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自治条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自治条例
【法规类别】民族自治区域
【批准部门】云南省人大(含常委会)
【批准日期】1988.01.21
【发布部门】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人大(含常委会)
【发布日期】1988.01.21
【实施日期】1988.04.01
【时效性】已被修改
【效力级别】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修改依据】本篇法规已被修订,新法规名称为《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自治条例》(发布日期:2006年7月31日实施日期:2006年10月1日)
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自治条例
(1987年9月12日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88年1月21日云南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批准)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自治县的自治机关
第三章自治县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第四章自治县的经济建设和财政管理
第五章自治县的文化建设
第六章自治县的贫困山区建设
第七章自治县内的民族关系
第八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结合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以下简称自治县)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管辖区域内彝族、回族实行区域自治的地方。

自治县内还居住着汉族、白族、苗族、傈僳族等民族。

第三条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行使县级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设在文华镇。

第四条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保证宪法和法律在自治县的遵守和执行。

要把国家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努力完成上级国家机关交给的各项任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在不违背宪法和法律的原则下,有权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加速自治县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自治县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

第五条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带领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把自治县建设成为民族团结、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人民富裕的自治地方。

第六条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结合自治县的实际,制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计划,自主地安排和管理自治县的经济建设事业。

要分别坝区和山区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商品经济,使各族人民尽快脱贫致富。

第七条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加强具有民族特点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对各族人民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教育。

发扬各民族的优良传统,自觉改革妨碍民族兴旺和人民致富的陈规陋习,反对封建主义的、资本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提高各族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对各族人民加强民主法制教育,保护各民族公民的合法权益。

依法打击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分子,依法惩处经济罪犯和其他刑事罪犯,依法禁止和取缔其他危害人民的违法行为。

第八条自治县的自治机关维护和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自治县的各民族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都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保障自治县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格习惯的自由。

第九条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保障各民族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

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自治县内的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第十条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保护归侨、侨眷和台湾、香港、澳门同胞及其家属的合法权益。

第十一条自治县内的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和各民族公民,都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二章自治县的自治机关
第十二条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是自治县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中,彝族、回族和其他民族代表的名额,根据法律规定的原则确定。

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对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彝族和回族成员所占比例可以略高于其人口比例,并应当有彝族、回族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

第十三条自治县人民政府是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自治县的地方国家行政机关。

自治县人民政府对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和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负责并报告工作,在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自治县人民政府组成人员中,彝族、回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成员所占比例可以略高于其人口比例。

自治县县长由彝族或者回族公民担任。

第十四条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所属工作部门的正职或者副职领导成员中,至少配备一名少数民族干部。

其他工作人员中,应尽量做到少数民族干部与其人口所占比例大体相当。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采取多种形式,积极从本县彝族、回族和其他民族中培养干部和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并注意在妇女中培养干部和专业人才。

自治县国家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在招收人员的时候,优先招收彝族、回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人员。

在上级人民政府下达的招收人员总额中,可以确定从农村招收的比例。

第十五条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加强乡、镇的政权建设。

要充分发挥居民委员会、村民委
员会及其所属的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组织的作用。

第十六条自治县的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公正廉洁,忠诚积极,努力为人民服务;反对官僚主义、弄虚作假、以权谋私。

对工作成绩显著的给予表彰和奖励;有违法失职行为的,要给予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触犯刑律的,要依法惩处。

第十七条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的时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