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

合集下载

柳宗元的诗精选10首

柳宗元的诗精选10首

柳宗元的诗精选10首《种柳戏题》一诗,是柳宗元现存诗歌中别具一格的作品。

之所以说其“别具一格”,是因为柳宗元这位对待写作从来都比较严肃的诗人,在此诗中,却一改自己平时的风格,紧紧扣住诗题中的“戏”字,将一个严肃的主题,用嬉戏的笔调表现出来。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柳宗元的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汨罗遇风朝代:唐朝|:柳宗元南来不作楚臣悲,重入修门自有期。

为报春风汨罗道,莫将波浪枉明时。

种柳戏题朝代:唐朝|:柳宗元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

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

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

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朝代:唐朝|:柳宗元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

零陵早春问春从此去,几日到秦原。

凭寄还乡梦,殷勤入故园。

送豆卢膺秀才南游序朝代:唐朝|:柳宗元君子病无乎内而饰乎外,有乎内而不饰乎外者。

无乎内而饰乎外,则是设覆为阱也,祸孰大焉;有乎内而不饰乎外,则是焚梓毁璞也,诟孰甚焉!于是有切磋琢磨、镞砺栝羽之道,圣人以为重。

豆卢生,内之有者也,余是以好之,而欲其遂焉。

而恒以幼孤羸馁为惧,恤恤焉游诸侯求给乎是,是固所以有乎内者也。

然而不克专志于学,饰乎外者未大,吾愿子以《诗》、《礼》为冠屦,以《春秋》为襟带,以图史为佩服,琅乎璆璜冲牙之响发焉,煌乎山龙华虫之采列焉,则揖让周旋乎宗庙朝廷斯可也。

惜乎余无禄食于世,不克称其欲,成其志,而姑欲其速反也,故诗而序云。

戏题阶前芍药朝代:唐朝|:柳宗元凡卉与时谢,妍华丽兹晨。

欹红醉浓露,窈窕留馀春。

孤赏白日暮,暄风动摇频。

夜窗蔼芳气,幽卧知相亲。

愿致溱洧赠,悠悠南国人。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得杨八书,知足下遇火灾,家无余储。

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

盖将吊而更以贺也。

道远言略,犹未能究知其状,若果荡焉泯焉而悉无有,乃吾所以尤贺者也。

足下勤奉养,乐朝夕,惟恬安无事是望也。

今乃有焚炀赫烈之虞,以震骇左右,而脂膏滫瀡之具,或以不给,吾是以始而骇也。

柳宗元简介_柳宗元的诗作品全集_古诗大全

柳宗元简介_柳宗元的诗作品全集_古诗大全

柳宗元简介_柳宗元的诗作品全集_古诗大全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州”“柳愚溪”,汉族,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运城、苪城一带)。

唐朝诗人、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

与刘禹锡并称“刘柳”。

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与唐朝的韩愈、宋朝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柳宗元代表作品:《江雪》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柳宗元。

其全文古诗如下: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翻译】四周的山连绵起伏,空旷的,没有了飞鸟的鸣叫和踪影,所有穿梭在山内外的小路上没有了人的行踪,只有在那宽广平静的江上,一个披着蓑戴着笠的老渔翁,一个人坐在孤零零的船上独自垂钓。

《溪居》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柳宗元。

其全文古诗如下: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翻译】很久来为公务所累,幸好被贬谪到南方少数民族地区。

闲静无事,与农人的菜圃为邻,有的时候就像个山林中的隐士。

早晨耕田,翻锄带着露水的野草,晚上撑船游玩回来,船触到溪石发出声响。

独来独往,碰不到其他的人,眼望楚天一片碧绿,放声高歌。

《渔翁》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柳宗元。

其全文古诗如下: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翻译】傍晚,渔翁把船停泊在西山下息宿;拂晓,他汲起湘江清水又燃起楚竹。

