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川省盐业总公司校园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精选全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
2022年四川省盐业总公司校园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毕业院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场: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言语理解与表达
1.留学精英在国内形成的权威主义人格,在他们浸润于西方文化环境之后会有所改变,但他们作为成年人,其人格特征的改变是很难的。

从权威主义人格到最终形成现代的民主人格,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中国人的整体上来看,需要几代人的进化。

具体到一个留学精英,我们需要确认,他是处在怎样一个现代政治人格的形成阶段,他身上有多少权威主义人格特征,多少现代民主政治人格的因素。

一个形成民主政治人格的人,无疑会认同和选择民主宪政的建国方案,即使他偶尔接受威权政治,也是不得已的权宜之计。

但基本上属于权威主义人格的人,则会有两种情景:有的会选择民主宪政,但不会很彻底,容易动摇;大多会选择各种威权政治方案。

以下各项中,与以上文字说法相符的是()。

A、留学精英在西方文化影响下会迅速转化成民主政治人格
B、民主主义人格的人绝不会接受威权政治方案
C、留学精英多属于权威主义人格
D、权威主义人格的人只会选择各种威权政治方案
答案:C
解析:由文段首句“其人格特征的改变是很难的”可知,A项表述错误,排除;由“即使他偶尔接受威权政治”可知,B项表述错误,排除;由“基本上属于权威主义人格的人,则会有两种情景”可知,D项表述错误,排除。

故选C。

2.颐和园附近要建的电塔工程,在一片反对的____中进入环保听证程序。

事件到此并没有画上句号,它不仅____着市民维护家园的决心和城市决策者的智慧,还关系到类似颐和园的众多风景名胜资源和文物的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的最恰当的一项是()。

A、状态反映命运
B、声浪考验命运
C、尴尬考验前途
D、过程反映前途
答案:B
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第一空。

“一片”不能用来形容“状态”、“过程”、“尴尬”,故第一空只能填“声浪”。

故选B。

3.随着私人权利越来越受到重视,夫妻之间以契约方式设定彼此权利义务的情况越来越多。

这些协议大都有共同的特点,即身份权与财产权紧密结合,并常常以财产利益归属作为协议的最终法律后果。

现代婚姻变得如此脆弱,山盟海誓已经让人没有了安全感,人们更加倾向于以契约方式来维护婚姻的安全,来保障婚姻破裂后自己的财产权益。

这段文字主要谈论婚姻中夫妻间契约的()。

A、出现背景
B、存在条件
C、主要功能
D、法律效力
答案:A
解析:文段开篇以“随着”为标志,开始介绍夫妻间契约出现的背景,随后介绍协议的特点,最后进一步论述在婚姻变得愈发脆弱没有安全感的情况下,契约能够维系婚姻安全。

总而言之,整个文段重在论述夫妻契约为何会出现,结合选项可知A项最为恰当。

B项为迷惑选项,夫妻契约的存在条件应为夫妻双方自愿,或双方同意等,即在这个基础之上方可签订,故与文意不符;C项在文中虽然出现,但并非文段重点;D 项为无中生有。

故选A。

4.一方说有害,一方说无毒,多年来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的不规范,使得公众面对食品安全事故时常常________。

为改变这一现象,我国制定印发了《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管理办法》。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众说纷纭
B、望风捕影
C、莫衷一是
D、无所适从
答案:C
解析:文意为:因为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的不规范,有人说有害,有人说无毒,没有统一的定论,公众不知道该相信哪种说法。

“众说纷纭”、“望风捕影”明显不合文意,首先排除。

“莫衷一是”指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符合文意,当选。

而“无所适从”侧重指面对复杂的局面不知怎么办才好。

不如“莫衷一是”符合文意。

故选C。

5.在职称评审过程中,各级评审组织几乎无法看到申报人的艺术实践能力,只能看到表格栏目里的论文和项目。

在唯论文是重的标准下,音乐理论的教师还能体现一些真才实学,而表演艺术的教师则只能扬短避长、______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滥竽充数
B、削足适履
C、委曲求全
D、弄虚作假
答案:B
解析:句中说的是表演艺术的教师的长处在于艺术实践方面,而在唯论文是重的标准下,他们不得不舍弃自己的长处,也在发表论文上下功夫,以适应职称评审的需要。

