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期末物理密押卷一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期末物理密押卷一
参考答案
1.B
【详解】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中“暗香来”是由于梅花香气中含有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梅花的香味。
A.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能闻到蔷薇的香,是因为蔷薇香气中含有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的结果,故A不符合题意;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因空气的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雪,飘落于树形成的,雪的运动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B符合题意;
C.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能闻到花的香,是因为花香气中含有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的结果,故C不符合题意;
D.幽兰生谷香生径,方竹满山绿满溪,能闻到兰花的香,是因为兰花香气中含有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的结果,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A
【详解】
A.花香扑鼻,这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故A正确;B.“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距离太远,分子间的作用力无法发挥作用,故B错误;C.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故C错误;
D.摩擦起电过程能量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D错误。
故选A。
3.C
【详解】
压缩冲程活塞压缩燃料混合物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①正确;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
的物体仍具有内能,故②错误;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下都具有内能,所以0C
所以内能可自动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故③错误;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很多,但本质上只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做功与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故④正确。
故选C。
4.C
因为铝的比热容大,所以依据10()Q cm t t =-吸可以判断:吸收相等热量时,比热容越大,温度升高的越少;所以吸收相等热量后,铝块的温度低于铜块的温度,而热量是由高温物体自发地向低温物体传递的,所以此时两者接触时,热量从铜块传到铝块。
故选C。
5.C
【详解】
A .在热机的吸气冲程中活塞向下运动,故A 错误;
B .在热机的做功冲程中,将燃气的内能转化成了机械能,故B 错误;
C .热机的排气冲程依靠飞轮惯性完成,此冲程没有能的转化,故C 正确;
D .热机在做功冲程中,燃气推动活塞运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其他冲程活塞都是靠飞轮的惯性运动的,故D 错误。
故选C 。
6.A
【分析】
完整的电路包含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四个部分。
【详解】
由题意可知,电子手表相当于电路中的用电器,是否插入可乐中相当于开关,已经用导线连接起来,所以插入铜片和锌片的可乐相当于电路中的电源,A 正确。
故选A 。
7.B
【详解】
A .电路中要有电流除要有电源外,电路必须是闭合回路,故A 错误;
B .导体导电的实质是:在导体中存在大量自由移动的粒子,在金属中存在大量自由的电子,故金属容易导电,故B 正确;
C .物理学规定导体中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的方向,故C 错误;
D .一般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四部分组成,故D 错误。
故选B 。
8.B
小区内部车辆门禁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将门打开,外部车辆需要门卫人员按动按钮才能将门打开,若将门禁系统看做一个自动开关,按钮看做一个手动开关,则两个开关单独都能打开大门,即两开关并联后再与电动机串联,故B 符合题意,A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9.C
【详解】
A .图中,电路为断路,电灯不发光,当1S 移到下端触点或2S 移到上端触点时,电路均为通路,电灯发光,达到控制要求,不符合题意;
B .图中,电路为通路,电灯发光,当1S 移到下端触点或2S 移到上端触点时,电路均为断路,电灯熄灭,达到控制要求,不符合题意;
C .图中,电路为通路,电灯发光,当2S 移到左端的触点时,电灯仍发光,未达到控制要求,符合题意;
D .图中,电路为通路,电灯发光,当1S 移到上端触点或2S 移到下端触点时,电路均为断路,电灯熄灭,达到控制要求,不符合题意.
10.B
【分析】
正确理解和记忆电学基础知识。
【详解】
A .在物理学中将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A 错误;
B .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自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B 正确;
C .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形成电流的必要条件有两个,一是有电压,二是电路必须是通路,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C 错误;
D .规格相同的灯泡,无论是串联还是并联,通过两灯泡的电流是相等的,D 错误; 故选B 。
11.C
【解析】
A 、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多,但不知道通电时间,所以不能得出导体中的电流大小,故A
错;B、5A表示1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是5C,故B错;C、由I=Q
t
可知,通过导体横
截面的电荷量相同时,所用时间越短,则导体中的电流越大,故C正确;
D。
0.5×103A=0.5×103×103mA=0.5×106mA,故D错.故选C.
12.B
【详解】。
1)经分析可知,电流表A选择的量程是0。
3A,分度值为0.1A,所以电流表A的示数为I=2.2A,即干路电流为2.2A;电流表A 1选择的量程是0。
0.6A,分度值是0.02A,所以电流表的示数为I 1 =0.44A,即通过灯L 1的电流为0.44A。
2)通过灯L 2的电流大小为:I 2 =I-I 1 =2.2A-0.44A=1.76A.故选B。
13.B
【详解】
A.欧姆定律研究的是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电压是电流产生的原因,所以电阻中有电流时,它两端一定有电压,故B正确,符合题意;
C.当电阻一定时,导体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导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电流无关,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A
【详解】
A.当甲、乙两灯串联后接入电路中,由P=I2R可知,如果甲灯发光,P实甲<P实乙,则乙灯比甲灯亮,故A正确;
B.当甲、乙两灯串联后接入电路中,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知,每一盏灯两端的电压都要小于U,故都不能正常发光,故B错误;
CD.由甲、乙两灯的额定电压相同,且甲灯额定功率大于乙灯额定功率,根据P=
2
U
R
可知,
R甲<R乙,由于两灯串联,故电流是相同的。
故CD错误。
故选A。
15.引力扩散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详解】
[1]由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所以钢棒很难被拉伸。
[2][3]一块糖放进一杯水中,过些时间糖块不见了,杯子里的水变甜了,是由于分子在做不停地无规则运动导致了扩散现象。
16.较大 化学
【详解】
[1][2]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热值越大的燃料在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燃料时,释放出的热量越多,所以火箭发射时选用这种热值大的固体燃料。
燃料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17.不变 方向性 4.6×106 24.6
【分析】
(1)能量转化和转移是有方向性的,并且能量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 (2)知道汽油的质量和热值,利用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Q 放=mq 求放出的热量;由Q 放=Q 吸=cm △t 的变形公式可计算水升高到的温度.
