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幻意象绘画”实施新路径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提出问题,明确研究方向
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
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调查分析发现现今幼儿园绘画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重技能,轻想象
幼儿的艺术创造能力,是在大量游戏化的表现机会中发展起来的。
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培养其创造力是美术教育的真谛。
随着《指南》的颁布,美术领域表现与创造的目标是“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力”,既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对色彩的搭配、构图的合理、线条的路畅、画面的完整等技能较为重视。
这样的做法导致幼儿依赖性强,自我表现及思维受到压抑,
久而久之,失去绘画主动性和创造愿
望,对绘画丧失信心和兴趣。
(二)重传授,轻经验
《指南》艺术领域教育建议中指
出: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模
仿或创作,成人不做过多要求”,“幼
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
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
但是如
果单纯地让孩子观察后自由作画,由
于幼儿缺少一定的生活和作画经验,
还会存在无从下手、作品内容贫乏的
现象,影响着幼儿的创造表达。
所以,
在科幻画的研究上,我们意在研发一
套促进幼儿随心所欲、异想天开的想
象、创造表达方法,让幼儿充分自由
地根据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来创
造表达满足幼儿的奇思妙想,丰富其
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的方式去表
现和创造美。
(三)重形式,轻内容
在幼儿园绘画教学活动中,许多
教师把重点放在绘画的形式上,看似
“现代”的美术作品失去了童趣。
由于
注重形式,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偏重于
技法的传授,对幼儿的干预增加,幼
儿失去操作的自由,参与活动的自主
性始终在教师的控制之中。
片面追求
画面的丰富、装饰效果和色彩效果。
因此,出现很多伪作品、虚作品,幼
儿的美术活动只是为教师“哗众取
宠”。
我们探索的科幻意象绘画是在尊
重幼儿的基础上,让幼儿的个性得以
充分发展,让绘画活动回归本源。
科幻意象绘画是在理解科学知识
的基础上,通过“奇思妙想”科学想
象,用幻想艺术的形式,超现实地夸
大事物的外形、功能、科幻元素,运
用绘画语言创造性地表达的绘画作品。
渗透想象、创造、表达核心理念的一
种教学,满足幼儿的天性需要。
笔者
结合自己的幼儿园教学实践,探寻科
幻意象绘画新路径。
二、深入反思,探寻实施路径
路径一: 构建了基于模仿、再造
启发的创作范式
所谓模仿、再造法就是从幼儿生
活经验着手,深入挖掘科幻意象绘画
教学课程,寻找用多种方法启发引导
幼儿用美的方式反映他们情感的同时,
把个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
创造力都综合地表现出来。
这种作画
方法比较适合中班开展,主要有以下
一些举措。
(一)“再造联想”科幻画——在
模仿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创造作画
2021.02(上)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第六幼儿园 虞丽芝 张丽霞
幼儿园“科幻意象绘画”实施新路径探索
摘 要
艺术领域教育的核心价值之一,是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与创造能力。
幼儿期是最富有创新精神的阶段,幼儿的思维很少受外界的束缚。
基于省级课题“意象绘画”推广研究基础,笔者主要探索幼儿园“科幻意象绘画”实施新路径,将以生活为根基,以尊重幼儿的直觉感受和主观情意为前提,以美术表达为载体,以想象创造创作方法为手段,以“感受、想象、创造、表达 ”为核心的思维游戏的理念渗透在科幻画教学中。
旨在培养勇于探究、爱于想象、乐于创造,能说会道、快乐自信的健康儿童。
[关键词]科幻意象绘画 创作范式 实施新路径
15
选取幼儿或成人作品,引导幼儿观察、欣赏画面的形象、内容、色彩、构图、线条等,然后根据主题内容,基于幼儿生活经验和兴趣启发思维,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
再让幼儿根据同一主题,或者自己喜欢的主题模仿画面创作方式进行再创作,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奇思妙想地再创造作画,并能用连贯的语句进行创造性讲述,表达自己的设想和愿望。
这种方法是在模仿基础上进行,满足幼儿模仿的需要,降低创造的难度。
(二)“变形联想”科幻画——借助整体、布局变形联象、创造作画选择幼儿生活中熟悉的用具、玩具、动植物等常见的素材,引导观察结构特征,了解功能,然后进行变形联想创作。
