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效能训练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父母效能训练读后感
最近阅读了《父母效能训练》,从书中让我们知道是如何高效的与孩子沟通,尽量避免家庭冲突,使的家庭更加的温馨与和谐,父母不那么操心。
父母是凡人,不是神,父母也有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当父母爆发自己的情绪的时候,不要过分自责,过分的隐忍自己的情绪,只会使孩子觉得父母虚伪,而父母在孩子面前带着面具生活,则更加累。
当我看到开篇第一章时,如释重负,竟然喜欢上了这个作者,我觉得我没有必要那么累,我应该做真实的自己。
冲突不可避免地产生,因为人与人之间需求/分析问题地角度,人生过往经验都不同,那么发生冲突是正常地,想一劳永逸地杜绝冲突地想法不可采取,而我们要做的是在冲突出现地时候,以问题导向去解决冲突。
在与孩子相处过程中,首先要分清楚问题在谁的身上,谁的需求没有满足,谁就存在问题(书中的定义)。
在初判孩子有问题的时候,要采用倾听技巧,通过作者在书中大量的举例子,我发现孩子反应出来的问题和情绪,通常是肤浅的,并不是本质的问题,如果不通过倾听技巧,问题解决的可能性不大。
例如,女孩子下雨天不想穿雨衣,父母担心其感冒,父母强迫其穿雨衣,导致了冲突,如果采用倾听技巧,便发现真正的原因是雨衣太丑了,怕同学笑话。
女孩子早晨穿衣服磨磨蹭蹭,其真正的原因是想和妈妈呆的时间长一点;小男孩晚上不想睡觉,竟然是怕自己睡觉如果鼻子堵了,嘴巴又不张开,会窒息而死。
可见,当孩子表现出来的情绪,开始说出的话,可
能是肤浅的表面的问题,需要父母耐心倾听,才能找出本质的问题,只有找出本质的问题,才能为下一步做准备。
面质的技巧,当父母的需求没有满足的时候,父母需要使用面质技巧,简言之,就是父母向孩子表达他的需求,告诉孩子,孩子的行为影响了她的需求,例如看电视影噪音响父母,父母应该告诉孩子,如果父母不告诉孩子,孩子可能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影响到了他人,但是面质需要技巧,三步骤“孩子的行为+给我造成了哪些影响(或者情绪)+原因”,在上述三步骤中,切记只是事实的陈述,而不能对对方行为进行评价/攻击。
通过上述面质,大部分的孩子都会体谅他人。
没有输家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指父母放弃自己的权威,不要逼迫孩子去做某事,而是通过倾听技巧和面质技巧,找出本质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导向,父母与孩子一起想对策,切记放下父母的权威,不能去以逼迫的方式,对孩子施加影响。
父母高效能沟通是否万能的?上述技巧作者讲完了,那么作者又补充了,学会了高效沟通技巧,并不能解决所有的冲突,那么哪些冲突不能解决呢?·价值观的问题。
因为价值观不同,事实上价值观的分歧没有影响到父母的需求,此时,即使父母使用上述技巧,孩子可能并不买账,我的发型如何,并没有给父母造成实际的困扰,孩子也缺乏修正的动力,如果价值观不同导致的冲突,那么父母就只能平静的接受,毕竟当年父母年轻的时候也是从追求新奇的潮流服装,感官刺激走过来的。
另外,父母如何向孩子输出价值观呢,那就是身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要以身作则,而不是只夸夸其谈,如果父母想用言谈去输出价值观,基本上是以失败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