“滥竽充数”和“弄虚作假”都强调作假,而句中主要说的是表演艺术教师对规则的无奈迁就,故排除A、D两项。

“委曲求全”指为了顾全大局而暂时让步;“削足适履”比喻不合理地迁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

句中表演艺术教师的迁就不存在顾全大局的问题,故排除C项。

故选B。

6.对于以下文段的排序,最合理的是()。

①“发思古之幽情”,不仅使人感伤与昔日的兴衰往事,还能使人们从中汲取教益,陶冶性情,抒发情怀
②多少诗人词家讴歌咏唱,留下了动人的诗篇,更增添了古迹的光彩。

③古往今来,不知波动了多少人的心弦,引发了多少人的沉思
④历史文化古迹,有着十分巨大的魅力
⑤三国时期的魏、蜀、吴赤壁大战,孙、刘联盟以少胜多,击败曹操83万军马,体现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赤壁古迹,被世代传下来。

A、⑤①②④③
B、④⑤①②③
C、④③①⑤②
D、⑤②③④①
答案:C
解析:⑤是举例不做首句,因此排除A、D,③是对“巨大魅力”的解释,与④衔接最紧密。

故选C。

7.文艺必须有批评,批评如果不对了,就得用批评来抗争,这才能够使文艺和批评一同前进,如果一律掩住嘴,就算是文坛已经干净,那所得的结果倒是要相反的。

“那所得的结果倒是要相反的”意思是说()。

A、文坛不再干净
B、不再用批评来抗争
C、文坛不必有批评
D、文艺和批评一同倒退
答案:D
解析:第一步,定位原文,“那所得的结果倒是要相反的”出现在最后一句。

分析“那所得的结果倒是要相反的”的上文语境。

文段首先提到“文艺必须有批评”,其结果是“文艺和批评一同前进”。

因此“那所得的结果倒是要相反的”对应“文艺和批评一同前进”,“前进”的反面即为“倒退”。

第二步,对比选项。

D项符合上述语境。

故选D。

8.“扶老人”的争议背后有深刻的社会道德因素,也_______了医保制度的不完善带来的养老之痛,老人们“摔不起”“病不起”,一些老人及其亲属承担不了老人住院
的后果,加剧了一些无责任人的“扶不起”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影射窘迫
B、揭露尴尬
C、折射窘境
D、暴露困境
答案:C
解析:养老之痛,不能用揭露、暴露,该两词属于贬义指向搭配。

折射是非直接相关主体,影射是直接相关主题,且加剧和窘境搭配。

故选C。

9.低利率政策的初衷是刺激美国人迅速消费,以弥补危机带来的需求萎缩。

但经历了数年的储蓄资产贬值后,相信低利率的刺激作用的边际效应已缩减到了几近于无。

危机之初,开启低利率的另一个目的是为流动性紧张的金融机构提供“免费”资金,并帮助金融业补充资本。

凭借零利率的借贷,银行可投资于政府债券,获得稳定而无风险的回报。

可正因为此,银行丧失了为企业提供信贷这一风险和收益并存的业务和动力,从而未能够帮助中小企业创造就业岗位。

这段文字主要是()。

A、暗示低利率政策必须做出调整
B、分析实行低利率政策的弊端
C、强调应鼓励银行开展企业信贷业务
D、说明低利率政策刺激消费的作用有限
答案:B
解析:文段的第一句话点明低利率政策的初衷。

第二句说明低利率的刺激作用已经缩减到了几近于无。

后三句分析低利率的实行所带来的问题并列举银行的例子来说明。

主旨是在分析低利率政策的弊端。

本文段为主旨概括,优选主旨项。

B项即为文段的主旨。

A项属于引申,为无中生有项;C项是文段中例子的对策;D项刺激消费作用有限无法从文中得知。

故选B。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快捷、健康、简约”,正成为中国公务活动用餐的新惯例。