烟消云散旭日初升,不见他的人影;听得一声木橹声响,忽见青山绿水。

回身一看,他已驾舟行至天际中流;山岩顶上,只有无心白云相互追逐。

《小石潭记》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柳宗元。

其全文古诗如下:【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柳宗元及代表作

柳宗元及代表作

柳宗元及代表作柳宗元(773―819),字子厚。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县)人,汉族。

代宗大历八年(773)出生于京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与刘禹锡并称“刘柳”。

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世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柳宗元出身于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

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

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

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

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

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刺史,政绩卓著。

宪宗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初八(公元819年11月28日)卒于柳州任所。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富于战斗性,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

哲学著作有《天说》、《天时》、《封建论》等。

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下业,并编成集。

有《柳河东集》。

生平[编辑本段]家世在北朝时,柳氏是著名的门阀士族,柳、薛、裴被并称为“河东三著姓”。

柳宗元曾自豪地说:“柳族之分,在北为高。

充于史氏,世相重侯。

”柳宗元的八世祖到六世祖,皆为朝廷大吏,五世祖曾任四州刺史。

入唐后,柳家与李氏皇族关系密切,只高宗一朝,柳家同时居官尚书省的就达23人之多。

但到了永徽年间,柳家屡受武则天的打击迫害。

到柳宗元出生时,其家族已衰落,柳宗元曾祖、祖父也只做到县令一类小官。

其父柳镇,在玄宗天宝末曾做过太常博士,安史之乱后又继续为官,官秩一直很低。

柳宗元的母亲卢氏,出身于著名的士族范阳卢姓,但家道早已没落。

她生有二女一子,柳宗元最幼。

两个女儿分别配山东崔氏、河东裴氏,都是没落的旧士族。

柳宗元非常感慨地说,柳氏到他这一代,已经“五、六从以来,无为朝士者”。

柳宗元简介朝代

柳宗元简介朝代

柳宗元简介朝代柳宗元简介朝代柳宗元被贬到柳州去当刺史,他倒是很平静的。

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下文关于柳宗元简介朝代的内容,欢迎借鉴!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唐代河东郡(今山西运城永济)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

著名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

与刘禹锡并称“刘柳”。

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二。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

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柳宗元集》传世,代表作《溪居》、《江雪》、《渔翁》。

柳宗元是一个政治革新的人,推崇“古文”运动。

柳宗元的哲学论著中,对汉代大儒董仲舒鼓吹的“夏商周三代受命之符”的符命说持否定态度。

他反对天诸说,批判神学,强调人事,用“人”来代替“神”。

柳宗元把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用唯物主义观点解说“天人之际”即天和人的关系,对唯心主义天命论进行批判。

他的哲学思想,是同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然科学所达到的水平相适应的。

他把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是中唐时代杰出的思想家。

柳宗元所写的一些关于社会政治的论著,是他的政治思想的具体反映。

柳宗元认为整个社会历史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有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发展的必然趋势。

他的言论从折衷调和的立场,来对儒、法、释、道等各家学说作调和的解说。

中国古代有续家谱的传统,这不但是借此光宗耀祖的事,其实是一种家庭、家族文化的传承。

古代社会是以血缘关系维系的,家庭、家族传承,对人的思想、行为、品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以至自觉不自觉影响后人的生活。

家庭、家族的传承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的一种DNA。

柳宗元一生受此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河东柳氏的来源我们先来说一下柳氏的祖籍。

柳宗元古诗词大全

柳宗元古诗词大全

1、《江雪》唐代: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释义: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2、《渔翁》唐代: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释义:渔翁晚上靠着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为柴做饭。

太阳出来云雾散尽不见人影,摇橹的声音从碧绿的山水中传出。

回头望去渔舟已在天边向下漂流,山上的白云正在随意飘浮,相互追逐。

3、《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唐代:柳宗元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释义:海边的尖山好像利剑锋芒,到秋天处处割断人的愁肠。

怎能让此身化作千千万万,撒落到每个峰顶眺望故乡!4、《早梅》唐代:柳宗元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释义:早梅在高高的枝头绽放,远远映照着湛蓝的楚天。