【详解】
(1)汽车刹车的过程中,能量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散失到空气中,但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此过程能量的总和不变;
散失到空气中的内能无法自动转化为机械能再用来驱动汽车,这是因为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
(2)完全燃烧0.1kg 汽油放出的热量:
Q 放=qm 汽油=4.6×107J/kg ×0.1kg=4.6×106J ;
这些热量的42%被水吸收,则有Q 吸=cm △t=ηQ 放, 所以水升高的温度:()
632424610464210100J ===C J kg C kg Q Q %.t .cm cm ./.η︒⨯⨯∆=⨯⋅⨯吸放 则水升高到的温度(末温):t=t 0+△t =20℃+4.6℃=24.6℃.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对能量守恒和能量转化方向性的理解,热值公式、效率公式和吸热公式的灵活运用等,有一定综合性.
18.能量守恒 焦耳
【详解】
[1]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
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其总量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在解决能量转化和转移问题时,要用到能量守恒定律。
[2]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做了大量的实验,于1840年最先精确地确定了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即焦耳定律。
19.热传递减小做功硝化棉燃烧压缩空气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大压缩【分析】
(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将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运动的机械能;
(2)做功可以使内能与机械能之间进行转化: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详解】
(1)[1][2][3]用酒精灯加热水的过程中,水从酒精灯火焰吸收热量,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水的内能增加的;试管口木塞会被推出时,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则水蒸气内能变小;四冲程内燃机的做功冲程,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做功,将内能转化机械能,与这个原理相同。
(2)[4][5][6]当把活塞迅速压下去后,活塞压缩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也会随之升高,当温度达到棉花的燃点时,会看到硝化棉燃烧,说明筒内气体的温度升高,这一过程与汽油机压缩冲程的工作原理相同。
【点睛】
本题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热机的工作原理等知识,难度不大。
20.
【详解】
如图,滑动变阻器、小灯泡、开关串联,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并联在小灯泡两端,
故画电路图如下:
21.
【详解】
由右手螺旋定则可得,螺线管右侧为N极,因外部磁感线由N极指向S极,故磁感线方向向左;小磁针所在位置处磁场方向指向右,故小磁针的右侧为N极,故答案如图所示:
L开路A到B0.24 不正确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重复22.断开开关灯泡
1
实验变大
【详解】
(1)[1]在连接电路时发现,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表的指针就发生了偏转。
由此可知在连接电路时,他忘了断开开关。
(2)[2]他先将电流表接A处,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灯2L发光,但灯1L不发光。
电流表的示
L开路。
数为零,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灯泡1
(3)[3]图乙中电流表的指针反向偏转,是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此时电流的方向是从A 到B 。
[4]图丙电流表用小量程,分度值是0.02A ,,则电流表的示数为0.24A 。
(4)[5]测出了一组电流立即得出了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这是不正确的,可能存在偶然性。
[6]应该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重复实验,多测出几组数据,这样才能得到普遍规律。
(5)[7]图丁当开关S 由断开到闭合时,灯2L 由不发光到发光,灯1L 的电流不变,电流表2A 的示数为两盏灯电流总和,故示数变大。
23.3 B 灯泡断路 2.5 0.625
【详解】
(1)[1]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实验中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电压,所以电压表应使用0~3V 量程,故导线a 端应接标有3的接线柱上。
(2)[2]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P 置于最大值B 端。
(3)[3]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为断路,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与电源两极相连,因此电路故障为灯泡断路。
(4)[4]灯泡电压等于额定电压时灯泡正常发光,故应移动滑片P ,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 时记下电流表的示数。
(5)[5]由图象,当灯泡电压2.5V 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25A ,所以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2.5V 0.25A=0.625W P UI ==⨯
24.(1)9Ω;(2) 0.8A
【详解】
(1)只闭合开关S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 ,则电阻R 1的阻值为
11 4.5V ===9Ω0.5A
U R I (2)再闭合开关S 1后,电阻R 1、R 2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示数为
122 4.5V =+=0.5A 0.5A 0.8A 15Ω
U I I I R +
=+=干 答:(1) 电阻R 1的阻值为9Ω; (2) 再闭合开关S 1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8A 。
25.(1)12V ;(2)18W ;(3)180J
【详解】
解:(1)当闭合开关S 、S 2且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移至a 端时,灯泡单独接在电源两端,小灯泡正常发光,U L =12V ,所以电源电压
U =U L =12V
(2)三个开关都闭合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滑到a 端时,R 0的阻值为0,电阻R 1与L 并联,R 1的功率
P 1=211R U =212V 12Ω
()=12W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P =P L +P 1=6W+12W=18W
(3)当闭合S 、S 1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移至b 端时,灯L 和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串联,此时的电阻最大,消耗的电能最小,灯泡的电阻
R L =2L P L U =212V 6W
()=24Ω 电路在1min 内消耗的电能
W 最小=2U t R 总=212V 24Ω+24Ω
()×60s=180J 答:(1)电源电压为12V ;
(2)当三个开关都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移至a 端时,电路消耗的功率是18W ;
(3)该电路在1min 内消耗的最小电能是180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