公务用餐改革正在推动中国掀起“餐桌革命”,倒逼高档餐馆努力转型
B、胃癌似乎偏爱于上班族,不少上班族患上胃癌。

上班族经常不能定时吃饭,即吃饭也是狼吞虎咽的,而导致胃癌的原因就是这些吃饭的方式造成的
C、由于环境保护压力的增大,能源需求的增加,天然气作为“对环境友好”的能源,其地位冉冉升起
D、两会期间,奥巴马表示支持“强势美元”政策,但这究竟是出于国内政治需要还是真正要采取断然措施,西方评论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答案:A
解析:B项句式杂糅。

“而导致胃癌的原因就是这些吃饭的方式造成的”可改为“而导致胃癌的原因就是这些吃饭的方式”或“而胃癌就是由这些吃饭的方式造成的”。

C项“地位冉冉升起”搭配不当。

D项“此”指代不明。

故选A。

11.调查显示,2010年,有41.6%的城镇居民对文化消费持谨慎态度,有24%的居民家庭没有订报纸和杂志,有75%的居民很少去或没有去过电影院。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城镇居民对文化消费没有兴趣
B、报纸、杂志、电影票价格偏高
C、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偏低
D、文化产品不重视城镇消费群体
答案:C
解析:根据调查可获知两个信息:一是有将近一半的城镇居民对待文化消费比较谨慎,二是有四分之三的城镇居民很少或没有去过电影院。

A项的“没有兴趣”从文段中无从体现。

B项错误,有76%的城镇居民订报纸和杂志,这说明大多数人还是能接受报纸和杂志的价格的,就不能说偏高。

D项的“不重视”属于主观臆断,而且文段是从城镇居民的角度讲文化产品消费的,并不是从制作者本身。

故选C。

12.古人有“事死如事生”的传统,所以生前的必需品必得件件具备,自然金钱是不可或缺的。

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推断出()。

A、古人一定非常重视金钱
B、古人会给死者一些金钱
C、古人墓中可能留有金钱
D、死者的金钱应全部陪葬
答案:C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

“事死如事生”意为:死后要和生前一样。

A项:文段中“自然金钱是不可或缺的”意为金钱是古人生前的必需品,古人只是有“事死如事生”的传统,单从文段不能说明古人一定非常重视金钱,故该项推断不正确,排除A项。

B项:“会给”表述过于绝对,且文段说的是陪葬品,偏离文意,故该项推断不正确,排除B项。

C项:“可能”表述恰当,留有余地,毕竟是根据古人的传统进行推断,不是每个人都会做出用金钱陪葬的举动,也不是每个死者都能享受到金钱陪葬的待遇,该项推断正确。

D项:文段中作者结论是金钱是必不可少的陪葬品,但不意味着死者生前所有的钱都要陪葬,故该项推断不正确,排除D项。

故选C。

13.工作已经进入收尾阶段,这时候更要认真对待,要慎终如始,否则就会
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败涂地
B、功亏一篑
C、一蹶不振
D、无功而返
答案:B
解析:功亏一篑指事情做到最后一点没能坚持完成,以前的努力全白费了,由于文中“工作已经到了收尾的阶段”可知工作已经到了最后之差一点了,此处选择“功亏一篑”最为合适。

故选B。

14.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逻辑严谨、语言流畅的文字,排列顺序最合理的是()。