夜晚北风吹来阵阵暗香,清晨浓霜增添洁白一片。

想折一枝寄赠万里之外,无奈山重水复阻隔遥远。

眼看寒梅即将零落凋谢,用什么安慰远方友人的思念?5、《饮酒》唐代:柳宗元今夕少愉乐,起坐开清尊。

举觞酹先酒,为我驱忧烦。

须臾心自殊,顿觉天地暄。

连山变幽晦,绿水函晏温。

蔼蔼南郭门,树木一何繁。

清阴可自庇,竟夕闻佳言。

尽醉无复辞,偃卧有芳荪。

彼哉晋楚富,此道未必存。

释义:早晨起来深感缺少乐趣,离座而起打开清酒一樽。

先举杯祭酹造酒的祖师,是他留下美酒给我驱逐忧愁和烦闷。

一会儿感觉便大不一样,顿觉得天地之间热闹非凡。

连绵的高山改变了原来的幽晦,碧绿的流水把温暖的气息包含。

南门城外的一片郁郁葱葱,高大的树木叶茂枝繁。

清凉的树荫可以庇护自己,整天都可以在树下乘凉谈天。

即使喝醉也不要推辞,美好的芳草可以供我们躺卧。

即使是那些富比晋楚的人,恐怕也未必知道饮酒的快乐?6、《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唐代: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柳宗元的古诗大全

柳宗元的古诗大全

柳宗元的古诗大全(100首)1.《江雪》[唐]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唐] 柳宗元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3.《早梅》[唐] 柳宗元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4.《渔翁》[唐] 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5.《读书》[唐] 柳宗元幽沉谢世事,俯默窥唐虞。

上下观古今,起伏千万途。

遇欣或自笑,感戚亦以吁。

缥帙各舒散,前后互相逾。

瘴痾扰灵府,日与往昔殊。

临文乍了了,彻卷兀若无。

竟夕谁与言,但与竹素俱。

倦极更倒卧,熟寐乃一苏。

欠伸展肢体,吟咏心自愉。

得意适其适,非愿为世儒。

道尽即闭口,萧散捐囚拘。

巧者为我拙,智者为我愚。

书史足自悦,安用勤与劬。

贵尔六尺躯,勿为名所驱。

6.《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唐] 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7.《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唐] 柳宗元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8.《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唐] 柳宗元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

(蘋花一作:苹花) 9.《饮酒》[唐] 柳宗元今夕少愉乐,起坐开清尊。

举觞酹先酒,为我驱忧烦。

须臾心自殊,顿觉天地暄。

连山变幽晦,绿水函晏温。

蔼蔼南郭门,树木一何繁。

清阴可自庇,竟夕闻佳言。

尽醉无复辞,偃卧有芳荪。

彼哉晋楚富,此道未必存。

10.《溪居》[唐] 柳宗元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11.《夏昼偶作》[唐] 柳宗元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柳宗元

柳宗元

逝世日期:819年11月28日职业:官员主要成就: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品:《永州八记》,《柳河东集》,《柳宗元集》柳宗元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是我国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

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中文名:柳宗元外文名:Liu Zongyuan别名:柳柳州、柳河东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出生日期:公元773年代表作品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溪居》《江雪》《渔翁》《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捕蛇者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黔之驴》《种树郭橐驼传》《哀溺文序》《蝜蝂传》柳宗元政治哲学思想轶事拾遗福民驱鬼《龙城石刻》失而复得的“荔子碑”柳宗元做的四大好事永州市柳宗元纪念馆对柳宗元的评价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河东解(现在山西运城)人,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汉族,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运城、芮城一带)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

与刘禹锡并称“刘柳”。

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

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京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柳宗元出身于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

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

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

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

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柳宗元加贬永州司马(任所在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在此期间,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柳宗元的生平简介

