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八章 运动和力导学案3(无答案)(2021年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乐陵市丁坞镇2016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八章运动和力导学案3(无答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东省乐陵市丁坞镇2016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八章运动和力导学案3(无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东省乐陵市丁坞镇2016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八章运动和力导学案3(无答案)的全部内容。
运动和力
一、目标锁定
1。
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能用惯性解释简单的现象.
2。
能说出二力平衡的条件,知道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3.知道什么是摩擦力,知道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二、自主学习·导航
考点1 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时,总保持状态或
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的作用不是维持物体运动,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物体在运动中可以不受力,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3.大量事实证明,一切物体都有保持或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友情提示: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其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惯性是物体固有的一种属性,它不是力,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所以将惯性说成“惯性力”或“受惯性”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考点2 二力平衡
1.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状态或状态.2.物体在平衡状态下受力,如果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且这两个力是平衡力,这种情况叫做.
3.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两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直线上,且大
小,方向 ,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友情提示: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间所存在的这种力叫做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而平衡力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要注意区别。
考点3 摩擦力
1.摩擦力
(1)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2)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运用了法,在拉动弹簧测力计时一定要拉动,这样做的目的是,实验结论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和有关,一般来说,接触面越,压力越,滑动摩擦力也就越大.
2.在压力和接触面相同的情况下,_____________摩擦比 ____________摩擦小得多,用
_________________来代替_________________可以大大减小摩擦。
在移动笨重物体时,所以人们常在重物下垫上滚木,
3。
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例如:A.轮胎上刻有花纹 B.车轮做成圆形 C.塑料套紧套在车把手上 D.在转动部分添加润滑油 E.脚踏板凹凸不平 F.刹车时用力捏闸 G.车轴处装有滚珠 H.车的把手上有凹槽
上述各项内容中属于(只填写各选项前的字母)
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而增大摩擦的是: ;
通过增大压力而增大摩擦的是:;
通过变滑动为滚动而减小摩擦的是: ;
三、典例分类·解析
考点1 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例1】在学习“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我们曾追随着物理学家的足迹,设计过这样的“斜面”实验:
(1)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是为了使小车在水平面运动时,竖直方向上受到的力和力相平衡,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2)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3)减小图中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车运动的越.
(4)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运动.2.惯性
【例2】下列现象中,利用惯性的是( )
A.用力压吸盘使它贴在光滑的墙面上; B.用力捏自行车的手刹使它停下;
C.用力向下砸锤柄使锤头套紧; D.用力拉弓使弓弯曲。
考点2 二力平衡
【例3】关于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以下叙述中的两个力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A.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与物体对地球的吸引力; B.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与物体的重力; C.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D.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与物体的重力。
【例4】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B.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C.物体受到重力和拉力作用,这两个力方向相反,它们是平衡力;
D.运动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例5】关于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的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B.书的重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C.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考点3 摩擦力
【例6】小明用图示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在木块上加放砝码; B.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
C.使木块侧放减小接触面积; D.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
【例7】小明对摩擦力有如下四点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 )
A摩擦力都是有害的; B。
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前进的方向;
C.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无关;
D.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间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四、考点随堂·达标
考点1 牛顿第一定律
1.在一艘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游轮上,某同学朝各个方向用相同的力进行立定跳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朝与游轮运动方向一致跳的最远; B.朝与游轮运动方向相反跳的最远;
C.朝与游轮运动方向一致跳的最近; D.朝各个方向跳的都一样远。
2.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物体具有惯性的是 ( )
A.离弦的箭继续飞行; B.手指压笔尖,手指觉得痛;
C.汽车突然启动时,人会后仰; D.用力拍打刚晒过的被子,灰尘落下.
3.在探究“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木板、玻璃,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物体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
(1)实验时小车每次都从斜面顶端滚
下,是为了让小车在这些物体表面开始
运动的
相同.
(2)由图示可知,小车在玻璃上运动的距离最,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速度减小的越慢.
(3)根据这个实验推理,若水平物体表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任何阻力的作用),那么小车将一直保持.
考点2 二力平衡
4。
悬停在空中的直升机受到升力和力的作用,其中升力的施力物体是.
5.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我国速滑选手王濛打破世界记录,一人获得三枚金牌.有关王濛运动、领奖瞬间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站在领奖台上,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站在领奖台上,受到的支持力与对领奖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
力;
C。
冲过终点后,由于惯性要继续向前滑行;
D.用力向后蹬冰面,会向前滑行,原因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6.如图是投掷实心球的场景.下列情况中实心球受到平衡力作用的()
A.实心球在空中上升; B.实心球从空中下落; C.实心球在地上越滚越慢; D.实心球停在地面上。
7.下图显示的是同一木块先后两次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连续拍摄的“频闪”照片.由图可知,两次实验中,木块的速
度,木块所受拉力的大小
(均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8.下列做法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
A。
冬天,在结冰的马路上撒一些细砂以方便路人的行走;
B。
在生锈的自行车轴上滴一些油,骑车就会感觉轻松一些;
C。
当汽车后轮陷入泥坑打滑时,司机会就近寻找石块等物垫在车轮下;
D。
体操运动员进行双杠表演前,在手上涂抹滑石粉以防止人从杠上滑落。
9.两个物体间要产生摩擦力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A.两个物体相互接触而且要相互挤压;
B.两个物体的接触面必须都是粗糙的;
C.两个物体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
D.必须同时满足ABC三个选项的条件。
10.下列有关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走路时,脚与地面的摩擦力是方向与人前进方向相反;
B.机动车启动时,机车的车轮与钢轨之间的摩擦是有益摩擦;
C。
在用卷笔刀削铅笔时,铅笔和卷笔刀内孔之间的摩擦是滚动摩擦;
D。
钉入木板的钉子不易拔出来,是因为钉子受到板较大的吸引力缘故。
【链接中考】
7.如图所示是人们向空中抛出实心球到实心球落地而停止运动的场景。
下列情况中实心球受
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A.实心球在空中上升;
B.实心球从空中下落;
C。
实心球在地上越滚越慢;D。
实心球停在地上。
11。
大雪过后,往往给车辆和行人出行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交通部门提醒大家“雪天路滑,请注意交通安全!”下列关于冰雪道路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雪天路滑"是指下雪后物体与地面间的接触面变光滑了;
B.同一车辆在冰雪地面上行驶比在没有冰雪的路面上行驶惯性大一些;
C.冰雪地面行车必须慢速驾驶,主要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带来的危险;
D.人在冰雪地面行走时容易摔倒,其原因与惯性有关。
13。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正在向右运动,物体速度逐渐变大,分析物体受到的力有()
A。
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 B.重力、对传送带的压力;
C。
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向右的摩擦力; D。
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对传送带的压力.
(13泰安)24。
如右图所示,用力把一个物体压在竖直的墙壁上使其静止,
请画出物体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
(13泰安)25.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关系的实验中,他在水平
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直线匀速拉动木块,通过改变放在木块上砝码的重
力来改变木块与木板之间压力的大小。
他通过测量木块的重力、分析弹簧测力计读数以及砝码重力,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
F 压 / N
F 2/N 0 1 2 3 4 5
2.0 1.6
1.2
0.8
0.4
(1)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1___________ (选填“等于”或“不等于”)
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F2。
(2)根据表中测量数据,在右图中画出F2
与F 压关系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当接触面
不变,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之间的定量关
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次数
1 2 3 4 5 木块对木板压力 F
压/N
1 2 3 4 5 弹簧测力计读数 F1/N
0.
4
0。
8 1。
2 1。
6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