①但我们必须在鼓励创业的同时,也树立起高度的风险意识。

②如果说减税等鼓励创业的政策能够燃起大众创业热情的话,那么降低创业风险,及时为创业失败“止损”则能促使更多人真正迈出创业的第一步。

③创业需要不断试错,只有当失败不是创业者不能承受之重时,他们才不会对失败产生畏惧,最终找到成功的道路。

④创业既是推动国家经济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实现个人梦想的最佳途径。

A、①②④③
B、②④③①
C、③②④①
D、④①②③
答案:D
解析:语句排序题,根据选项判断首句可能为①、②、③、④。

①句以“但”开头,可知不适合做首句,排除A项。

②句、③句、④句均可能作为首句。

又①句、②句存
在共同信息“风险”,且可知①句为转折后引出了“风险”话题,故①②捆绑,且①在②前,排除BC项,锁定正确答案为D。

验证可知,文段先引出话题创业,说明其好处,接着转折后强调,要树立对创业的风险意识并加以解释说明,最后提出对策,即不断试错,找到成功的道路。

验证逻辑顺序正确。

故选D。

15.在西方社会里,孩子成年独立了住在家里都得给父母膳食费,这已是西方社会约定俗成的现象。

在这种社会里,大家承认团体的界限,在团体里的成员得具备一定的资格与条件,资格取消了就得走出这个团体。

这在他们不是人情冷暖的问题,而是权利问题。

在西方社会里人们争取的是权利,而在我们中国,人们看重的却是相互关系、交情。

在西方,人们组成一定的社会团体最看重的是()。

A、团体成员的界限
B、团体成员的资格与条件
C、团体成员的权利
D、团体成员的关系与交情
答案:C
解析:第一步,定位原文,“在西方,人们组成一定的社会团体最看重的”出现在文段结尾。

分析文段。

文段开头通过孩子成年住在家里需付给父母膳食费引出“团体”这一话题,接着讲具备一定的资格才能加入团体,资格取消就得走出团体。

之后指出这一现象与“权利”有关。

末句将中西方进行对比,指出西方社会更重视权利,中国
更重视关系、交情。

故在西方组成社会团体最看重的是“权利”。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符合上述语境。

故选C。

二、数量关系
1.5,7,4,6,4,6,()
A、4
B、5
C、6
D、7
答案:B
解析:依次将相邻两个数中后一个数减去前一个数得2,-3,2,-2,2,奇数项是2,偶数项构成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即所填数字为6+(-1)=5。

故选B。

2.3,11,13,29,31,()
A、52
B、53
C、54
D、55
答案:D
解析:奇偶项分别相差11-3=8,29-13=16=8×2,问号-31=24=8×3则可
得?=55。

故选D。

3.清晨5点时,时钟的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多少度?()
A、30度
B、60度
C、90度
D、150度
答案:D
解析:每相邻两个小时的刻度线间的夹角是30°,清晨5点时,两者夹角为30°×5=150°。

故选D。

4.5,10,20,(),80
A、30
B、40
C、50
D、60
答案:B
解析: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故选B。

5.3,10,31,94,(),850
A、250
B、270
C、282
D、283
答案:D
解析:10=3×3+1,31=10×3+1,94=31×3+1,每一项等于前一项乘以3加上1,即所填数字为94×3+1=283。

故选D。

6.1,2,4,3,5,6,9,18,()
A、14
B、24
C、27
D、36
答案:A
解析:位于奇数项的1、4、5、9构成和数列,位于偶数项的2、3、6、18构成积数列,即所填的奇数项应为5+9=14。

故选A。

7.[(9,6),42,(7,7)],[(7,3),40,(6,4)],[(8,2),(),(3,2)]
B、32
C、34
D、36
答案:A
解析:(9-6)×(7+7)=42,(7-3)×(6+4)=40,每组中前两项的差×后两项的和=中间项。

即所填数字为(8-2)×(3+2)=30。

故选A。

8.2/3,1/2,3/7,7/18,()
A、4/11
B、5/12
C、7/15
D、3/16
答案:A
解析:4/11,2/3=4/6,1/2=5/10,3/7=6/14,…分子是4、5、6、7,接下来是8.分母是6、10、14、18,接下来是22。

故选A。

9.8,3,17,5,24,9,26,18,30,()
A、22
C、33
D、36
答案:B
解析:多重数列。

很明显数列很长,确定为多重数列。

先考虑交叉,发现没有规律,无对应的答案。

因为总共十项,考虑两两分组,再内部作加减乘除方等运算,发现每两项的和依次为11,22,33,44,(55=30+25)。

故选B。

10.1/4,1/9,1/15,1/22,()
A、1/31
B、1/30
C、1/29
D、1/25
答案:B
解析:分子都是1,分母作差依次是5、6、7、(8),故下一项分母应是22+8=30。