柳宗元的生平简介
● 815年(元和十年)1月, 柳宗元接到诏书,要他立即回京。2月,经过一个多月的跋涉,柳宗元 回到了长安。在长安,柳宗元没有受到重用,由于武元衡等人的仇视,不同意重新启用。3月14 日,柳宗元被改贬为柳州刺史。3月底,柳宗元从长安出发,赴柳州,六月二七日抵达。
● 819年(元和十四年),宪宗实行大赦,宪宗在裴度的说服下,敕召柳宗元回京。十一月初八, 柳宗元在柳州因病去世。享年47岁。
少年成才
● 792年,柳宗元被选为乡贡,得以参加进士科考试。 ● 793年,二十一岁的柳宗元进士及第,名声大振。不久,柳宗元的父亲柳镇去世,柳宗元在家守
丧。 ● 796年,柳宗元被安排到秘书省任校书郎。 ● 798年,二十六岁的柳宗元参加了博学宏词科考试,并中榜,授集贤殿书院正字(官阶从九品
上)。 ● 801年,柳宗元被任命为蓝田尉。 ● 803年十月,柳宗元被调回长安,任监察御史里行。从此与官场上层人物交游更广泛,对政治的
寓言
● 在游记、寓言等方面,柳宗元同样为后世留下了优秀的作品。“永州八记”已成为中国古代山水 游记名作。这些优美的山水游记,生动表达了人对自然美的感受,丰富了古典散文反映生活的新 领域,从而确立了山水记作为独立的文学体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因其艺术上的成就,被人们千 古传诵、推崇备至。除寓言诗外,柳宗元还写了不少寓言故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等, 也已成古代寓言名篇。“黔驴技穷”,已成成语,几乎尽人皆知。有的寓言篇幅虽短,但也同他 的山水记一样,被千古传诵。
柳宗元的生平简介
柳宗元
● 柳宗元(773年—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祖籍河东郡(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芮城 一带)人,出身河东柳氏, 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唐 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

柳宗元的诗10首

柳宗元的诗10首

柳宗元的诗10首柳宗元的诗10首(精选篇1)朝代:唐朝|作者:柳宗元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

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

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

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柳宗元的诗10首(精选篇2)朝代:唐朝|作者:柳宗元得杨八书,知足下遇火灾,家无余储。

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

盖将吊而更以贺也。

道远言略,犹未能究知其状,若果荡焉泯焉而悉无有,乃吾所以尤贺者也。

足下勤奉养,乐朝夕,惟恬安无事是望也。

今乃有焚炀赫烈之虞,以震骇左右,而脂膏滫瀡之具,或以不给,吾是以始而骇也。

凡人之言皆曰,盈虚倚伏,去来之不可常。

或将大有为也,乃始厄困震悸,于是有水火之孽,有群小之愠。

劳苦变动,而后能光明,古之人皆然。

斯道辽阔诞漫,虽圣人不能以是必信,是故中而疑也。

以足下读古人书,为*,善小学,其为多能若是,而进不能出群士之上,以取显贵者,盖无他焉。

京城人多言足下家有积货,士之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独自得之心,蓄之衔忍,而不能出诸口。

以公道之难明,而世之多嫌也。

一出口,则嗤嗤者以为得重赂。

仆自贞元十五年,见足下之*,蓄之者盖六七年未尝言。

是仆私一身而负公道久矣,非特负足下也。

及为御史尚书郎,自以幸为天子近臣,得奋其舌,思以发明足下之郁塞。

然时称道于行列,犹有顾视而窃笑者。

仆良恨修己之不亮,素誉之不立,而为世嫌之所加,常与孟几道言而痛之。

乃今幸为天火之所涤荡,凡众之疑虑,举为灰埃。

黔其庐,赭其垣,以示其无有。

而足下之才能,乃可以显白而不污,其实出矣。

是祝融、回禄之相吾子也。

则仆与几道十年之相知,不若兹火一夕之为足下誉也。

宥而彰之,使夫蓄于心者,咸得开其喙;发策决科者,授子而不栗。

虽欲如向之蓄缩受侮,其可得乎?于兹吾有望于子,是以终乃大喜也。

古者列国有灾,同位者皆相吊。

许不吊灾,君子恶之。

今吾之所陈若是,有以异乎古,故将吊而更以贺也。

颜、曾之养,其为乐也大矣,又何阙焉?足下前章要仆*古书,极不忘,候得数十篇乃并往耳。

柳宗元的所有诗词10篇

柳宗元的所有诗词10篇

柳宗元的所有诗词10篇793年,柳宗元进士及第。

后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柳州。

他首创“寓言”体,寓情山水而不忘国政,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

他著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被后人收入《柳河东集》中。

819年,他因病去世,享年47岁,后被宋高宗加封为文惠昭灵侯。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柳宗元的所有诗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朝代:唐朝|作者:柳宗元君不见夸父逐日窥虞渊,跳踉北海超昆仑。