其中分为局部和整体两种变形作画。
局部变形作画在引导幼儿观察其结构、外形特征,了解功能的基础上,引导其根据自己的需求、愿望和设想,对物体的局部进行夸大或缩小,奇思妙想作画。
整体变形作画是对物体的外形特征进行任意变形,对其应用功能进行重新大胆的创造,具有特殊功能,使其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的创造作画。
然后鼓励幼儿连贯地讲述自己的奇思妙想。
这种方法能够满足中班幼儿好奇、好幻想的需要。
路径二: 借助环境启发创想、创作、表达的范式
(一)“场景联想”科幻画——借助场景启发联想并作画
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提供、选择图片、绘本画面或者幼儿熟悉的照片场景,将幼儿置身于某一场景中,教师借助幼儿生活经验,启发幼儿进行奇思妙想,应用绘画语言创造性表达出对宇宙太空的星球城市、未来人类的生活场景、海底世界、地心生活等场景的绘画作品,从而体验创作活动。
该方法引导幼儿走进生活,从自己身边的事物观察,鼓励他们采用更丰富、更便捷、更实用的方法进行想象,以寄托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情境联想”科幻画——借
助特殊的音效或音乐情境联想作画
它包括音效情境和音乐情境。
“音
效情境”是播放某种音效声音,“音乐
情境”是播放某段音乐,通过欣赏音
乐,引导幼儿把听觉上的想象转移到
视觉上来,并进行创作。
在实施教学
过程中,应该选择节奏感和区别明显
的或容易引起幼儿情绪共鸣的音乐,
或是生活中熟悉的声音,启发幼儿进
行奇思妙想,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
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
路径三:基于幼儿的兴趣、愿望、
问题启发创想、创作、表达的范式
大班幼儿具有发现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
在作画中,他们凭自己的
主观感受、情绪体验无拘无束地绘画,
不同幼儿所表现的画面内容和形式明
显不同,富有个性特色,增强其独创
性,发展创造美的能力。
大班幼儿科幻
意象作画具有以下一些方法。
(一)“问题解决”科幻画—— 基
于幼儿解决实际问题需要幻想作画
选择幼儿在生活中真实遇到的困
难,比如,路上堵车、多功能书包、
下雨天想玩大型玩具等具有真情实感
的生活主题,问题可以是教师引导幼
儿发现的,也可以是幼儿自主发现、
提出的。
启发幼儿对这些存在的困难
和问题想出解决的办法,或是根据自
己的意愿,逐步归纳出明确的创作导
向,确定创作的主题。
鼓励幼儿大胆
地进行创想作画,并用连贯的语句大
胆地表述出来。
(二)“命题主题”科幻画——根
据幼儿主观愿望或指定命题作画
基于幼儿生活经验,将幼儿身边
平常的事物赋予不寻常的假设,设计
有趣的情节,对寻常的主题展开多向
想象,培养幼儿大胆独创的精神。
随
着主题的不断深入,绘画内容将出现
对应的重点和难点,将富有难度的部
分或想象的一个局部示范呈现,这样
的局部示范可以使幼儿集中精力关注
新的技能与知识点,其余的画面元素
如构图形式、背景处理等让幼儿展开
想象、自主发挥。
路径四:整合各学科领域启发创
想、创作和表达的范式
我们可整合科学,利用事物外形、
功能、原理等启发创想、创作和表达。
整合音乐,于音乐意境中启发创想、创
作和表达。
整合社会,结合主题课程确
定主题启发创想、创作和表达。
各个学
科的整合均可促进幼儿的奇思妙想。
学科整合分为整合语言和整合音
乐,整合语言主要是借助故事中的某
一情节启发创想、创作和表达,而整
合音乐主要是基于音乐意境启发创想、
创作和表达的意境。
例如,在主题“狮子王”中的活
动音乐欣赏《狮王进行曲》,通过欣赏
音乐,引导幼儿把听觉上的想象转移
到视觉上来。
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启
发幼儿进行奇思妙想,用绘画的形式
表达出来。
大班幼儿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抽
象逻辑思维也已经初步发展。
他们在
动手之前能在头脑里进行思考,超越
时空的限制,有一定的目的性和预见
性,因此在大班开展“意象科幻画”
教学很有必要性。
本课题充分尊重幼
儿的兴趣、经验和需要,提供多样化
的平台和载体,启发、鼓励幼儿创造
作画,并分享幼儿创造成果,充分享
受成功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成功的快
乐是一种巨大的情感力量,它可以促
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幼儿进行
“科幻意象画”创作,不仅是一次美术
作品的创作,还是一种深刻的情感体
验,是个性的展现,更是成功的快乐
体验。
它能推动幼儿对周围世界的关
注和探究,从而很好地促进审美能力、
创造性思维、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品
质等的养成。
在幼儿园中开展此项教
学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
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凤
凰教育出版社,2017.
2021.02(上)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