故选B。

11.2,4,10,18,28,(),56
A、32
C、52
D、54
答案:B
解析:因式分解数列。

2=1×2,4=1×4,10=2×5,18=3×6,28=4×7,()=?×?,56=7×8,每一项的两个因子之和分别为3、5、7、9、11、()、15,构成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由此可知,空缺项的两个因子的和为13,结合选项,只有B项的42=6×7分解后两个因子的和为13。

故选B。

12.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恰好是3个连续的自然数,且它的体积的数值等于所有棱长之和数值的2倍,那么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A、74
B、148
C、150
D、154
答案:B
解析:假设宽是a,可得(a-1)×a×(a+1)=(a-1+a+a+1)×4×2,整理得(a-1)×
(a+1)=24=4×6,所以a=6,长方体的表面积=(4×5+4×6+5×6)×2=148。

故选B。

13.某实验室模拟酸雨,现有浓度为30%和10%的两种盐酸溶液,实验需要将二者混合配置出浓度为16%的盐酸700克备用,那么30%的盐酸需要多少克?()
A、180
B、190
C、200
D、210
答案:D
解析:设需要30%的盐酸溶液x克,由二者混合后的盐酸700克可知,需要10%的盐酸(700-x)克。

则30%x+10%×(700-x)=16%×700,解得x=210。

故选D。

14.有一只青蛙在井底,每天上爬10米,又下滑6米,这口井深20米,这只青蛙爬出井口至少需要多少天? ()
A、2
B、3
C、4
D、5
答案:C
解析:第一天青蛙爬了10-6=4米,距离井口20-4=16米;第二天爬了4+(10-6)=8米,距离井口20-8=12米;第三天爬了8+(10-6)=12米,距离井口20-12=8米<10米;第四天青蛙可以直接爬出井口。

这只青蛙爬出井口至少要4天。

故选C。

15.119,83,36,47,()
A、-37
B、-11
C、11
D、37
答案:B
解析:119=83+36,83=36+47,即所填数字为36-47=-11。

故选B。

16.现有5盒动画卡片,各盒卡片张数分别为:7、9、11、14、17。

卡片按图案分为米老鼠、葫芦娃、喜羊羊和灰太狼4种,每个盒内装的是同图案的卡片。

已知米老鼠的卡片只有一盒,而喜羊羊、灰太狼图案的卡片数之和比葫芦娃图案的多1倍。

据此可知,图案为米老鼠的卡片张数为()。

A、7
B、9
C、14
D、17
解析:(喜洋洋+灰太狼):葫芦娃=2:1,喜洋洋+灰太狼+葫芦娃是3的倍数;总张数=7+9+11+14+17=58张,58除以3余1,可得米老鼠的卡片只能是7张。

故选A。

17.甲、乙、丙、丁四人参加了法律知识竞赛问答活动,四人的平均分为82分,甲、乙、丙三人的平均分为80分,丙、丁二人的平均分为85分,那么丙的得分为()。

A、82分
B、85分
C、90分
D、92分
答案:A
解析:甲+乙+丙+丁的总分为82×4=328(分),甲+乙+丙的总分为80×
3=240(分),那么丁的得分为328-240=88(分),丙+丁的总分为85×2=170(分),那么丙的得分为170-88=82(分)。

故选A。

18.有一个五位数,左边的三位数比右边的两位数的4倍还多4,如果把右边两位数移到最前面,新的五位数比原来的2倍还多11122,则原来的五位数是()。

A、18044
C、27267
D、30074
答案:B
解析:多位数问题考虑用代入排除法解题。

代入A选项,180=44×4+4,但44180≠18044×2+11122,不符合题意,排除;代入B选项,240=59×4+4,
59240=24059×2+11122,符合题意,正确。

故选B。

19.90,85,81,78,()
A、75
B、74
C、76
D、73
答案:C
解析:后项减去前项,可得-5、-4、-3、(-2),这是一个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所以下一项为78-2=76。

