咳不容缓()
C、某保温杯广告词:有口皆杯()
D、某加湿器广告词:湿出有名()
4、利用近义词,补全下列成语(6分)
日()月()文()字龙()虎() 众()亲()井()乡跟()手()
5、补全下面的谚语(6分)
吃一堑,________不经一事,________________
人心齐,________边学边问,________________
不给规矩,________________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________________
6、把下面三句话组成一句通顺的话,意思不能有遗漏(6分)
(1)①明天上午他要去火车站。
②他要去火车站接爸爸。
③他爸爸从北京回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五年级举行了班会。
②这次班会是昨天下午举行的。
③这次班会是以“珍惜生命”为主题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理解下面句子的意思,并选择正确解释的序号写在题后
的括号里(8分)
(1)也只有这种小草,才可以骄傲地嗤笑那些养育在花房里的盆花。
()
A、小草骄傲自满,看不起盆花。
B、小草值得尊敬,对盆花不屑一顾。
C、小草顽强,不怕任何艰难险阻,盆花是比不上的。
(2)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阻止它的石块终于被它掀翻了。
()
A、种子发出来的力,是任何力量都挡不住的,暗指中人民在党的领导下,
冲破重重阻力,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抗日热潮。
B、种子能把石头顶翻过去,暗指中国人民抗战胜利了。
C、日本侵略者好比石块,中国人把它打倒了,就像种子掀翻了石块一样。
(3)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
A、桑娜害怕丈夫打不到鱼,孩子们会挨饿。
B、桑娜为出海打鱼的丈夫可能有丧命的危险而提心吊胆。
C、海上起了风暴,气候十分恶劣,桑娜为天气的突变感到害怕。
(4)甲数是56,比乙数的6倍还多2,乙数是多少?这道题的意思是()
A、表示乙比甲多2个,乙才是甲的6倍。
B、表示甲比乙多2个,甲才是乙的6倍。
C、表示乙的6倍,去掉2才是甲。
D、表示乙的6倍,加上2才是甲。
8、把下面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把句子的顺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一只小苍蝇停在一棵老松树上。
()这就是发生在~万年前的一个故事。
()一只蜘蛛扑向苍蝇,一大滴松脂滴下来,刚好把它俩一起粘住。
()夏天的中午,热辣辣的太阳烤得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
()松脂不断滴下来,积成松脂球,把蜘蛛和苍蝇重重包裹起来。
()又过了几千年,松脂球就变成了化石。
()后来,水淹没了森林,松脂球被埋在泥沙下面。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己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9、你会用成语概括这则故事吗?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为下列文言文中加红的词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解释。
(1)年且九十()
A、而且
B、将近
C、况且
(2)且焉置土石()
A、而且
B、将近
C、况且
(3)始一反焉()
A、通“返”,返回
B、相反
C、反抗
(4)河曲智叟亡以应()
A、死亡
B、逃亡
C、通“无”,没有
1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译成现代汉语的译文:______________。
1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译成现代汉语的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是中国上程院院士、华中科技火学李培根校长在xx年本科生开学典礼上发言的一个片段:
你们最需要质疑什么?
你们首先需要质疑曾经的学习目的以及方式。
在中学里,很多同学为了考取大学或者一流大学而学习。
虽然这也算是情理之中,但目标和目的显然不高。
中学里,你们习惯了老师的灌输,你们致力于掌握解题的技巧,然而却忽略了思想与哲理的领悟,忽视了自己潜能的开发。
要敢于质疑权威和先贤。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而伽利略的质疑以及他在比萨斜塔上做的实验推翻了先贤亚翁的学说。
有时候也需要质疑常识。
曾经,“地心说”就是那时的常识。
后来的质疑终于
使人们认识到当初地心说的“常识”并非真理。
()某一个常识并非谬误,()对它的质疑也可能促使对其更本质更深刻的认识。
牛顿质疑苹果为什么会掉到地上,物体自由落体时掉到地上难道不是常识?牛顿的质疑产生了对自由落体物理本质的认识。
更深层次、更本质的认识其实也是一种发现。
即使常识就是真理,至少从学习的角度而言,质疑也可加深对真理或知识的认识深度。
高明的人常常质疑自己。
有时需要质疑自己已有的选择。
有时需要质疑自己的行为。
当你对网络或游戏产生一种特别的快意时,一定质疑自己是否已经对网络或游戏产生不正常的沉迷。
万一有一天你陷入之中而难以自拔时,你更需要质疑自己的行为,自己的责任何在?
……
13、(2分)联系上下文,请将括号处最恰当的关联词填在下面:
()某一个常识并非谬误,()对它的质疑也可能促使对其更本质更深刻的认识。
14、(6分)“疑问还不能算作质疑,或许可以说疑问只是学习的初级阶段,质疑则是学习的更高级阶段”,
通过阅读文段,你对“质疑”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疑问”和“质疑”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3分)“你们首先需要质疑曾经的学习目的以及方式”,就目前你而言,你的学习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16、请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以“难忘的一次质疑”为题写一个小故事,不少于200字。
(14分)
《难忘的一次质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参考答案
1、(5分)炽热chì埋怨mán暂且zàn 扁舟piān挪动nuó
2、(4分)A、兼B、垂C、出D、长
3、(4分)A、脍炙人口B、刻不容缓C、有口皆碑D、师出有名
4、(6分)日积月累咬文嚼字龙争虎斗(龙腾虎跃)众叛亲离背井离乡眼疾手快
5、(6分,各1分)略
6、(6分)(1)明天上午他要去火车站接从北京回来的爸爸。
(2)五年级昨天下午举行了以“珍惜生命”为主题的班会。
7、(8分)(1)C (2)A (3)B (4)D
8、(4分)1、7、3、2、4、6、5
9、(2分)愚公移山
10、(4分,各1分)⑴B⑵C⑶A⑷ C
11、(3分)略
12、(3分)略
13、(2分)虽然……,但……(类似合理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14、(6分,各3分)略
15、(3分)略
16、(14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