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课后如何提升学习效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前课后如何提升学习效率
今天我谈谈常被老师和同学们挂在嘴边的预习和复习。

根据我的经验,预习和复习经常是尖子生和成绩中等学生产生分数差别的重要原因。

具体来讲,课前预习的好处有以下几点:
一、预习可以增强目的性(针对新知识)
在我们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课堂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预习,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和吸收部分新知识,另外也会发现有些知识点,预习过后似懂非懂,这些就是我们在课堂上需要集中精力重点听的。

所以预习的意义就在于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找到新知识的断点,增强学习的目的性。

这样既减缓了听课的压力,让精力有张有弛,又帮助你很好地把握了重点,让课堂效果更佳。

二、预习可以发现知识障碍(针对旧知识)
知识和旧知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你在学习新课时,需要运用的旧知识不会了或遗忘了,那就意味着你头脑中知识的序列或者说学习的阶梯断裂了,上课时,再来解决旧的知识障碍是不可能的,这个问题还是得在课前解决。

坚持预习新课用得着的旧知识,不仅有助于扫除学习新课的知识障碍,还会给课堂学习带来直接的好处,对于建立
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逐步建立起概念系统,促进知识的系统化,也会带来极大的好处。

三、预习可以提高自学能力
从长远来讲,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如果你课前预习了,那么在老师讲课的过程中,你就可以学习老师讲课的思路,并和自己预习时的思路进行比较,看老师是怎么提出问题的?自己对课程中新旧知识的理解是不是正确。

经过这么一番比较,就可以取长补短,不仅使知识的掌握更加扎实,而且可以能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再遇到新知识时,能学会举一反三。

所有这一切,都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

走上工作岗位也是一样的,面对诸多脱离书本的知识,和纷繁复杂的现实情况,你需要快速吸纳新知识,这时候预习时形成的自学能力将成为你最好的老师。

四、预习可以加强记课堂笔记的针对性
不预习的学生,在上课记笔记时,就可能出现上述的盲目性。

而预习过的学生,因为心中有数,就可以着重记书上没有的部分,至于书上已有的内容,则可以少记,或留出空行下课时再补记。

这样做,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思考问题上面。

可以说,预习是从上课盲目记笔记的状态中解放出来的好方法。

课后复习的好处
一、复习可以帮助你形成知识体系
有人说“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起来的强有力的知识体系”,这里所说的一种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是指系统化的知识,而形成系统化的知识正是复习的中心任务。

复习表面看是重复,实际上是知识的深化,其效果与初次学习大不一样。

二、查漏补缺,保证知识的完整性
由于种种原因,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难免出现漏洞和欠缺,有的属于理解问题,有的属于记忆问题。

通过复习,一旦发现,就可及时补上。

凡是复习抓得紧的学生,学习中的漏洞和欠缺都能及时得到补救。

、有的同学知识整体性差,网上大洞小洞很多,鱼儿从洞中跑掉了,就没法考到好分数。

所以对复习环节的重视,是必不可少的。

三、学而时习,强化记忆
按照心理学的解释,人通过学习掌握知识在大脑中形成了一定的神经联系。

遗忘过程就是头脑中已建立起来的神经联系消退了,要想使这些联系不消退,不仅靠对学习材料深刻的理解,而且要通过反复的、有效的刺激,也就是复习和练习来强化这种神经联系。

预习时间。

最好控制在15分钟以内,预习一定安排在每天做作业和复习时间之后进行,因为知识是环环相扣的,把
前面的基础掌握好是进一步学习的强有力基础。

预习目的。

每一堂课都是新知识和旧知识的结合,预习过程中,对概念模糊的旧知识,要翻书查阅,彻底搞懂,对没有理解的新知识,可以标记出来,作为听课重点。

预习过程。

预习时不需要每个部分都精读。

对于理科学科,新的公式和定理以及相对应的例题是重点,应该通读一遍;对于例题,先仔细看一遍课本上的解答步骤,然后盖住答案,自己在大脑里过一遍,看能否全部掌握。

对于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在书本上用笔特别标注出来,以便上课时重点听讲,也可以建立一个“预习问题本”,把预习过程中碰到的所有问题都简单总结在本子上,做到“带着问题去上课”,这样会大大提高课堂听讲时的理解能力。

附:核心复习法:
分阶段复习法
必须把复习变成日常化的学习活动,我通常会采用“小复习”“中复习”“大复习”和“大考前复习”三种阶段性复习。

小复习:每节课下课后、写作业前,每学科抽出平均15分钟的时间,快速过一遍当天的所有知识点,遇到的弱点盲点及时整理出来,尽快找老师请教解决。

中复习:每周末每学科抽出平均30分钟的时间,梳理复
习过去几天所学知识点。

大复习:每个月月末每学科抽出平均45分钟的时间,梳理复习过去一个月所学知识点。

大考前复习:当然大考前的复习也不能轻视,不过因为有了前面的三层阶段复习,大考前复习的任务已经不会那么艰巨。

复习三大基本利器复习时需要准备三大利器:错题本,作业习题集,之前的真题试卷和模拟题。

复习时绝不是把书读厚的过程,而是尽量简化、抓重点。

关键词回忆复习法
关键词回忆复习法非常适用于文科复习,这个方法有点类似于思维导图。

首先同学们需要准备1-2张A4纸,在上面写下所有可能被考到的知识点的关键词,然后开始逐一对照关键词尽可能多地回忆出相关知识点,以一个关键词为核心,然后以此为中心向外发散,以下级标题或主章节的标题为主干,再以此向外延伸第二级、第三级。

以此类推,用线条和图形连起来。

小组互考复习法
小组互考复习法是对前面提到的复习法的补充,通过学生之间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小组中每个人发表自己对重要知识点的观点与看法,可非常高效的帮助你查漏补缺。

一般是和2-3个同学组成学习小组,每个人首先花2-3
小时独自复习,边复习边筛选出自己认为最难和最容易被考到的知识点。

独自复习结束后,花45分钟到1小时时间进行小组成员互考,每个人轮流出题,在互问互答过程中进一步发现尚存的知识盲点和弱点,大家共同攻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