故选C。

20.12,23,35,47,511,()
A、613
C、611
D、610
答案:A
解析:数位数列,各项首位数字“1,2,3,4,5,(6)”构成等差数列,其余数字“2,3,5,7,11,(13)”构成质数数列。

因此,未知项为613。

故选A。

三、常识判断
1.道德调节发挥作用依靠的力量是()。

A、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
B、社会管理,传统习惯,内心信念
C、社会舆论,社会管理,内心信念
D、传统习惯,社会管理,社会舆论
答案:A
解析: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上层建筑和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善恶、好坏等行为,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总和。

故选A。

2.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

A、广泛实行承包制
B、放权让利,政企分开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抓大放小”
答案:C
解析: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要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机制,着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大方向。

故选C。

3.刘禹锡的诗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歌颂的是以下哪种精神?()
A、自我革新的担当精神
B、坚持不懈的拼搏精神
C、无私奉献的奋斗精神
D、筚路蓝缕的建设精神
答案:A
解析:“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出自刘禹锡的《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意为春天里,茂盛的树林新长出的叶子,催换着老叶、旧叶;江河中,奔腾的流水前面的退让给后起的波浪。

体现了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消亡有它的客观必然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歌颂了自我革新的担当精神。

故选A。

4.关于生育的微观经济学表明,发展中国家生育率高于发达国家,其原因之一是()。

A、发展中国家认为劳动力的增加可以增加产量,从而鼓励生育
B、发展中国家的孩童存活率低于发达国家
C、养育小孩的机会成本在发展中国家比在发达国家低
D、发达国家政府的计划生育政策比较成功
答案:C
解析:发展中国家高生育率的原因:(1)在发展中国家生小孩是一种投资,用来参与劳动和养儿防老。

但许多社会由内在心理及文化因素决定小孩的数目,头生的两三个小孩算是消费品,以后的可能是投资品。

考虑的机会成本包括母亲的时间及小孩的教育成本。

(2)当养育小孩的成本提高后,会减少生小孩的数量。

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及为妇女提供较多高收入职业是使出生率下降的方法。

故选C。

5.女大学生王丽到某超市购物,离开时,被保安阻拦。

保安怀疑王丽携带了未结账的商品,将玉丽带到超市的值班室处理。

值班经理将王丽自带手袋打开检查,并叫来女工作人员对王丽进行全身搜查,均未查到未结账的商品,遂将王丽放走。

事后,王丽在超市被搜身的消息在本校传开,对王丽形成巨大的精神压力。

超市的这一行为,侵犯了公民的()。

A、人身自由权
B、社会经济权
C、平等权
D、政治权利和自由
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速捕。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故选A。

6.依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的必经程序是()。

A、和解
B、调解
C、辩论
D、分割财产
答案:B
解析:我国《婚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因此B项正确。

A项错误,和解并不是必经程序,调解的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和解,也有可能是离婚。

C项错误,辩论并不是审理离婚案件的必经程序。

D项错误,调解如果是和解就没有必要进行财产分割。

故选B。

7.“事事时时有矛盾”是矛盾的()。

A、同一性
B、斗争性
C、特殊性
D、普遍性
答案:D
解析: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简言之,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即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

故选D。

8.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基本是由()演化来的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相传它起源于()。

A、篆书秦
B、楷书汉
C、金文商
D、行书晋
答案:A
解析: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画改为方折,书写速度更快,在木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画。

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

它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故选A。

9.关于我国矿产资源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A、石油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
B、铁矿主要集中于辽宁、冀东和西北
C、煤主要分布华北、东北和华中地区
D、磷矿主要集中在湖南、云南、四川、贵州、湖北等省
答案:D
解析:我国的石油资源主要集中于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

铁矿资源主要集中与辽宁、华北和西南地区。

煤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

磷矿资源主要集中在云南、贵州、四川、湖北和湖南等省。

故选D。

10.下列关于《宪法》对私有财产的规定,不正确的有()。

A、国家保护公民的继承权
B、国家不得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征用
C、财产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十分重要的经济权利
D、国家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
答案: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