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山东菏泽中考专题生物中考模拟试卷及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山东菏泽中考专题生物中考模拟
1.选择题
第1题.
请从下面列举的四组中,选出都是生物的一组()
A: 太阳、细菌、水绵
B: 蘑菇、青蛙、矿石
C: 病毒、木耳、鲸
D: 河水、河蚌、鹅卵石
【答案】C
【解答】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太阳、矿石、河水、鹅卵石属于非生物,病毒、木耳、鲸、蘑菇、青蛙、细菌、水绵、河蚌属于生物。

第2题.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相适应,关于下图,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甲图中细胞有很多突起,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
B: 乙图中细胞中有叶绿体,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
C: 丙图中细胞上有纤毛,便于运动
D: 丁图中细胞上有丰富的血红蛋白,有利于运输氧
【答案】A
【解答】解:A.甲图为神经细胞,该细胞有很多突起,有利于信息的接收与传递,A 错误;
B.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乙图细胞中有叶绿体,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
C.丙图是细菌,细菌细胞上有纤毛,依靠纤毛的摆动来运动,C正确;
D.丁图中细胞是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富含血红蛋白,有利于运输氧,D正确。

故选:A。

第3题.
如图表示某植物体两种细胞的形成过程,①②③表示细胞不同的生理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①②过程分别表示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B: ②过程产生的新细胞染色体的数目加倍
C: ③过程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D: ①③过程形成的细胞染色体的数目不变
【答案】B
【解答】解:A.①②过程,细胞体积增大,细胞数目增多,分别表示了细胞的生长和分裂,A正确;
B.②细胞分裂的过程,染色体先进行自我复制,然后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B错误;
C.③是细胞分化的过程,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C正确;
D.细胞在成长、分裂形成新细胞的过程中,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染色体数目也保持不变,D正确。

故选:B。

第4题.
根据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图谱示意图分析,所带负电荷最多的球蛋白是()
A: \alpha _1球蛋白
B: \alpha _2球蛋白
C: β球蛋白
D: γ球蛋白
【答案】A
【解答】根据电泳的原理进行分析。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向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泳动,移动越慢的,所带负电荷就越少
(点样是在负极),故A项符合题意。

故选A。

第5题.
关于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叙述错误的是()
A: 叶绿体是绿叶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B: 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必不可少的条件
C: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D: 绿色植物制造的氧气满足了其它生物的需求,植物自身不需要消耗氧气
【答案】D
【解答】A、叶绿体是绿叶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须场所,而不是叶绿素,A正确;
B、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B正确;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C正确;
D、绿色植物制造的氧气满足了其它生物的需求,植物自身也需要消耗氧气,如植物的呼吸作用,D错误。

第6题.
下面关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幼苗带土移栽可降低蒸腾作用
B: 合理密植可提高农作物产量
C: 给农作物松土不利于根部的呼吸
D: 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可增强呼吸作用
【答案】B
【解答】A、幼苗移栽时根部留土坨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成活率,A错误;
B、合理密植可充分利用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产量,B正确;
C、给农作物松土有利于根部的呼吸,C错误;
D、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可增强光合作用,D错误。

第7题.
十二生肖是华夏先民图腾崇拜和早期天文学的结晶,让每个人都具有与生俱来的属相,代表着全中国所有人的精神风貌。

下列哪项是亥猪和酉鸡的共同特征()A: 胎生
B: 体温恒定
C: 哺乳
D: 卵生
【答案】B
【解答】
第8题.
有关抗原和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抗体是在有抗原的刺激下产生的
B: 一种抗体只能结合一定的抗原物质
C: 抗原消失后,抗体便不再存在
D: 抗原一般是外来物质,抗体是人体蛋白质
【答案】C
【解答】抗体是由抗原刺激淋巴细胞而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一种抗体只能作用于一种抗原,抗体消灭抗原后,抗体仍然存留,不同的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长短不同。

故选C。

第9题.
下列各疾病中,都与营养缺乏有关的一组是()
A: 大脖子病和脚气病
B: 夜盲症和高血压
C: 脚气病和胃溃疡
D: 贫血和肾炎
【答案】A
【解答】解:A.大脖子病是缺碘引起的,脚气病是缺乏维生素B1引起的,A正确;
B.夜盲症是缺乏维生素A引起,高血压属于生活方式病,B错误;
C.脚气病是缺乏维生素B1引起的,胃溃疡是消化性溃疡的一种,C错误;
D.贫血是缺乏铁或者蛋白质引起的,肾炎是肾功能减退的一种肾脏疾病,原因比较复杂不是由营养缺乏引起的,D错误。

