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进中举》说课稿
《范进中举》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范进中举》。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
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范进中举》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节选自
《儒林外史》。
这篇小说以范进中举为中心事件,通过对比描写范进
中举前后,特别是出榜那一天截然不同的境遇,着重刻画了范进癫狂
的丑态与他周围各色人等趋炎附势的嘴脸,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科举制
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以及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这篇小说在教材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它不仅是学生了解古代文学作品、感受讽刺艺术魅力的重要窗口,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人物形象能力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基础和
文学鉴赏能力,对于小说这种文学体裁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然而,由
于时代背景的差异和作品本身的深度,学生在理解小说的主题和讽刺
手法的运用上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深入分析人物形象,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三、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的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作者吴敬梓及《儒林外史》的相关文学常识。
(2)掌握文中的生字词,能够熟练地朗读课文。
(3)学习通过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精彩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体会讽刺艺术的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以及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2)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引导学生珍惜当下的学习机会,努力追求真正的知识和人生价值。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分析范进、胡屠户等人物形象。
(2)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3)体会小说的主题思想。
2、教学难点
(1)理解小说中含蓄、委婉的讽刺手法。
(2)引导学生对封建科举制度及社会现实进行深入思考。
五、教法与学法
1、教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2)问题引导法: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朗读品味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中精彩的语言描写,感受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讽刺艺术。
2、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学习方法:
(1)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
和作品的背景知识。
(2)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阅读心得,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圈点批注法: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文中的重点语句进行圈
点批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通过多媒体展示古代科举考试的图片或视频,引出课题。
(2)提问学生对科举制度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作者及作品简介
(1)简单介绍作者吴敬梓的生平经历和文学成就。
(2)介绍《儒林外史》的创作背景、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重点讲解易错字词。
(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
4、精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1)分析范进的形象
①找出描写范进中举前后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进行圈点批注。
②小组讨论,分析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概括其性格特点。
③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范进的形象:范进是一个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
知识分子,他热衷功名,怯懦麻木,迂腐无能。
(2)分析胡屠户的形象
①找出描写胡屠户中举前后对范进态度变化的语句,进行分析。
②思考胡屠户的形象特点,小组交流讨论。
③教师总结胡屠户的形象:胡屠户是一个嫌贫爱富、趋炎附势、粗
俗势利的市侩形象。
(3)分析其他人物形象
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文中众乡邻、张乡绅等人物的形象,进一步体会
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5、探究对比手法
(1)引导学生找出文中运用对比手法的地方,如范进中举前后的
经济状况、社会地位、胡屠户对范进的态度等。
(2)小组讨论对比手法的作用,教师进行总结:通过对比,更加
鲜明地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和
封建社会的黑暗。
6、体会讽刺艺术
(1)让学生找出文中具有讽刺意味的语句,如“屠户把银子攥在手
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等。
(2)分析这些语句的讽刺效果,体会作者含蓄、委婉的讽刺手法。
7、拓展延伸
(1)组织学生讨论: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考试和功名?
(2)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思考封建科举制度的残余思想对现代社
会的影响。
8、课堂小结
(1)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物形象、对比手法、讽刺艺
术等。
(2)强调小说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9、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
(2)以“假如范进没有中举”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
七、板书设计
范进中举
吴敬梓
范进:热衷功名、怯懦麻木、迂腐无能胡屠户:嫌贫爱富、趋炎附势、粗俗势利对比手法:突出人物性格,揭露社会黑暗讽刺艺术:含蓄、委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