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后两句以二乔的命运隐喻东吴的存亡,以 小见大,慨叹历史上英雄成败要看机遇。
②以此影射自己生不逢时,英雄无用武之地 的境况。含蓄地反映出诗人的抑郁不平。
合作探究
诗人在《赤壁》一诗中说周瑜的胜利只是因为 借助偶然的东风,对此你有何看法?
一:周瑜的胜利是必然的。从史料看, 曹操倚仗自己雄厚的实力,傲慢轻敌,况且 曹军不习水战。周瑜虽军力稍弱,但都为精 兵强将,加上周瑜指挥有方,自然能取胜。
赤 壁
-.
作者简介
【杜牧】(803-852),字牧之,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文 学家。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 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 杜”。又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有《樊川文集》传世。代表作有诗歌《泊秦淮》 《山行》,散文《阿居宫赋》等。
写作背景
《赤壁》选自《樊川诗集注》卷四(上海古籍出 版社1978版)。诗人任黄州刺史时所作。赤壁是东汉 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赤壁西北长江南 岸。杜牧所咏的赤壁并非三国时孙、曹大战的地方, 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杜牧游览赤壁,有感于三国 时代吴蜀联军大败曹兵的历史,抚今追昔,写下了这 首怀古咏史之作。所以说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是作 者借题发挥,借以抒发自己的感慨。
诗词赏析
1.这首诗的第一、二句使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有什么作用?
作者运用托物起兴的表现手法,借一件古物 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
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历史风云。 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物是人非之感。 这两句是写其兴感之由,为下文的议论做铺垫。
2.第三、四两句议论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周瑜胜利只是偶然。若他未 巧借东风烧曹营,决不会赢此战 役,况且曹操也非等闲之辈,他 也具有超凡的军事指挥才能,加 上雄厚的兵力财力,若非东风, 谁胜谁败还未可知。
写作特色
1.以小见大,含蓄蕴藉。 前两句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不直言战
争之胜负,而通过“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以 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 形势的重大影响,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 了东吴的命运,通过以小见大,含蓄地表达了自 己的观点,深刻警策,言近旨远。
诗词诵读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词释义
辨认出是
古代兵器 埋
销蚀 拿,取。 前朝遗物。
折戟 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给。 方便。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意】折断的铁戟沉在沙底还没有销蚀掉, 拿来磨洗之后辨认出是前朝遗物。假如东风不给 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就要被 关进铜雀台中了。
2.设想奇特,手法新奇。
这首诗紧扣历史事件,将对历史兴衰成败 的评价寓于丰富的想象之中,尤其是英雄与美 人互相映衬,设想奇特,手法新奇,内涵丰富, 让人回味无穷。
板书设计
折戟未销
兴感之由 前朝之物 借物
赤壁
东风之力
借古 讽今
感慨议论 二乔命运 咏叹
课文小结
这首咏史抒怀诗,借赤壁之战抒发了诗 人对历史成败的深刻感悟,含蓄地反映出诗 人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 抑郁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