披霄决汉出沆漭,瞥裂左右遗星辰。

须臾力尽道渴死,狐鼠蜂蚁争噬吞。

北方竫人长九寸,开口抵掌更笑喧。

啾啾饮食滴与粒,生死亦足终天年。

睢盱大志少成遂,坐使儿女相悲怜。

虞衡斤斧罗千山,工命采斫杙与椽。

深林土翦十取一,百牛连鞅摧双辕。

万围千寻妨道路,东西蹶倒山火焚。

遗馀毫末不见保,躝跞涧壑何当存。

群材未成质已夭,突兀gE豁空岩峦。

柏梁天灾武库火,匠石狼顾相愁冤。

君不见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论。

飞雪断道冰成梁,侯家炽炭雕玉房。

蟠龙吐耀虎喙张,熊蹲豹掷争低昂。

攒峦丛崿射朱光,丹霞翠雾飘奇香。

美人四向回明珰,雪山冰谷晞太阳。

星躔奔走不得止,奄忽双燕栖虹梁。

风台露榭生光饰,死灰弃置参与商。

盛时一去贵反贱,桃笙葵扇安可常。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刘武周败裴寂咸有晋…靖本邦第九朝代:唐朝|作者:柳宗元本邦伊晋,惟时不靖。

根柢之摇,枯叶攸病。

守臣不任,勩于神圣。

惟越之兴,翦焉则定。

洪惟我理,式和以敬。

群顽既夷,庶绩咸正。

皇谟载大,惟人之庆。

放鹧鸪词朝代:唐朝|作者:柳宗元楚越有鸟甘且腴,嘲嘲自名为鹧鸪。

徇媒得食不复虑,机械潜发罹罝罦.羽毛摧折触笼籞,烟火煽赫惊庖厨。

鼎前芍药调五味,膳夫攘腕左右视。

齐王不忍觳觫牛,简子亦放邯郸鸠。

二子得意犹念此,况我万里为孤囚。

破笼展翅当远去,同类相呼莫相顾。

酬娄秀才将之淮南见赠之什(娄秀才,图南也)朝代:唐朝|作者:柳宗元远弃甘幽独,谁云值故人。

好音怜铩羽,濡沫慰穷鳞。

柳宗元概述

柳宗元概述

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运城、芮城一带)。

家世在北朝时,柳氏是著名的门阀士族,柳、薛、裴被并称为“河东三著姓”。

柳宗元曾自豪地说:“柳族之分,在北为高。

充于史氏,世相柳宗元半身像[2]重侯。

”柳宗元的八世祖到六世祖,皆为朝廷大吏,五世祖曾任四州刺史。

入唐后,柳家与李氏皇族关系密切,只高宗一朝,柳家同时居官尚书省的就达23人之多。

但到了永徽年间,柳家屡受武则天的打击迫害。

到柳宗元出生时,其家族已衰落,柳宗元曾祖、祖父也只做到县令一类小官。

其父柳镇,在玄宗天宝末曾做过太常博士,安史之乱后又继续为官,官职一直很低。

柳宗元的母亲卢氏,出身于著名的士族范阳卢姓,但家道早已没落。

她生有二女一子,柳宗元最幼。

两个女儿分别配山东崔氏、河东裴氏,都是没落的旧士族。

柳宗元非常感慨地说,柳氏到他这一代,已经“五、六从以来,无为朝士者”。

安史之乱,使柳家又受到一次巨大冲击。

战乱中,柳镇送母亲入王屋山避难,自己携着一家汇入逃亡人流,逃到吴地。

在南方,一度生计艰难,有时竟薪米无着。

柳宗元的母亲为了供养子女,常常自己挨饿。

柳宗元的家庭出身,使他始终保持着对祖先“德风”与“功业”的向往。

他常常以自豪的语气,叙说祖上的地位与荣耀,表现出强烈的重振“吾宗”的愿望和对功名的追求。

家族柳中庸,生卒年不详,名淡,以字行,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

唐代诗人。

与中唐时期著名文人柳宗元为同族,与大历十才子之一的李端为诗友,著名学者萧颖士爱其才,把女儿嫁给他。

曾被任命为洪州户曹掾,但他未接受。

柳宗玄,是唐代大文学家柳宗元的堂弟。

他曾在《小石潭记》中被提到“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他本人其他详细资料不详。

柳宗元妻儿柳宗元,先娶弘家杨氏妻,唐贞元15年(799)宗元27岁时亡故。

他在永州时,写有《下殇墓博记》,说明他这时有女和娘,夭死。

宗元在柳州死后,其友刘禹锡《祭柳员外文》中说:“誓使周六,同于己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说:“子厚有子男二人,长曰周六,始四岁,季曰周七,子厚卒乃生。

柳宗元名词解释

柳宗元名词解释

柳宗元Liǔ Zōngyuán
[Liu Zongyuan] (773—819) 唐文学家,哲学家。

字子厚,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县)人,世称“柳河东”。

出身仕宦家庭。

贞元九年(公元793年)进士。

后任集贤殿正字、京兆府蓝田县尉、监察御史里行等职。

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

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顺宗即位,王叔文集团实行政治革新,他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

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