故选:A。

第10题.
下表是某同学在测量胸围差时获得的数据,则该同学的胸围差是()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深吸气时的胸围92.8 cm 93 cm 92 cm
深呼气时的胸围80 cm 80.6 cm 80 cm
A: 11 cm
B: 12.4 cm
C: 12 cm
D: 11.8 cm
【答案】B
【解答】解:胸围差是指尽力吸气终了时的胸围的长度与尽力呼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的差.先让受测者尽力深吸气,记录下吸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再让受测者尽力深呼气,记录下呼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计算两次胸围长度之间的差.测三次,将胸围基数值记录在自己设计的表格中,并算出平均值.
第一次测得的胸围差为12、8,第二次测得的胸围差为12、4,第三次测得的胸围差为12,其平均值是12、4,也就是说该同学的胸围差为12、4.所以,A、C、D都不符合题意,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第11题.
下列四种血管中,所流血液含代谢废物最少,且为静脉血的是()
A: 肾静脉
B: 肾动脉
C: 肺静脉
D: 上、下腔静脉
【答案】A
【解答】解: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血液流经肾脏的时候,其中的废物会形成尿液排出去,同时肾脏要消耗掉血液中的氧气、营养物质等,因此肾静脉的血液中含代谢废物最少,且为静脉血.肾动脉中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肺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上下腔静脉中是静脉血,且含有很多全身代谢的废物.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第12题.
下列生理活动不需要消耗能量的是()
A: 细胞分裂
B: 维持体温
C: 读书写字
D: 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
【答案】D
【解答】
解:A.细胞分裂需消耗能量,A错误;
B.维持体温,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
C.读书写字,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
D.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为扩散作用,不消耗能量,D正确。

故选:D。

第13题.
下列关于红灯停,绿灯行反射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射属于复杂反射
B: 完成该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
C: 形成红绿灯视觉的部位是视网膜
D: 该反射活动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答案】C
【解答】ABD、当绿灯亮起时,我们快速穿过马路,是对绿灯这种信号的刺激做出的一种反应,此反射过程中,有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语言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参与,因此属于条件反射。

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故A、B、D正确;
C 、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角膜、瞳孔
(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晶状体的折射,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置的物象,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象刺激,将物象信息转变成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所以形成红绿灯视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故C选项错误。

第14题.
人们常说作茧自缚,说的是蚕发育过程的哪个时期()
A: 蛹
B: 幼虫
C: 卵
D: 成虫
【答案】A
【解答】
第15题.
玉米和家蚕个体发育的起始点都是()
A: 受精卵
B: 精子的成熟
C: 卵细胞的成熟
D: 种子和刚孵出的蚕宝宝
【答案】A
【解答】解:玉米开花经过传粉后,长出花粉管,花粉管内的精子与胚珠内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胚是形成新植株的结构,家蚕的个体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家蚕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因此,玉米和家蚕个体发育的起始点都是受精卵.
故选:A
第16题.
一种果蝇的变异个体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但是当气温上升到25.5℃时,此变异个体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这说明()
A: 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B: 这种变异是单纯由环境引起的
C: 变异的有利或有害取决于环境条件
D: 环境条件的变化对变异个体都是有害的
【答案】C
【解答】解:一种果蝇的变异个体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表明这种变异是不利变异;但是当气温上升到25.5℃时,此变异个体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表明该变异又成了有利变异。

因此,一种果蝇的变异个体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但是当气温上升到25.5℃时,此变异个体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这说明变异的有利或有害取决于环境条件。

故选:C。

第17题.
下列动物与如图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答】
第18题.
为了保护植物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国政府大力提倡全民义务植树绿化祖国,并把每年的()定为"植树节"。

A: 1月12日
B: 3月12日
C: 6月12日
D: 12月12日
【答案】B
【解答】我国的植树节开始时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

1979年2月23日,我国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仍以3月
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以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善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通过植树节的植树造林活动,森
林植被状况得到改善,不仅美化了家园,减轻了水土流失和风沙对农田的危害,而且还有效提高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储碳能力。