十年后,迁为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

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病死在柳州任上,年仅四十七岁。

著有《柳河东集》。

柳宗元是古文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并列“唐宋八大家”之一。

写出了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哲学、政治、历史方面的论文,如《贞符》、《天对》、《天说》、《非国语》、《封建论》、《六逆论》、《时令论》等。

柳宗元在永州还创作了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包括传记、寓言、山水游记、诗歌等。

代表作品有《种树郭橐驼传》、《梓人传》、《段太尉逸事状》、《捕蛇者说》等。

柳中元的古诗

柳中元的古诗

柳中元的古诗
《江雪》 - 作者:柳宗元(唐) - 诗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渔翁》 - 作者:柳宗元(唐) - 诗文: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 作者:柳宗元(唐) - 诗文: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溪居》 - 作者:柳宗元(唐) - 诗文: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 作者:柳宗元(唐) - 诗文: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早梅》 - 作者:柳宗元(唐) - 诗文: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 作者:柳宗元(唐) - 诗文: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别舍弟宗一》 - 作者:柳宗元(唐) - 诗文: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 作者:柳宗元(唐) - 诗文: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

《南涧中题》 - 作者:柳宗元(唐) - 诗文: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

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

柳宗元的简介及作品

柳宗元的简介及作品

柳宗元的简介及作品导语:著名的唐代诗人柳宗元与韩愈共同提倡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刘禹锡与之并称"刘柳'。

下面是分享的柳宗元的简介以及作品,欢迎阅读!柳宗元简介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西文学村柳家巷),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

与韩愈共同提倡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因为他是河东人,终于柳州刺史任上,所以人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代宗大历八年(773年)柳宗元生于京城长安,出身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

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

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

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乐观参加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

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

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刺史,政绩卓著。

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逝于任所。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富于战斗性,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

哲学著作有《天说》、《天时》、《封建论》等。

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下业,并编成集。

有《柳河东集》。

家世在北朝时,柳氏是著名的门阀士族,柳、薛、裴被并称为"河东三著姓'。

柳宗元曾自豪地说:"柳族之分,在北为高。

充于史氏,世相重侯。

'柳宗元的八世祖到六世祖,皆为朝廷大吏,五世祖曾任四州刺史。

入唐后,柳家与李氏皇族关系密切,只高宗一朝,柳家同时居官尚书省的就达22人之多。

但到了永徽年间,柳家屡受武则天的打击迫害。

到柳宗元出生时,其家族已衰落,柳宗元曾祖、祖父也只做到县令一类小官。

其父柳镇,在玄宗天宝末曾做过太常博士,安史之乱后又继续为官,官秩一直很低。

柳宗元的母亲卢氏,出身于著名的士族范阳卢姓,但家道早已没落。

她生有二女一子,柳宗元最幼。

柳宗元 的诗

柳宗元 的诗

柳宗元的诗
1、《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溪居》唐·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3、《渔翁》唐·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4、《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唐·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5、《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6、《重别梦得》唐·柳宗元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柳宗元简介

柳宗元简介

柳宗元简介诗词网提醒您,本文是柳宗元的简介,如果您想查看柳宗元的诗,可以点击查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山西运城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汉族,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运城、芮城一带)。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

与刘禹锡并称“刘柳”。

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柳宗元为唐宋八大家之二)。

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京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柳宗元出身于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

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

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

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

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柳宗元加贬永州司马(任所在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在此期间,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不久再次被贬为柳州刺史,政绩卓著。

宪宗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初八(819年11月28日)卒于柳州任所。

交往甚蕃,刘禹锡、白居易等都是他的好友。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其诗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

最为世人称道者,是那些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

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

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

哲学著作有《天说》《天对》《封建论》等。

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下来,并编成集。

有《柳河东集》《柳宗元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

【生平】[早年]柳宗元出生的时候,“安史之乱”刚刚平定20年。

虽然已有20年的短暂和平,但这时的唐王朝早已走过了它的太平盛世,逐渐衰朽。

柳宗元

柳宗元

第二联中,芙蓉与薜荔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 洁;惊风、密雨映射敌对势力。暴风肆虐,抽 打着水中的芙蓉;密雨施狂,侵袭着墙上的薜 荔。是景语,更是情语,是诗人仕途险恶的写 照,诗人对险恶处境的忧虑和愤慨溢于言表。 抒发了作者在人生旅途上遭挫折所产生的痛楚 和不平。景中之情,境中之意,赋中之比兴, 有如水中着盐,不见痕迹。
讲课人:张梓桓
时代背景
公元八○五年,唐德宗李适死,太子李诵(顺 宗)即位,改元永贞,重用王叔文、柳宗元等革 新派人物,但由于保守势力的反扑,仅五个月, “永贞革新”就遭到残酷镇压。王叔文、王伾被 贬斥而死,革新派的主要成员柳宗元、刘禹锡等 八人分别谪降为远州司马。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 “二王八司马”事件。 直到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初,柳宗元 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等五人才奉诏进京。 但当他们赶到长安时,朝廷又改变主意,竟把他 们分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漳州、汀州、封州和 连州为刺史。这首七律,就是柳宗元初到柳州之 时写的。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是一首以慷慨悲健见长的律诗为唐代 七律名篇。是作者被贬后怀念友人之 作,抒写了共同的政治抱负和共同的 政治命运而形成的友情。面对满目异 乡风物,不禁慨叹世路艰难,人事变 迁,故诗中情感多悲凉哀怨。
三、思想理论:
根据道家顺应自然的主张,柳宗元提出了 “遂人之性”的思想。这种思想的核心就是要求 为政者不应干扰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让百姓 自由的发展,顺应百姓的性情和习俗,实行自然 而然的“养民”之术。基于“遂人之性”的思想, 柳宗元借鉴道家学说提出了“遂人之性”与“民 自利的思想,可以说是对原来儒家学说民本思想 的发展与创新。它突破了儒家强调教化与德行的 治人之术,强调顺应人民的天性,使人民不受外 界的束缚,自由的发展;它还将“民利”与“民 自利”区分开来,在传统的儒家所倡导的“仁政” 基础上提出了“民利民自利”的论题,从而为儒 家的治国思想开辟了另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

柳宗元诗词37首

柳宗元诗词37首

柳宗元的诗词诗人简介:唐代诗人柳宗元,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1.《江雪》- 唐代·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唐代·柳宗元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