故选B。

第19题.
下列生物均是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得到的,其中所用的技术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克隆羊多利
B: 巨型小鼠
C: 抗虫烟草
D: 转基因大豆
【答案】A
【解答】 A 、克隆羊是利用克隆技术繁殖的生物技术;
B、巨型小鼠是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
C 、抗虫烟草是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
D、转基因大豆是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
2.解答题
第20题.
如图是有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两个实验的装置图,请据图并结合你平时的实验体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一中,快要熄灭的卫生香遇到绿色植物在光下释放出的气体,发生的现象是快要熄灭的卫生香迅速复燃,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绿色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________.(2)在实验二中,绿色植物必需预先经过的处理是________.
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阳光下几小时后,各摘下一个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观察到变蓝的是
________ 装置中的叶片,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吸收
________.
(3)综合上述两个实验的结论可知,绿色植物对维持大气中的________起重要.
【答案】'氧气暗处理', '乙', '二氧化碳碳﹣﹣氧平衡'
【解答】由分析可知:在实验一中,用漏斗罩住浸在清水中的金鱼藻,再将盛满清水的试管倒扣在漏斗柄上,将实验装置放到阳光下,收集金鱼藻在阳光下放出的气体;等气体充满试管的1/2时,取出试管,用拇指按紧试管口,然后迅速地把快要熄灭的卫生香伸进试管内,可以看到:快要熄灭的卫生香迅速复燃,说明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此实验证明了绿色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在实验二中,绿色植物必需预先经过的处理是暗处理,实验前将绿色植物放到黑暗环境中:目的是消耗掉叶片原有淀粉,排除干扰,防止影响实验.由实验二图可知:甲装置的水槽里装有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甲装置的水槽里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了.该实验变量是否有二氧化碳,甲、乙装置的叶片经酒精脱色加碘液,甲装置中的叶片仍为黄白色,乙装置中的叶片呈蓝色;淀粉遇碘变蓝色,由此可以说明,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分析上述两个实验的结论可知:绿色植物通过光合
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为生物圈中的生物提供营养物质、能量和氧气;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之一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第21题.
如图甲是人正常眼球解剖图.
(1)若在离眼球前较远处放置一支图乙蜡烛,则在视网膜上可成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图丙中的________(选字母).
(2)眼球中的视网膜能感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视网膜相当于反射弧组成部分中的________.
(3)泪腺分泌的泪液中含有杀菌物质--溶菌酶,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这种保护性生理功能属于__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D感受器非特异性'
【解答】若在离眼球前较远处放置一支图乙蜡烛,则在视网膜上可成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即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在视网膜上成缩小、倒立的实像,D正确.反射弧的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眼球中视网膜能感受光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因此视网膜相当于反射弧组成部分中的感受器.泪腺分泌的泪液中含有杀菌物质--溶菌酶,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这种保护性生理功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第22题.
我市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对大桂山林场内的生物种类进行调查后,绘制了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图。

请据图7回答以下问题:
(1)若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图7中所示的组成成分外,还需增加的成分有________。

(2)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的生物有________(写全才得分)。

(3)图7中的食物网由________条食物链组成,写出能量损失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植________。

(4)如果大量砍伐大桂山林场内的树木,会造成林场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急剧减少,林场很难恢复原样,这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答案】'
(1)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2)食虫鸟和蜘蛛、鹰和蛇
(3)7', '植物→昆虫→蜘蛛→食虫鸟→鹰。

(4)自动调节'
【解答】
解:
(1)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示中只列出了消费者和生产者,缺少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2)图示中鹰和蛇是生态系统中的高级消费者,处在不同营养级鹰以蛇为食,为捕食关系;同时又处于同一营养级,都以田鼠、野鸡为食物,故又为竞争关系。

同时,图示中食虫鸟和蜘蛛,处在不同营养级食虫鸟和以蜘蛛为食,为捕食关系;同时又处于同一营养级,都以昆虫为食物,故又为竞争关系。

(3)生产者和消费者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链状结构叫食物链,该食物网中共有7条食物链,分别是:植物昆虫蜘蛛食虫鸟鹰;植物昆虫食虫鸟鹰;植物田鼠鹰;植物田鼠蜘蛛蛇鹰;植物野鸡蛇鹰;植物野鸡鹰;植物食草籽的鸟鹰。

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失的就越多,营养级越少能量流失的就越少,最高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就越多,该食物网中蛇获取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植物昆虫蜘蛛食虫鸟鹰。

(4)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种现象被称为生态平衡;生态平衡的现象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的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如果大量砍伐大桂山林场内的树木,会造成林场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急剧减少,林场很难恢复原样,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第23题.
2020年1月,一场由新冠病毒
(2019﹣nCoV)引起的疫情突然暴发,中国人民经历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春节假期,国家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进行疫情防控。

如图为三种微生物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根据同学们对新冠病毒的了解,你觉得新冠病毒最有可能与图________所示结构示意图一致,因为病毒都是由[ ]________外壳和内部的[ ]________组成的。

(2)根据侵染细胞种类的不同,新冠病毒属于________病毒。

新冠病毒不能独立生活,需要________在人体细胞中。

(3)除病毒外,另两种微生物在细胞结构上最大的不同是图中[________]和[________]的不同(填数字)。

(4)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并非都有害,比如,日常生活中我们用来蒸馒头和酿酒时就经常用到图________所示的微生物。

【答案】'
(1)甲', '1蛋白质', '2遗传物质
(2)动物', '寄生
(3)④', '5
(4)丙'
【解答】
(1)新冠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1蛋白质外壳和2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寄生在活细胞内生活。

因此,新冠病毒最有可能与图甲
所示结构示意图一致。

(2)病毒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根据它们寄生的细胞不同,可将病毒分为以下三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
毒。

新冠病毒属于动物病毒,新冠病毒不能独立生活,需要寄生在人体细胞中,一旦离开活体会变成结晶体。

(3)细菌由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组成,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真菌的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因此
,除病毒外,乙细菌和丙酵母菌这两种微生物在细胞结构上最大的不同是图中4遗传物质
(未成形的细胞核)和5细胞核的不同
(4)利用丙酵母菌的发酵可以酿酒和蒸馒头,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并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遇热膨胀,使做出的馒头膨大
、松软,酿酒时必需设置无氧环境下,将葡萄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酒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