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

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3.《溪居》- 唐代·柳宗元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4.《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代·柳宗元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5.《渔翁》- 唐代·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6.《冉溪》- 唐代·柳宗元少时陈力希公侯,许国不复为身谋。

风波一跌逝万里,壮心瓦解空缧囚。

缧囚终老无余事,愿卜湘西冉溪地。

却学寿张樊敬侯,种漆南园待成器。

7.《秋夜坐赠吴武陵》- 唐代·柳宗元稍稍雨侵竹,翻翻鹊惊丛。

美人隔湘浦,一夕生秋风。

积雾杳难极,沧波浩无穷。

相思岂云远,即席莫与同。

若人抱奇音,朱弦縆枯桐。

清商激西颢,泛滟凌长空。

自得本无作,天成谅非功。

希声閟大朴,聋俗何由聪。

8.《零陵春望》- 唐代·柳宗元平野春草绿,晓莺啼远林。

日晴潇湘渚,云断岣嵝岑。

仙驾不可望,世途非所任。

凝情空景慕,万里苍梧阴。

9.《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唐代·柳宗元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

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10.《送元暠师诗》- 唐代·柳宗元侯门辞必服,忍位取悲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宗元《渔翁》赏析
《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这是从夜到拂晓的景象。

渔翁是这两句中最引人注目的形象,他夜宿山边,晨起汲水燃竹,以忙碌的身影形象地显示着时间的流转。

山、水、竹这些仿佛不经意地出现在诗句中的零星物象,却分明在读者脑海中构成了清新而完整的画面:轻纱般的薄雾笼罩着高山、流水、湘竹……。

这两句既设制了一个秀丽悦目的空间画面,又以夜幕初启、晨曦微露这样流动的时间感引出了下面对日出的描述,可以说在时空两方面奠定了全诗活跃而又清逸的基调。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是全诗的精华所在,这两句描写的是以下情景:诗人从自我感受出发,交错展现两种景象。

前一句中“烟销日出”和“不见人”,一是清晨常见之景,一是不知渔船何时悄然离去的突发意识,两者本无必然的联系,但如今同集一句,却唤起了人们的想象力:仿佛在日出的一刹那,天色暗而忽明,万物从朦胧中忽而显豁,这才使人猛然发觉渔船已无踪影。

“不见人”这一骤生的感受成为一个标志,划开了日出前后的界限,真实生活中
的日出过程得到艺术的强化,以一种夸张的节奏出现在读者眼前。

紧接着的“欸乃一声”和“山水绿”更使耳中所闻之声与目中所见之景发生了奇特的依存关系。

清晨,山水随着天色的变化,色彩由黯而明,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但在诗中,随着划破静空的一下声响,万象皆绿,这一“绿”字不仅呈现出色彩的功能,而且给人一种动态感,生动地显现了日出的景象,令人更觉神奇。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日出以后,画面更为开阔。

此时渔船已进入中流,而回首骋目,只见山巅上正浮动着片片白云,好似无心无虑地前后相逐,诗境极是悠逸恬淡。

柳宗元作此诗的处境和心情是非常愤懑的,被贬期间,有时候,他因一山一水的遭遇而想及自己的不幸,于是不胜怅惘感慨,有时候他在登陟跋涉中意有所感,情不自禁地显露出不平和抗争,正因为如此,他更强烈地希求摆脱这种精神的压抑。

所以,与其说《渔翁》以充满奇趣的景色表现出淡逸的情调,不如说更袒露了隐于其后的一颗火热不安的心。

这是热烈的向往,是急切的追求,诗中显示的自由安适的生活情趣对于处在禁锢状态的诗人来说,实在是太珍贵太美好了。

于是,在写下日出奇句之后,诗人不欲甘休,以更显露地一吐自己的心愿为快,作了这样的收尾。

只有真正体会柳宗元的现实处境,才能理解他结句的用心。

诗人自始至终表现渔翁和大自然的相契之情,不仅出于艺术表现的需要,同样体现着他对自由人生的渴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